包装废弃物是指包装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后废弃的各种包装物。根据包装废弃物的不同来源,可将其分为二类:一类是包装工业自身返回的包装废弃物,即包装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下脚料、废品和次品;第二类是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过的各种废弃包装物,如金属桶、罐;塑料箱、桶、瓶、薄膜袋;纸箱、纸盒及玻璃瓶等。
环境污染
包装工业是整个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有力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
商业、
经济的
繁荣,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但由于人们在发展包装工业的同时忽视了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包装废弃物的
管理、回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给环境带来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当前世界性环境污染的几大问题中,如臭氧层变薄,酸雨,森林锐减,饮用水污染,有毒废弃物的排放及城市垃圾处理等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
包装。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包装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在
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的
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原材料经过加工变成包装材料或包装制品,一部分原材料变成废弃物进入环境。包装企业排出的各种废气造成大气污染,排出的废水造成水体的污染,生产过程中未回收利用的边角余料,废品次品以及包装工业产生的废渣及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2.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包装对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世界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中包装废弃物的
比例愈来愈高,大约占1/3左右。以美国为例,1995年城市垃圾约2亿吨,包装废弃物占30.9%。我国包装废弃物占城市垃圾(总量约1.3亿吨)的10%左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这个比例还将增加;由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未纳入严格管理,包装废弃物日积月累到处堆放,成为一大公害。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纸、
塑料、玻璃等各种包装制品已达1500万吨,但使用后回收率低。除玻璃瓶罐、易拉罐能部分回收外,纸包装制品回收率为25%左右,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率只有15%。商店、
饭店等销售部门对商品包装只管销售,不管回收,导致大量的纸箱、纸盒、塑料袋、饮料瓶等包装废弃物随处可见,即使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步暴露出来。人们在享受
经济发展带来的
物质利益时,也同时受到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的无情伤害。
处理技术
根据包装使用材料的不同,包装废弃物可分为:纸类包装废弃物、塑料类包装废弃物、金属类包装废弃物、玻璃类包装废弃物和其他类包装废弃物。如布袋、草袋等。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如图1所示。
减少包装量即可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数量,一方面可减少污染源,降低回收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可节约资源与
能源。
超级市场的发展,商品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人民生活、
消费方式的改变,
商品包装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但不适当的包装也随之出现。夸张包装、
过度包装成为
趋势。因此,应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严禁过分豪华包装,提倡适度包装,推行
简易包装;通过有效利用包装尺寸,促进包装集中产品和以少装多的集中服务;促进特殊规格制品运送的运输包装基准尺寸制定的规格化:尽量提高
包装商品的容纳量;通过改进结构使产晶体积缩小,从而减少包装材料用量:通过选用新材料和材料改性提高强度,使包装材料轻量化、薄度化。
废旧包装的回收复用比起再生利用是更大的节约,很多包装材料尤其是
运输包装在经过一次甚至是数次使用后基本完好,只需稍加修整或消毒即可再次使用。除生产再生纸外,纸类包装废弃物可制成纸浆通过真空造型、液压造型和空气造型等方法将其快速均匀地沉淀到网状模型上,压缩烘干,制成纸浆模,用于蛋品、水果、玻璃等包装:还可利用切碎后的纸料加水和2%的盐酸煮沸,在高温和酸的作用下,纤维素发生分解断裂,添加到
饲料中(添加量为20%—40%),适量加入营养物,喂养牲畜。
金属类包装废弃物(如铁罐、铝罐)及玻璃类包装废弃物一般可通过重熔再造加以回收利用。
塑料类包装废弃物再生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废旧塑料直接再生利用和改性再生利用。其技术投资与
成本相对较低,是许多国家作为塑料再生资源利用的主要方法,均已有较为成熟的
工艺。与改性再生利用相比,直接再生利用的技术投资和成本相对更低,选用也更为普遍,改性再生利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
塑料废弃物的化学降解技术。基本原理是将废旧塑料制品中原树脂高聚物进行较彻底地大分子链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状态,有的组分就是其单体,其他组分是基本有机原料。可分为解聚、水解和醇解、热裂解,氢解和汽化几种。其中,热裂解属于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国内外对此都极为重视。
该处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塑料类及布袋、草袋类等包装废弃物。焚化废弃物获取能量,优点之一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掩埋和滞留在土壤中相比这个优点格外突出,另一优点是除专用燃烧装置外不再需要其他再加工工艺和配套装置。良好的焚化装置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但造价极高,设备损耗及维修运转费用高。且必需形成规模,才能取得
经济效益。
5.填埋。填埋是处理废弃物的最下策的方法,其所需成本也最低。填埋就是深埋废弃物,至少不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填埋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处理成本较低,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利于推广普及,可选用非耕地作为填埋场,如:滩地、山谷、洼地、沟渠等:无须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在填埋过程中,
需要对填埋单元进行防渗处理,并用无毒无害的覆盖材料按规定技术要求覆盖垃圾表面,并且对收集到的渗滤水进行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越来越重视,商品包装在追求美观的同时,绿色包装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上提出绿色包装的发展方向为3R和1D原则,即:
(1)减量化包装(Reduce)。在保障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用量以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数量。
(2)可复用包装(Reuse)。包装容器重复利用,也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数量。
(3)可回收再生包装(Becycle)。包装废弃物可以再生为原料或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
材料。
(4)可降解包装(Depdable)。包装废弃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重要意义
1.加强包装废弃物管理,使我国包装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已引起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愈来愈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1992年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两次大会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派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两次规模空前的大会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包装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包装资源和包装原材料应以可持续发展方式经营,以满足这一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
文化和精神方面的
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包装资源和原材料保护性地开采和使用,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有污染的设计思想及生产方式,对包装废弃物应加强管理,提高公众废弃物资源化的意识,让我国包装工业尽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加强包装废弃物管理,是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大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也就是说,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人们的生活、学习、
工作环境受到污染,空气污浊,水质恶化,垃圾遍地,就会引起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3.加强包装废弃物管理,可以促进包装工业的良性循环。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老环境问题,诸如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污染和酸沉降,水污染和淡水资源危机,有毒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都与包装工业的发展及废弃物管理不善有关。这些环境问题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三方面全面吞食着自然、经济和人类自身,摧毁着人类经济与社会存在的基础,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发展包装工业与保护环境又是一致的。包装工业所需要的
原材料、燃料等
生产要素,归根到底都取自环境,而包装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包装制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又都将回到环境中去。如果我们不注重包装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使用,不重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和综合利用,就将形成恶性循环。;据
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以上,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已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这一问题,对包装工业的发展制定有利环境保护的资源开发政策,采取有利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观和生产工艺,搞好废弃物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建立起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
公众意识,那么,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能减少到最低限度,还可以解决资源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包装工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