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机构,积极发扬职工互助互济的精神,筹集资金解决职工困难,已成为北京市一支重要的社会公益力量和一面公益旗帜。
组织工作
2010年,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金会更名换届短短一年时间,已签约的捐赠资金9600多万元,物资和社会服务捐赠折合人民币达2600多万,对内建立健全了基金会秘书处,制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外广泛建立联系,与企业合作建立专项基金和开展公益项目,在社会化募集资金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迈出坚实的步伐,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日渐提高。特别在2010年玉树地震募资活动中,基金会反应迅速,方式新颖,募集资金2712.4万元,在北京地区位居第二,排在北京乃至全国
公募基金会前列。
一、解放思想、深入认识,全面推进帮扶救助工作的项目化、社会化
(一)“温暖包”项目
2010年“两节送温暖”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暖·2010爱心互助行动”,温暖基金会依托市总开展“温暖包”项目,共向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募集资金1716万元,向困难职工家庭发放资金1668万元;收到沈鹏、刘大为、张海、杨晓阳及社会各界书画家捐赠的书画作品97幅。与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暖·2010爱心互助大型义演”,本次义演被确定北京电视台慈善春晚,在正月初六北京卫视黄金时段播出,更名后的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正式向社会亮相。
(二)与企业合作建立专项基金或合作开展公益项目
2010年1月以来,与企业合作建立专项基金包括“首农爱心专项基金”、“淦清助学基金”、“京汉单亲母亲爱心基金”、“恒通木塑爱心专项基金”、“朝阳助困专项基金”、“华融爱心专项基金”、“明苑爱心专项基金”七个专项基金和“明基助学公益计划”,集中解决职工子女上学、临时助困和医疗救助问题,签约总额3410万元,首期捐助资金357万元。“首农爱心专项基金”已向困难职工发放大病医疗、意外灾害救助和子女入学款51.88万元。
与企业合作开展公益项目包括:与
北京英智眼科医院开展“温暖工程·爱心光明行”活动,十年提供价值900万元的服务;与
北京精诚教育集团开展“爱在精诚·赢在未来”少儿英语助学活动,六年提供价值300万元的服务;与北京爱康国宾集团开展“温暖劳模健康管理工程”,5年提供10000名免费体检名额,价值1100万余元。首批2000张劳模“体检卡”已转交劳模协会。
(三)“温暖玉树——北京职工在行动”募捐行动
青海
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市总、基金会于地震当天向灾区捐赠100万元;次日,联合
北京交通台、劳动午报社发起“温暖玉树——北京职工在行动”募捐活动,共收到1000余家企业约10万人的捐款2712.4余万元。经与国家民政部、
青海省总工会沟通,该项捐款定向用于玉树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职工技能培训、帮扶救助、法律援助、职工书屋和职工文体活动提供服务。
北京市审计局全程跟踪审计,审计报告认为我基金会募捐活动操作规范,工作高效。
(四)“金秋助学”和“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助学”活动
以“金秋助学”活动为载体,探索社会募集。基金会在
易宝公益圈开通了“金秋助学”项目的在线捐赠;制作了以“温暖金秋放飞希望”为主题的公益海报、专题片和公益广告,通过
劳动午报,北广传媒和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交通台、文艺台等媒体,多渠道持续向社会发布,向社会募集资金。“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助学”活动资金由“淦清助学基金”、“京汉单亲母亲爱心基金”提供,共向783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发放164.96万元助学金,实现了学前、义务、高中和大学教育阶段全覆盖。
(五)设立“劳模互助基金”
2010年劳模评选工作结束后,基金会积极与经济技术部沟通,设立“劳模互助基金”,劳模协会负责资金募集和帮扶救助工作,基金会负责资金管理。目前,“劳模互助基金”已经接收捐赠资金27.14万元。
(六)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
一是联合清华、北大等12所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关爱打工子弟为主题的“心羽心愿”爱传递行动,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调查孩子们学习需求,打包成“心愿包”向社会募集资金。二是在首届职工体育健康博览会举办期间发起“温暖百分·一元捐”活动,募集资金将用于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并通过该活动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本次活动共募集资金2267.58元,主要用于“心羽心愿”爱传递行动的“心愿包”。
(七)开展“职工服务公益孵化”项目
为更好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联系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群体形成工作合力,延伸服务职工的手臂,探索新时期工会组织更专业、更科学服务职工的规律,为全市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在2012年、2013年开展“职工服务公益孵化”项目,2014年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向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职工服务项目。从2012年项目开始,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就委托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承担招投标项目管理工作,连续三年项目不断深化。从第一年的9个项目逐渐发展到30多个项目,服务类型从扶危济困向文化生活和职工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挺进,不仅发挥了为职工服务的基本职能,也让我们看到新型的工会和基金会领导工作的创新。在项目的支持和孵化下,涌现一批优秀的民间公益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协力服务职工群众。北师大师生创建的社会组织“农民之子”,以社区学习圈项目开创了社区职工文化生活服务的新形式,受到工人日报持续关注,并跟进报道了职工在这个项目中的成长。同时,对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的项目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2013年,本项目入围中央编译局“地方政府创新奖”。2014年温暖基金会将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向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职工服务项目。
二、创新方式,整合资源,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筹资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基金会的实力
拓宽募集资金的渠道,提高筹资能力,是基金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利用国家给予基金会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各种激励办法,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在系统内广泛推广“首农爱心基金”、“朝阳助困基金”等专项基金模式,动员系统内各单位利用基金会的公益平台,捐赠资金设立专项基金,集中解决本系统内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力争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全覆盖。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温暖基金会的宗旨和公益服务理念,科学设置公益项目,解决一些包括困难职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需求和问题,以项目化带动社会化,吸引有财力、有资源且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慷慨捐助。要善于借势,加强与知名艺术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组织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寻找合作伙伴,除捐赠资金外,充分运用他们的智力、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服务。要转变资金使用方式,坚持推进“结对帮扶”公益模式,充分发挥结对帮扶透明度高,互动性强的优势,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基金会积极探索社会化的运作模式,目前,已进驻易宝公益圈,通过易宝支付为基金会各项目募集资金;已与联动优势谈定合作开展“嗖”付支付,正协助联动优势招募5名残疾困难职工就业;已落实
中华英才网10名单亲困难女工家庭“结对资助”活动,并就合作成立“英才之友——职工就创业基金”进行了多轮谈判。
三、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切实加强基金会的内部建设
(一)建立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网站
2010年1月11日,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网站建成上线,基金会的项目活动、工作动态、资金捐赠情况及时通过网站发布,困难职工可以通过基金会网站申请救助,网站成为基金会形象展示和业务整合的平台。目前,根据基金会发展的新需求和一年来网站运行积累的经验,将对基金会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中国工会网络中心将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正在就相关细节工作进行沟通。
(二)制定
基金会机构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基金会秘书处
在理事长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制定《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机构建设框架》、《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招聘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北京市温暖基金会人事、薪酬管理意见》《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聘用劳动合同书》。
目前,已按照既定方案招聘8名工作人员,招聘人员与基金会签订正式聘用劳动合同,并在人才中心开立专户存储档案,在社保中心开立账户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正在制定《工作人员考核管理规定》,人员管理逐步规范化。
(三)制定和完善基金会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
基金会管理条例》、公益行业发展趋势和基金会自身管理要求,新修订《基金管理办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基金会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基金会项目管理办法》等关乎基金会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骨架性制度。同时,根据基金会实际工作需求,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基金会接收捐赠管理办法》、《志愿者管理条例》等日常办公制度,规范和加强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加强与基金会管理部门的联络工作
基金会在认真做好年检工作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民政局社团办、
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首慈联)举办的相关活动。职工就业培训援助行动、农民工素质提升行动、职工重大疾病救助三个项目中标民政局开展的社会组织服务民生项目。目前,在首慈联发起的“善行天下——2010年度首都慈善公益明星网络评选”活动中,我基金会作为首慈联的会员单位,推荐
北京中和珍贝科技有限公司邱淦清董事长1人参与“慈善公益优秀个人”评选活动;选送“单亲困难女职工助学专项帮扶”、“金秋助学”、“温暖包”和“温暖劳模健康管理工程”4个项目参与“慈善公益优秀项目”评选活动;推荐北京中和珍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参与“慈善公益企业”评选活动。
机构简介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始建于
1995年,前身为北京市职工送温暖基金会,是隶属于
北京市总工会,经
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
公募基金会。金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扬职工互助互济的精神,筹集资金解决职工困难,累计提供帮扶资金6000余万元,受众30余万户。
目前,基金会已成为北京市一支重要的社会公益力量和一面公益旗帜。 新时期,温暖基金会将继续立足工会,解决职工困难的同时,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工会组所倡导的“职工帮助职工、家庭帮助家庭、企业帮助企业”的互助互济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人与人、家与家、单位与单位的邻里般温暖氛围。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诚挚的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欢迎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温暖事业,为建设北京和谐首善之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