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是隶属于北京市通州区区人民政府的组织机构,内设机构6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机构职能
(一)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北京市科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区相关政府规章草案。组织拟订本区科技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本区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工作,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
(三)统筹推进本区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优化本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负责新型研发机构的服务,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
(四)推进本区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负责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建议。提出科技发展的布局和优先发展领域,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
(五)牵头组织本区国家实验室培育建设,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出科研条件保障规划和政策建议,推进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六)组织开展本区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统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
(七)牵头建立本区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金融相关措施,开展科技金融促进工作。
(八)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本区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
科技服务业、科技促进城市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划、政策及措施。
(九)牵头本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十)拟订本区科技项目管理的政策、措施。承担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创新调查和科研成果报告工作。指导科技保密工作。
(十一)负责本区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统筹全区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开展科技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
(十二)负责本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引进外国专家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外国科技人才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培训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三)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本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 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 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指导协调本区有关部门、乡镇、街道的科技创新工 作。负责本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
(十五)拟订本区科技对外交流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工作。负责科技外事工作。
(十六 )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七)职能转变。贯彻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把北京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深入推进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和资源配置“碎片化”的现象。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统筹本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现任领导
郭澜涛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潘自欣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凤军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 群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本禄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杨 健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机构设置
党政办公室
负责机关党务、政务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信访、议案、建议、提案、安全、保密、电子政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承担重要事项的组织和督查工作;承担综合性文稿起草和地方志、年鉴编纂工作;负责机关的人事、机构编制和离退休工作;编制本部门预算中的科技经费预决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参与拟订科技经费管理办法;监督、指导所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工会、统战工作。
发展计划科
加强科技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责,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综合平衡的牵头职责,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强化为国家科技发展服务的职责,做好本区对接国家及本市科技重大专项的相关协调工作;负责拟定本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负责科技奖励工作;负责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立项、调研、论证、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工作;参与区内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论证工作;负责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科技综合科
负责机关推进依法行政综合工作;
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承担行政复议、应诉的有关工作;
承担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有关备案工作;
负责指导协调本区部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科技管理工作;
负责本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
拟定本区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及其相关的规定或实施办法;
负责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审查和管理工作;
负责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工作;
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科技人才培训工作;
撰写科技工作调研报告、典型事迹总结推广等工作;负责本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
负责科技统计工作;
负责科技孵化器的管理工作;
负责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负责技术市场统计分析,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技术交易活动,依法处罚违法行为和调解技术合同纠纷;组织研究本区知识产权方面的重大问题;
协调建立本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体系;
组织拟订本区专利工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专利信息网络规划;
研究起草本区专利管理的有关措施,并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
拟订本区有关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规划;
协调本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工作;建立完善本区专利工作体系;负责规范并管理本区专利技术市场;
管理和监督专利申请资金及专利实施资金;
组织和推动重大专利技术的实施;
统筹协调本区涉外知识产权事宜;
负责本区专利工作的对外联络、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承办市知识产权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科技宣传与信息科
负责本区科普工作,拟订科普工作的规划;承担区科普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负责科技宣传、新闻发布工作;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和科技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负责科技培训工作,同时负责培训基地建设工作;负责会议、活动的照相、摄像和信息工作。
通州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北京市通州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科委的领导下及市科委的指导下,以“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中小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支撑和服务。其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各类培训
2、技术成果推广
3、技术中介
4、信息服务与咨询
5、项目申报服务
6、融资及风险担保
7、代理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9、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博飞奖的受理
10、为我区企业提供协作交流服务
通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一、组织研究本区知识产权方面的重大问题;协调建立本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体系。
二、组织制定本区专利工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专利信息网络规划;研究起草本区专利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制定本区有关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规划。
四、负责本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处理专利纠纷和查处专利冒充专利行为;协调本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工作。
五、建立完善本区专利工作体系。
六、负责规范并管理专利技术市场管理,管理
专利权转让合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备案工作;负责通州区专利机构的审核报批及年检工作。
七、管理和监督专利申请资金及专利实施资金;组织和推动重大专利技术的实施。
八、联络和协调区有关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
九、统筹协调本区涉外知识产权事宜;负责本区专利工作的对外联络、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承办市知识产权局和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南街326号9号楼(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