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Qinhuai Campus),简称“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或“南师附中秦淮科高”,是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共建的一所区属公办普通高级中学。学校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江苏省航空特色学校、南京市排球特色学校、南京市游泳特色学校、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历史
2018年11月,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方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揭牌。
2019年9月,正式招生。
2020年5月,被评为江苏省航空特色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同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2024年5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通过2023年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三个功能区,拥有8栋主体建筑,教学区为整体建筑,教学楼、科创楼、实验楼互连合为一体,机房和信息中心位于实验楼五楼,图书馆、音乐美术教室位于综合楼,与教学区之间有连廊相连;体育活动区位于教学区东侧和北侧;生活区包括食堂和宿舍,位于校园北侧。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图书馆共四层,建筑面积2678平方米,一层为藏书及外借处,二楼三楼为学生阅览室,四楼为教师阅览室,馆藏杂志刊物27326册,拥有报刊种类刊物152种,报纸14种,工具书363册,采用统一的“斯丹美管理”系统,实现编目、流通、馆藏分布登记、统计及明细财产账的查询等功能,学生阅览室座位180个,电子阅览室设置在实验楼5楼,共有100台计算机,此外,学校配有电子书籍报刊阅读机,电子图书总量为55G,学校还增设文化长廊、移动书柜、读书角等;学校所有教室均配置了一体交互式大屏,校园网整体接入秦淮区教育城域网,带宽为千兆,另有多条专用网络线路接入,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电脑和平板PAD,网络终端遍布所有教室、办公室,无线校园网络覆盖教学区和办公区,有学生电脑194台,教学楼配有电子报刊阅读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美术专用教室4间,器材室1间,音乐专用教室4间,器材室1间,舞蹈房2间,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及钢琴等乐器,舞蹈房均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功放、音箱,美术专用教室则配备了素描模型、画架、聚光灯等,安装有多媒体设备、画架、画板、画凳等专业设备,器材室存有橱柜、器材架、挂图及各类雕像和静物等;学校有普通标准实验室12个,其中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4个,拥有4个通用技术实验室,有配套的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标本室、危化品仓库等;学校设有生物组培室1个、生物创新实验室1个、数字化探究创新实验室1个、VEX机器人实验室1个、无人机实验室1个、北斗导航实验室2个、3D动作捕捉实验室1个、智能汽车实验室2个、刘炳生物理探究实验室1个、数学科技创想课程基地1个等,各个实验室配有各类设施。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标准400米运动场和8跑道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建筑面积9912.4平方米,拥有50米8泳道的恒温游泳馆,带移动看台的篮球馆、排球馆,以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有联合运动器械专用场地,并配有各种体育器械。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建有2幢L型学生宿舍楼(男女生宿舍分设),建筑总面积为21777.58平方米,床位1536张,每间宿舍内设独立淋浴间、卫生间、洗漱间、阳台,上床下桌,实木床铺,宿舍内配置木制床铺,安装了空调,每层楼均设有公共浴室,配置了净水机,宿舍大门安装了门禁,走廊及楼梯等区域安装有监控,宿舍区能够进行广播信号、网络信号的播放与控制,宿舍实行一卡通系统,对住校生入住、进出宿舍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学校食堂总面积7434.52平方米,有独立的学生餐厅及教工餐厅,餐厅座位数达1288个,配有洗烘消一体洗碗机、自动切菜机、蒸灶、蒸饭箱、烤箱、消毒柜、保洁柜、冰箱、冰柜、淘米机、土豆去皮机等设备,售卖区有保温台及保温车、紫外线消毒灯等,食堂内有监控摄像头、监控屏等安全设施,食堂设粗加工间、细操作间、备菜间与食品仓库等,同时,学校建有校园一卡通系统,食堂消费终端实现“交互式点餐”。
办学规模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70297.2平方米,建筑面积91791.93平方米;有教学班37个,在校生1623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64人,专任教师155人,学历本科以上155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博士学位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6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35%,有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60人,中学一级教师56人,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6%,学校教师中有设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8人,省级教学先进个人1人,市级教育先进个人、市级教学先进个人等骨干教师36人。
正高级教师:徐国民、卓斌
特级教师:卓斌
南京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王丽、张悦、江伟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范晓晖、刘少青、龚遵群、吴婕、江伟、董强、周洪祥、施朝晖、何中雷、张乙、张悦、王丽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王涛、倪敏、郑蓓芳、乔文、孔德鹏、沈伟、鲍昕慧、李志红、端木丹丹、王亚新、陈强、刘倩、余燕、孙云霄、杨小燕、贾玮
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个人:刘少青、龚亮亮、王德文、史丹丹、蒋德富
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蒋德富
南京市先进教研组:数学教研组
(注:名单不全)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3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区等各种竞赛中获奖多人,在个人单项获奖、团体获奖人数上达12.3%。近几年来,学校学生在教育部、江苏省白名单科技类竞赛,如五项奥赛、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普实验暨作品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已超300人次,学科奥赛省一以上奖项50多人次,其中获科普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2人。
截至2023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人、国家三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2人、国家三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暨江苏赛区决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人、国家三等奖2人,学校学生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2人、国家三等奖4人,学校学生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中获一等奖3人,学校学生在第33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江苏省选拔赛中获省一等奖15人,学校学生在第34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江苏省选拔赛中获省一等奖21人,学校学生在第35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江苏省选拔赛中获省一等奖7人,学校学生入选“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人。
截至2023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2022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冬令营中,入围2022年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1人,学校学生在2022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学校学生在第二届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开源硬件应用挑战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第33、34、35届江苏省OM大赛中获特别创造力奖多项,学校学生在2022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京市选拔赛中获一等奖1项,学校学生在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
截至2023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第二十七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中获无人机项目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2人,学校学生在2020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2021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省一等奖3人,学校学生在江苏省第33届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省一等奖4人、省二等奖2人,学校学生在第31届、第32届江苏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第三十三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1人,学校学生在2022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获胜一等奖1人。
截至2023年4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2019年南京市中学生“一二•九”合唱节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学校学生在2020年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1项,学校学生在第九届南京市高中生“五四”辩论赛决赛中获冠军1项,学校学生在2021年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1项,学校学生在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沙滩排球(中学女子组)中获全国第一名1项,学校学生在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排球(中学女子组)中获全国第二名1项,学校学生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排球比赛中获15-16岁女子组冠军1项、17-18岁女子组冠军1项,学校学生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游泳比赛中获金牌3项,学校学生在2022年江苏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获亚军1项。
教师成果
截至2023年4月,近年来,学校教师在省、市、区开设公开课或讲座326人次,优质课在全国、省、市、区各级网络资源平台上展示约80节,特色精品课课程14门,先后获“感动秦淮教育人物”称号1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称号1人、“南京市德育工作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人。
截至2023年4月,近年来,学校教师在2020年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技能竞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二等奖2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5人,学校教师在南京市高中生物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综合实践活动)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1人。
截至2023年4月,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学校教师在第七届“秦淮好课堂”评选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5人,学校教师在2019年“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获指导教师二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学校教师在南京市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获“省基础教育示范课”称号1人,学校教师在江苏省第九届中学音乐优课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1人,学校教师在第四届秦淮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人。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教师参与了全国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等课题,共有省、市级课题45项,其中已结题27项,正在研究18项,教师共发表论文137篇,其中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数学通报》《物理教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文29篇,有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
所获荣誉
截至2023年4月,近年来,学校获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样本学校、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卫生先进学校、南京市教科研系统先进集体、南京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南京市体育特色学校年度评估一等奖、秦淮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秦淮区高质量推进“四区”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承担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分论坛活动、秦淮区第二届“智荟秦淮”教育高峰论坛等活动,主动与秦淮区内兄弟学校分享交流发展经验;邀请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主题研训活动;与
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缔结联盟学校并一同联合教研;还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等校建立了交流关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合作协议;与澳门新华学校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签约“科技教育友好学校”,教师赴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等国进行国际交流活动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校徽以南师附中校徽为基础,校徽整体为盾形,中心图案由六朝松、校史馆、书形台阶构成,上有“南京师大附中”、“1902”再加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的汉字以及学校英文译名等字样。校徽中的三“人”寓意为人类·人生·人格。学校以天下为己任,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卓越发展,立足于学生当下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精神文化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诚·朴·雄·伟
热爱学生,认真教学,言传身教,求实创新
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学校校歌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相同,由
柳诒徵作词,时任中大附中音乐老师杨雪谱曲,歌词为: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矢志做新民,格致诚明,青年最勇。质文竞进,似秦淮江水交流,钟山秀耸。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社团活动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冠军女排”社团、辩论社、“秦韵飞扬”合唱团、无人机社团、课本剧表演社、合唱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心理健康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学期结业式、成人仪式、排球联赛、校园辩论赛、科技竞赛、研学活动、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学生活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副校长:薛力、杨国刚、龚亮亮、刘少青
历任领导
执行校长:徐国民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