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杜国家公园

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位于北领地北部,距离北领地首府达尔文(Darwin)约320公里车程,往东与北领地的原住民自治区阿纳姆地(Arnhem Land)接壤,面积19810平方公里。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
入选时间:1981年(1987年,1992年扩大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i)(vi)自然遗产(vii)(ix)(x)
地理位置:S1249 60E13249 60
遗产面积 : 1,980,994.92 ha
遗产编号:147
遗产描述
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131.6万公顷,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达尔文市以东220公里处。曾是土著自治区。197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以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各种珍奇的野生动物,以及保存有2万年前的山崖洞穴间的原始壁画而闻名于世,是一处为现代人保存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游览区。1981年,卡卡杜国家公园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和1992年扩展范围。这里是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
“1981年,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I)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vii)(ix)(x)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5届会议报告(1981)、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报告(1987)、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报告”(1992)。
世界文化遗产遴选依据(i): 卡卡杜的艺术遗址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它们风格迥异、种类繁多、位置密集。该艺术遗址可见对千姿百态的人类形象和可辨认的动物物种,以及早已灭绝的动物的精致、详细的描绘。
世界文化遗产遴选依据(vi):岩石艺术和具考古价值的记录是更新世到现今的土著人狩猎和聚集传统有关的社交、礼仪活动特有的证据来源。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vii) :卡卡杜国家公园包含了闻名遐迩的拉姆萨尔湿地与巍峨耸立的岩石峭壁之间叹为观止强烈对比地貌和周边地区。卡卡杜国家公园北部广阔的湿地延伸了数千公里,为数百万水鸟提供了栖息地。悬崖高达330米,或直立或呈阶梯状,横向山脉高低起伏、连绵数百公里。车辆无法进入悬崖背后的高原地区,大片地区没有人们所需的基础设施,人迹罕至。不过,高原上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ix) : 该处遗产包括澳大利亚热带四个主要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卡杜古老的悬崖和岩石地区具20多亿年的地质历史,而洪泛区则是最近的、动态的环境的产物,其形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以及每个雨季大洪水的影响。这些洪泛平原说明了伴随着全新世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生态和地貌的响应。
与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相比,卡卡杜地区受欧洲人定居点的影响相对较小。卡卡杜公园由属种多样、几无改造的自然植被和基本未受惊扰的动物群落组成。卡卡杜国家公园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动植物在相对自然条件下如何大规模进化的一个独特的机会。
卡卡杜的土著人部落及其无数的岩画艺术、考古遗址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一个突出例子。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x) : 该国家公园以其特有的方式保护了北澳一条大型热带河流整个集水区,对比其他地方,该集水区有最广泛的物种的栖息地且数量众多,这些生物资料已记录在案。卡卡杜国家公园面积大,动物栖息地具多样性,来自欧洲定居点影响极为有限,因此需要保护和保留众多重要动物栖息地和物种。
卡卡杜自然遗产保护区庇护了数量惊人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三分之一以上的鸟类物种、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亚陆地哺乳动物和数量特别高的爬行动物青蛙和鱼类。大量的水鸟季节性充分利用保护区内广袤的近岸泛滥平原繁衍生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领土的北领地州,是考古学人种学唯一保存完好的地方,四万多年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居住。这里的石洞壁画、石刻以及考古遗址完整记录了该地区从史前的狩猎者和原始部落到仍居住在那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例子,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当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
遗产介绍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北部地方首府达尔文市以东200公里处,面积两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北部地区4万多年来一直有人居住,岩画石刻和考古遗址记载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悬崖是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别具特色的景观。悬崖上有许多洞,里面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岩石壁画,已经发现岩画大约7000处。有些的年龄达18000年之久,古代文物、1000多个考古遗址的质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和大约7000多个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
多元的地貌
阿纳姆高原西缘有引人入胜的悬崖峭壁、飞流直下的瀑布、幽深诡秘的洞穴。悬崖绝壁绵延500多公里,高度在30-330米之间。这是由于大多数晚白垩纪岩石被冲刷掉后,裸露出下伏的抗风化能力较强的层状石英砂岩,从而形成了许多陡壁和洞穴。这些岩石上和洞穴里画着许多当地土著居民绘制的岩画
高原的大部分地区缺乏土壤,然而在高原的峡谷中分布着许多零星的土地,正是这些土地为雨林和古老的孑遗物种提供了生活空间,因而高原的生物群的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物种组合,其中的一些是冰川时期的孑遗分子。悬崖地区的水生生境在旱季对于淡水鱼类是重要的栖息地,山丘盆地大部分在公园的南部,一系列平缓起伏的低地平原,分布于达尔文盆地和阿纳姆地区之间。沿岸河流平原地带是河流和潮汐共同控制的地带。它们形成了现今的地表形态,同时也是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貌分带现象
卡卡杜国家公园不同区域的地貌是不一样的,可分为:海潮区、平原区、低地区、高原区:
海潮区:植被主要由丛林及海蓬子科植物组成,其中包括海岸沙滩上的半落叶潮湿热带林。这里也是濒临绝迹的潮淹区鳄鱼出没之地;
平原区:多为低洼地,雨季洪水泛滥形成沼泽带,是栖鸟类的理想去处;
低地区:多为起伏平原,间有小山和石峰,这里植物的形态不同,有多为蓝桉的稀疏树林,也有草原、牧场和灌木丛。在与水涝平原交界处分布着沿海热带森林,林内有多种动物;陡坡和沉积岩孤峰区,这里雨季时会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并有多种动物栖息于此;
高原区: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高度在250~300米之间,个别突兀的石峰,高达520米。主要植物为灌木,偶尔可见茂密的森林,多为野生巴旦杏。本区内生活着多种稀有的或当地特有的鸟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显著的气候特征
卡卡杜国家公园属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把这里分为显著的雨季和旱季。气候是决定这里的水文地理特征、植被、土地形式的主要因素。90%多的降水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4月之间的雨季,局部的雷暴、季风造成的低气压引起的暴雨、热带飓风活动是这种气候的典型特征。这里是澳大利亚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5-10月份的旱季里实际上没有降雨,土地非常干旱。一般来讲,年平均降水从沿岸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从1565毫米降到南部地区的1100~1200毫米左右。湿度在1月份到3月份之间最高。全年气温都很高。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月份的33°C 到10月份的42°C 之间。
这样的气候同时也对河流带来了一些影响。明显的季节性降水导致地表水流有两个截然不同阶段。公园内有瑙瑞乞哲河和玛哲拉河,水源充足。在雨季里,河流暴涨,大面积的低地经历了洪水侵袭。在河流达到了最高水位地方,形成了一系列浅水洼地和其它形式的干涸河道。隔绝的河湾,雨季会积满水,许多河流迂回曲折流向大海。到了旱季的末期,水流停止。低地植物在旱季会晒焦,被林火烧黑。
历史起源与土著
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从考古学人种学角度评价,这里是保存非常好的地方。以前这里是土著自治区,1979年被划为国家公园。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现在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世界上原住民岩石艺术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卡卡杜是澳大利亚土著卡卡杜族的故土,卡卡杜国家公园就以这个部族之名命名。他们的祖先至少在四万年前已从东南亚迁来,先是逐岛渡海而来,后来在冰河时期海面较低时从新几内亚沿陆路抵此。土著居民卡卡杜族传承的是世界上还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化,一种自人类以村落的形式定居在中东并且首次开始农耕以来已经存在了40000年的文化。所有如今存活着的文化都可以追溯出一段历史,然而与先民漫长的社会相比这段历史却要短得多。再没有哪种文化较之卡卡杜国家公园更能清晰地展现澳大利亚先民的文化传承关系。按照卡卡杜人的传说,卡卡杜荒原是他们的女祖先瓦拉莫仑甘地创造的。她从海中出来化为陆地,并赋人以生命。随她而来的还有其他创造神,如金格——创造岩石的巨鳄。有些祖先神灵完成创造使命就变成了风景,如金格变成一块露头岩石,形如鳄鱼的背脊。公园的大部分属土著所有,他们把土地租给国家公园与野生物管理部门。
享有盛名的岩石壁画
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悬崖,在悬崖上有许多洞,洞里面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有着不同风格的大量岩石壁画,已经发现岩画大约7000处。在阿纳姆高原地带这种洞穴最多。这些岩画是当地土著的祖先用蘸着猎物的鲜血或和着不同颜色的矿物质涂抹而成。这里的岩画、石刻考古遗址记载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众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等。在阿纳姆高原地带这种洞穴最多。有些的年龄达18,000年之久,古代文物、1000多个考古遗址的质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和大约7000多个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通过发掘遗址,还找到了澳大利亚最早生活的人类的证据,为澳大利亚的考古学艺术史学以及人类史学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诺兰基岩艺术遗址(Nourlangie Rock Art Site,又译作诺尔朗吉岩艺术遗址)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东部,是卡卡杜国家公园两个最著名的土著岩石艺术画廊之一(另一处是乌比尔 Ubirr)。诺兰基岩是卡卡杜国家公园土著岩石壁画的代表,这些岩壁画反映了土著祖先们各个时期的生活内容、生产方式、图腾崇拜以及宗教崇拜。由于诺兰基岩艺术遗址比较容易到达,开发比较完善,是普通游客及旅行团的必到之处,有多条长度不同的步道可选,不过最长的一条也仅1.5公里,行走在环形徒步线路上,可以看到古老土著人生活的岩洞和不同凡响的岩石壁画艺术,而在附近的Gunwarddehwarde Lookout,可见宽阔的平原和悬崖峭壁。
壁画里的动物种类随着绘画的年代变化,这是海面上升之故。最早的壁画作于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冰河时期约在六千多年前结束,海面上升,阿纳姆地悬崖下的平原变成了海洋和港湾,所以这一时期的壁画中主要是巴拉蒙达鱼和梭鱼等鱼类动物。这时卡卡杜荒原位于距海约300千米的地方,画中有袋鼠、鸸鹋以及一些现代已经绝迹的巨大动物。许多画还把脊椎动物的内部构造都画了出来。壁画的内容反映了当地土著祖先们各个时期的生活内容、生产方式,以及某些野兽、飞禽的形象。其中一部分内容与原始图腾崇拜、宗教礼仪有关。在壁画中有一些不为现代人所理解的抽象图形。
有的人体壁画很奇特,头常呈倒三角形,耳朵呈长方形,身躯及四肢特别细长,并且经常可以见到多头臂的人体图形。画中人物多处于一种舞蹈姿态,从他们或曲身、或跳跃的劲舞姿势中,可看出这是个热情开放、能歌善舞而又极富幻想的民族。壁画较完整地反映了土著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卡卡杜国家公园内的壁画抽象夸张,反映了澳大利亚土著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岩画以及其他考古遗址,表明了这个地区从史前的狩猎者和原始部落到仍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技能和生活方式。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通过发掘遗址人们还找到了澳大利亚最早生活的人类的证据,为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人员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自然资源
植物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植物种类繁多,超过1600种,仅红树属植物就有22种。这里是澳大利亚北部季风气候区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尤其特殊的是阿纳姆西部砂岩地带的植物多样性,这里有许多地方性属种。最近的研究表明,公园内大约有58种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植被可以大致划分13个门类,其中7个以桉树的独特属种占优势为特征。这里有澳大利亚特有的大叶樱柠檬桉南洋杉等树木,还有大片的棕榈林、松树林、橘红的蝴蝶花树等等。
卡卡杜和毗邻的阿海姆地高原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这在世界上也是罕有的。公园最值得称道之处是保存较完整的自然生态原始环境和优美的景色。
柠檬桉大叶樱南洋杉等树木,是澳大利亚的特产。这个公园中还生长着大片的棕榈林、橘红的蝴蝶花树、松树林等。
公园里的沼泽地带红树林形成天然堤坝,丘陵地带是热带树林和大草原。这里是澳大利亚北部季风气候区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尤其特殊的是阿纳姆地西部砂岩地带的植物多样性,有许多地方性属种。
桉树林
桉树:澳大利亚是植物的王国,森林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14%,大约有41平方千米,其中三分之二是桉树林。桉树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大约有五百多种,是澳大利亚植物中最有特色的一种,也是澳大利亚的国树。澳洲是桉树的原产地和集中地。桉树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的森林、山区、草原和荒漠等各种植物群落中。这种树属常绿特有属植物。桉树能充分利用水分,具有成长快、耐干旱的特点。桉树的树叶呈针叶状,叶片稀疏,排列方向垂直向下,叶面光滑,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桉树的树干挺拔,直立参天,一般长到40~50米处才分枝。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的吉普斯兰有一棵巨大的杏仁桉,高达一百五十多米,树干周长约15米,是世界上最高、最粗的桉树
鸟类
卡卡杜国家公园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湿地+雨林的热带景观,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生活着众多澳大利亚众多稀有鸟类和鱼类。这个地区的鸟类丰富得令人惊讶,有三分之一还多的澳大利亚鸟类(大约有280个黑颈鹳品种)至少一年中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这个国家公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鸟类是苍鹰水鸟。公园的大片湖泊和湿地是水禽在旱季的天堂,上百万只鸟聚集在这里,场面极为壮观。卡卡杜的植物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最常见的黑颈,是北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的象征。其羽毛为白色和墨绿色相问,富光泽,非常漂亮,常在积水洼地和淡水湖里与其他鸟如蓝翅鸟(一种翠鸟)一起觅食。禽鸣鸟声音清脆悦耳、婉转动听,为整个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每当傍晚飞鸟归巢时,禽鸣鸟啼于一片鼓噪熙攘声中,更显蓬勃生机。
哺乳动物
国家公园里还同时栖息着咸水鳄淡水鳄两种鳄鱼,其中淡水鳄在公园南部Mary River地区,咸水鳄在公园北部更靠近海的地区。卡卡杜的鳄鱼栖息量非常之大,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鳄鱼的世界。
公园中有64种土生土长的哺乳动物。占澳大利亚已知的全部陆生哺乳动物的1/4还多。卡卡杜荒原还有75种爬行动物。在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鳄鱼在咸水河流中出没。其中有著名的咸水鳄,主要生活在咸水港湾、河流以及积水潭里,它身长4~6米,性情凶猛,会攻击人和其他动物,到20世纪六十年代,因大量猎取其皮而几乎灭绝。
1971年澳大利亚北方的三个州开始了动物保护,在此之前已经有27万张鳄鱼皮被运出了澳大利亚。剩余的鳄鱼变得对人十分警惕。同时由于数目的回升和小鳄鱼的长大,大鳄鱼又一次变得不再鲜见。由于它们开始进入人类居住的地区,人鳄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某些商业集团趁机提出要把捕杀鳄鱼当作一项预防措施。
当游客乘船游览东短吻鳄河(East Alligator River)和黄水河(Yellow Water)时,不时能见到鳄鱼、澳大利亚肺鱼从身边经过,还会看到鹊雁、澳大利亚(brolgas)、白腹海雕等不常见的鸟类。
公园曾有不少水牛。但像咸水鳄一样,被大量捕猎,起初是为了取得其皮与角,后来政策鼓励大肆捕杀。这种水牛是十九世纪20~30年代欧洲人从印尼引进的,用来替代他们不适应热带气候的家牛。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部地方的涝原上约有30万头水牛。澳大利亚人认为这些水牛践踏植物,破坏分隔咸水和淡水生物的冲积堤,还带有牛结核菌,对人类健康、野生物和养牛业构成威胁。到80年代末,几乎所有水牛都被赶出公园或杀死了。
昆虫
在卡卡杜草地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土堆。有的高逾数米,有的低矮。这些都是白蚁垤。白蚁是合群的昆虫,每一只都有各自的职责。在每座硬如水泥的土堆壳里,都有迷宫状的通道,罗盘白蚁的蚁垤最为特别,高2~3米,外表粗糙,好像上窄下宽的墓碑。都是南、北面窄,东、西面宽。
动物群保护
保护这里的动物群无论对于澳大利亚还是对于世界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动物丰富多样,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公园中有64种土生土长的哺乳动物。澳大利亚三分之一的鸟类在这里聚居繁息,品种在280种以上。每当傍晚飞鸟归巢时,丛林中和水塘边,一些澳洲特产的野狗针鼹野牛鳄鱼等便从巢穴出来觅食。
旅游指南
卡卡杜国家公园主要城镇
贾布鲁(或扎比鲁Jabiru),位于公园东北部,从达尔文到贾布鲁约250千米车程。贾布鲁常住人口约1000人,有超市、饭店、住宿、银行等服务设施,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心(Bowali Visitor Centre)也在这里。
地址:Kakadu National Park, Kakadu Hwy, Jabiru NT 0886, Australia
北领地夏季酷热,去卡卡杜国家公园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旱季(4月-10月)。
地理环境
许多国际枢纽都已开通直飞达尔文的国际航班。从达尔文到卡卡杜国家公园约 320千米车程。从达尔文出发,开车驶上大自然路线,开启穿越北端的漫长探险之旅。
游览热点
在这个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里,游客能欣赏到崎岖的悬崖峭壁、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以及已有 2 万年悠久历史的岩石艺术。可以从传统的 Bininj/Mungguy 族人中了解更多原住民文化,雷鸣般的瀑布和眼前湿地上驻足的数百万只的候鸟一定会让游客震撼。
游客可以探索:
乘船巡游
卡卡杜中心地带是一片令人惊叹的湿地,拥有大量珍稀动植物群。黄水死水潭位于吉姆溪的尽头,是南鳄鱼河的支流,被公认为澳大利亚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的最佳选择地之一。黄水湿地(见地图)巡游(Yellow Water Cruise)将会为游客带来极致的荒野体验。遮阳篷船将会穿过宁静的水域,游客可以看到整个洪泛区的咸水鳄、海雕、树鸭和水牛的身影。游船每日从贾比出发,需提前预订日出或日落游船,有机会一睹湿地壮观的精彩瞬间。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