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凫铺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地处宁乡市中部,东与大成桥镇、资福乡接壤,南与偕乐桥镇、灰汤镇、老粮仓镇为邻,西连横市镇,北接喻家坳乡,距宁乡市城30千米,区域总面积91.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双凫铺镇户籍人口为41452人。
建置沿革
秦朝时,属长沙郡。
汉朝时,属长沙益阳县。
1949年,属益阳专区。
1952年,设双凫铺镇,属湘潭专区。
1958年10月,设双凫铺公社。
1962年12月,属益阳专区。
1984年5月,由双凫铺公社改为双凫铺乡。
1988年12月,由双凫铺乡改为双凫铺镇。
1995年5月,麦田乡并入双凫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下辖双凫铺1个社区,合轩、双凫、余新、月华、双燕、江河、双桂、麦田、回龙山、粟溪、泉井11个行政村;下设4个居民小组、18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双凫铺镇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双凫铺社区、泉井村、迴龙山村、麦田村、余新村、合轩村、粟江村、双明村,镇人民政府驻双凫铺社区人民南路6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凫铺镇地处
宁乡市中部,东与
大成桥镇、
资福乡接壤,南与
偕乐桥镇、
灰汤镇、
老粮仓镇为邻,西连
横市镇,北接
喻家坳乡,距宁乡市城30千米,区域总面积91.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凫铺镇地势西南、东南偏高,中北部偏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望北峰,海拔432米;最低点位于余新村陈家台,海拔55米。
水文
双凫铺镇境内河道属沩江水系;沩江自山东下,流经双凫铺镇转东北,境内全长约7千米。
自然灾害
双凫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干旱等。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69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00亩,死亡人数11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双凫铺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石煤、钒、铀等,石灰石、石煤资源主要分布在麦田、泉井、回龙山村一带,钒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泉井村靠望北峰一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520万立方米。2011年,双凫铺镇有耕地34300亩,人均0.9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总人口有39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000人,城镇化率90.4%;另有流动人口3800人。总人口中,男性23582人,占59.3%;女性16218人,占40.7%;14岁以下6488人,占16.3%;15—64岁26814人,占67.4%;65岁以上6498人,占16.3%;以汉族为主,达39787人,占99.9%;有少数民族13人,占0.1%。2011年,双凫铺镇人口出生率14.2‰,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1人。
截至2017年末,双凫铺镇常住人口为40267人。
截至2018年末,双凫铺镇户籍人口为41249人。
截至2019年末,双凫铺镇户籍人口为41452人。
经济
综述
20世纪70年代,双凫铺镇镇域经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
2011年,双凫铺镇财政总收入4373万元,比2010年增长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7万元,比2010年增长37%;人均财政收入1121元,比2010年增长32%。
2016年,双凫铺镇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国地两税1710万元,同比增长6%。
截至2018年末,双凫铺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6个。
截至2019年末,双凫铺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个。
农业
双凫铺镇农业以种植水稻、烟叶、蔬菜、西瓜为主。2011年,双凫铺镇农业总产值45400万元,农业增加值210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2.7%。双凫铺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双凫铺镇生产粮食4.9万吨,人均766.3千克,其中水稻32500吨,玉米1000吨,薯类15000吨。双凫铺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西瓜。2011年,双凫铺镇蔬菜种植面积12000亩,产量12000吨,主要品种有辣椒、白菜、黄瓜、茄子。双凫铺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双凫铺镇生猪饲养量19.7万头,年末存栏71000头;羊饲养量3400只,年末存栏1200只;牛饲养量1300头,年末存栏500头;家禽年饲养量51.5万羽。
工业
双凫铺镇工业以制鞋、烟花鞭炮、彩印包装、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双凫铺镇有工业企业208家,职工6285人;工业总产值为28亿元,工业增加值580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5.2%。
2016年,双凫铺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为32.94亿元,同比增长22%。2016年,双凫铺镇共引进鞋服及相关配套企业18家,其中8家入驻鞋业园新区。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商业网点786个,职工5408人。2011年,双凫铺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5亿元,比2010年增长125%;城镇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亿元。
2016年,双凫铺镇完成社会零售总额5.85亿元,同比增长19%。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8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8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
邮电业
2011年,双凫铺镇邮政业务收入为4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8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854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4所,在校生2037人,专任教师9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2所,在校生973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双凫铺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4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8%,比2010年增长7%。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技能人才158人,农村实用人才126人,技术特派员24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个;有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80000余册;民间诗社2家,业余创作队伍65人。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学校运动场2个,农民文体广场2个;1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6200户,入户率58.5%。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设病床240张,固定资产总值28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63人,其中执业医师6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63。人。2011年,双凫铺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04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
社会保障
2011年,双凫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71户,人数298人,支出78.4万元,比2010年增长1.8%,月人均219元,比2010年增长21%;城市医疗救助7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85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7户,人数1547人,支出185.6万元,比2010年增长22%,月人均100元,比2010年增长2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6.8万元,比2010年增长14.5%;社会福利费1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有敬老院1家,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85人;有社区服务设施3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985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基金支出合计356万元,比2010年增长14%;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3%。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邮政所1个,全年征订报纸、期刊22万份(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45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2000户。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自来水厂1座,拥有成套净化设备,日供水能力5000吨;主要道路两侧以及到回龙山集镇铺设专门排水管道12000米。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个。
截至2011年末,双凫铺镇有花坛60个,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
交通
2011年,双凫铺镇境内有宁横高等级公路、209省道、灰黄旅游公路、煤双公路、麦老公路5条干线交会;通村公路率达100%,乡村公路总里程335千米。
历史文化
双凫铺镇因旧时该地为古驿站双凫铺,故名。
风景名胜
双凫铺镇境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回龙山景区。回龙山为佛教名山,以“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使回龙山与南岳山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