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镇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下辖镇

双水镇,隶属于广东省江门新会区,位于新会西南部,截至2010年,双水镇总面积207.4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92392人(2017年),辖37个村和 3个社区,是新会区人口最多,镇域最大的镇之一,也是知名 “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十万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新会双水镇地处银洲湖畔,新会“双水”地名在明清朝代原写法为“泷水”。“泷”是多义多音字,一是音“龙”(lóng);另一是音“双”(shuāng),《新华字典》注:“地名,在广东省新会县。”可见,新会“泷水”读“双水”。“泷水”是取水名为地名,泷水是双水镇内古水道之一,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新会乡土志》记载,“泷水,发源于泷水都,笋峰迤南诸山之东,在县城西南四十余里,东流至南岸,与九曲水相交。又东流至北岸,分为二支,其东南流者经水口汛,入银洲湖;其东北流者,经中斋堂,与九曲水之别支会,又东经水口墟,入于银洲湖。”水口墟即现双水墟,因位于这条泷水流向银洲湖的出口得名,泷水虽经百年河流改道,但根据以上记载,对照现今的河道,“泷水”这条水道仍清晰可寻。
明代、清代行政区划设乡、都(坊)、图、甲,“泷水”是新会县十几个“都”之一。康熙年间(1662—1722),全县分13都,“泷水”是其中一“都”,辖12图、105村,包含现双水镇除木江河和南岸河以北的乡村,及崖门镇的行政区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新会乡土志》载,全县分15都,其时“泷水”的行政区域大体没变。“泷”字的繁体字笔画复杂、地名读音特殊,外地人往往错读成“龙水”。随着民国设区置乡,后来写成“双水”,翻阅民国2年(1913)《新会醒报》,已随处可见“双水”、“双水墟”、“双水口”、“双水口墟”等文字。
作为地名,民国时期甚至1949年以后还有延续写“泷水”的情况,比如民国22年(1933)出版的《景堂图书馆指南》中的新会县地图、1961年出版的新会地图,仍然可见这种写法。
建制沿革
明、清时期,现双水镇境分属泷水都和潮居都,乡村分布如下:
1.南坑、黄村、产步、赤木岭、上邦冲、贵美、沙富、石屋、冲美 属泷水都一图;
2.天亭、蓢头、谈冲 属泷水都二图;
3.横岭、沙路、沙头墟、赵家坑、濠冲、王井头 属泷水都三图;
4.豪山、上下凌冲、蒋山、凹头、岛桥、天亭墟、塔岭 属泷水都六图;
5.塘河、土塘、霁岭、西村 属泷水都七图;
6.沙蓢、上下洋美、南岸、三合、瓦屋、大员山、桥头、龙脊新村 属泷水都八图;
7.湾头、水口中心、水口、学涧、健冲、长涧、北岸 属泷水都九图;
8.田心、薛家村 属泷水都十图;
9.大小慕冈、伯罗山、竹兜斗、鲤鱼冲、下寮、五斗六冲、流墩、下邦冲 属泷水都十二图;
10.罗家湾、曾坑、梁家村、天台洋洛、仓边、玉堂、小冈、大湾 属潮居都二图;
11.大树下 属潮居都四图;
12.谈村、冲茶 属潮居都五图;
13.泮冲、河田吉、斋堂、小汾、梅冈、盘溪 属潮居都六图;
14.朱村、冲边、忠孝、大石桥、衙前 属潮居都七图;
15.小冲茶、超群、官地、冲式 属潮居都八图;
16.伍村、岭头 属潮居都十一图。
民国时期,新会设区置乡,推行保甲制度,乡以下设保甲,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组织。至解放前,现双水镇境分属第六区和第七区,乡村分布如下:
1.笋岭、冲式、五保、超群属第六区笋岭乡,共16保;
2.梅冈、小冈、仓前、冲边、洞阁属第六区小冈乡,共30保;
3.天台属第六区潭冈乡;
4.上凌、东凌、蓢头、南岸、洋美属第七区双凌乡,共21保;
5.基背、北岸、嘉寮、桥头、东岸、楼墩、禄冲、充美、咀头、祝斗属第七区达仁乡,共17保;
6.三公庙、雅屋、双水圩、长涧、龙脊、学地、木江、慕罗属第七区双水乡,共20保;
7.田心、梁家、岭头、曾家、伍村、泮冲、岛桥、罗湾、四堡属第七区九联乡,共30保;
8.塔岭、豪山、塘河、西村、天亭、龙头属第七区天塔乡,共15保;
9.沙富、贵美、横岭、崔家坑、沙路圩、王井头、濠冲属第七区富路乡。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调整如下:
1952年,第七区分出第七区和第十一区(第十一区即现崖门镇及沙路村)。
1955年9月,第七区改名为双水区,第六区改名为罗坑区。
1958年并大乡,双水区分双水、基背、天亭、沙岗4个大乡,小冈大乡属罗坑区,沙路村属崖西区洞南大乡。1958年10月改为双水人民公社。
1961年,小冈从罗坑公社分出成立小冈公社。
1984年双水和小冈恢复为区。双水区辖桥美、东北、基背、鱼冲、嘉寮、楼墩、沙路、邦龙、龙头、富美、沙朗、塘河、大堂、塔岭、豪山、水库、上凌、东凌、田心、南岸、岛桥、朗头、二联、罗湾、龙脊、岭头、济堂、泮河、双水、木江等30个乡和双水、天亭2个乡级镇,130个自然村。小冈区辖仓前、六里、五堡、梅冈、衙前、四桥、南水、冲式、洞阁、北水等10 个乡,92个自然村。
1986年两区改为镇,2002年小冈镇被并入双水镇,成为双水下辖的一个居民社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双水镇下辖3个社区和37个村。分别是:
小冈社区、双水社区、天亭社区; 双水村木江村龙脊村岭头村梁家村、蓢头村、田心村、南岸村、上凌村、东凌村豪山村水库村大堂村塔岭村沙蓢村塘河村龙头村富美村邦龙村嘉寮村楼墩村、基背村、鱼冲村桥美村东北村梅冈村、六里村、洞阁村五堡村、仓前村、衙前村、南水村、北水村、沙路村岛桥村、朱村、式桥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水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江门市新会区西南部,潭江下洲银洲湖西岸,北邻新会区城镇中心,东与新会经济开发区、古井镇、三江镇隔银洲湖相望,西接罗坑镇、台山市四九镇和水步镇,南接崖门镇。总面积207.44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貌
双水西部有古兜山绵亘,属丘陵山区,最高峰锅盖尖676米,北部、东部属潭江下游冲积平原。
气候
双水镇全境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降水量季节间变化很大,4月至9月为雨季,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年降水量 2466.5毫米,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82.75%和17.25%。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
年平均气温21.8℃--22.2℃,最高月均温 28.3摄氏度,最低月均温 13.4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4℃,7月最高,为28.3℃,气温年较差较小。无霜期 349天,年日照时数 1605.1小时。
双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早春低温阴雨、龙舟水、暴雨、 台风和寒露风。台风主要发生在5月至11月之间,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
人口分布
双水镇人口92392人(2017年),外来人员1.3万人,旅居港澳台及海外侨胞近十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15个国家。侨属、港澳同胞家属约占51.6%。双水镇约占12.5%的新会区人口。
经济概况
综述
1986年,双水镇已成为全省首批工业发展卫星镇。
至2003年底止,全镇共有各类工商企业近3000家,其中工业企业近100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超千万元企业48家。
至200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9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56万元,税收收入26159万元。
2012年,双水镇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5.5%;农业总产值51924万元,同比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7亿元,同比增长29.5%;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74万元,同比增长2.27%。
工业
拆船钢铁、发电、造纸、制香,是双水四大工业板块,而仅仅拆船钢铁产业就给双水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超强的力量,2012年实现产值36亿元。
双水镇华兴工业园位于南门一级公路黄宣充纪念大桥脚,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功能分布合理,规划占地面积1800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五通一平”,环境优雅。
双水镇丰华工业园地处南门一级桥美路段,比邻双水墟中心,交通十分方便,规划面积2000亩,水、电、路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20多家外资民营企业落户工业园。
农业
双水镇是新会的农业大镇,以水稻、甘蔗、水果种植和水产禽畜养殖为主。 其中果蔗外型粗大,皮色米黄,蔗肉爽脆,汁多清甜,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
2012年双水镇农业总产值5.19亿元,同比增长2.1%;农村人平收入8813元,同比增长5.2%。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06746亩,果蔗种植面积3336亩,水果种植面积8892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334亩,牧业全年产值达21283万元,水产品总量12416吨,产值8757万元。
林业方面,全镇共有山林118627亩,其中经济林71727亩,生态公益林46900亩,2012年全年实现林业收入86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双水镇共有公办中小学18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28所(其中有省一级学校2所,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8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区一级学校4所),在校学生12600多人。全镇实现普高教育,中考成绩多年来名列全区农村镇第一名,高考成绩逐年上升。
双水镇在2003年和2005年对中小学的布局结构作出了较大调整,将多所初中小学合并为九年制学校,将多所合高中、职中和初中为一体的学校调整为1所完全初中。调整学校布局后,原42所中小学调整为18所。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
“双水山地风筝”和“ 双水蕉树龙”被列入新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水山地风筝相传始于明代洪武年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双水山地风筝造型别致,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花式品种。制作工艺精巧,融入了选料、破篾、绑扎、粘合、包装、绘画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其中板块类和足节类风筝在空中飘动时发出一种十分美妙的响声,令人颇感神奇。
双水镇岭头蕉树龙活动始于清朝年间,适逢农历七月夏季遇上台风造成严重水灾,当时村民的主要种植作物蕉树受到了严重水浸,损失严重,为了祈祷风调雨顺,村民们便定每年农历7月的最后一天的地王诞日为活动日,在这一天用蕉树做成的龙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该活动延续已有150多年历史。每年的蕉树龙活动,本村的男女老少都自觉地热心参与,出外谋生的乡亲也主动携儿女回乡参加,是村民相互沟通感情营造和谐气氛的一种良好形式。
交通格局
双水镇位于西江、潭江下游交会处,南濒南海,境内河道纵横,通江达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银洲湖区域,属于国务院批准65平方公里开放水域范围,毗邻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港,水路通香港、澳门分别只有98海里和47海里,万吨巨轮可乘潮、5000吨级可全潮经银洲湖“黄金水道”进入双水镇。2018年7月开通的深茂铁路深湛铁路)通过双水,并设双水镇站。另外,双水附近的铁道有:广珠城轨广珠铁路。双水镇距广珠城轨新会站约10公里。
旅游资源
张将军家庙
张将军家庙上世纪80年代被新会博物馆列入文物目录,1995年被公布为新会第三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区政府1997年划定了家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5年把家庙修缮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在家庙门前广场竖立了文物保护标志说明碑,区文物管理部门与双水镇政府多次签订了家庙文物保护协议。
据《新会县志》记载,张其光将军受朝廷嘉奖荣归故里兴建家庙,光绪十年(1884年)落成。家庙由中路建筑及东西两路建筑组成,面阔25.1米,进深58.6米。墙体为青砖砌筑,室内梁架为坤甸木,各处檐柱为花岗岩,柱础均为花岗岩。室外地面铺花岗岩条石,室内铺大阶砖。中路建筑三开间,依次为第一进头门,头门前有广场,中间有甬道。额匾“张将军家庙”大字由钦差、侍讲衔翰林院编修钟德祥题字。第二进前的天井及东西廊庑部分,为越制建筑风格,东西廊庑位于东西建筑中,天井宽度与中路建筑面阔相同,天井中间为甬道,甬道尽端接第二进厅堂处是月台。第三进厅堂前的天井及两廊,梁架建筑用材较好,东西两路建筑形式类似,为硬山搁檀形式,两层阁楼为歇山顶。平面格局形制特别,将中路第二进厅堂前的东西两廊庑向外移至东西路建筑中。第二进厅堂前的天井及头门前广场均有甬道,前面天井甬道尽端还有月台。家庙建筑质量上乘,是新会现存规模最大、造工精细的祠堂之一,为清末祠堂的代表作,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技术和智慧,对于古建筑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家庙是纪念和研究张其光将军生平事迹的主要场所,可用作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知识教育。
仲羽张公祠
仲羽张公祠位于张将军家庙北边约200米处,是张姓祖祠,三路三进,于明末清初兴建。祠前竖有石华表两枝,高8.8米,分别刻有“御赐振勇巴图鲁张其光”、“御赐利勇巴图鲁张昆”。满语“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据新会博物馆查阅张氏族谱考证,张昆系司前田边人,与张其光同宗,把他们的华表同放于仲羽张公祠,是为了方便族人敬仰。祠前围墙还竖有一块花岗岩石厥,石厥的上部阳刻“圣旨”两字,中部阴刻“奉天诰命 臣张其光立”,周边有四柱缠龙石柱。石华表及石厥已连同张将军家庙一起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村落、奎阁、官印楼、三眼井
古村落位于张将军家庙侧,是一排排整齐的青砖古屋,为清末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建筑风格,屋内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古色古香。据说是张其光兴建家庙时捐资新建的,又称“新村”。奎阁位于张将军家庙东面约300米的田野中,建于清代,塔高4层约20米,匾额“奎阁”二字由张其光第六子张祖荣所书。官印楼(又名仰云楼)位于张将军家庙以南100米的小山坳上,方形炮楼的建筑酷似当时的官印。三眼井位于张将军家庙以北约50米的民居之中,井台由花岗岩石板铺盖,有三个呈“品”字形的圆形井口,故称“三眼井”。
侨乡关帝庙
双水“侨乡关帝庙”是广东保留较完整的历史最长的“关帝庙”,是一座综合岭南天地灵气的千年古庙。始建于明初,乾隆期间曾经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传,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
张将军家庙、仲羽张公祠、奎阁、官印楼、三眼井、古村落等文物外观面貌保持完好。双水镇政府以天亭初中和豪山小学迁出为契机,决定把这两所学校空置的14828平方米土地和3882平方米建筑物,作为张将军家庙和仲羽张公祠后备资源,扩大了张将军家庙系列文物利用发展空间。豪山村不仅具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而且孕育了张其光、张荫堂等历史著名人物,留下了张将军家庙、仲羽张公祠、奎阁、官印楼、三眼井、古村落等历史文物。
历史名人
张其光
张其光(1831-1895年),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镇豪山村人。光绪元年(1875年)八月,张其光任福宁镇总兵,光绪七年实授浙江提督。在中法战争中张其光力任守御,尽力筹措,添筑龙湾炮台。
郑绩
郑绩(1813-1874年),字纪常,号戆士,别署梦香园叟,广东新会双水镇桥美村人。郑绩著有《论画》2卷、《梦幻居画学简明》、《梦香园剩草》等。他同治年间画的《山水人物图》、《晚汀渔竿图》藏于新会博物馆。
荣誉称号
1、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2、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两个)
3、广东省中心镇
4、广东省生生态示范镇
5、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单位
6、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7、广东省教育强镇
8、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9、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10、国家卫生乡镇
11、2021年6月,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委党校党支部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2、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