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是家族网的人文频道。主要包含栏目有:中国悦读、寻景溯源、名人家族、家族趣事、中华俱乐部。
家族网栏目
【栏目名称】:发现中国【所属类别】:
网络媒体,文化栏目
【隶属站点】:家族网
【合办单位】:
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广州红动体育有限公司
【责任使命】:探索中国,弘扬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频道目标】:
揭开历史的面纱,不让真相再被掩埋;
收集诸子百家、古今名著,让中国文化大方光彩;
与每一个炎黄子孙一起探索过去,畅想未来;
探寻历史,追祖溯源,寻找失散的
族人,再造盛氏中华;
让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扬,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
栏目简介
通过对中国古今人、事、景、物、姓氏、历史的深入探究,还原历史背景,让用户更深入透彻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栏目详细介绍如下:
中国悦读
中国悦读主要是对各地的人文历史、社会民生、古今奇闻、学术著作等进行深度报道。通过用户的互动参与,最终把一种现象、一件事情、一个事物的故事丰富起来。当文化沉淀到一定程度,经过历史学、社会学专家挑选、评审,出版文化杂志刊物《
中国文化》。
寻景溯源
中华文明近5000年历史,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故事,有的被传颂千年,有的被历史掩埋,有的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每一个景点、遗迹都象征着一段历史,当我们收集够足够的资料,就会去寻找这个地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还原历史,还原真相,把景点最原始的形态展现出来,把其中最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寻景溯源》栏目只想告诉大家:任何一堆废墟瓦砾、破败荒凉或是繁花似锦,都有美丽的故事和值得我们挖掘的历史意义。
名人家族
中华文明的起源始于部落,文明成熟始于氏族,所以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古以姓氏聚集,所谓“天下同姓是一家”就是由此而出。每个家族都有没传颂的人物,他们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也是家族共享、地位的象征。素有中华第一家之称的“孔氏家族”,就是因为孔子而影响了古今世人。
家族文化是一门及其深厚的学问,探索名人家族是研究
姓氏、家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名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努力和信念得到世人认可后形成的。他们的成长历史可以激发人们积极的面对人生。这也正是我们探索名人家族的目的:用名人的成长故事来激励现在的人们。
家族趣事
这里所提到的家族,小至普通的家庭,大至氏族。平淡的生活中偶尔会有令人难忘的事情,平凡的人往往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大家把自己的家族故事讲述出来,一起分享,一起回忆,幸哉,乐哉!
中华俱乐部
中华俱乐部是用户互动的聚集地,大家在里面可以谈天说地,结实好友;也可以有规律有组织的发起活动;或者开展某一个话题的讨论会、以轻松的方式沟通、交流,把快乐拿出来一起分享,把痛苦倾诉给大家一起承担。
目标定位
【栏目定位】:中国人文历史的探索者和传承者;
【最终目标】:发起全体华人一起来
探索中国,发现中国,弘扬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
发展历程
2008年3月:《发现中国》概念被提出;
2008年5月:《发现中国》正式立项,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2008年11月:《发现中国》初步策划完成;
2009年4月:《发现中国》正式上线,得到用户热烈欢迎;
2009年8月:《发现中国》开展“发现广州”行动,为保护、传承广州
本土文化作出努力;
2009年12月:《发现中国》第一次改版;
2010年5月:《发现中国》在大学校园开展“爱我中华”系列活动;
2010年10月:《发现中国》第二次改版并做了更合理的调整;
荣誉事件
2008年12月被广州文化部门评论为:在保护广州本土文化的社会活动中,《发现中国》堪称第一;
2010年3月评为:最佳文化栏目;
2010年8月:发现中国形象大使;
2010年11月: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栏目策划
《发现中国》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栏目的创新和质量,在策划的过程中更注重用户的反馈。
运营总监:
罗嘉宾,著名的互联网网络专家,致力于SNS网络运营;
策划总监:冼土焕,《发现中国》策划负责人,致力于互联网产品策划;
技术总监:谭益民;
设计总监:麦翠钧;
总编:李玮,指导编辑团队内容策划、采集等;
文化品牌
公众参与,权威携手,探索华夏文明起源进程。
丝绸之路,起于中国,但它的命名者,是德国人
李希霍芬;
敦煌,绚烂的东方文化,令中国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仍能呈放异彩,但它的发现者和传播者,是英国人斯坦因;
楼兰,被流沙淹没的古代文明,突然间让世界发现,中国的新疆曾经是东西方交汇的中心,但它的发现和发掘者,是瑞典人
斯文赫定;
150年,中国人迷失了自己。六代人,就可以忘记辉煌。
在中国的衰退之中,世界在发现中国
是时候了么?
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人发现中国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于古希腊
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箴言,始终被先贤哲人们当做人生醒觉的起点。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人会带着镜子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族群的历史中去寻找,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而这正是发现中国的宗旨。
文化基金
发现中国文化基金,肇始于行知传媒从2006年开始组织的
玄奘之路系列文化活动,2006年7月,第一届玄奘之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的回归日上,玄奘之路的创始人曲向东第一次提出“发现中国,发现自己”的口号和主张,得到了与会四十多位戈友的认同,几乎每一个戈一的队员都自愿成为发现中国的志愿者。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探索,2010年9月20日,以戈壁队友和企业界人士为核心发起人,发现中国文化基金正式宣告成立。基金设立于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之下,宗旨是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深度行知体验的方式,探访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的心理历程,深入认识中华文明之根,是如何决定了今天我们的思考、行为、甚至民族性格。基金项目办公室设立于北京行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基金将通过成功的项目运作,探索商业运营模式,形成能支持基金长期发展的有效机制。
文化考察
探索华夏文明进程的 深度文化体验活动 ——身临其境·身体力行
现代西方文明走向繁荣,肇始于文艺复兴。从文艺复兴的第一天开始,就明确无误的指向了西方的古希腊、
古罗马时代。同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到什么时期?答案依然确定无疑:“夏商周,秦汉唐”。这六个朝代,是“华夏文明”的主体性格、以及“中国”这个国家概念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这六个重要朝代之后,华夏文明的覆盖区域,正式扩大到今天中华民族的主要区域,并且拥有了“中国”的地域称呼;华夏文明的主体人群,也正式拥有了沿用至今的名称——“汉族”、“唐人”,因此可以说,夏、商、周、秦、汉、唐,这六个重要的朝代,正是华夏文明逐渐形成、走向繁盛的过程。而体验、重访这六个朝代的诞生、成长、兴盛之路,也正是华夏文明的探源之旅,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我们将围绕“夏、商、周、秦、汉、唐”这六个重要的朝代,逐步建立“发现中国文化体验基地”,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线路,组织“ 发现中国文化考察活动”,驾车寻访文化起源线路、参加考古挖掘体验、考察文化古迹、邀请专家专题讲座、举办文化读书研讨会等,并逐步资助出版文明起源相关普及读物、拍摄文明起源科普纪录片等。这将是一次系统化的、长期持续的“文明寻根之旅”。
2011年,首支发现中国文化考察队将邀请各界精英、媒体人士,回到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明的源头——晋南地区,踏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拿起我们祖先使用过的工具,走过我们先祖走过的路,探寻“最早的中国”。体验个体有限的生命,被无限的“中国心灵”所鼓舞、激荡,而再度重生的奇妙旅程。
·考察:探访历史事件发生源地,触摸历史。
·发掘:亲身参与田野考古工作,发现中国。
·徒步:重走古代交通要道,感受心灵共鸣。
·沙龙:携手权威考古专家,探问文明起源。
大事记
2006年7月 第一届
玄奘之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的回归日上,玄奘之路的创始人
曲向东第一次提出“发现中国,发现自己”的口号和主张,得到了与会四十多位戈友的认同,几乎每一个戈一的队员都自愿成为发现中国的志愿者。
2010年8月 发现中国第一次探路考察(山西·运城)
2010年9月 发现中国文化基金正式成立(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讲堂)
2010年10月 发现中国第二次探路考察(山西·运城)
2011年7月 发现中国第三次探路考察(河南·偃师,山西·运城/临汾)
2011年10月 发现中国首支文化考察队奔赴豫西晋南,探寻“
最早的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4日,在新年到来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意大利耐特威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精品电视栏目《发现中国》(第一季)在意大利多个电视频道正式上线,节目将覆盖意大利全境6000万受众。
创始人
顾问团
首席顾问
荣誉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之子 李光谟
顾问团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 二里头考古队队长
许宏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 山西考古队队长 何驽(
何努) 博士
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副主任 绛县周家庄考古队长
戴向明 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袁广阔 博士
所获荣誉
2024年9月30日,《发现中国》系列荣获2023 年“视听中国 全球播映”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