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木恩(英语:Tropical Storm Mun,国际编号:190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5W)为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第4个被命名的风暴。“木恩”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提供,意为Yap语中的“六月”。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在泰国曼谷举行,由于2013年的
台风菲特对中国造成严重影响,故中国在该会议上提出将“菲特”除名。
2015年2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在泰国曼谷举行,该会议上密克罗尼西亚提出将“木恩”作为“菲特”的替补名。
发展过程
2019年6月31日15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南海北部的系统认定为
低压区。
7月1日8时许,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将其认定为
热带扰动,并给予其扰动编号96W,随后中央气象台亦将其认定为热带扰动。当日14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当日15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对其发布
烈风警报(GW),随后台湾“
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当日20时许,中央气象台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当日22时30分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MEDIUM”。
7月2日2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认定为
季风低压。当日5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HIGH”,并同步发出
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当日16时许,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位于南海的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国际编号1904,并将其命名为木恩,随后中央气象台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7月3日0时45分许,“木恩”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m/s),中心最低气压为992百帕。当日4时30分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了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降低为“MEDIUM”。当日12时许,“木恩”从
东方市四更镇附近出海,移入北部湾海面,并向越南北部一带沿海靠近。
7月4日3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正式编号05W,并追认其在7月3日8时就已达到热带低压强度。当日6时45分许,“木恩”在越南太平省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8级(18m/s),中心最低气压为992百帕。当日8时许,中央气象台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当日11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FW),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当日17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7月5日3时许,日本气象厅认定其完全消散。
台风特点
台风“木恩”具有如下特点:
1、近海生成,生成后迅速靠近海南岛:热带低压7月1日20时在距离海南岛琼海市约3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生成,7月2日21时加强为台风“木恩”(热带风暴级),7月3日0时45分前后即在万宁市和乐镇沿海登陆。
2、结构松散,降雨分布不均匀:“木恩”云系明显不对称,中心附近呈空心结构;登陆海南时,台风眼区附近的云系很不密实,基本看不到风眼,登陆时的气压变化也不明显,眼区附近大多没什么风雨破坏力;强降雨云系主要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南侧,造成强降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海南岛西部、中部、南部和东部局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雨量较小。
预报预警
中央部委
中央气象台:中央气象台于2019年7月2日6时发布热带低压预报,当日18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7月4日10时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国家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预报台于7月2日16时发布海浪黄色预警和风暴潮蓝色预警,7月3日16时将风暴潮预警升级为黄色。
广东
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于7月2日8时30分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7月4日8时30分解除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深圳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于7月1日20时46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7月3日13时取消台风白色预警。
湛江市气象台:湛江市气象台于7月1日21时12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7月4日8时2分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茂名市气象局:茂名市气象局于7月1日21时35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7月2日10时6分将台风白色预警升级为蓝色预警,7月4日6时23分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中山市气象台:中山市气象台于7月1日22时2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7月3日17时1分解除台风白色预警。
珠海市气象台:珠海市气象台于7月1日22时50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7月3日16时35分解除台风白色预警。
东莞市气象台:东莞市气象台于7月2日7时30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7月3日17时43分解除台风白色预警。
海南
海南省气象局:海南省气象局于7月1日21时发布台风四级预警,7月2日21时50分变更台风四级预警为台风三级预警,7月3日17时变更台风三级预警为台风四级预警,7月4日5时20分解除台风四级预警。
海口市气象台:海口市气象台于7月1日22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7月3日22时51分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三亚市气象台:三亚市气象台于7月1日22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7月2日22时33分变更台风蓝色预警为台风黄色预警,7月3日20时30分变更台风黄色预警为台风蓝色预警。
三沙市气象台:三沙市气象台于7月1日22时5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广西
广西气象台:广西气象台于7月1日21时50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广西气象局:广西气象局于7月2日9时3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北海市气象台:北海市气象台于7月2日11时48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防城港市气象台:防城港市气象台于7月2日12时15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钦州市气象台:钦州市气象台于7月3日6时30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崇左市气象台:崇左市气象台于7月3日15时19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澳门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7月1日22时发出一号风球,7月2日20时改发三号风球,7月3日6时再次改发一号风球,当日13时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香港
香港天文台:香港天文台于7月2日16时15分发出
一号戒备信号,7月3日5时40分解除一号戒备信号。
台风影响
中国
海南
2019年7月1日至3日,受台风“木恩”影响,海南多趟进出岛旅客列车停运。
7月2日12时起,受台风“木恩”影响,
琼州海峡航线全线停航,导致琼州海峡过海车辆大量积压;至7月3日中午,海南铁路轮渡北港港口外滞留车辆已排出近10公里长龙,滞留车辆500多台、旅客1100余人;7月3日15时起,琼州海峡抗风等级达到8级的客滚船恢复通航。
7月2日下午,受台风“木恩”影响,在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桥下有4名学生被困于突然暴涨的河水中,经多部门共同协作,被困的4名学生于当日22时10分成功获救。
台风“木恩”还导致
海口美兰机场和
三亚凤凰机场航班起降受一定影响。截至7月2日21时,两机场共取消或延误航班32架次。
7月2日,受台风“木恩”影响,海南岛大部出现大雨或暴雨,海南岛中南部出现大暴雨,海南省
昌江黎族自治县局地特大暴雨,这些降雨缓解了海南部分市县的旱情,海南省水库蓄水从37.5亿立方米增至38.48亿立方米,共增加了0.98亿立方米;海南岛沿海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当日11时05分许,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新港海岸线出现水龙卷,过程持续5至10分钟。
7月3日上午,台风“木恩”带来的强风降雨天气导致G98高速三亚崖城段路树倒伏约60株。
广西
7月2日,受台风“木恩”影响,广西东部出现大雨或暴雨,广西南部沿海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
7月3日下午,受台风“木恩”外围云系影响,广西
涠洲岛上空逐渐被乌云所笼罩,并伴有阵雨;7月3日至4日,北海客运港北海至涠洲岛航线,南海航线停航,为了保障游览安全,北海涠洲岛全部景区关闭。
7月4日上午,受台风“木恩”影响,一艘集装箱船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口水域防台避风时夹板上浪,货舱进水,船上8人被困;至当日12时10分,经过广西多部门的营救,8名遇险人员均安全上岸。
福建
7月2日,受台风“木恩”影响,福建东部沿海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福建东部和南部出现大雨或暴雨,福建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大暴雨,其中
顺昌县局部地区暴发了山洪和泥石流灾害。
广东
7月2日,受台风“木恩”影响,广东中东部及沿海出现了大雨或暴雨,广东梅州、佛山大暴雨;广东中西部及沿海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
江西
7月2日,受台风“木恩”影响,江西南部出现大雨或暴雨。
云南
7月4日夜间,受台风“木恩”残余云系影响,云南
澜沧县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澜沧县城区及周边严重内涝。
越南
7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提醒旅越及在越中国公民出行注意安全,随时留意台风消息及天气情况并做好应对准备,遇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减少外出,尽量避免靠近山区以免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避免发生出海事故。
截至7月4日8时,“木恩”已导致越南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