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
中国吉林省通化市代管县级市
梅河口市(Meihekou City),吉林省辖县级市,由通化市代管,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毗邻5个县(市),总面积217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8月,梅河口市辖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个乡镇、5个街道。梅河口市常住人口为42万人。梅河口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
名称衍变
梅河口,因位于梅河汇入辉发河河口之处,故得名。来自满语“阿木巴梅赫必拉”,“阿木八”为大,“梅赫”为蛇,“必拉”为河,其意为形似大蛇之河,汉语直称并译“梅赫”为梅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梅河口区域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人繁衍生息,境内先后发现10余处原始社会晚期居住址、7处石棚墓群以及40余处历代古遗址,均采集到大量遗物。
商、西周、春秋时期,为肃慎部。
战国时期,为秽发部。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时期,为辽东郡。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梅河口始受治于玄菟郡。
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受治于高句丽。
隋唐至宋元时期
唐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灭亡,梅河口属唐安东都护府。
唐圣历元年(698年),归渤海国长岭府辖处“长岭营州道”。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梅河口属咸平路(开原)遥领。
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梅河口属咸平府南境。
明清时期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努尔哈赤灭辉发部,梅河口归属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颁发上谕,设置鲜围场。梅河口为封禁之地。
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开禁。
清光绪五年(1879年),设置围场总督衙门(治所海龙城),添设海龙通判。
清光绪六年(1880年)7月,设海龙抚民厅,隶属奉天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7月,海龙厅升为海龙府,添设东平(今东丰县)、西丰、西安(今辽源市、东辽县)、柳河县,均为海龙府管辖,隶属于盛京将军。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府治。
民国二年(1913年)1月,海龙府改为海龙县,治所海龙镇,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十二年(1923年),奉省令改为区村制,梅河口为五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海龙为沦陷区,设日伪海龙县公署,隶属于伪奉天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梅河口村改为梅河口街。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梅河口划归至伪四平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成立海龙县民主政府,治所海龙镇,隶属于辽北省。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海龙县划归至辽宁省,为直属县。同年5月24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海龙,成立国民党海龙县政府,隶属于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海龙县民主政府实行战略转移,开展游击斗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末,东北民主联军(3纵8师)李红光支队收复海龙镇。同年6月,海龙县全境解放,海龙县民主政府重返海龙镇,属辽宁省第四行政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中共辽宁省委决定撤销四地委,海龙县归省直属。同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海龙县划归至辽北省第三地委(驻西安,今辽源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辽北省,海龙县划归辽东省直属。同年5月,中共辽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海龙县划归至通化地区专员公署。同年8月,海龙县实行镇乡分开,增设花园区,梅河口区改为梅河口镇。梅河口镇、山城镇单设,共有2镇、10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年8月,辽东省撤销,海龙县划归至吉林省,仍由通化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1955年5月,将海龙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海龙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19日,撤销区建制,重新组建48个乡。山城、梅河口、海龙3个镇未变。
1956年10月,海龙县人民委员会治所由海龙镇迁往梅河口镇。
1958年3月上旬,将48个乡合并为25个乡。山城、梅河口、海龙3个镇仍未变。同年9月,全县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成立11个人民公社,所属197个管理区。
1961年4月,将11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7个,同时改管理区为大队,所属大队290个,生产小队1509个。
1964年3月,将城郊、环城、郊区3个人民公社分别改称花园、城南、黑山头人民公社。
1968年7月,成立海龙县革命委员会,代行县人民委员会职能。
1976年2月,由四八石、中和、花园等公社各划出一部分土地及人口,在梅河煤矿矿区组建红梅镇。全县为4个镇、24个人民公社。
1980年9月,海龙县革命委员会改为海龙县人民政府。
1983年9月,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同年11月14日,福安乡更名为湾龙乡。
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地级)。以原海龙县行政区域划为海龙区、梅河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通化地区所属的柳河县、辉南县划归至梅河口市。海龙区辖3镇、20个乡,梅河区辖4个街道、1个镇、4个乡。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仍辖原海龙县行政区域,由通化市代管。同时,海龙区、梅河区撤销,辉南县、柳河县划归至通化市。7月28日,正式撤销梅河口镇,设立4个街道。同年11月4日,撤销小杨乡,设立小杨满族朝鲜族乡。
1988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梅河口贸易区。8月11日,7个二级站下放梅河口市管理。
1992年8月14日,将中和、曙光、进化、一座营4个乡改为镇。同年10月6日,将水道、黑山头、牛心顶、大湾、野猪河、康大营6个乡改为镇。
1993年11月23日,将福民乡、李炉乡、曙光镇、黑山头镇、湾龙乡的部分村组划入城区,城区面积扩大到80平方千米;撤销福民乡,设立福民街道。
1994年12月31日,铁北、河南街道分别更名为和平、光明街道。
2005年2月5日,撤销野猪河镇、双泉乡,其所辖区域均并入牛心顶镇;撤销义民乡,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杏岭乡管辖。同年9月9日,撤销姜家街乡,将其辖区划归小杨满族朝鲜族乡管理,享受民族乡待遇;撤销大湾镇,其辖区划归山城镇管理。
2013 年11 月,梅河口正式成为吉林省直管县试点城市,被赋予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2015年,梅河口市辖5个街道、13个镇、6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
2021年6月,吉林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梅河新区总体方案》,批复设立梅河新区。同年7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复梅河新区为正厅级新区。同年9月8日,举行梅河新区揭牌仪式。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介于北纬42°08′—43°02′、东经125°15′—126°03′之间,毗邻5个县(市),东以一统河下游新合镇双胜村与辉南县毗邻;南与东南以分水岭、新开岭、盘道岭、鸡冠砬子山与柳河县分界;西南白银河彼岸、杨树河上源及西部的山城镇桦树村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交界;西与西北和辽源市东丰县接壤;北与东北以亮子河与磐石市为邻。全市幅员217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
气候
梅河口市属中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5.7℃,1月平均气温零下15℃,7月平均气温22.6℃,最低月均气温零下20.2℃,最高月均气温25℃,平均气温年较差37.6℃,最大日较差18.2℃;生长期年平均150天,无霜期年平均141天,最长159天,最短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小时,年总辐射11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20天,一般为3月29日—11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696.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06天,最多123天,最少78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150.4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50.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
地质
梅河口市发育太古界龙岗群、夹皮沟群,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地层。下元古界杨家店组和四道砬子河组,岩性为角闪质混合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上太古界夹皮沟群,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绿泥石英片岩。下古生界奥陶系,岩性为30变粒岩、大理岩、变质砂岩、绿泥角闪片岩、片理化酸性火山岩。石炭系岩性为角岩化粉砂岩、薄层结晶灰岩。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岩性为紫红、紫灰、青灰色泥质粉砂岩。侏罗系上统岩性为砂岩、砾岩、晶屑凝灰岩、偶夹煤。白垩系下统岩性为赤色、紫色、杂色砾岩、砂岩及粉砂岩。新生界古近系,岩性为灰白色、杂色砂岩、灰色泥岩和砾岩组成。上部岩性含煤5层,下部岩性含煤9层。第四系下更新统岩性为致密块状黑褐色玄武岩、泥质粉砂岩、砾岩等。第四系全新统上部岩性为粉砂质黏土、粉土,下部岩性为砂、砾砂。
地形地貌
梅河口市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部高、东部低,最高点位于梅河口市西南部的鸡冠砬子山,海拔969.10米,最低点位于东部新合镇双胜村,海拔300.10米,相对高差669米。地形南北斜长、东西较窄,宛如靴形;属哈达岭与龙岗山脉之间地域,由于南北的水平挤压不均衡产生扭动,使长白山系分成威虎岭、龙岗山、哈达岭、大黑山、老松岭等山脉。海拔超过400米的山峰有30座,其中海拔超过700米的4座,大山山隘多分布于西南和北部,中部较少,境内主要名山有鸡冠砬子、老虎顶子、杏岭和五奎顶子山。
水文水利
水文
梅河口市共有大小河流55条,均属松花江支流辉发河水系。其中,河长10千米以上的有24条;5千米以上的31条。境内以辉发河流域为主,河流总长784.3千米,总流域面积2174.6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辉发河、一统河、大沙河、亮子河。
水利
蓄水工程392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海龙水库);中型水库2座(碱水水库、新合水库);小Ⅰ型水库25座;小Ⅱ型水库88座;库容500立方米以上的塘坝1402座。蓄水总库容2.29亿立方米。拦河坝134座,其中666.66公顷(万亩)以上5座,电灌站111处,机电井828眼,小井6168眼。蓄水500立方米以上塘坝1402座,不包括农民自建小水圈。蓄水工程总控制面积1724.24平方千米。其中大、中型和小Ⅰ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99.42平方千米(不包括控制外县面积 80.08平方千米);小Ⅱ型水库净控制面积288.55平方千米;塘坝控制面积536.27平方千米。蓄水总库容4.4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用水总量4.12亿立方米。
土壤
土壤主要是灰棕壤、草甸土、白浆土为主,种植业多为旱田;中部平原粮豆产区,土壤以水稻土、冲积土、白浆土为主,是粮豆主要产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东北部低山丘陵农牧经济区,土壤以白浆土、草甸土为主,土质贫瘠,种植业以玉米、大豆为主。
自然灾害
梅河口市境内存在风雹、洪涝、台风、干旱、雪灾、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霜冻、冰冻、大雾、霾等各类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梅河口市水资源总量12.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7亿立方米。人占有水资源量1937立方米。
土地资源
梅河口市总土地面积21.64万公顷。其中,耕地12.37万公顷,林地6.09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4万公顷,其他用地0.41万公顷。
矿产资源
梅河口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分布相对集中,共发现矿产29种,矿产地、矿点104处。其中,能源矿产煤、油页岩2种,矿点、产地7处;金属矿产金、钼、铁、铜、镍等10种,矿点、产地54处;非金属矿产硅藻土、硅石、钾长石、泥炭等15种,矿点、产地32处;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2种,产地1l处。已经开发利用的优势矿种有煤、金、铁、矿泉水、硅藻土、砖瓦用黏土及砂石。煤主要分布在山城镇至中和镇至曙光镇及新合镇等地;硅藻土主要分布在中和镇至曙光镇北东向狭长的梅河裂陷盆地中;铁、金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水道镇、吉乐乡和山城镇断块内;矿泉水集中分布在辉发河断裂带的梅河口市区周边;河砂主要分布于辉发河、一统河及大沙河流域;砖瓦用黏土分布比较普遍。
生物资源
梅河口市野生动物243种。其中,鸟类194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兽类24种;森林昆虫6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有52种,其中鸟类重点保护的有34种,主要有金雕、大鸨、白鹭、秃鹫、鸳鸯、白额雁、鹰类、隼类、鹄类等;省级重点保护的161种,主要由苍鹭、野鸡、野鸭、林蛙等;兽类主要有梅花鹿、原麝、紫貂、水獭、雪兔、巨松鼠6种;其余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70种。
梅河口市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已知野生植物种类3120种。其中,地衣类190种;苔藓类280种;真菌类670种;蕨类110种;裸子植物20余种;被子植物1850种。野生植物主要有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红松、长白落叶松、赤松、杉松、黄檗、桦、椴、蒙古枥、山杨、粗榆、钻天柳;人参、赤人参、细辛、贝母、龙胆草、天南星、地龙骨、黄芪、天麻、木通、五味子、刺五加;大叶杜鹃、小叶杜鹃、猴头菌、松茸、薇菜、蕨菜;红松籽、山梨、山楂、山葡萄、越橘等。具有珍稀和特殊经济利用价值的植物1347种。其中,经济用材树种37种;药用植物680种;食用植物210种;蜜源植物200种;观赏植物70种;工业原料150种。
梅河口市林业用地面积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99%,林木绿化率27.07%,人均公共绿地10.2平方米。全年完成清理林地还林0.68万公顷;补植0.21万公顷;迹地更新133.25公顷;森林抚育试点面积0.1万公顷,义务植树36.2万株;新建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点30个,面积119.67公顷,绿色通道义务植树26.2千米。新增加城区绿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完善提高绿地面积40.5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5.5%,城区绿化覆盖率40.2%,栽值乔木2.61万株,灌木38.57万株。建设长白山植物园、辉发河景观带、万隆大街、建国南路绿化带等一大批精品绿化工程。乡镇绿化创建1个“森林小镇”,10个“绿美示范村屯”,对150个已绿化的村屯进行补植,栽植各类乔灌木37.6万株、花卉81.9万株、种草2.4万平方米。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梅河口市辖5个街道、16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市人民政府驻人民大街2008号。
政治
领导班子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70582人,比上年净减少5777人。其中城镇人口253163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4%。全年出生人口2100人,出生率为3.7%,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6331人死亡率为11.1%,比上年增长5.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比上年下降5.9个千分点。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以女性为100)。
民族
梅河口市共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38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82874人。其中,满族53583人;朝鲜族26366人;回族1684人;蒙古族824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共计417人。有2个民族乡镇,分别为山城镇(享受民族乡镇待遇)、小杨满族朝鲜族乡,有民族学校2所,分别为朝鲜族实验中学、朝鲜族实验小学,有民族文化馆1个,城区朝鲜族老年协会1个。
语言
梅河口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吉沈片—梅溪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宗教信仰
梅河口市有五大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宗教活动场所66处。其中,基督教56处;天主教4处;佛教3处;伊斯兰教3处。
经济
综述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4%。
第一产业
2022年,梅河口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开展“农业产业突破年”活动,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市场主体2万户,新增棚膜1656亩,种植露地蔬菜10.8万亩,建设仓储窖31个,总储量达到1046万斤;新增品牌笨鸡100万只,深入实施“千万头肉牛”工程,肉牛发展量达到6万头,同比增长50%,开工建设皓月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高标准农田5.8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3.1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93%以上,粮食总产量14.13亿斤;深入实施“绿美梅河大地”工程,红松林种植发展到21万亩;成功举办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专场活动,全国首个“中国三农发布·共同富裕观察站”在梅河口市揭牌。
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增加值26.12亿元,比上年降低3.8%。粮食种植面积10.3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2万公顷。其中稻谷2.91万公顷,增加0.0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7.14万公顷,增加0.02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 0.15万公顷,减少0.002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2.3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50.12万吨,单产7021.58公斤/公顷;水稻产量21.07万吨,单产7251.83公斤/公顷。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31万吨,比上年下降6.6%。其中,猪肉产量1.58万吨,比上年增长7.2%;牛肉产量0.58万吨比上年增长10.8%;羊肉产量97吨,比上年下降12.6%;禽肉产量1.13万吨,比上年下降25.8%。年末生猪存栏13.71万头,比上年下降16.9%;全年生猪出栏 19.03万头,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0.75万吨,比上年增长8.6%。
第二产业
2022年,梅河口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开工建设汽车产业园,一汽富维座椅蒙皮生产项目开工见效,弘业钢管智能型采油系统进入试生产,绿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恒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全面开工;赛柏斯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顺利推进,引进中建七局、中建八局、中铁建工等“中字头”企业。
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 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1.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0.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1.3%。截止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民营企业80户,比上年末减少2户;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3.3%,降幅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94亿元,比上年下降63.7%。
第三产业
2022年,梅河口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举办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促销活动54场,投放促销金7500万元,撬动消费6.5亿元;睿荷二期、在水一方、龙湖酒店、漫庭酒店等星级酒店开工建设;开工建设第五世界旅游度假区,五奎山雪世界对外开放;新建月亮湾元宇宙集市、云南酒吧街、海龙湖露营基地,改造升级梅小野星光花海、知北村,举办“冰雪生活节”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7%;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17%。
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0.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2.1%,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2.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31.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7.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58.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4%。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5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完成59.40亿元,比上年增长7.7%;餐饮收入额完成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经济功能区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梅河口高新区)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在2019年度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梅河口高新区坚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以升促建,全面提升各项建设水平,现规划形成“五区七园”(五区:商贸园区、教育园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区;七园:医药健康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特医食品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静脉环保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智能光电医疗科技产业园)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中医药健康、食品加工两个产业是产值和利税的主要来源,占80%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打造了世界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先后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以创业孵化为特色、以电商集聚为重点,为企业电商搭建服务平台。
梅河口电商产业园区是由我市和丽水市共同合作兴建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园区采用“五位一体”功能区布局,打造“一站式互联网+电商孵化平台”。梅河口电商产业园秉承“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以创业孵化为特色、以电商集聚为重点,集线上交易、线下展示、电商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培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梅河口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梅河口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总投资300亿元,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医疗康养、文化体育、教育教学、生态旅游、商贸物流“五大板块”。核心区域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起步区,建于2016年,总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2.14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体育公园、文化中心、爨街美食不夜城、睿荷温泉酒店、儿童公园、山水公园“六个板块”,现已全面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梅河口市引进教育专家人才44名,选拔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581人;成立梅河新区博雅实验学校,发挥未来教育集团资源优势,成立东北亚留学中心。
2023年末有小学32所,小学教育阶段招生3760人,在校生24455人。全市有普通中学32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12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教育阶段招生4195人,在校生12938人。高中教育阶段招生2985人,在校生1069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招生254人,在校生976人,毕业生304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1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5人,在校生63人。幼儿园70所,学前教育阶段入园(班)幼儿为2071人,在园(班)幼儿为9476人。
医疗
2022年,梅河口市深化与吉大一院合作,83位专家入驻梅河医院,全年域外就诊患者达到2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2%;投资5200万元更新中医院大型诊疗设备63台套,选派31名医疗骨干前往吉大一院参加培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群、脱贫人口实现全覆盖。
2023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1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07人注册护士3147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编制床位3838张,实有床位4087张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9个,编制床位368张,实有床位362张,卫生技术人员496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15个,其中,医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19个,门诊部32个,村卫生室26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55个,健康体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1个,城市环境卫生指导中心1个,干部档管理中心1个,教学单位1个(梅河口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
科技
2023年专利授权量99件,比上年下降51.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件,比上年下降33.3%
文化事业
2022年,梅河口市举办第五届啤酒节演唱会、吉林省金融反诈宣传公益晚会、首届非遗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城乡图书资源实现通借通还、互联共享,全年读者借阅量达到40万册次。
2023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2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22.28万册;博物馆1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4.51万人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0%。全年全市公共广播播出时间7300小时,其中播出自制节目时间4380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其中播出自制节目时间748.5小时。
体育
2022年,梅河口市高标准打造北纬43°金冬滑冰场,成功承办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吉林省速度滑冰邀请赛等赛事35场。
2023年全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枚,其中金牌1枚。全年共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11人,其中:国家级4人,一级7人。体育场2个、体育公园(健身广场)1个,为3个乡镇(湾龙镇、海龙镇、吉乐乡)、3个行政村(共安村、先锋村、吉祥村)配建了45个全民健身器材。
环保
2016年到2020年,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82.9%(292天)上升到86.6%(309天),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44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34微克每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由73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50微克每立方米,重度以上污染天数为3天。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由64.84%上升到75%;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2020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264.78t/a、1483.26t/a、3449.61t/a和579.01t/a,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81.05%、55.88%、77.79%和71.87%,污染物总量考核目标全部完成。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始终处于良好等级。
社会保障
2022年,梅河口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35万元,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104%;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8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77355元,比上年增长6286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0.37万人。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0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63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6.23万人,离退休参保6.3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63万人,离退休参保1.0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77万人。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3.2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5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8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到6.9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0.93万人。医疗救助总人次7.66万人次。全年全市共筹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补助资金12409万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达到65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达到4980元,有效保障了全市26416个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市共保障特困人员2239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2023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15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10200元,分散供养对象1708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6600元);城市特困人员216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77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15600元,分散供养对象139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10200元)。全年全市下拨救灾资金529万元,妥善保障了1.7万人次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交通
综述
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吉林省4个重要节点。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3条铁路和黑(河)大(连)线和集(安)锡(林浩特)线2条国道,沈吉高速,集双高速,抚长高速,营东梅高速分别交叉通过。
公路
1986年,梅河口市境内有国道2条、省道1条、县道2条。1991年起,对黑大集锡两条国道进行改建,1997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省道长白公路通过境内45.7公里,原为三级砂石路面,1997年开始改建,达到二级水泥混凝土路面,2000年9月6日建成通车。2条县道均已达到三级公路标准。1985年时,梅河口市乡级公路15条252公里。2000年,发展到21条296.8公里。1986年起,开始修建梅河口市北环路,全长13 公里,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6.7万平方米,1990年10月8日建成通车,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1986年,梅河口市的公路交通运输基本形成以大、中、小型客、货汽车为主,摩托车、农用机动车及少数特种车为辅的运输格局。全境客运量156.06万人,客运周转量29565万人公里。以后,先后开通北京、天津、哈尔滨、大连、鞍山、沈阳等长途路线。2000年,市内各主要街道均开通小公汽,同时,乡镇通车率100%,村屯通车率86%。全境客运量增加至396.63万人,客运周转量达到66250万人公里。1986年,全境货运量111万吨,货运周转量3114万吨公里。2000年,货运量547万吨,是1986年的4.93倍;货运周转量20905万吨公里,是1986年的6.71倍。
铁路
梅河口市有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3条全国铁路干线贯穿全境,并交汇于市所在地,境内有大、小车站9个,乘降所3个。梅河口车站是东北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军事要地、中国铁路49个主要编组站之一,是梅河口市发展经济、衔接外部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1986年,梅河口车站货物发送51.1万吨;旅客发送202万人。2000年,货物发送55.3万吨,完成计划的108.8%;旅客发送133万人,完成计划的107.3%。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已经拥有长途营运车辆80台,营运班线44条,辐射3省26个(县)市,平均日营运116个班次,日营运里程1.9万余公里,每天输送旅客5900余人次;城市公交车辆207台,清洁新能源公交车占比78.7%,公交线路33条,其中有三条免费公交线路。
人文
综述
梅河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带有鲜明的满、朝、回民族特色或关内外技艺融合的艺术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截至2023年6月,有国家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5项。
饮食
鹅肥肝
鹅肥肝是和鱼子酱、松露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美食。在欧美,鹅肥肝是十分名贵的高档鹅肥肝食品,常用来宴请亲朋好友,招待贵宾。鹅肥肝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地细嫩,口味鲜美,浓郁,奇特,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是国际上公认的滋补身体的名贵美食。鹅肝含脂肪40%---60%,其中含不饱和脂肪酸65%---68%它可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抑制其他脂肪的吸收,对人体极为有益;每100克鹅肝中含高大4.5---7克的卵磷脂,是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功效;亚油酸为人体所必需,且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有食物摄取;核糖核酸每100克含量高达9---13.5克,更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地三鲜
中国古代民间到立夏的时候就有“尝三鲜”之说。三鲜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这三种。而我们所熟知的地三鲜,指的就是新鲜下地的时蔬:苋菜、元麦和蚕豆。后来,到了东北,地三鲜中的三鲜就变成了土豆、茄子和辣椒。把这三种蔬菜炒在一起,味道更佳,因此这道地三鲜也成了地地道道的东北名菜。
习俗
高桥
高跷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海龙湖新春灯会
海龙湖新春灯会,传递的是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年味儿,是梅城人的精神向往,也是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开始。
地区象征
市花
梅河口市市花—榆叶梅,象征着春光明媚、花团锦簇、欣欣向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吹乐(海龙鼓吹乐),吉林省梅河口市传统音乐。海龙鼓吹乐以各类唢呐为主奏乐器,还有管子、口笛、笙,以及板胡等弦乐器和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演奏时少可五六人,多可十几人,乐曲源自传统鼓吹乐曲牌。演奏方式有“坐乐”、“行乐”。表演内容有传统鼓吹乐牌子曲,适于规模宏大,气氛庄重的场合。海龙鼓吹乐,用唢呐、牛角、口笛等乐器模仿人声对话和歌唱,适合喜庆的场合。特技表演:有口、鼻同时吹奏多只唢呐的“葫芦大开花”、“唢呐顶碟”、“腾云驾雾”(口中含烟吹奏)等,是融吹奏、魔术和杂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2021年5月24日,鼓吹乐(海龙鼓吹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梅河口市有A级景区5个,其中有AAAA级国家景区2个,AAA级景区3个:1个国家湿地公园。
重要景点
吉林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吉乐乡境内,梅河口市第一高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2903.61公顷,东西长约7千米,南北宽约8.5千米,森林覆盖率95%。
梅河口市城市客厅旅游景区
梅河口市城市客厅旅游景区,原名城市湿地观光带,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辉发河城区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跨河建有3座形态各异的大桥和一座钢架斜拉人行桥,河两岸筑堤为路,堤两侧构筑了姑苏风格的白玉拱桥和亭榭,景观带现有5个广场、8处台阶、15座景观桥。
海龙湖公园
海龙湖公园,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东南部,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1636亩,其中湖区水面约700亩,是梅河口市最大的人工湖,整个景区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形成了“一湖、两廊、三岛、四桥、七区”的空间格局。
磨盘湖风景区
磨盘湖风景区,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50千米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327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30公顷,林地面积1534公顷,灌木林面积56公顷,未成林面积28公顷,林业其它面积130公顷;水库大坝长552米,坝高31.1米。
对外交流
2017年7月2日上午,普宁市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湖北省通城县举行签约仪式,分别缔结为友好城市、友好市县,正式确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21年09月29日,东港市与梅河口市缔结友好城市合作签约仪式在吉林省梅河口市举行。
2023年5月18日至20日,梅河口市与阿尔山市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
重要荣誉
2016年2月5日,梅河口市入选“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7年7月,梅河口市入选“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17年12月26日,梅河口市入选“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19年8月,梅河口市入选“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19年11月,梅河口市入选“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
2019年11月1日,梅河口入选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
2019年11月13日,梅河口市入选“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
2020年1月22日,梅河口市入选“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20年5月29日,梅河口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30日,梅河口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梅河口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25日,梅河口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梅河口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4月29日,梅河口市入选“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名单”。
2021年5月14日,梅河口市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名单”。
2021年5月27日,梅河口市入选“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
2021年10月12日,梅河口市入选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1年12月,梅河口市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
2021年12月2日,梅河口市入选“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名单”。
2022年1月26日,梅河口入选“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2年1月26日,梅河口市入选“2021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2年6月,梅河口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8月,梅河口市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70。
2023年1月3日,梅河口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2。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3),排名第82。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2。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北京市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