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喜,国内皮肤性病领域资深诊疗专家、主治医师,早年毕业于广州军医学校,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进一步深造。
吴喜主治医师
【社会职务】
中华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分会会员
中国皮肤病康复协会西南分会会员
【工作经历】
2002年-2006年:高炮65师医院军医
2007年-2008年:山东省青岛卫生免疫中心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2009年-2012年:山东省济南红十字会介入医院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
参加工作10余年来,充分学以致用,专业从事皮肤性病的科研探索与临床诊疗工作,尤其是在
生殖器疱疹疗方面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擅长运用基因免疫学理论治疗各种疑难性病及生殖器疱疹。
参与研创“T细胞介入排毒基因匹配工程”,见解独到、临床实效显著。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性病诊疗治疗尖端人才,曾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家三甲医院交流学习;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的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议;被国内多家皮肤病专科医院聘为客座专家,定期全国巡诊。
【学术成就及荣誉奖项】
在国家级、省级等各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中包括《浅谈当今社会性病的各种发病机理》、《简析性病的发病趋势与防护》等
曾参与多部科普教材、医学大专院校教科书的修改、编写工作,包括《性病学治疗简史》等
曾被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多次授予“医疗卫生系统突出贡献奖”、“国家医学科研进步奖”等
初露锋芒
吴喜,
吴兴临安人。是领军府白衣吏出身。后得推荐为主书书史,后来大将
沈庆之征蛮,把吴喜带了去,作为和中央联系时的一个来往使者,在这期间遇到了后来的孝武帝
刘骏,并得到了赏识。刘骏即位后,将他提升为主书,后历任至左右尚方令,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大明年间中,黟、歙二县有亡命之徒数千人起事,攻破县邑,杀害官长。朝廷遣数千精兵讨伐多次都大败而回,后孝武帝遣吴喜带了几十人去“诱说群贼”,贼即日归降。这是吴喜才华的第一次发挥。
临危受命
孝武帝刘骏死后,
刘子业即位,是为废帝,前朝旧臣为之诛除殆尽,诸王之命悬于一线,就在他准备杀死刘彧等几个叔叔的前一天,宫廷事变,刘子业被杀,刘彧仓猝即位,是为
宋明帝。当时大臣
邓琬、
袁顗等人已奉
晋安王刘子勋举兵于江州,孔凯等人奉寻阳王
刘子房起兵于
会稽,都不承认刘彧的皇帝地位要讨伐他,于是开始了刘宋王朝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战争开始时天下州郡大都倾向刘子勋,刘彧所有的不过是
建康周围数百里之地,且因为朝廷最富庶的三吴之地已为敌国,资粮军饷都十分缺乏,按当时大将
薛安都的话是:可拍掌笑杀耳。当时战场主要有两处,一个是在现在安徽繁昌一带的长江上,面对的是邓琬、袁顗、
刘胡的大军,这是西线;一个就是三吴地区,也就是现在江苏宜兴、苏州和再往下包括浙江的
江南地区,这是东线。这两个战场,西线应该说是主战场,双方的主力都在这里,但对于刘彧政权来说,东线更紧急,因为一方面它太靠近京城,随时会对
建康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三吴地区历来是京师粮食的依靠,经济地位太重要了。但迫于西线的压力,朝廷又一下抽不出那么多兵力去东线。这这种形势下,吴喜应潮而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喜请得精兵三百,致死于东”。
对于吴喜的自告奋勇,当时一般人都认为吴喜出身于刀笔小吏,出仕后做的都是文官,从不曾领过兵,不能派他去。而刘彧独排众议,立即封吴喜为
建武将军,“简羽林勇士配之”。吴喜就带着这三百
羽林军踏上了征程,很快就以一系列令人眩目的胜利证明了刘彧的慧眼识人。
席卷三吴
一月底,吴喜于义兴郊外大破东军,进抵城郭,逼敌军断水筑垒自守;二月一日,吴喜军渡水分兵攻诸垒,以兵少不敌,吴喜乃领数骑登高指挥,假装有大军四面俱进,东军一时惊溃,当天夜里义兴城平;二月三日,破
吴兴;四日,破晋陵(今常州);九日,破钱塘;十九日,渡
钱塘江,破西陵;二十二日,平会稽,斩孔凯,擒
刘子房送京师,三吴皆平。东军主(就是实际的领兵官)共七十六人,于阵斩十七人,其余皆被俘。吴喜以三百人起家,于一个月里横扫江南,所向克捷,就此一鸣惊人,成为方面大将。
东线战火沉寂,西线却是激战正酣。邓袁起兵后,大军顺流而下,在途中遭到台军阻击,连番交战,台军屡胜,但西军援军不断,战事胶着在
鹊洲、浓湖(即今安徽繁昌一带)的长江两岸。台军的统帅是皇帝的弟弟
建安王刘休仁。在这个战场上,双方都投入了十万左右的兵力,可以说生死在此一决。吴喜平定三吴后,即率所部五千人西上,参加了这场大战,并在数次战斗中亲自冲锋,皆获胜,有一次战马都被敌人拉住差一点做了俘虏。双方在僵持了几个月后,台军方面的将领
张兴世提出了一条奇计,他说:“西军据大江上流,兵强地胜。我军与之相持有余,却不能制他的死命。离此溯江而上不远的
钱溪,江面非常狭窄,离主力又不远,下面正好是急流,上流船下来一定会在这里泊岸,旁边不远有一条支流正好可以屯驻我们的水军,这里以千人守险,万人不能过。我们若派一支奇兵悄悄绕出敌后,抢占这里,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进退皆难,粮运又艰,我们就可以一举制敌。”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冒险的作战计划,获得了
沈攸之和吴喜的大力赞成。于是张兴世受命率战士七千、轻舟二百开始了行动,他以一连串的假动作骗过敌军,一举突破敌人防线,溯流西上,西军争之不胜,正在西军大将刘胡亲领大军来争时,建安王休仁派沈攸之、吴喜等以水军猛攻浓湖,刘胡军还距
钱溪数十里时,闻战报,仓皇退回,等他回来,台军已退,就在这一来一回时,张兴世营寨已固,不可动摇了。从此胜利的天平转向了刘彧一方。
钱溪一战,大胆迂回敌后,以
运动战调动敌人,前后呼应,最终形成夹击之势,是战史上的典型范例。西军后来数次派军来争
钱溪,皆为张兴世所破,而自江州运来的粮食屡次被张兴世夺取,西军进退失据,粮食又缺,军心大乱。自五月张兴世进占
钱溪,八月西军内外交困,刘胡率众先逃,袁顗大骂刘胡,也是逃之夭夭。主帅逃走,西军顿时大乱,泰始二年八月庚辰,建安王休仁勒兵入西军大营,纳降卒十万,遣沈攸之、吴喜等追击逃敌。九月,江、荆、雍、湘、
益州相继克复,这场牵动整个南方的大战以刘彧一方的彻底胜利而告终。不过,经过这场大战,刘宋王朝元气大伤,不久由于处置失当,薛安都降北魏,南朝争之不胜,遂失
淮北之地(包括今山东一地),终南朝之世不曾夺回。再过不久,刘宋也走上了亡国的道路。
鸟尽弓藏
大战之后,吴喜以克定荆州,封为前军将军,
竟陵县侯,食邑一千三百户。泰始五年,转骁骑将军,就在这年,北魏攻
豫州,吴喜统诸军出讨,大破敌军于荆亭。军还,复以本位兼左卫将军。六年,又以督
豫州诸军事率军向豫州拒北魏。第二年,被召回京都,从此走向他生命的终点。
刘彧晚年为确保年幼的太子能掌握权力,屠戮宗室与大臣,杀死刘休祐,赐死
建安王刘休仁,五月,皇帝以太子屯骑校尉
寿寂之勇健,诛之。六月,刘彧以
巴陵王刘休若为
江州刺史,同时写了一封非常亲切的亲笔信给他,邀请这个弟弟进京赴七月七日的乞巧节家宴。七月,刘休若至
建康,第二天就被赐死于家中。到这时,刘彧的兄弟只剩下一个又笨又傻的桂阳王。
接下来,屠刀移向了大臣们。
萧道成在淮阴宾客甚盛,有谣言说他有天子相,“上忌之”, “封银壶酒”让吴喜拿去赐给萧道成。萧道成以为死期已至,准备逃走,吴喜一把把他拽住,说:“你怕什么,我喝给你看!”首先喝了一大口,萧道成才放下心来,“饮之”。吴喜回朝后,对皇帝说萧道成坦然饮之,别无二心,皇帝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就此将萧道成这个日后刘宋王朝的终结者轻轻饶过了。但后来有人把当时的情景告诉了皇帝,皇帝反而对吴喜起了杀心,认为他在市恩。
过了一天,皇帝请吴喜入内殿吃饭,饮宴尽欢。当夜,回家后的吴喜被毒酒赐死,时年四十五岁。
吴喜死后,皇帝为了安抚还活着的大臣们,把他的罪状公布。总的来说,吴喜的罪过有这么几条:他太能干了,智数绝伦,不容易驾驭;吴喜为人宽厚,众心所附,又喜欢收纳亡命之徒,以至军中只知有吴喜不知有皇帝;在他东征前,曾向皇帝保证,把
会稽的寻阳王
刘子房就地处决,而他后来居然把刘子房又送进京,让皇帝为难,证明他有投机心理;在寿寂之被诛后,吴喜恐惧,向皇帝打报告辞职,证明他对皇帝有了疑心;当然还有一条就是贪污。总之,皇帝认为吴喜“不可奉守文之主”,自己在一天可以制他一天,自己一天不在了,太子是万万制不住他的,所以该死。在诏书的最后,刘彧说对于那些所谓大将的使用,就好像服五石散,当人患寒疾时要用他来治病;当散的热势发动时,就要“去坚积以止患”,将军是打天下的,天下已定,这些人就变成潜在的祸害,不能想着他们昔日的功劳而有丝毫的手软——“岂忆始时之益,不计后日之损;存前者之赏,抑当今之罚。非忘其功,势不获已耳。”
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己亥,刘彧驾崩,临终以
褚渊、
刘勔、
袁粲、
蔡兴宗、沈攸之并受顾命。“褚渊素与萧道成善,引荐于上,诏又以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与
袁粲等共掌机事。”也就是任命萧道成总管禁卫军,参与辅政,萧道成最终埋葬了刘宋王朝,成为
南齐的
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