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良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吴文良,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生态与环境科学系主任、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系主任。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务处处长、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有机食品出口认证中心负责人。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9.08-1983.07 山东农学院 土壤农化系 本科 农学学士
1983.09-1986.07 北京农业大学 土壤农化系 农学硕士
1986.09-1989.07 北京农业大学 土壤农化系 农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9.07-1992.06 北京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系 讲师 农业生态教研室副主任 系团总支书记 教师党支部书记
1992.07-1996.12 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和环境科学系 副教授 副系主任
1997.01-1999.11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和环境科学系 教授 系主任
1999.12-2003.03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和环境科学系 教授 系主任 副院长
2003.04-2012.04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教务处处长
2012.05-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院长
学术兼职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副理事长 (2016-)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常务理事 (2016-)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副理事长(2015-)
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理事长(2015-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副理事长 (2014-)
联合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委员 (2014-)
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3- )
中国生态学学会 副理事长(2013- )
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委员(2013- )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 委员(2013- )
中国农业大学桓台实验 站长 (2007- )
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主任 (2006- )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自然资源领域 责任专家(2002- )
农业生态研究所 所长 (1997- )
研究领域
1. 生态系统碳氮调控
2. 有机农业
3. 生态农业和富硒农业
4. 农业高等教育研究
获奖记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伊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生产与保鲜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第一成果人)新科鉴字第0105号(2011)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学院长(2001)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2001)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0)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先进个人(1998)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
北京市优秀教师(1996)
北京市“五四”奖章(1992)
茅以升科教基金北京青年科技奖(1992)
学术成果
主持项目
发表论文
2017年:
1. 徐巧林, 吴文良, 赵桂慎, 朱燕云, 郭岩彬*. 2017. 微生物硒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44(1): 207?216.
2016年:
1. Chen Z, Guo Y, Du Z, Wu W & Meng F. 2016. Change in the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at soil aggregate level as native pasture converted to cropland in a semiarid alpine steppe of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1-12.
2. LIAO Yan, WU Wen-liang, MENG Fan-qiao, LI Hu. 2016. Impact of agricultural ntensific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 study using DNDC in Huanta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15(6): 1364–1375.
3. 王晓芳, 罗章, 万亚男, 王琪, 孙宏杰, 郭岩彬, 李花粉* 2016. 叶面喷施不同形态硒对草莓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33(4):334-339.
4. 焦子伟, 张相锋, 张娜, 吾尔恩, 郭岩彬*. 2016. 不同碳源条件下PQQ对植物促生菌Rahnella aquatilis HX2溶解无机磷影响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02:295-301.
5. 焦子伟, 张相锋, 努尔买买提, 任艳利, 吾尔恩, 郭岩彬*. 2016. pqq基因簇在Escherichia coli DH5α中表达及对其溶磷促生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01:43-48.
6. 谭月臣,诸葛玉平,刘东雪,吴文良,孟凡乔. 2016.华北平原农田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N2O 和CH4 排放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36( 7) : 2638-2649.
7. 石小霞, 赵诣, 张琳, 吴文良, 孟凡乔. 2016. 华北平原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于土壤碳库的影响. 环境科学. 01:1-11.
8. 刘坤, 任天志, 吴文良, 孟凡乔, Jessica Bellarbv, Laurence Smith. 2016. 英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05: 817-823.
9. 赵自超, 韩笑, 石岳峰, 吴文良, 孟凡乔. 2016. 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固碳减排效果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06: 254-262.
10. 王晓杰, 孟凡乔, 吴文良. 2016. 内蒙古武川县土壤硒分布特性研究. 土壤通报. 03: 624-629.
11. 张煜, 张琳, 吴文良, 孟凡乔. 2016. 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土壤学报. 04: 930-941.
2015年:
1. Chen Z, Wu W, Shao X, Li L, Guo Y*, Ding G. 2015. Shifts in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Associated with Land Restoration in a Semi-Arid Ecosystem. Plos One. 10(7):e0132879.
2. Y. Liao1, W. L. Wu1, F. Q. Meng, P. Smith, R. Lal. 2015. Increas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by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Biogeosciences. 1403–1413.
3. Dongmei Xue, Fengmei Pang, Fanqiao Meng, Zhongliang Wang, Wenliang Wu. 2015. Decision-tree-model identification of nitrate pollution activitiesin groundwater: A combination of a dual isotope approach and chemical ions.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5–33.
4. Liang Zheng, Wen liang Wu, Yong ping, Kelin Hu. 2015. Effects of straw return and regional factors on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 high-yielding area of northern China,. Soil &Tillage Research. 145:78-86.
5. 肖凤虎, 张蕾, 谢镇, 郭岩彬, 陈敏文, 王勇军. 2015. 组氨酸激酶基因barA 在水生拉恩菌中的生防调控功能. 浙江大学学报. 41(1): 56-63.
6. 焦子伟, 张相峰, 尚天翠, 董明, 郭岩彬*. 2015. 不同施肥水平对新疆伊犁有机大豆田杂草群落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34(3): 449-157.
7. 焦子伟, 吴文良, 郭岩彬*. 2015. 不同碳源条件下GDH对植物促生菌HX2溶解无机磷影响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52(2):268-274.
2014年:
1. Lei Li, Ziwei Jiao, Lauren Hale, Wenliang Wu, Yanbin Guo*. 2014. Disruption of Gene pqqA or pqqB Reduces Plant Growth Promotion Activity and Biocontrol of Crown Gall Disease by Rahnella aquatilis HX2. Plos One. 9(12): e11501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5010.
2. L. Mei, Y. Liang, L. Zhang, Y. Wang, Y. Guo*. 2014.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and growth promotion in tomato by an indole-3-acetic acid-producing strain of Paenibacillus polymyxa.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65: 270–279Z. Jiao, N. Wu, L. Hale, W. Wu, D. Wu, Y. Guo*. 2013. Characterisation of 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 aurantiaca strain Pa40 with the ability to control wheat sharp eyespot disease.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63: 444–453.
3. DU Zhang-liu, WU Wen-liang, ZHANG Qing-zhong, GUO Yan-bin, MENG Fan-qiao.2014. Long-Term Manure Amendments Enhance Soil Aggregation and Carbon Saturation of Stable Pools in Pools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2276-2285.
4. Fanqiao Meng, Rattan Lal, Xing Kuang, Guangwei Ding, Wenliang Wu. 2014.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within density and particle-size fractions of Aquic Cambiso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in northern China. Geoderma Regional,Geoderma Regional. 1:1-9.
5. Fanqiao Meng, J?rgen E. Olesen, Xiangping Sun, Wenliang Wu. 2014. Inorganic Nitrogen Leaching from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Rice Production on a Newly Claimed Calciustoll in Central Asia. PLoS ONE. 9(5)1-10.
6. 周越, 吴文良, 孟凡乔, 刘媛媛, 李花粉. 2014. 土壤中硒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06:527-532.
7. 刘媛媛, 孟凡乔, 吴文良, 周越. 2014. 植物中硒的含量、影响因素及形态转化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06:533-538.
8. 李吉祥, 吴文良, 郭岩彬*. 2014. 细菌合成红色纳米硒的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31 (5): 551-554.
9. 谢斌, 吴文良, 郭岩彬, 孙宏杰, 焦子伟. 2014. 作物富硒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42(1): 15-18.
2013年:
1. Z. Jiao, N. Wu, L. Hale, W. Wu, D. Wu, Y. Guo*. 2013. Characterisation of 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 aurantiaca strain Pa40 with the ability to control wheat sharp eyespot disease.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63: 444–453.
2. Yanbin Guo, Ziwei Jiao,a Lei Li, Di Wu, David E. Crowley, Yongjun Wang, and Wenliang Wu. 2012.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Rahnella aquatilis Strain HX2, a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um Isolated from Vineyard Soil in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94 (23): 6646–6647.
3. Fanqiao Meng, Jennifer A.J.Dungait, Xuan Zhang, Minyi He, Yanbin Guo, Wenliang Wu. 2013. Investigation of photosynthate-C allocation 27 days after 13C-pulse labeling of Zea maysL.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Plant and Soil. 755-764.
4. Shi Yuefeng, Wu Wenliang, Meng Fanqiao, Zhang Zhihua, Zheng Liang, Wang Dapeng.2013. Integrated management practices significantly affect N2O emissions and wheat–maize production at field scal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95(2)203-218.
5. Liang L, Wu WL, Lal R, Guo YB. 2013. Structural change and carbon emission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Huantai, northern Chin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8:767-776.
6. Liang Long, Lal R, Du ZL, Wu WL, Meng FQ. 2013. Estimation of nitrous oxide and methane emission from livestock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70:28-25.
7. 王大鹏, 吴文良, 顾松东, 孟凡乔, 石岳峰. 2013. 华北高产粮区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和水氮优化的节水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02: 1-8.
8. 王开勇, 郭岩彬, 孟凡乔, 陈竹, 焦子伟, 吴文良. 2013. 常规与有机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储量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05: 180-184.
9. 王开勇, 郭岩彬, 孟凡乔, 焦子伟, 吴文良. 2013. 有机耕作对大豆土壤—植株氮磷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33: 248-252.
10. 李光德, 秦凤琴, 诸葛玉平, 李雪倩, 孟凡乔, 吴文良, 郭岩彬. 2013. 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北京地区有机蔬菜和土壤氮素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08: 1602-1608.
11. 李光德, 秦风琴, 诸葛玉平, 李雪倩, 孟凡乔, 吴文良, 郭岩彬. 2013. 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北京地区有机蔬菜和土壤氮素特征.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年:
1. Yongjun Wang, Yanbin Guo, Liqin Zhang, Jia Wu. 2012. Characterizations of a new Cordyceps cicadae isolate and production of adenosine and cordycepin. Brazil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449-455.
2. 陈淑峰, 孟凡乔, 吴文良, 王坤. 2012. 东北典型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稻田氮素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06: 728-733.
3. 石岳峰, 吴文良, 孟凡乔, 王大鹏, 张志华. 2012.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01:43-48.
2011年:
1. Chao-Lei Yuan, Cheng-Xiang Mou, Wen-Liang Wu, Yan-Bin Guo. 2011.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indole-3-ace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in soil.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322-329.
2. Yuan CL, Mou CX, Wu WL, Guo YB*. 2011.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soil IAA-producing bacteria.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11:322–329.
3. 孟凡乔, 诸葛玉平, 吴文良, 苏志慧, 王会. 2011. 利用~(15)N自然丰度法区分有机和常规生产的作物. 核农学报. 06: 1300-1305.
4. 梁龙, 杜章留, 吴文良, 孟凡乔. 2011. 北京现代都市低碳农业的前景与策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02: 130-136.
5. 梁龙, 王大鹏, 吴文良, 孟凡乔. 2011. 基于低碳农业的清洁生产与生态补偿—以山东桓台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06: 98-102.
6. 孙向平, 李国学, 孟凡乔, 郭岩彬, 吴文良, 依力汉木, 陈勇. 2011. 新疆伊犁垦区有机水稻生产养分平衡及氮素污染风险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S2: 158-16.
7. 焦子伟, 郭岩彬, 孟凡乔, 王开勇, 吴文良. 2011. 论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02: 13-17.
8. 庞凤梅, 吴文良, 孟凡乔, 郭岩彬. 2011. 利用氮、氧稳定同位素识别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与发展. 04: 64-69.
9. 梁龙, 吴文良, 郭岩彬, 王大鹏, 孟凡乔. 2011. 华北地区农田潜在生态毒性评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山东桓台县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为例. 农业环境与发展. 04: 94-99.
10. 诸葛玉平, 苏志慧, 张彤, 王会, 孟凡乔, 吴文良, 郭岩彬. 2011. 北京郊区有机蔬菜土壤养分平衡及δ~(15)N特征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1: 2313-2318.
11. 陈淑峰, 吴文良, 李其光, 孟凡乔, 薛燕. 2011. 华北高产粮区桓台县农民地下水污染防治意愿的调查分析. 农业环境与发展. 04: 109-114.
12. 暴春平, 郭岩彬, 杨景娜, 吴文良, 孟凡乔.2011. ~(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10.
13. 诸葛玉平, 苏志慧, 张彤, 王会, 孟凡乔, 吴文良, 郭岩彬. 2011. 北京郊区有机蔬菜土壤养分平衡及δ~(15)N特征分析[A].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8.
2010年:
1. Chen Shufeng, Wu Wenliang, Hu Kelin. 2010.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on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t county scale. Ecological Complexity. 7(2):131-138.
2. 普书贞, 吴文良, 张新民, 郭岩彬. 2010. 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失灵原因分析. 农业经济. 12: 88-90.
3. 孟凡乔,匡星,杜章留,吴文良,郭岩彬.201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栽培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δ13C值的影响.环境科学. 31(8).
4. 王明新,吴文良,夏训峰.2010. 华北高产粮区夏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学报. 30(6).
5. 梁龙,吴文良,孟凡乔.2010. 华北集约高产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3).
6. 吴文良,张征,卢勇,徐峰.2010. 江西省丰城市“中国生态硒谷”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3).
7. 于淑芳,杨力,张民,吴文良,巨晓棠.2010. 控释肥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9(1).
8. 于淑芳,杨力,张民,吴文良,巨晓棠,田叶.2010. 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9(9).
9. 于淑芳,杨力,张民,吴文良,巨晓棠.2010. 连续施用控释尿素对玉米效应的研究.土壤通报. 41(5).
2009年:
1. Zhongren Zhou, Wenliang Wu, Xiaohua Wang, Qun Chen, Ou Wang. 2009. Analysi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nor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3(10):187-193.
2. Yanbin Guo, Jinyun Li, Lei Li, Fan Chen, Wenhiang Wu, Jianhui Wang, Huimin. 2009. Mutations That Disrupt Either the pqq or the gdh Gene of Rahnella aquatilis Abolish the Production of an Antibacterial Substance and Result in Reduced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apevine Crown Gall. Appl Environ Microbio. 75: 6792–6803.
3. 李志芳,朱春茂,吴文良,隋新华.2009. 白三叶草/根瘤菌共生固氮潜力及干旱限制因素.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8(3).
4. 陈淑峰,李帷,胡克林,吴文良,褚兆辉,毛文峰.2009. 基于GIS的华北高产粮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环境科学. 30(12).
5. 朱春茂,李志芳,吴文良,杨培珠.2009. 甜玉米/白三叶草秸秆还田的碳氮矿化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7(3).
2008年:
1. Qingzhong Zhang, Zhengli Yang, Wenliang Wu. 2008. Role of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32(1):137-148.
2. Zhongren Zhou, Wenliang Wu, Qun Chen, Shufeng Chen. 2008.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in northern Chin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227–2239.
3. T. Peng, H.F. Lu, W.L. Wu, D.E. Campbell, G.S. Zhao, J.H. Zou, J. Chen. 2008. Should a small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CHP) open to its regional power and heat networks ntegrated economic, energy, and emergy evaluation of optimization plans for Jiufa CHP. Energy,(33) 437–445.
4. Qingzhong Zhang, Ruidong Huang, Wenliang Wu, Xuejun Liu . 2008. Estim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at equilibrium using a logistic model.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39(5-6):627-640.
5. 郭岩彬, 焦子伟, 陈勇, 宋萍, 孟凡乔, 吴文良. 2008. 新疆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思路. 新疆农业科学. 45 (S3):72–76.
6. 秦玉川,吴文良,焦子伟,武文津,陈勇.2008. 绿色-有机果品类植保技术.新疆农业科学. 45(S3).
7. 乔玉辉,吴文良,孟凡乔,李花粉,罗新湖,范荣霞.2008. 新疆伊犁地区有机产品可追溯性系统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新疆农业科学. 45(S3).
8. 李花粉,罗新湖,孟凡乔,范荣霞,乔玉辉,吴文良.2008. 伊犁地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新疆农业科学. 45(S3).
9. 孟凡乔,叶晨,焦子伟,罗新湖,吴文良,李花粉,乔玉辉.2008. 伊犁地区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现状、问题辨识与对策分析.新疆农业科学. 45(S3).
10. 生吉萍,申琳,吴文良,陈勇,武文津,罗新湖.2008. 伊犁地区绿色-有机葡萄保鲜储运关键技术问题与对策.新疆农业科学. 45(S3).
11. 果雅静,高尚宾,吴华杰,刘中尉,吴文良,张军连.2008. 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6(2).
12. 果雅静,高尚宾,方放,吴文良,张军连.2008. 基于区位商法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6(4).
13. 吴文良.2008.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11).
14. 韩明霞,李全宏,吴文良,焦子伟,宋萍,罗新湖.2008. 伊犁河谷有机食品的采后商品化与加工利用前景分析.新疆农业科学. 45(S3).
15. 何敏毅,孟凡乔,史雅娟,吴文良.2008. 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玉米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的输入.环境科学. 29(2).
16. 吴文良.2008.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对策.北京农业.
17. 王大鹏,吴文良,顾松东,牛新胜,毛文峰.2008.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探讨.农业工程学报. 24(增刊1).
2007年:
1. Guo Yanbin, Zheng Hui, Yang Yiling, Wang Huimin. 2007. Characterization of Pseudomonas corrugata strain P94 isolated from soil in Beijing as a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Curr Microbiol. 55: 247-253.
2. Bao YongHong, Wu WenLiang, Wang MingXin, Liu WenNa. 2007. Disadvanta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4(4):372-381.
3. Huang D, Wang K, Wu WL. 2007. Dynamics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under sheep grazing in a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in Northern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70:120-136.
4. Bao YongHong, Wu WenLiang, Wang MingXin, Liu WenNa. 2007. Disadvanta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14(4):372-381.
5. Chen Fan, Guo Yanbin, Wang Jian Hui, Li Jin Yun and Wang Hui Min. 2007.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ape Crown Gall by Rahnella aquatilis HX2. Plant Disease. 91:957-963.
2006年:
1. Wang Mingxin, Liu Guangdong, Wu Wenliang. 2006. Prediction of agriculture derived groundwater nitrate distribution in North China Plain with GIS-based BPNN . Environmental Geology,50:637-644.
2. Sang yuqiang,Wu Wenliang. 2006. Evapotranspiration of Medicago Sativa L. Area under Poplar Shelterbelts in Maowusu Sandy. Nongye Gongcheng Xuebao. 22(5).
2005年:
1. Liu Guangdong, Wu Wenliang. 2005.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derived nitrate nitrogen in groundwater in northern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07:211-220.
2004年:
1. Lin S, Ditter K, Wu WL, et al. 2004. Added nitrogen interaction as affected by soil nitrogen pool size and fertilization-significance of displacement of fixed ammonium.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167:138-146.
授权专利
1. 郭岩彬; 邬娜; 吴文良; 孟凡乔; 赵桂慎. 绿针假单胞桔黄亚种Pa40及其应用. ZL200910076202.3.
2. 吴文良; 邬娜; 郭岩彬; 孟凡乔; 乔玉辉. 类产碱假单胞MOB13及其应用. ZL200910076201.9.
3. 郭岩彬; 吴文良; 李军慧; 夏娜; 袁超磊; 牟成香; 王开勇; 周华宁; 李金云. 荧光假单胞菌CKD18及其应用. ZL200910241481.4
4. 吴文良; 郭岩彬; 孟凡乔; 齐琳; 夏娜; 焦子伟. 暗红产色链霉菌及其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ZL200910092336.4.
5. 郭岩彬; 吴文良; 位婉; 孟凡乔; 周华宁; 焦子伟; 牟成香; 袁超磊. 球状节杆菌 CNA9及其应用. ZL201010512191.1.
6. 郭岩彬; 吴文良; 位婉; 孟凡乔; 周华宁; 焦子伟. 一种检测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效果的方法. ZL201010511686.2.
7. 孟凡乔; 吴文良; 李磊; 刘凝; 殷秀岩; 郭岩彬; 杨景娜.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ZL201033100410400.
8. 孟凡乔; 吴文良; 李磊; 刘凝; 殷秀岩; 郭岩彬; 周华宁. 蓝莓组培种苗快速生根繁育的方法. ZL2011040100134740.
9. 郭岩彬; 吴文良; 孙真; 夏娜; 李磊; 焦子伟. 滋养节杆菌Ar13及其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应用. ZL201210103736.2.
10. 郭岩彬; 李吉祥; 吴文良; 赵桂慎. 一种纳米硒的制备方法. ZL201410520106.4.
11. 郭岩彬; 吴文良; 李吉祥; 朱燕云; 任宝玉; 赵桂慎. 一种利用水生拉恩氏菌制备生物纳米硒的方法. 201510047365.4.
12. 郭岩彬; 李奎; 吴文良; 赵桂慎; 李柯; 谢斌; 卢鹏; 王昊.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201610566900.1.
13. 郭岩彬; 李奎; 陈志蓥; 赵桂慎; 吴文良; 李柯; 谢斌; 王浩阳; 方勇; 胡秋辉. 利用根癌土壤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201610952997.X.
14. 郭岩彬; 李奎; 李柯; 赵桂慎; 吴文良; 谢斌; 陈志蓥; 王昊; 朱燕云. 利用地衣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201610946282.3.
15. 郭岩彬; 李奎; 李柯; 赵桂慎; 吴文良; 谢斌; 王浩阳. 利用耐银土壤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201610946230.6.
出版著作
1. 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产业化开发.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2.09, 主编.
2. 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09, 副主编.
3. 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方略.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07, 参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