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市,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5月15日,周光召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市双江口镇檀树湾,幼年时,父亲就带着他移居省城长沙。1937年,举家迁移至四川。在重教育的家庭环境中,周光召从小受到父亲影响,对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兴趣。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育,不断开拓着他视野,养成了他独立思考而又踏实进取的精神。
教育经历
1942年,周光召完成了小学全部学业,考入重庆南开中学住读。在南开中学学习五年,数学老师唐秀颖启发式教学使他对数学产生兴趣。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改变了他原来想学电机的初衷,对核武器产生了兴趣。
1946年,周光召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1947年,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期间,曾听周培源钱三强授课。1951年,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彭桓武,从事基本粒子物理专业研究。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54年8月,周光召正式参加工作,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讲师。
1957年,周光召在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中级研究员,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研究,期间发表论文30余篇,两次受到研究所奖励。1958年,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方法。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拒绝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并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带走图纸和资料。声言中国15年也无法搞出原子弹。周光召召集在苏联的中国专家讨论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搞原子弹的问题,并致信中国核工业部。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赴苏联与周光召有一次长谈,就中国如何发展核武器发表观点,之后周光召决定回国,将自己投身到“两弹一星”研制中。他开始研究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为研究原子弹做准备。并证明了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1960年,简明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PCAC)。
1961年2月,周光召返回中国,任教于北京大学。
1961年5月,周光召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任理论部第一副主任,进行有关核应用的理论研究。历任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院总工程师。周光召在理论部第一副主任任上隐姓埋名20余年,专心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参与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和彭桓武等自主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后又接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快氢弹研制步伐的指示,并于1967年6月17日试验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
1979年,周光召回归理论物理研究事业,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理论物理所与苏肇冰郝柏林于渌在“关于非平衡量子统计的闭路格林函数”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周光召应邀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访学。一年后又受邀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访问。期间正在欧洲访学的周光召被召唤回国,再次告别学术研究,回到行政岗位。1983年—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1991年5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96年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8年3月—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6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4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当选为捷克科学院外籍院士和苏联(俄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当选为保加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199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3月,当选为蒙古科学院外籍院士;10月,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11月,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2年4月,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领导中国科学院实行改革,以解决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使原有封闭、不流动的科研体制转变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体制,坚持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办院方针,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实行“一院两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倡导科学院与高校的结合,创造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探索科学技术本身的规律、科技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1996年6月,周光召在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获得肯定
1999年9月18日,周光召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积劳成疾
2011年11月,在“973计划”一次专家组会议上,周光召突发脑出血,昏倒在会议现场,虽然及时送医治疗,但没能回到他热爱的科学事业上。
人物逝世
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周光召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2024年8月23日,周光召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前往八宝山送别。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周光召同志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7年,周光召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研究。1958年,在国际上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PCAC)。1961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1976年,组织领导了对相互作用统一、 CP破坏、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理论研究工作。
1951年,周光召在彭桓武指导下研究基本粒子物理与量子场论。在涉及双力程核子力问题中首先利用双力程位能计算2H , 3H ,3He , 4He原子核的结合能,以及中子对低能质子的散射。计算结果显示结合能值有随核子数A 上升过快的趋势。为解决该问题,周光召继续研究介子场的三体力位能,通过计算赝标介子赝向矢量耦合中的三体力讨论,其能否解释3H ,3He ,4He 原子核的结合能问题。
关注粒子的极化和自旋问题——建立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论性理论,引入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周光召到杜布纳工作之初开始关注超碎片H4Λ 和K介子的自旋和宇称。为适应分析高能散射振幅和Regge 理论需要,于1958年引入相对论性自旋算符,给出有质量粒子任意自旋态的相对论性描述。1959年,基于群理论方法独立将上述理论推广到无质量粒子(如光子、中微子)情形。
利用超子衰变过程研究粒子—反粒子不对称性——完善一个涉及时间反演和电荷共轭破缺的重要定理,即CPT保持不变,当T反演不守恒,粒子、反粒子衰变到不同态的分支比不同,尽管它们总的衰变宽度保持不变。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1958年,S. Okubo利用弱相互作用低阶近似理论得出可利用实验测量Σ+和衰变分支比,分支比不同则表明电荷共轭不变性或时间反演不变性破坏。周光召随后证明S. Okubo的方法具有普适性。指出测量Σ粒子及其反粒子(最简单的情况是测量Σ- 和衰变)的角关联也可以得到电荷共轭和时间反演变换不变性的信息。
周光召利用更简洁和清晰的方法证明‌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是强子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1960年,利用特定矩阵元的解析性质表明关于π→μ + ν衰变的戈德伯格—特里曼关系,同样适用于更广一类的强相互作用。利用同一方法处理超子和K介子的轻子衰变。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曾一度陷入困境。理论计算表明,炸药爆炸后在内爆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总是小于在原子弹设计初期苏联专家留下的教学模型框图。中国科学家历时一年多,经历9次计算后还是得不到与苏联专家一致的数据。周光召仔细地检查9次计算结果后认为计算没有问题。他从炸药能量利用率着手,求出炸药所做出的最大功,从理论上证明用特征线法所做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证明苏联专家数据是不正确的,使得中国原子弹研制继续向前推进。中国科学家逐步获得原子弹爆炸过程的清晰物理规律,原子弹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两弹”研制期间,周光召在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采用边学边研究边应用的方式,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相关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高温高密度物理、爆炸力学、流体力学、中子物理学、等离子物理和计算力学等。
在统计物理方面,周光召与苏肇冰、于渌、郝柏林将闭路格林函数用于研究动态临界现象和无序系统,特别是自旋玻璃理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周光召基本构建了整个理论框架,包括生成泛函、费曼规则、非微扰计算和输运方程等。他意识到闭路可以统一描述平衡与非平衡态的理论,构建起新理论框架,给出一个定义在闭合时间回路上的路径积分和相应的生成泛函表示,使有效拉氏量包含系统的非平衡态(或平衡态)统计信息。除激光、等离子体这些典型的非平衡系统外,周光召特别注意到当时刚发展起来的动态临界现象理论,尤其是临界现象中长波涨落很重要。“四人研究小组”很快发现闭路是描述这类现象的一个自然的理论框架,序参量和守恒量可以统一描述,并通过Ward—Takahashi 恒等式直接联系起来。当时得到广泛应用的包含非对易性的Martin—Siggia—Rose 经典场论,被证明是闭路格林函数的所谓超玻色极限(场量子非常多而成为静电场)。在研究过程中首次发现正则运动和耗散分别可通过广义郎之万方程实系数矩阵的反对称和对称部分来表述。
在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方面,周光召于1983年—1987年间组织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开展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较深入研究量子场论的整体拓扑性质,对规范场理论及其有效作用理论,特别是有关量子反常的大范围拓扑性质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先得到规范不变有效作用“量子反常”项的正确形式和存在条件;2n维空间的非阿贝尔反常、2n+1维陈—Simons 示性类与2n+2 维量子反常之间的联系,2n维非阿贝尔反常的整体形式;推广了陈—Simons 示性类,得到了广义陈—Simons 示性类和超度公式的一般形式及其简单推导和物理应用,并进行规范群的上同调分析。
20世纪90年代,周光召组织筹建了中国工程院
截至2009年5月,周光召先后发表“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论理论”“膺轴矢流部分守恒”“静质量为零的极化粒子的反应”“相对性粒子在反应过程中自旋的表示”等研究论文100余篇。
据2024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网站数据,周光召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周光召赴全国的近百个城市,作科普报告近200场。每到一地,他结合地方的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培养等问题,强调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以求发展。他认为,惟有科技知识普及、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社会才算真正进入科学时代,科技才能真正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周光召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要以人为本,年轻人是国家和事业的希望,他强调要大力培养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掌握现代科技和人文知识、又富有创造性的各类人才,形成有战略引领、有远景激励、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团队。
周光召指出,没有宏大的、高素质的、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队伍,科技成果就不可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注重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积极培育广大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周光召认为,首先要建设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价值取向,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培养人才不只是看重个人的素质,还要求形成集体与团队,发挥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
1984年,在周光召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之初,科研人员对爆轰理论、冲击波理论等基础理论都很陌生,周光召系统地给年轻人讲核武器物理专业的知识。
周光召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定平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吴可等。
获奖记录
出版图书
人物思想
科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周光召提出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并将其归纳为7个要点:
1、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
2、世界的发展,变化无穷尽,因此认识任务无穷尽,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3、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不轻易相信没有在严密方法下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和严格科学推理的所谓“新发现”。科学的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4、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是可以突破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新发现的真理必须包含原有真理的内容。创新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一切为科学方法所证明的客观规律和正确理论,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必要组成部分。
6、科学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等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7、科学不仅要认识世界客观规律,而且要参与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的进步。要从理性的认识发展到变革的实践,这也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周光召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将其总结为中国科学院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二动力论”:一是以科学家自由探索为动力,主要目标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二是以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并通过市场的需求和反馈促进科技进步。
周光召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采用新的发展思路,要发挥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强调要调动科学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提出“双驱动”的战略思想,即基础研究既要依赖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方面的好奇心,又要依靠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术批评
针对中国科技界出现的盲目追求被收录论文数,周光召批评:要避免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要提倡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引导科学家从事更具有长远影响和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工作。要把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使得最有创造性的想法得到有力地支持。要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交叉学科中间最有可能产生突破性的发现和创新。
长期以来,国内存在着“拿来主义”思想,科研工作中存在着热衷于跟踪和模仿。周光召指出:缺乏自信又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制约创造性的重大障碍之一。善于学习和高度自信才是人才的重要品质。高精尖技术学不来、买不来,中国这类的惨痛教训太多太多。我们要用包容的心对待科学研究。允许犯错,鼓励试错。同时,也要虚心听取不同的学术观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唯有如此,我们的科学事业才能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改革思想
20世纪80年代,周光召提出“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办所方针和“一院两制”的办院方针,提出“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强调“科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封闭状态,重建面向全社会、扎根全社会的全国科学家、全国人民的科学院”“要用中国科学院的发展业绩证明中国科学院的存在价值”。
人物观点
重大科技创新产生的6个外部条件:
1、国家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
2、对科技已产生重大社会需求。(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紧迫任务。(2)农产品成本过高、质量品种不足、效率低下对农业科技提出新要求。(3)工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企业亏损。迫切需要高新技术,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还需要加强科学预测和管理。(4)就业形势严峻,需要开辟新就业途径。
3、提高人口素质,是重大科技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
4、实行开放政策,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
5、开始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科学的社会环境。
6、提倡创新,开始建立全国科技创新体系。
1、人才。要着力选拔有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学术带头人。注重学科综合交叉,形成相关学科人才的临界数量和质量。从全国和全世界选拔人才,进行公开招聘,逐步打破由本单位人员中提拔教授和研究员的作法,实现完全的开放流动。要在给科研重担和开放流动的环境下加强对年青科学家的识别、培养、选拔和使用。
2、战略。根据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情,在学科交叉的生长点上,扬长避短,以超越为目标,有选择地制订独特的发展战略。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以模仿为目标,必须瞄准新生长点,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实现途径。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施加过大的行政压力。要强调科学研究集体内部的压力和动力。在加强竞争的同时,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
3、学术环境。建立创新思维得以萌发和实现的学术集体。要集聚优秀人才、展开学术争论、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协作,提倡科研道德和优良作风。处理好竞争与协同、个人与集体、学术带头人与助理工作者、战略的严肃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单科深入和多科交叉、学科发展与国家任务、规定项目和自由探索、老中青三结合、稳定和流动、理论和实验、科学和哲学、科学和技术、学术水平和市场价值等等关系。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参加活动
1985年,周光召与李政道、时任意大利国际科学文化重心世界实验室主任A. Zichichi等共同出席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挂牌仪式。
1992年5月18日,周光召在北京宴请吴大猷李政道一行。
199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开展培育“北京少年世纪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种树、浇水等,周光召来到现场为活动揭幕。
2005年,周光召与杨振宁等在乌鲁木齐市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百名院士、专家进百校”活动。
2011年3月11日,周光召参加“星光一号”诞生十周年纪念活动。
出访考察
1988年4月13日—5月8日,周光召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此次访美活动是应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与该院举行中美两院第三次高级会晤。会议期间,中美两院领导就相互合作关系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两年的合作项目和方向进行了商讨。
行业会议
1994年1月,周光召应邀率团参加在中国台北举行的“两岸产业科技研讨会”,受到了台湾省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欢迎,两岸的科学家互访和学术交流,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1997年,周光召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作题为《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社会的作用》的报告,对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技等领域进行了介绍,提倡适度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教和体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形成道德高尚的社会价值观。
2003年,周光召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出席“首届全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经验研讨交流会”,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提出建议。
公益捐赠
2003年12月7日,周光召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赠予湖南省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希望年轻一代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径8厘米,用纯度为99.9%黄金铸造,重515克,配有绶带,奖章图案由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线组。
讲学授业
2008年6月24日,周光召在上海交通大学为学生做“一个物理学家的人生”报告,讲述两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巴丁的一生。
组织关怀
2013年5月1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看望周光召和王佛松,代表院党组向他们致以问候和敬意。正逢周光召84岁寿诞,白春礼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祝他生日快乐。
人物轶事
1994年初,中国工程院遴选首批院士,数理学部提出的院士建议人选是周光召和朱光亚,但学部主席团会议审定后的名单变成了钱学森、朱光亚等30人。原来最初名单提的是周光召和朱光亚,1994年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定各学部提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名单的会议上,作为执行主席的周光召主动提出自己退出,“让位给钱学森”,并且讲了他个人的考虑,他的提议最终获得主席团认可。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周光召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他的父亲周凤九毕业于巴黎土木建筑学校,曾在德国柏林大学进修一年,回国后被聘为湖南大学土木系数授、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凤九作为有影响的专家和中国农工民主党的成员,被邀请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随后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周光召的母亲陶振昭是一位善良、温和的家庭主妇。周光召兄妹共六人,他排行第五,他其中一个哥哥的名字是周光哲,他的三姐周光宇大他11岁,是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奠基人之一。
婚姻家庭
1955年,周光召与郑爱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周莹。郑爱琴原本在北京东郊一个研究所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由于交通不发达,她和周光召工作地点相距甚远,为支持周光召工作,郑爱琴放下胰岛素研究项目,加入九所,从事科技情报调研工作。周光召与郑爱琴工作紧张,常常顾不上女儿周莹,中学时代的周莹遇上动荡十年,16岁就当了工人,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又通过考试出国留学。
好问童年
童年时期的周光召淘气、好问。大自然的神秘,引得他去探寻。湖南大学附近的桃子湖边有很多水田,有一次他看到大人用竹夹子在田里夹膳鱼,一夹一条。他回家将母亲晒衣服的一根竹杆破开也做了一个,果然平日抓不住的膳鱼,依靠竹夹轻松就夹住了。他好奇这其中原因,三姐告诉他是运用了杠杆原理,详细解释了半天,周光召才不再追问。
人物评价
他是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评 )
周光召是个绝顶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论物理的看法既能从大处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办法来。这就跟下围棋一样,既要有布局的能力,又要有思法的能力,周光召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成功。(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评)
周光召在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等诸多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为祖国的建设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事业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很值得人们学习与铭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评)
光召先生把他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科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数十年来,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从事哪项工作,光召先生始终首先想到的是祖国和人民,他用他那拳拳赤子之心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回报祖国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光召先生用他的精神和奉献证明他不愧为时代楷模、科学泰斗、人民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 评)
光召先生是位极富创新精神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功勋卓著、务实低调的“两弹一星”元勋。是一位极富远见和理性思维的战略科学家,也是一位帅才难得、位高望重的高层科技领导人。光召同志的一生,既是坚守科学精神的典范,也是弘扬科学精神的旗手。光召同志一生,怀赤子之心、担当之勇,以温厚待人、律己修身,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格力量,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光召先生的一生,科学成就傲世、领导业绩闻达、为人堪称典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 评)
周先生对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居功至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王建国 评)
周光召是一位顶尖物理学家,视野开阔,影响深远,总能快速洞悉新思想,更是一位备受尊重的政策制定者和领导者,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科学报》 评)
周光召先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思想不仅深刻影响和塑造了理论物理所的发展,也对中国包括理论物理在内的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周善贵 评)
周光召对国家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著。他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学术平等、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科学成就、爱国情怀、光辉人格将彪炳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史册。(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 评)
周光召为国防安全立下了丰功伟绩。深厚的理论素养,开阔的胸怀和视野,为核武器科技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的开创者和探索者之一。(《物理》 评)
周光召同志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在理论物理、场论、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成就。他是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委员会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等国际组织重要职务。
周光召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领导工作和科研工作中。他作为我国科技界的卓越领导人,开拓性地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关于科技发展的重大创新举措,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作风民主、团结同志,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敬和爱戴。
周光召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
周光召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新华社《周光召同志生平》)
人物影响
基金会命名
1995年10月29日,以周光召名字命名的湖南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在长沙成立。
2006年6月15日,在由香港爱国人士钟健国及其家属捐资的周光召基金会香港设立,周光召基金会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行星命名
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3462号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
奖项命名
1996年,湖南省设立“光召科技奖”,奖励为该省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截至2019年9月,共计62人获得奖项,其中18位获奖者当选为中国两院院士。
纪念会议
2019年5月15日,周光召90华诞,“周光召从事科学事业65周年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报告厅举行。
周光召班
2019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启动本科生教育物理基础研究“周光召班”,探索本科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周光召班”实施学业导师制,以1:1比例为配置导师。
竖立雕像
2022年10月8日,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捐赠科学家塑像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北京山海文旅集团请雕塑家吴为山创作了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五位科学家的青铜雕像,以期更好地展示中国科学家的风貌,供青年人更好地学习爱国、创新、求实、奉献、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