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

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

嘉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东接上海市,北临江苏省苏州市,西邻杭州市湖州市,与宁波市绍兴市隔江相望;东临大海,南濒杭州湾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夹城而过,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陆地面积3915平方千米,海域4650平方千米。嘉兴市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重要的科创和先进制造业城市。截至2023年6月,嘉兴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嘉兴市南湖区广场路1号。截至2023年末,嘉兴常住人口558.4万人。

历史沿革
嘉兴市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两国在此风云角逐。
战国时,划入境。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
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
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年),“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改称嘉兴。
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
天宝十年(751年),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时期,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
宣德五年(1430年),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宣统三年(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
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民国十年(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
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设嘉兴市。
2023年,嘉兴获批加入国家级杭州都市圈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
1983年8月,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
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
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
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嘉兴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海盐县,共40个镇,32个街道,城乡社区1193个。其中:城市社区450个、行政村743个。市人民政府驻嘉兴市广场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18′~121°16′,北纬30°21′~31°02′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千米,区位优势明显。市境陆域东西长92千米,南北宽76千米,总面积3915平方千米,其中平原3477平方千米,水面328平方千米,丘陵山地40平方千米,市境海域46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嘉兴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3.6米之间,部分低地2.8~3.0米。全市有山丘200余个,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高阳山。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气候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年平均气温15.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0小时。
水文
嘉兴市域水系总体上属长江水系太湖流域,因京杭运河为贯穿市境的主干河道,而其他骨干河道均与之相关成系,所以也称“运河水系”。全市河湖密布,属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总长1.47万公里,市域湖泊(湖荡)众多,共119个,水域总面积357平方公里,水面率8.8%。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嘉兴市有耕地141666.86公顷,其中,水田131884.70公顷,占93.09%,旱地9782.16公顷,占6.91%。有园地46652.76公顷,林地16349.74公顷,草地3674.89公顷,湿地3355.4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2493.0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403.3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7791.30公顷。
水资源
嘉兴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4.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0.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66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和浅层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3.43亿立方米。
按2020年七普常住人口计算,嘉兴市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为445立方米,为浙江省最低,其中海盐县最多为714立方米,南湖区最少为288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心少、外围多的特征。
嘉兴市出入境水量较丰富,多年平均(1997~2020年)入境水量61.4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出境水量75.99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嘉兴市矿产资源禀赋不高,具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石料、矿泉水和地热(水)。砖瓦用粘土已全面禁采;建筑用石料已全面关停;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平湖市、嘉善县和海盐县,属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已多年未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秀洲区和嘉善县,总资源量达5495立方米/日。
人口
2023年末,嘉兴市常住人口558.4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555.1万人相比,增加3.3万人。
2023年末,嘉兴市户籍人口376.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万人。据2023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量558.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8.4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73.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为3.3万人,出生率为5.9‰;死亡人口为3.8万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加人口为负0.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9‰。与2022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7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1.1个千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综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7569.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6%,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5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751.8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669.19亿元,增长5.4%。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6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粮食生产总体平稳,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33.3万亩,增长0.5%;全年粮食产量100.6万吨,增长0.4%,面积和产量连续19年居全省首位。禽类生产小幅增长,年末存栏1100万羽,增长1.0%,全年出栏3613.9万羽,增长1.9%。渔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18.3万吨,增长3.9%,其中淡水养殖产量15.7万吨,增长4.5%。
第二产业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9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7.4%,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加值较上年正增长,增长面超七成,其中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和通用设备行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9.8%、17.7%和8.5%,三大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0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兴产业较快增长,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9.3%和8.1%,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也分别高于全省同产业平均水平2.3个、1.8个和0.5个百分点。创新主体扩量提质,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4家,均列全省第3位。
第三产业
202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669.19亿元,较上年增长5.4%,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0%、11.9%、9.5%和6.6%,高于全市服务业平均水平6.6个、6.5个、4.1个和1.2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业)实现营业收入1413.8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营业利润增长7.0%,增速居全省第4位。
交通运输
综述
2023年末,嘉兴市公路通车里程75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公里。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415.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9%,其中公路179.09亿吨公里,增长16.9%;全年旅客周转量(营业性车辆)8.97亿人公里,增长85.1%。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3960.43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32.61万吨,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340.44万标箱,增长19.3%。
公路
客运站:嘉兴汽车北站嘉兴汽车客运中心(暂停营运)
快速路:三环南路(嘉杭路—南湖大道段)、双溪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庆丰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南江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嘉兴市区快速路是由嘉兴市区“中环西路—中环北路—三环东路—长水路”构成的快速路环线。
铁路
航空
机场:嘉兴机场(在建),飞行区指标等级“4E”。
航运
航道:京杭大运河、杭申线、六平申线、乍嘉苏线、湖嘉申线
20世纪初,孙中山曾到嘉兴平湖乍浦一带勘察,并在《建国方略》中计划在此建设“东方大港”。乍浦港建成全国唯一的海河联运港,2001年4月嘉兴港正式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嘉兴港已拥有外海泊位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
2023年,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3960.43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32.61万吨,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340.44万标箱,增长19.3%。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嘉兴市拥有营运客车6362辆,客位22.14万座,同比分别增长2.88%、3.61%。其中:联网联控车辆(包括跨省、跨市班车、旅游包车)884辆、3.47万座,同比分别增长7.41%、8.05%;公交化运营车辆(包括城市公交、县内班车、跨县班车)3372辆、17.83万座,同比分别增长2.9%;出租车2106辆,8424座,比2021年均增长1.06%。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嘉兴市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739所,在校生83.22万人。全市共有各类高校10所,在校生12.3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5.40万人;普通高中39所,在校生5.79万人;初级中学133所,在校生12.81万人;小学146所,在校学生32.70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7万人,增长2.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98.98%。全市普通本专科、高职招生2.94万人,毕业学生2.1万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人数2.43万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人数1483人。全市各类民办学校30所(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6.75万人。
科学技术
2023年,嘉兴市专利授权量3.6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869件,比上年增长23.8%。全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43家,累计拥有4213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55家,累计拥有9436家。全市累计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国家级12家、省级1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3家(国家级17家、省级16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嘉兴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8家,文化馆8个,文化站72个,博物馆35个,农村文化礼堂791家。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100%,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建成城乡一体的“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102个。全市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78项,市级项目316项。建成城乡一体的“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102个。拥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46个,艺术表演场所42个。全市共有影院65家,共计银幕数423块,座位数56162个,放映69.8万场次,观影人次715.6万人,放映票房3.01亿元,全省排名第五。
体育事业
2023年末,嘉兴市共有体育场地设施2162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6平方米,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为94.4%。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7个,全民健身中心5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43个、社区多动能运动场177个,构筑城乡一体化“10分钟健身生活圈”。2023年,全市共有国家、省级高水平训练基地13所次,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所,市级高水平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1所,市级体教融合特色学校66所。全年共完成运动员注册10397人,裁判员402人,共审批二级运动员145人,审核上报一级运动员122人。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26.83亿元,同比上升44.05%,累计销量全省第四,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省中心下达的年度基本目标、奋斗目标、争先创优目标;筹集公益金6.32亿元,有力支持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嘉兴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15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499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351人,注册护士24731人,医疗床位31494张。平均每千户籍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93名,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医院床位8.36张。全年门诊病人5095万人次,住院105.04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嘉兴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36万户,比上年减少0.03万户;保障人数1.85万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95亿元,低保标准为1135元/人·月,最低工资标准2260元/月。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62.69万人和430.9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66.10万人。
人民生活
2023年,嘉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53元,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909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3元,连续20年保持全省首位,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2.0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3(农村居民收入=1),较上年同期缩小0.03,城乡收入比保持全省最优。
2023年,嘉兴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648元,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551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072元,增长11.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均为26.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0.6平方米。
历史文化
综述
嘉兴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嘉兴市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境内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同时也是吴越文化的传承地。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改革发展的实践,嘉兴既凝炼了“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又彰显了“越韵吴风”、“水乡绿城”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特征,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实行郡县制至五代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分,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秉礼勤劳: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其俗少阴狡”,“能秉礼义,务耕织”,“尺寸之土必耕,机轴之声不绝”。
秀慧工巧:嘉兴“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仅表现于人的聪慧文雅上,而且表现于精于劳动制作。历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多创造。元代,除丝绸制品以外,漆器和金银器皿都精美绝伦,如传世的西塘派剔红漆器,朱碧山银槎杯都是国宝,形成了“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学:嘉兴自古“罕习军旅,尤慕文儒”,“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处廛者亦类皆鸿生硕彦”。“衣冠之物,焕然可观”。“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
进取求新:嘉兴因地处两省交界,多移民,具有包容并蓄的特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潮流,开通风气。南宋时嘉兴成为畿辅之地及“龙兴之地”。明清时文学艺术开宗立派。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民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
方言
嘉兴话,俗称“嘉兴闲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嘉兴话和北部吴语中的其他方言如苏州话上海话湖州话绍兴话杭州话等基本能互通。嘉兴话拥有29个声母,具有全浊音。嘉兴话拥有43个韵母,具有入声韵。嘉兴话拥有7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饮食
【主词条:禾帮菜
浙江餐饮一度引领全国餐饮潮流,嘉兴只是浙江的一个小角,但餐饮却是重头,与上海、杭州、苏州为邻,嘉兴餐饮却不为上海本帮菜、杭州杭帮菜所同化,个性、特色是嘉兴餐饮最大的特点。用嘉兴当地大厨的话说,可独成一帮,就叫“禾帮菜”。
原料不乏上海铜川路上的时新原料,却也保持了当地的独有特色;菜品借鉴杭帮菜创新思路,却也有杭帮菜不及的特色做法。嘉兴餐饮讲的就是一个特色。
禾帮菜最令人称道的是“船菜”。按嘉兴一位老者说,禾帮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原料必须乡土,乡村收来的最新鲜的时令菜蔬、野菜竹笋、野生的鱼虾、土鸡、野鸭。
南湖船菜是江南水乡传统的汉族名肴,主要流行于民国时期。以八大碗八小碗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规格。
船菜,顾名思义是在船上制作,又在船上享用的美味佳肴。船菜兼旅游与美食双重特色,在江南水乡嘉兴烹饪史上独树一帜。
节庆
文物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树市花
1986年12月11日,嘉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确定嘉兴市市树、市花的决定:香樟为嘉兴市市树,杜鹃、石榴为嘉兴市市花。
风景名胜
嘉兴市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截至2022年,嘉兴市拥有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A级景区),数量与省会杭州齐平并列省内首位。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嘉兴市历代名人辈出。西汉有辞赋家严忌严助,南晋有小说祖师干宝,唐朝有名相陆贽,宋代有皇帝赵昚,元代有大画家吴镇,明清之际有思想家吕留良;近现代涌现出晚清大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艺术奇才李叔同、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新中国第一代西医金学曙、漫画家丰子恺张乐平、最早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朱生豪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1800名全国名人中,嘉兴占了80余人;清代浙江共出进士2800多人,嘉兴就有695人;现有嘉兴籍“两院”院士39名。
荣誉称号
友好城市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