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成立于1961年,隶属美国国务院,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管理美国大部分的双边经济援助,既包括专项发展援助,也包括经济支持基金、自由支持法案等非发展性援助。截至2024年3月,该机构共有4675名员工,其中海外员工1450人。
机构介绍
机构简介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成立于1961年,其名义上是一个非政府组织(NGO),但实际上却是由美国政府成立、受美国政府拨款运营、隶属于美国政府监管的独立机构,总部在华盛顿。USAID属于美国的援外机构,被视为美国与世界各地社区建立关系的“软实力”外交工具之一。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三大支柱”——国防、外交和发展——分别由国防部、国务院和USAID主导。据美国国会有关机构数据,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超过一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USAID是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具体执行部门,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其主要承担着美国大部分对外非军事性的援助工作,目的在承办开发贷款,推动技术援助方案,分配军援及对
480号公法(Public Law 480)案下所进行的农业剩余物资的处理。USAID每年从
美国国务院获得的政府拨款高达数百亿美元,占美国对外援助总额的一半以上。
USAID在决策中的作用是其向国会、白宫、国务院、私人团体和公众提出的援助倡议,以求获得更多的援助金额和在管理援助方面的更多授权。USAID无权确定援助对象,即便在得到国会预算批准以后,它也需要和国务院共同商定具体援助对象。
国际开发署并不是内阁级别的部门,甚至可以用“人微言轻”来形容。因此,它有时会采用支持一个部门反对另一个部门的策略来影响决策,如国务院和国安会在某项援助项目上有争议,国际开发署可以通过支持其中一方的方式影响总统最终决策。
USAID是美国政府的海外发展机构,名义上是在低收入国家开展一系列社会性开发和公益项目。然而实际上,美国的对外援助始终具有双重目的,即促进美国在扩大民主和自由市场方面的外交政策利益,支持美国在全球的地缘政治利益。USAID利用美国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设有的大使馆或办事处,驻各国负责人同时也是美国大使馆外交领导成员,受美国大使领导。此外,当美国军队在战场上时,美国国际开发署需要配合美国军方在当地开展“民事事务”项目。USAID专设与非政府组织对接的部门,CARE、Save the Children US、Human Right Watch等非政府组织始终在美国的霸权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1年12月,拜登提出“总统民主复兴倡议”。通过民主复兴基金和民主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Democracy)项目等,建立美国政府的跨部门快速反应机制,增强美国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在全球支持民主的能力。其中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设立记者“防范诽谤基金”(Defamation Defense Fund for Journalists),以支持自由和独立的媒体。
机构领导
现任代理理署长、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
2025年2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美国国际开发署长期以来偏离了其负责任地在国外推进美国利益的初衷。美国国际开发署很大一部分资金与美国核心国家利益不一致”。为此,特朗普任命
鲁比奥为代理署长,以更好地控制该机构。
发展历史
成立背景
二战时期,美国
罗斯福政府在海外推行“胡萝卜+大棒”的外交政策,其经典名言是:“轻声说话,但手里握着大棒。”一方面推动
金元外交,尽量表露出温情脉脉,在援助的伪装下推行价值观;另一方面则动用武力,推翻仇视美国的外国政敌的统治。动武与援助,就是美国推动外交政策、维护海外霸权的两大工具,交替使用。
历史证明,美国的“胡萝卜”政策实际上取得了比武力干涉的“大棒”政策更佳的效果。美对外发动血腥的侵略和武力征服行动,固然能推翻几个类似
萨达姆、
卡扎菲之类的仇敌,但战争带来的灾难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并催生更多类似“
基地”组织的恐怖团体。但美国际开发署展示的是美对外干涉行动的更具欺骗性的一面。它通过到处撒钱在海外宣扬美国价值观,扶植反对组织,更显温情,其对外干涉行动更具效力。
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
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重建,美欧从此确立了牢固的战略联盟,成立北约组织,与苏联进行对抗。美政府从此认识到海外援助在推动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性。
机构成立
美国国际开发署,最早起源于1949年
杜鲁门总统建议成立的国际开发援助计划,它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帮助消除贫困和增加商品生产,为美国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是通过帮助一些国家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而实现繁荣,从而削弱
共产主义影响。美政府后来成立了互助安全局、外国行动局和国际合作局三个机构,负责对外援助。
1961年,美国总统
约翰·肯尼迪签署了
美国国会通过的《1961年对外援助法》,将对外援助转变为更有力的政策工具。通过行政命令正式成立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目的是整合所有外援机构,巩固美国对外援助项目、扩大美国软实力并制衡苏联的影响力。美国国际开发署不仅提供财政援助,还提供技术援助。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总部设在美国
华盛顿特区,在67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与90多个国家拥有合作项目。
机构独立
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确认美国国际开发署成为一个独立机构,并在美国国务院的政策指导下运作。随着冷战的结束,无论是美国左翼还是右翼,都越来越多地以对抗中国影响力为由支持继续向该机构提供资金。2022年,时任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的
鲁比奥在给时任总统
拜登的信中宣称,资助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助于“抗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全球影响力”。
数字经济合作
2018年,
特朗普政府在“
印太战略”框架下提出“数字互联互通与网络安全伙伴关系”计划,希望借此增强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数字未来”的塑造能力。为推进这一计划,特朗普政府成立了涵盖不同部门的工作组,其中,美国国际开发署在推进该计划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充分运用自身技术能力以及与各国既有的广泛联系,推动美国与相关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扩大美国科技产品的对外出口。美国国际开发署下设的“全球发展实验室”(Global Development Lab)等机构是相关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美国通过“数字经济系列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
东盟国家政府官员和商业界人士加大接触力度。特朗普政府通过国际开发署下设的“数字亚洲加速器”(Digital Asia Accelerator)加大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中小企业的接触,并借此利用商业界力量影响东盟国家政府的政策制定。
2022年9月,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东盟签署《区域发展合作协定》。
数字民主工作
拜登政府围绕应对所谓“数字威权主义”打造民主国家联盟。时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
萨曼莎·鲍尔(Samantha Power)称,大数据、互联网控制、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将使威权主义变得更强大。拜登政府决定每年投入2000万美元,大力扩展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数字民主工作,还将为“支撑民主”(democracy affirming)的技术如用于保护隐私的人工智能提供375万美元的资助。
总部关闭
2025年1月20日,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以评估项目是否有效、是否与本届政府对外政策保持一致,导致数以千计援助项目暂停。2025年1月25日,据
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收到由国务卿
马可·鲁比奥批准的国务院指令后,冻结了对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外国援助项目。从2025年2月1日起,美国国际开发署网站无法访问。2月3日,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被关闭,工作人员无法进入。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0日,负责管理政府大楼的美国总务管理局表示,已终止美国国际开发署华盛顿总部大楼的租约。
援助重点
财年预算
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庞大的资金和外交网络,其触角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派遣人员,开展活动,其资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NGO组织。
2011财年,美国际开发署年预算占美年度财政预算的1%,高达350多亿美元。
2023财年,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的数据显示,USAID在2023财年(有完整数据的最近一年)管理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向大约130个国家提供了援助。根据CRS的报告,受援助最多的国家是
乌克兰,其次是
埃塞俄比亚、
约旦、
刚果民主共和国、
索马里、
也门和
阿富汗。
2024财年,美国国际开发署获得的拨款占美国联邦预算的0.3%,其拨款金额高达451亿美元。而在过去5年间,美国国际开发署累计获得从政府拨款超过2000亿美元。
工作重点
随着时代变迁和美外交重点转变,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工作重点也不断调整。
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从原来的提供科技和资本援助转向提供卫生、教育和人力开发方面;80年代,其重点转向扶植自由市场方面;90年代,其重点转向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广民主方面。进入21世纪,国际开发署工作重点转移到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战后重建方面。
主要领域
·经济增长、贸易和农业(包括教育、技术和环境)
运营状况
机构停运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日,
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
埃隆·马斯克称,其负责的“
美国政府效率部”正推动关闭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当地时间2月3日,
埃隆·马斯克表示,美国总统
特朗普已“同意”关闭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当天,特朗普政府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禁止该署工作人员进入位于华盛顿特区市中心的总部。
因大量对外援助项目暂停,美国国际开发署约60名职员1月27日被要求“休假”。与这一机构合作的公共卫生研究院1月28日晚通知600名员工,他们因对外援助项目冻结被解雇。
当地时间2025年2月4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官网发布通知说,美国东部时间2月7日23时59分起,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直接雇用人员将处于“行政休假”状态,仅少数指定人员除外。通知说,对于已派驻美国境外的美国国际开发署人员,该机构正在制定相关计划以安排他们在30天内返回美国。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外的标识被拆除。USAID在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外的标牌当日已被胶带覆盖。
重组裁员
2025年2月3日,美国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国务卿鲁比奥说,特朗普政府试图改革美国国际开发署,却遭到“公然的不服从”“完全不合作”,因此“只能采取重大措施来控制局面”。鲁比奥在致国会议员的信件中称,他将授权国务院对外援助工作的负责人皮特·马罗科“开始审查并可能重组美国国际开发署”。CNN报道称,马罗科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任职于USAID。
2025年2月6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大量高级职员近期已被停职。同日,据路透社报道,4名消息人士当天向路透社爆料称,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总数从现有的10000多人裁撤至294人,其中非洲局只有12名员工,亚洲局只有8名员工。曾担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六年多的布莱恩·阿特伍德表示:“这太过分了。”他还表示,大规模解雇员工实际上会毁掉这个机构。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1日,美国国际开发署督察长
保罗·马丁被解雇。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官员不允许公开评论此事。国际开发署督察长办公室10日发布了一项报告,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关掉”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做法。保罗·马丁在报告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削减机构人员编制及全面冻结外援资金的做法,导致追踪美国纳税人资助的人道主义援助资金潜在滥用情况更加困难。据称,美国国际开发署负责调查的助理监察长马克·迈耶将接替马丁的职位。
机构被查
2025年2月7日消息,USAID代理署长美国国务卿
鲁比奥的看法,国际开发署是个完全失控的机构,既不对总统负责,也不对议会负责,而是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拿着本国纳税人的钱,全球到处赠送的慈善机构。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的使用方式“完全无法解释”,且很多都是“欺诈行为”,腐败程度“前所未有”。特朗普表示,应该关闭这个机构。当天晚些时候,美国国际开发署前任负责人表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解散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当地时间2025年2月3日,
鲁比奥称他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代理署长,他正在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活动进行审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这证实了美国国务院已实际上接管了国际开发署。
2025年2月7日消息,
埃隆·马斯克通过AI检索,找到那些可疑的项目和资金。比如:2010年
海地地震后,
克林顿的港口和发电厂项目支出11.4亿美元,没有建成任何东西;尼日利亚,主要承包商Chemonics涉嫌分包商多收费丑闻,损失数亿美元;爱尔兰制作DEI音乐剧70000美元;塞尔维亚DEI项目250万美元;哥伦比亚制作LGBT歌剧47000美元;伊拉克制作LGBT电视节目2000万美元;除了推动DEI、LGBT这些全球进步主义,USAID竟然是
BBC、POLITICO、
美联社、
纽约时报、
路透社等大牌媒体的幕后金主,总共为30多个不同国家的700多新闻机构、6200多名记者提供支持。
2025年2月12日消息,周二埃隆·马斯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同台时表示,DOGE将调查那些薪酬相对较低但资产净值却暴涨的联邦雇员。特朗普在谈话中还敦促马斯克深入研究“你的团队发现的东西:一些疯狂的数字,包括那个卷走约3000万美元的女人”。两人虽然并未点名,但暗指的对象显示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
萨曼莎·鲍尔。此前外界就广泛传闻称,鲍尔的年薪还不到25万美元,但其净资产在其任内的短短几年却飙升至了3000万美元。
提起诉讼
当地时间2025年2月6日,
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Government Employees)和美国外交服务协会向美国
华盛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内容针对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美国国际开发署采取的严厉打击行为,并寻求法官下令阻止这一已经造成“全球人道主义危机的违宪行为”。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法官卡尔·尼古拉斯(Carl Nichols)发布一项临时命令,要求约2700名被强制要求“行政休假”的美国国际开发署雇员恢复工作,这一法庭命令的有效期将持续到2月14日。这项命令阻止了特朗普政府实施从周六开始让约2200名USAID员工带薪休假的计划。
争议事件
干预受助国内政
2012年9月18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维多利亚·纽兰宣布,应
俄罗斯政府要求,
美国政府将停止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俄罗斯的援助活动。按美方说法,俄政府可能认为无需继续接受这一机构的援助。
2012年9月19日,俄罗斯
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告诉媒体:“美国国际开发署试图利用援助资金影响俄罗斯政治进程。”按
俄罗斯新闻社的说法,美国国际开发署在100多个国家活动,最近20年来在俄罗斯境内活动较频繁,不仅涉及公共卫生领域和挽救处境危险的青少年,还设立包括监督选举事务在内的机构。
2014年4月4日,据美国《
外交政策》杂志报道,近期,以提供
人道主义援助为名的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受多国指责从事情报工作以及干预受助国内政。
近日,美国被曝光于2010年在
古巴秘密建立了一个类似“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并借此暗中煽动当地民众示威,又一次引发了针对USAID的指责。金融专家迈克尔·赫德逊(Michael Hudson)则表示,美国对乌借贷发生于乌内战时期,已证明了IMF这样的金融机构成为了“美国
冷战政策的武器”。
美国是2010年发生的中东“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幕后黑手之一。
2011年以来,美一直对叙利亚
巴沙尔政府实行严厉制裁以迫其下台,另一方面,美一直在通过联合国向叙提供援助。截至2012年9月,美已向叙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人道援助,以帮助那些因战乱而面临饥荒或流离失所的平民。随着一包包印着“美国人民捐赠”温情字样的救济物资的到来,贫困国家的人们自然就在内心形成对美国的感激之情。必要的时候,这些人会愤而走上街头与政府对抗,为所谓的自由民主而奋斗。
2012年2月,在
埃及首都
开罗发生大规模要求军方交权的示威活动后,埃及军事当局以干涉埃及内政为名逮捕了43名外国非政府组织活动分子和援助工人,包括19名美国人,其中包括美国交通部长拉胡德的儿子。他为美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共和研究所工作,该组织与国际开发署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此举引起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弹。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发表声明,敦促埃及放人,并威胁美将停止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最后,埃及当局被迫就范。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积极开展活动,以传播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价值观。该署为了帮助突尼斯和埃及举行民主选举,投入巨资培训了7万多名选举观察员,并为大约200多万人提供选民培训课程。
2024年12月5日,
印度人民党在社交媒体发了一系列文,检举揭发美国国际开发署暗地资助调查机构发布“反印调查报告”,多次试图推翻莫迪政府。印人党点名了一个叫OCCRP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称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为OCCRP提供了4700万美元,将近该组织所获资金总数的55%。2021年,时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
萨曼莎·鲍尔在一次视频访谈中,将OCCRP描述为美国政府的“合作伙伴”。她说他们资助了一项计划,可以根据OCCRP披露的内容发起司法调查或制裁程序,最终目的是将之“武器化”。
当地时间2025年2月6日,阿塞拜疆外交部发言人哈吉扎德表示,阿塞拜疆已向美国发出通知,终止美国国际开发署在阿塞拜疆的活动。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2日,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账户上发文谴责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内的一些组织,利用人道主义或捍卫民主的名义为幌子,渗透和破坏古巴社会,强加殖民价值观,控制古巴精英和新闻界,以巩固美国的霸权。他在文中写道,1998到1999年间,美国国际开发署用超过600万美元进行数百次违反古巴宪法的行动。在2001到2006年,又拨款6100万美元用于142个针对古巴人民的非法项目和活动。
美国内外双标
虽然美国可以在海外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方式,推销民主价值,煽动反政府运动,干预他国选举。但在美国内,却严格禁止海外资金涉足美国大选,美国在这里使用的是双重标准。
1996年,美国大选期间,一度有媒体炒作污蔑中国政府资助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传言,美国国会还就此展开正式调查。2003年,又有传言说
瑞典和
加拿大资金流向政治行动组织MoveOn.org,试图阻止布什总统竞选连任。结果,该网站迫于压力,宣布禁止接受任何外国资助。充分揭露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两面性,美国可以明目张胆地在海外到处使钱,收买政治代理人,推销美国价值观,扶植亲美政权,却不允许任何外国资金涉足美国政治。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2月13日刊登文章指出,美国在其他国家帮助建立所谓的反独裁联盟,训练选举监督员,借口是“非民主国家”需要它们,但“这无法否认如下事实:这些外国组织正在干涉他国的选举进程,而这个做法甚至在美国国内都是不能接受的”。
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海外到处挥动“胡萝卜”,从事资助和煽动海外反政府活动,干的却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的勾当。普京正是识破了美国的伎俩,才决计拔掉美国的“胡萝卜”,以杜绝隐患。
参与生物实验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4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美国国防部在
乌克兰从事军事生物研究的最新文件分析结果。俄国防部称,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项目的规模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国际开发署、乔治索罗斯基金会和美国疾控中心都直接参与了项目的实施。8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正在研究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参与制造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拖欠承包款
2025年2月7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Politico》报援引代表承包商的行业协会负责人的话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拖欠承包商超6亿美元未付。
CIA邮件泄密
2025年2月5日,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为了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缩减政府人员的指令,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向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发送了一份邮件。因为工作疏忽,这封记录了大量情报人员身份信息的邮件没有加密,导致不少CIA特工正面临身份被曝光的风险。美媒称,这些人中就有CIA针对中国招聘的情报人员。由于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要求各部门汇总人员信息,CIA向其发送了一份本部门仍处于试用期的情报人员名单,这些人的名字和姓氏首字母均显示在了邮件中。
第一夫人动用资金
2025年2月,几家外媒翻看USAID受审查的文件发现,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女儿
伊万卡·特朗普、妻子第一夫人
梅拉尼娅·特朗普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都曾动用过该机构的资金。英国《每日邮报》略带讽刺地写道,在特朗普大量削减援助机构资金的同时,他找到了向家庭政府企业投资的方式。2月7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称,梅拉尼娅2018年访问
埃及时宣布,“我已与USAID建立伙伴关系,并正与之合作”。在
马拉维,她给当地的孩子们分发了书包、学习用品和足球,作为她与USAID扫盲项目倡议的一部分。
向极端组织供资
2025年2月10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根据美国智库“中东论坛”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近些年向一些极端组织提供了上亿美元的资金,这些组织与被西方认定的“恐怖组织”及其盟友有关联。报道称,这家智库2月4日公布的报告写道:“中东论坛对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务院的支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发现其向极端组织批准了总计1.64亿美元的拨款,其中至少1.22亿美元流向了与指定为恐怖组织及其支持者结盟的团体。”
“党争”议题
特朗普要拿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刀,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符合“
美国优先”战略下的美国外交政策,美国不会再盲目地、没有回报地使用美国人民的钱。实质上来看,这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常年“党争”议题,特朗普要来一次“大清洗”。
按
美联社说法,共和党和民主党多年来一直围绕国际开发署议题争执不休。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而民主党认为国际开发署应该是一个独立机构,有自主决策权。
集会抗议
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被勒令“行政休假”后,民众在国会大厦附近集会抗议。由民主党议员和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领导的抗议者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游行。参加当天集会的USAID雇员们高呼“马斯克必须离开”,并举着写着“USAID拯救生命!!!”的标语。特拉华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
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对在华盛顿对抗议人群表示,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标志着“美国的撤退”,他还称“毫无疑问,
埃隆·马斯克试图解散国际开发署是给中国的一份礼物,这是给俄罗斯的一份礼物,也是给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对手的一份礼物。”
社会影响
作为一个独立的
联邦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按照美国国务院制定的外交政策,力图“为那些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灾后重建以及为生活于民主自由之国家的人们提供帮助”。可以说是美国对国外的“利益输送”组织,对美国的外交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推进民主、人权和良政、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确保农业和食品安全、促进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就业、提高全球卫生水平、确保水质安全、危机和冲突管理、抗击疾病等。其主要方式就是资助各国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由它们代为执行具体工作,潜移默化地推销美国价值观。
USAID是美国对外“软实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针对第三世界国家输出影响力和美式价值观,包括扶持各种国外
NGO、媒体组织、学术项目、科研项目。其利用这些遍及全球的NGO组织,大力宣扬所谓的“民主”价值,深度渗透到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这些NGO所在国家政府是美国认为的“不友好国家”,USAID就会援助甚至直接建立反政府NGO组织,以便在时机成熟时煽动当地民众进行“
颜色革命”或政变。
国际评论
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对外援助为名,资助干涉他国内政等活动,在国际上广受批评。
2025年2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
沃洛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声称其是一个提供经济、医疗、教育和紧急人道援助的机构,而事实上已沦为触角遍及全球上百个国家的真正的犯罪网络。沃洛金说,该机构每年预算达500亿至600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各地实施多项犯罪活动。此外,该机构还在全球多国筹划和组织政变、资助恐怖组织、助长毒品蔓延等,并称要让那些对所犯罪行负有责任的人受到惩罚。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绍伊古表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所作所为已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害,该机构就像是一座冰山的顶端,下面有各种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再往下则是一些伪人道主义组织,包括“白头盔”组织和其他众多组织。他还表示,俄罗斯早已清楚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目标,早在2012年,该机构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就已被停止。
2025年2月6日,
萨尔瓦多总统
纳伊布·阿曼多·布克莱·奥特斯近日表示,世界各国政府对USAID的议程持批评态度,因为这些资金大部分被用来煽动异端思想、资助抗议活动和破坏合法政权。
2025年1月28日消息,国际慈善组织
乐施会美国主席阿比·马克斯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抛弃了美国两党长期以来在对外援助上的共识。“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仅占美国联邦预算1%,却可以拯救生命,抗击疾病,教育数以百万计孩子并减少贫困。”她说,“暂停并最终砍掉其中许多项目,对无数正在危机中度日的孩子和家庭来说,可能会产生攸关生死的后果。”
2025年2月11日,香港《
南华早报》评论称,这一事件正在考验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美国国际开发署前途未卜,美国政坛不忘扯上中俄,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
中国和
俄罗斯又“躺枪”了。有美国政客宣称,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标志着“美国的撤退”,特朗普政府和马斯克的行为无异于给中俄“送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