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理事会,是非政府间的国际档案专业组织。宗旨为: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档案学的发展;保护人类的档案遗产不受损害;鼓励人们利用和研究档案。
简介
国际档案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 ICA) 成立于1950年8月,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它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咨询性的合作关系,并与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国际信息和文献联合会、
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等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已有15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个组织。
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国际档案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的专业学术会议。
发展历史
1931年,在
国际联盟的主持下,智力合作研究所(英文:the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建立了常设档案咨询委员会(英文:Permanent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Archives,以下简称“委员会”)。
1934年,委员会出版了第一本《档案国际指南(International Guide on Archives)》。
194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正式成立。这一天也被定为
国际档案日。
1950年,国际档案理事会举办了第一次会议,会上诞生了国际档案理事会第一份官方期刊《Archivum》。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整个冷战期间国际档案理事会坚持向历史学家开放档案。1958-1984年期间,共出版了60卷《Guide to the Sources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s》。
1960年,随着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国际档案理事会建立相关分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档案馆。到了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建立起了档案服务体系。
1960年,第一个区域分会在东南亚成立,即国际档案理事会东南亚地区分会。
1970年,档案发展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Archival Development)成立。该委员会负责运行支持发展中国家档案事业的国际档案发展基金(英文:International Archival Development Fund ,简称FIDA)。
1976年,专业档案工作者协会(Professional Archivists' Associations)和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两个最初的部门成立。
1979年,在与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密切合作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组织专家开展了“文件和档案管理计划”研究项目(英文:Records and Archives Management Programme,简称RAMP),这些研究涉及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立法、培训和教育、档案遗产保护、档案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的基本问题。该项目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并以多种语言出版。
1993年,为促进欧洲档案管理现代化,国际档案理事会开始和欧盟开展广泛合作。
199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了首个标准《国际档案著录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Archival Description ISAD(G))》。这一标准很快被世界各地的档案工作者迅速采用,标志着国际档案理事会制定一系列描述标准的开端。
1995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发布了“广州宣言”,声明建议采取手段切实解决因战争和殖民导致的离散档案归还问题。
1996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发布了“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7年,为促进解决因战争、军事占领和国家继承引起的档案归还问题,欧盟参考国际档案理事会有关文件发布了文件。
2000年,在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密集游说下,欧盟发布了R13欧洲档案利用政策。
2001年,欧盟在R13基础上在发布了R15关于历史教学的档案利用政策。
2003年,
德斯蒙德·图图在南非开普敦的 CITRA 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2007年,由由太平洋地区分会 (PARBICA) 开发的工具包 Record Keeping for Good Governance 的第一个版本在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的 PARBICA 12 会议上发布。
2008年,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并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大会。
2009年,ICA 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举行了计划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在世界范围内资助和支持广泛项目的重大决策,这有助于实现 ICA 的战略目标。同年,西非分会( WARBICA) 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举行第一次会议。马耳他主办了国际圆桌会议档案。
2010年,国际档案理事会重启FIDA基金计划,任命了一个信托委员会,并发起项目征集。同年6月,韩国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和文化展览会(IACE 2010)的框架内主办了 ICA 执行委员会会议。在档案大会上,ICA 批准了《
档案共同宣言》。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档案共同宣言》。
201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大会期间的全体会议上,启用新章程。
2013年,首次自筹资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年度会议,共 500 多人参加。
2014年,首个青年档案学者资助计划——New Professional。
2015年,非洲计划(Africa Programme)获得批准。
2017年,建立培训计划(Training Programme)。
2018年,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70周年。
使命愿景目标
档案构成了国家和社会的记忆,塑造了他们的身份,是信息社会的基石。通过提供人类行为和交易的证据,档案支持行政管理并成为个人、组织和国家权利的基础。通过保障公民获得官方信息和了解其历史的权利,档案对于身份、民主、问责制和良好治理至关重要。
使命
促进世界各地档案的保存和使用。在履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致力于保护和增强世界记忆,并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增进交流。
愿景
通过分享关于专业档案和档案管理事务以及档案机构的管理和组织的经验、研究和想法,促进档案和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以及世界各地人类档案遗产的保护。
目标
倡导(Advocate):与国际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其他组织合作,鼓励和支持所有国家的档案发展。
专业(Professionalise):推进、组织和协调文件和档案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标准制定和其他活动。
联通(Connect):建立、维护和加强所有国家档案工作者之间以及所有机构、专业团体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无论位于何处,与文件和档案的管理或保存有关,或与档案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有关, 尤其是通过信息交流。
促进(Promote):通过使档案内容更广为人知并鼓励更多人利用档案,促进档案的解释和使用。
行动(Take action):开展任何支持上述目标的相关活动。
会员分类
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员分4类:其中A、B、C类为机构会员,A类是中央或国家级档案机构会员;B类是国家或国际专业协会或组织会员;C类是除A类和B类会员之外,与文件、档案管理和保护或档案培训、教育有关的机构会员。D类是个人会员。
机构设置
国际档案大会
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4年召开1次,负责讨论理事会的一切管理和活动事宜。
执行委员会
理事会的常设领导机构,在国际档案大会闭会期间享有最高领导权,在大会闭会期间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项目管理委员会
由理事会副主席领导,负责促进理事会的专业和技术项目,监督地区分会、专业处和专业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由1名内部审计人员和4名由年度代表大会选举的成员组成,负责对理事会项目开展及内外部交流进行评估,向执行委员会和年度代表大会报告。
论坛
包括A类成员参加的国家档案局(馆)长论坛 (Forum of National Archivists - FAN)和B类会员参加的专业协会论坛 (Forum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 FPA),负责为理事会战略定位做出贡献。
秘书和财务处
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保持会员之间的联系,开展与相关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
地区分会
截至2014年,理事会有阿拉伯地区分会(Arab Regional Branch – ARBICA)、东南亚地区分会(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Branch – SARBICA)、东南非地区分会(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 Regional Branch – ESARBICA)、加勒比海地区分会(Caribbean Regional Branch – CARBICA)、西南亚地区分会(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Branch – SARBICA)、西非地区分会(West African Regional Branch – WARBICA)、太平洋地区分会(Pacific Regional Branch – PARBICA)、拉丁美洲档案协会(Latin American Regional Branch – ALA)、中非地区分会(Central Africa Regional Branch – CENARBICA)、东亚地区分会(East Asian Regional Branch – EASTICA)、欧亚大陆地区分会(Eurasia Regional Branch – EURASICA)、欧洲地区分会(European Regional Branch – EURBICA)12个地区分会。
专业处
按业务领域把同类的档案工作者和档案机构组织到一起,截至2014年,理事会有教育培训处(Section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SAE)、建筑档案处(Section on Architectural Records – SAR)、企业档案处(Section on Business Archives – SBA)、国际组织档案工作者处(Section of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 SIO)、教会和宗教档案处(Section for Archives of Faith Traditions – SAFT)、文学艺术档案处(Section on Literary and Artistic Archives – SLA)、城市档案馆处(Section of Local, Municipal and Territorial Archives – SLMT)、体育档案处(Section on Sports Archives – SPO)、议会和政治团体档案处(Section for Archives of Parliaments and Political Parties – SPP)、大学和研究机构档案处(Section o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Archives – SUV)、档案人权处(Section on Archives and Human Rights – SAHR)等11个专业处。
专业组
包括宣传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Advocacy – AEG)、档案建筑和环境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Archive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s – EGABE)、档案著录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Archival Description – EGAD)、数字和实体文件管理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Managing Digital and Physical Records – EGMDPR)、应急管理与灾备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 EGEMDP)、土著事务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Indigenous Matters – EGIM)、法律事务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Legal Matters – EGLM)、摄影与视听档案专家组(Photographic and Audiovisual Archives Expert Group – PAAG)、研究服务与宣传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Research Services and Outreach – EGRSO)、档案遗产共享专家组(Expert Group on Shared Archival Heritage – EGSAH)、反盗窃、贩运和篡改专家小组(Expert Group against Theft, Trafficking and Tampering – EGATTT)等11个工作组。
主要活动
理事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召开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央或国家级档案机构类会员和专业协会类会员多数共同请求下召开特别大会;通过各种专题讨论会和国际性的专业调查;探讨和推广档案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措施;介绍各国档案馆馆藏;宣传档案工作意义;培训档案专业人才等。
中国被1960年第 4届国际档案大会通过为A类成员国;1980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正式申请入会;同年 9月中国一名代表被第9届大会选举为执行委员会委员(1982~1986); 1984 年第 10 届大会又选举一名中国代表为执行委员(1986~1990);同年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申请入会为C类会员;1989年第11届大会期间,中国档案工作代表团积极参加了各个专业会议的活动。
国际合作
国际档案理事会为各国档案同行交流经验、研讨共同关心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促进了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深化和发展。国际档案理事会是档案发展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咨询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甲类咨询会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委员会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国际蓝盾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Blue Shield,ICBS)等其他非政府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档案学的发展;保护人类的档案遗产不受损害;鼓励人们利用和研究档案;协调档案管理的国际活动。
出版物
理事会的出版物有:①期刊。包括《逗号(Com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val Science)》《闪光(Flash)》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公报及各地区分会杂志等。②年鉴。③指南。包括《欧洲财富》《拉丁美洲史料指南》《北美、亚洲和大洋洲史料指南》《亚洲史料指南》。④论著。包括《档案材料的保护和修复》《档案馆建筑与设备手册》《档案法示范草案》。⑤工具书:《档案术语词典》等。⑤通讯: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通讯(Newsletter)。⑥博客:ICA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