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国际隧道协会、国际桥梁协会等多方业内相关机构的共同参与和组织下,由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桥梁和隧道技术大会。
会议主题
2012年:“长大桥隧——变天堑为通途”
2013年:“聚焦工程安全 践行创新理念”
2014年:“如何实现桥隧强国的中国梦”
2015年:“科技让桥梁与隧道四通八达”
2016年:“大规模桥隧工程建设与设备创新”
2017年:“深入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路桥隧工程信息化”
2018年:“路桥隧协同发展,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019年:“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
2020年:“创新引领,建养并重”
2021年:“推动创新发展,铸就高品质工程”
2023年:“智能打造新优势,创新释放新动能”
最新会议
IBTC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以下简称IBTC桥隧大会)是国内最早关注大型交通工程的桥隧方案比选与工程技术创新,以及桥隧建设和运营维护一系列重要问题解决的综合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为总结经验、交流成果,提升重大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24(第十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将于2024年6月在上海召开。
八大亮点铸就顶级盛会
专业权威积淀,品牌优势传承:源于2012年,紧抓“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当前国内最专业的桥梁与隧道会展品牌,行业内最权威的道路、桥梁与隧道信息、交流与商贸平台。
组织阵容强大,规模突破历史:
中国工程院土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主办同期大会,汇聚了业界各专业人士的参与。规划展出面积10000平方米,15个国家和地区,观众邀请数量突破1万人。
行业翘楚云集,尖端技术汇聚:汇集桥梁与隧道领域多位院士与十几位顶级专家,国内外重点在建、拟建路桥隧工程业主,中铁、中铁建、中建、中交、中水、中冶、地方市政建设集团等建设施工单位云集。
一带一路机遇,三大主题演绎:打造路桥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TBM/盾构掘进机装备三大展区,综合演绎“一带一路”产业热点和“路桥隧主题展”。
对话前沿技术,接轨国际市场:全球10家国外行业机构,5个国家驻沪领事馆和超过3家海外展览机构联合打造。
媒体信息报道,推广网络共享:隧道网、隧道建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推广网络,全面覆盖上游技术装备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
目标买家明确,区域涵盖广泛:借助全球范围极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活动,将迎来以下领域的专业观众、买家和代表团:政府职能部门;地铁、道桥、市政、交通等建设开发公司、大型工程建设央企及各地市政建设公司;各城市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评估以及运营管理等单位;相关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协会;工程装备制造及相关设备企业;投融资、金融等服务行业;相关国际协会组织及采购代表等。
参展范围
■ 路桥隧设计成果展区
桥隧重大工程建设成果;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建设施工单位的优秀成果等。
■ 路桥隧工程材料与设备专题展示区
- 设备类:筑路机械、养路机械、其他路基建设、维修设备、筑养路工程机械配套及零部件;桥梁施工、探索勘测、抗震缓冲等装置设备等。
- 构件类:钢结构部件、
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应力钢索、张拉工具、桥面铺装、索具等。
- 材料类:道路桥梁防水、防腐、防火、加固、养护等材料;
橡胶止水带、格栅、环氧沥青、
防水堵漏材料;化学
注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
- 照明技术与产品:LED照明、隧道灯、市政照明等
- 相关设备:通风设备;通讯设备;地下监控设备;地下供电设备等。
- 检测仪器类:各种数据采集仪器、各种检测试验仪器、各种测量测试仪器等。
- 软件类:BIM及设计类软件。
- 服务/咨询:认证单位、咨询机构、工程服务、金融/保险、系统分析/开发、技术中心等。
■ TBM/盾构掘进机装备及零部件专题展示区
- 机械设备类:TBM、盾构隧道掘进设备、凿岩机、风钻、探水钻、发爆机、污水泵、砼喷射机、调度绞车、锚索机、除尘风机、喷浆机、锚杆机、张拉机具、
液压支架、拉拨工具、风动扳手等。
- 掘进盾构机零部件:刀盘、刀具、盾体钢结构、减速器、输送机、拖车等。
- 运输设备类:单轨吊车、齿轨车、
带式输送机、倾斜井巷串车等。
- 安全设备类:
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机保温保护装置、瓦斯闭锁保护装置、门闭锁保护装置等。
展会推广
广告宣传
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杂志、网站、报刊及内部通讯上即时发布会展筹备的进展情况;展会开幕前一个月左右通过电台、电视台、户外大型广告、地铁和楼宇广告等媒体资源向社会公开宣传展会信息,最大程度提升展会知名度;
资料派发
主办单位印制邀请函、门票、展览会刊、参观指南、DM宣传单、资料袋等20余万份宣传资料定向寄送给专业买家及专业人士,邀请其前来贸易洽谈;
渠道资源
主办单位会同(桥、隧)行业管理部门、相关协(学)会、特邀媒体、海外支持单位、业内大型企业等渠道邀请至少5万人次的专业买家及相关人士前来参观、交流、洽谈、贸易;
配套活动
于展会同期策划各类技术交流会、研讨会、
产业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媒体现场采访等相关活动,从而扩大展会影响力、提升展会规模与层次;
专家评价
徐进,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
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在一起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研讨技术,对促进我国桥梁隧道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林元培,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是一次有特色的会议,把桥隧放到一起,让桥梁和隧道领域的人们互相学习,真正做到了桥隧不分家。
Harald Wagner,ITA顾问
本次盛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会议组织非常周到。
肖汝诚,同济大学教授
非常荣幸接到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的邀请参会,并发表报告。本次大会无论是在会议规模、邀请嘉宾在行业内的地位、主题报告的学术水平,还是对行业发展的影响,都体现出了很高的规格和水平。
往期回顾
【2012第一届】2012年8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
【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自2012 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专业性、权威性的桥梁与隧道领域交流平台之一,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
中国公路学会、
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大桥局等诸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的指导与支持。
2014 年4 月23—25 日,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暨在上海浦东展览馆再度隆重举行,活动以更专业的学术活动、更强的国际化阵容、更大的展示规模、更广泛的宣传渠道重装上阵,为行业内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创造最佳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
【2016第五届】本届大会主论坛有幸邀请到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顾问傅德明担任主持,并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应名洪、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赵宪忠分别为大会开幕致辞。另外,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孙钧院士作了题为《近年来国内多座已建、待建长大越江/跨海隧道工程技术关键的思考 》的报告,对近些年来国内包括江阴长江大桥、上海杨浦大桥、厦门海沧大桥、苏通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已建或在建桥梁的关键技术进行解读;并针对国内部分项目结合国外桥隧项目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工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肖汝诚《跨海工程中的桥隧之争》、宁波市轨道交通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朱瑶宏《类矩形盾构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前景》、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大桥设计分院总工程师岳贵平《钢桥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等演讲均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和高度关注。此外,前澳大利亚隧道协会悉尼主席Edward,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分会会长俞琚,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顾问王振信,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等国内外业界专家、实业家多达70余位也受邀并出席了本届大会。同时,本届大会也得到了众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者、科技人员、企业代表及相关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包括来自荷兰、澳大利亚、丹麦的外籍专家及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单位、大型施工与设计企业、基建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八百名代表参与了本届大会,与会规模远超前四届。
【2018第七届】:5月10日-11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18IBTC(第七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世贸商城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英国、日本、荷兰、德国等全世界范围共计600余位企事业代表出席会议。大会聚焦了产业前沿及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等,高度重视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我国桥隧产业大型化、装备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策划运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郑皆连、林元培、梁文灝、陈政清、孔宪京、郑健龙、邓铭江、钮新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郝洪,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蒋宇静等多位知名院士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施工、管理单位近900位企事业代表共商桥隧工程建设的发展,为业界呈现了一场巅峰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国强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中国工程院三局巡视员安耀辉,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十届】: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国强主持,大会主席杜彦良院士、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伟强、中国工程院三局一级巡视员安耀辉、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隆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精彩致辞,国内外院士杜彦良、张喜刚、邓文中、王景全、缪昌文、钮新强、郑健龙、冯夏庭、Herbert Mang、Luc Taerwe、吴智深、蒋宇静、郝洪等都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与大会开幕式。
【2023年第十一届】
以“智能打造新优势,创新释放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于2023年9月24在成都开幕。大会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卢春房、张喜刚担任大会主席。
大会主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张喜刚、田红旗,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何满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新加坡陆路运输管理局Lim Chia Yong Johnny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分享了桥隧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观点和发展战略趋势。
9月24日下午,大会聚焦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个主题举行论坛,7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设案例、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9月25日,大会还举办了“复杂环境桥隧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针对严酷环境下路桥工程安全建造与长寿命保障、极端环境长大隧道与深埋地下工程建设和服役安全两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会期间,5位院士和2位国内外基础设施领域中青年专家分别做超大跨径拱桥建造实践及创新、长大桥梁安全运维等主旨报告,分享桥隧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观点和发展趋势。大会聚焦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个主题举行论坛,7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设案例、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大会还举办了“复杂环境桥隧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并展出40余项桥隧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设置多条工程考察线路。
媒体报道
【CCTV】:上海举办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于2012年8月2-3日在上海银河宾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桥梁与地下工程的专家学者及英国、意大利、日本的专家计360人。国际隧协副主席白云、国际桥协副主席葛耀君,原国际隧协主席马丁,国际隧协副主席瓦格纳、日本地质地盘研究所桥本所长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召开 2012年8月2日至3日,“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长大桥隧——变天堑为通途”。
本届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和
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支持,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企业、高校的协办。同时,会议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隧道网、《桥梁》杂志、《隧道建设》杂志等行业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4月11~12日,“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主办,上海闻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承办。本届会议主题为:聚焦工程安全,践行创新理念。中国科学院孙均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王梦恕、杨永斌、欧进萍、林元培等4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建筑施工、咨询规划、生产制造等单位的近50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桥梁隧道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的相关技术。
展望未来
大会持续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推进我国桥梁隧道行业的健康发展。2021(第十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参会人数在上届的800余人基础上增加至1000余人,演讲报告增加至50余个,有近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展,我们通过各类专业渠道及庞大的媒体资源组织邀请众多的专业观众莅临现场,共话行业技术新进展。
本次活动以更专业的学术活动、更强的国际阵容、更大的展示规模、更广泛的宣传渠道重装上阵,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