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

国际黄金市场进行黄金交易的价格

国际金价(International gold price),即国际黄金价格,指国际黄金市场进行黄金交易的价格。国际金价每天浮动,以盎司计价,有开盘价、中间价和收盘价,按惯例是以伦敦黄金市场的报价作为世界黄金市场上的代表性价格,其他还有纽约、苏黎世、香港等地区的金市价格。中国多采用伦敦每日收盘价作为金银币出口的计价价格。

基本概念
黄金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兼具商品、货币和金融属性,是资产的象征,其价值不仅在于其物理属性,更在于其在经济、金融乃至社会层面的多重意义。历史上,黄金不仅被用作货币和财富储存手段,还在珠宝、工业和金融市场中广泛应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尽管纸币和电子货币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作为重要的储备资产和投资工具,黄金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国际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中,黄金仍然充当最后的支付手段,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是指专门从事黄金买卖交易的市场。由于黄金与货币的传统联系,黄金是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可以作为国际货币保值的手段,黄金市场属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范畴。
国际黄金价格
国际金价,即国际黄金价格,指国际黄金市场进行黄金交易的价格。国际黄金交易的报价按惯例是以伦敦黄金市场的报价作为世界黄金市场上的代表性价格。自从黄金价格自由浮动以来,伦敦市场上一直实行每日定价的传统方式。其他各大黄金市场价格也基本参照这一价格水平上下浮动。
国际金价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从其走势上可把脉世界经济的动荡,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形成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发展历史
国际黄金市场形成
公元前700年,人类第一块铸金币诞生。1850年,黄金价格为每盎司20美元左右。在19世纪后半叶,黄金社会生产力有了突破,黄金产地也从此扩展到多个国家。
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在各国广泛流行,金币在国际间流通,其交易便形成了国际黄金市场,实际上也是外汇市场,因为那时的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是合二为一的。渐渐地,黄金市场逐步发展,并在金融领域取得重要地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纸币作用的加强,黄金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有所削弱。截至1933年,黄金价格保持平稳,保持在每盎司20美元左右的水平。
自1934年起,随着罗斯福总统的决策,黄金价格被固定在每盎司35美元,这一时期持续了长达三十余年。二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了近20年的战后繁荣。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战胜国的政治红利大幅消退,叠加越南战争的持续消耗,美国经济明显放缓,财政赤字显著增加,贸易逆差持续积累,美元出现了“信任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出现大幅贬值,使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最终导致了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直至1967年,黄金市场重新开放。1968年,黄金价格缓慢上涨。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央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
黄金牛市
国际金价第一次牛市:70年代初,国际金价为30多美元美元/盎司;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期间国际金价大涨,从35美元一路涨至184.27美元,大涨超过427%,月涨幅超过7.2%。
国际金价第二次牛市: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黄金非货币化的过程,之后黄金主要以商品形式出现,各国的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1980年1月,国际金价触及每盎司850.00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准;同年9月,黄金的价格为每盎司667美元,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涨幅高达5.4倍;同年,为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金价上升对美元造成的巨大冲击,美国政府实行了紧缩银根和高利率政策,提高了人们持有黄金的成本,抑制了金价上涨。
国际金价第三次牛市:1985年9月,为了抑制日本的竞争力,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美元大幅贬值。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日下跌22.61%,标普500指数单日下跌20.47%。受到广场协议以及美股暴跌影响,国际金价从299.1美元大涨至486.13美元,大涨超过63%。
进入熊市
美元经过前期大幅贬值之后,逐渐坚挺起来,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角色。黄金则锋芒不再,开始进入长达20年左右的熊市,1999年8月,国际金价创下了252.8美元/盎司的历史最低价格。
再次上涨
国际金价第四次牛市: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恐怖袭击先后发生,美国本土麻烦不断。为降低恐慌、提振经济,美联储大幅降息(次贷危机导火索),国际金价随之大涨。
2003年年初,国际金价为每盎司345.25美元,同年2月初,金价一度涨到近388.9美元一盎司。几经波折后,2003年9月底再创394美元高位,12月初,突破400美元关口,全年升幅约为17.8%,金价升至八年来的高位。国际金价逐年攀升,到2006年5月12日达到了26年的高点,每盎司725美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发酵,也刺激了黄金价格的上涨。受到互联网泡沫破裂、9.11恐怖袭击、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暴涨至968.43美元,大涨超过272%。这也是历史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牛市,长达7年之久。此后国际金价又暴跌,仅一个月时间内就下跌了约160美元,跌幅高达21.9%。
国际金价第五次牛市:2008年,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黄金价格加速上涨,国际金价越上千元大关,之后越发不可收拾,不断走出犀利的行情,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同年11月底,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但次贷危机背后是金融过度创新、债务问题累积引发的深层次经济危机,因此美联储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了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托底经济,而效果整体有限。
由于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国际市场原油需求下降,国际油价自2009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截至12月4日的每桶40.50美元,已累计下跌了106.77美元,跌幅为72.49%。同时,油价下跌也拖累了金价,现货黄金自7月15日每盎司988.20美元下跌以来,截至12月4日的每盎司740.40美元,累计下跌了247.80美元,跌幅为25.08%。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国际黄金价格月均价从2009年的760.9美元/盎司大涨至2011年1771.9美元/盎司,累计涨幅133%。2011年9月6日,国际金价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1920.80美元。
牛市终结
自2011年9月的金价高点至2013年4月的19个月时间里,纽约金价已经下跌了400多美元,跌幅为21%。按照跌幅超过20%即算进入熊市的惯例,黄金市场开始进入熊市。12年的黄金牛市正式终结。
2015年12月开始,国际金价从每盎司1060美元震荡上行。2016年上半年,受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影响,国际金价大幅攀升,高峰出现在7月,最高探至1375.31美元/盎司,涨幅达25%;下半年,受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美联储加息落地等影响,出现大幅重挫,回吐当年大半涨幅。
步入上升通道
2018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黄金价格重新步入上升通道。10月开始,国际金价启动第六次牛市,一度涨幅超过10%,在1200美元整固。
2019年1月,金市转暖再度站上1300$/盎司关口,6-8月金价总体上跌宕上扬,并在8月迎来近六年来国际金价的高峰,走上1550$/盎司的重要关口,9月初金价展现出盘调趋势,有所回落;同年,美国经济显出疲态,制造业PMI持续下行,美联储于下半年开始降息。
2020年初,新冠疫情猛烈冲击,美联储急速降息扩表,带动国际金价飙升。截至2020年5月18日,伦敦黄金价格向上突破到1765美元/盎司。同年8月,金价每盎司上涨至2048美元,涨幅达到74%。
2021年金价以1898美元开年,之后一路下跌,一季度结束时跌至该年最低价位1700美元。同年7月,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德尔塔变异毒株)令全球住院人数急升,导致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资金转而追捧债券及黄金等避险资产。美元金价在7月上升4%,使得2021年均价重回1800美元/盎司水平。2021年全年美元金价共录得3.6%的跌幅。
2022年,全球黄金市场经历了高开低走、剧烈震荡的一年。年初,国际金价在每盎司1800美元左右徘徊,随着地缘冲突爆发,金价冲上2000美元/盎司,一度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国际金价承压震荡下行。截至9月底,全球央行的净购金量达673吨,为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年度净购金量。10月底,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6745.8吨。
2023年,随着全球央行加大黄金的储备力度,各地涌现出“抢金潮”,同时黄金价格开启了一段快速上涨,2023年年初国际金价为1845美元每盎司;12月底,为每盎司2078美元。
显著上涨
2024年年初,国际金价开始显著上涨。在持续发酵的地缘冲突、美联储降息以及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起步于2072.7美元/盎司的国际金价,自2月14日触及年内最低点1996.4美元/盎司后,便展开了一波上涨行情。5月底,上涨至每盎司2348美元;7月18日,为2447美元每盎司,相比2023年涨幅达到32.63%。10月30日,创下该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2801.8美元/盎司。2024年年内,国际金价已40次打破历史纪录,黄金需求总量在第三季度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2025年2月5日,现货黄金一度触及2858.2美元/盎司,COMEX黄金触及2886.1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自该年1月1日以来,国际金价实现连续五周上涨,现货黄金、COMEX黄金价格涨幅均超8%,每盎司涨超210美元。
国际黄金交易
交易主体
国际黄金市场交易的主体主要包括五类:国际金商(最典型的就是伦敦黄金市场上的五大金行)、银行、对冲基金 (Hedge Fund)、法人机构和私人投资者、经纪公司(专门从事代理非交易所会员进行黄金交易,并收取佣金)。
交易客体
黄金市场上交易的黄金形式多样,主要有金块交易、金条交易、金币交易和黄金券交易四种。金块和金条的价格按纯金的重量来计算,用其重量乘以其成色,再乘以黄金价格。金币价格往往比金条价格高出3%~5%,黄金券上标明编号和持有者姓名,不得私自转让,但可以随时兑现,交易量越来越大。
交易方式
主要交易市场
全球最著名的国际黄金市场有五个,即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香港的国际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历史悠久,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市场之一。其交易的黄金数量巨大,多采用批发交易。一般情况下,各产金国的黄金首先集中到伦敦,然后再分配到世界各地。伦敦黄金经纪商的黄金定价是最重要的国际金价晴雨表。
苏黎世是实物黄金交易中心之一。苏黎世黄金市场以瑞士三大银行为中心,联合经营黄金。与伦敦金商不同的是,他们不但充当经纪人,还掌握大量黄金储备进行黄金交易。三大银行除了是现货黄金的交易市场,同时银行亦会参与黄金的投资性买卖活动。
苏黎世黄金市场在每个交易日任一特定时间,根据供需状况订立当日交易金价,这个价格就是苏黎世的黄金官价。全日金价在此基础上波动,不受涨停跌版限制。
纽约黄金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期货市场。每年有2/3的黄金期货契约在纽约成交。纽约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世界黄金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促进了纽约黄金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纽约黄金期货市场巨大的交易量,使伦敦黄金市场的每日定价制的权威受到影响,有时还不如纽约黄金市场的定价更具适合性。
纽约黄金市场的成交月份均以双数之月份;一般而言,较远期月份的金价水位较高,同时成交亦较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黄金产品包括:黄金期货、迷你期货,黄金基金和黄金期权。由于纽约期金市场由大型的对冲基金及机构为主,庞大的交易量吸引各方的投资者加入,做成纽约黄金市场具有极高的市场流动性。
芝加哥黄金交易市场与纽约黄金市场同时发展起来,二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竞争。芝加哥黄金市场以期货交易为主,以金衡盎司99.5%纯金为标准交收单位,每宗交易最低额以100金衡盎司为单位,以美元报价。
香港黄金市场兼有实物交易和期货交易,在交易中交没有时间限制,不仅其金条市场是东南亚地区交易最活跃的市场,而且它还联结欧美国际性黄金市场,昼夜进行交易。
香港黄金市场可分为:一是主体市场,以集资为主的金银贸易市场,以港元计价。二是无形市场,以伦敦经营方式,通过电讯成交。三是期货市场,按纽约、芝加哥方式交易,美元计价。
香港黄金市场的黄金买卖集中在香港金银贸易场进行。由于香港时间凌晨2时30分至3时这段时间正值世界其他黄金市场休市之际,欲继续进行黄金买卖交易者,就必须到香港黄金市场,加上香港黄金市场无外汇管制等客观有利条件,使香港黄金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区最主要的黄金市场,香港市场每日报价均被其他交易市场密切关注。
交易时间
国际黄金市场并非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开市,而是受到不同地区和交易所的影响。黄金市场的开市时间相互重叠的时段通常是市场交易最为活跃和波动较大的时候。例如,伦敦和纽约市场的交易时间有一定的重叠,这期间的市场流动性较高,价格波动也相对较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
黄金计价
计量黄金重量的主要计量单位为:盎司、克、千克、吨等。国际上一般通用的黄金计量单位为盎司,国际黄金价格都是以盎司为计价单位。1盎司=31.1035克。
国际金价每天是浮动的,有开盘价、中间价和收盘价。
国际金价一般以伦敦金市为标准,该市场交易市场现货交易由美元计价,期货交易为英镑计价;其他还有纽约、苏黎世、香港等地区的金市价格。
中国多采用伦敦每日收盘价作为金银币出口的计价价格。
行情主要特点
高流动性
黄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交易活跃,参与者众多,这使得黄金的买卖相对容易,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市场供需变化。
抗通胀属性
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黄金通常会因其保值特性而价格上涨。
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大
经济增长、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都会对国际金价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经济衰退时,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往往推动国际金价上涨。
地缘政治风险敏感性
地区冲突、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会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为寻求资金安全,会转向黄金,从而推动国际金价上升。
影响因素
国际金价不仅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对经济、政治的变动也非常敏感,通货膨胀率、美元指数、货币政策、汇率变化和石油价格等因素都对黄金价格波动产生重大影响,地缘政治、地区冲突和国际紧张局势以及国际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也会加剧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
供求关系
黄金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为影响国际金价的重要因素。如果供给不足而需求高涨,国际金价自然会随之攀升。
黄金的供给来自各国金矿的开采和出售。世界上的主要产金国有南非、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其中南非产量最高,平均每年有700吨;同时,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动用黄金储备向市场出售黄金也形成对黄金的供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美国金融危机之前,全球货币供应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而黄金每年的自然增长量却只有1.3%。全球每年黄金开采量在2001年触及2645吨峰值后,就一直未能再创新高,而全球每年黄金需求为4000吨,而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黄金成本上升是影响黄金供应减少的一个因素。
黄金需求主要是指首饰用金、其他工业用金以及投资用金等。首饰用金和投资需求占黄金需求的绝大部分,对黄金需求影响巨大;工业用金占需求量比例比较小,大约15%左右,一般对黄金价格影响不大。黄金投资、投机需求也是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黄金的需求一般受国际政治形势、通货膨胀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认为黄金在金融危机时是财富最好的储备投资。其中,中国和印度是全球黄金需求最大的国家,2011年占全球金饰需求的55%、全球总需求的49%。
国际政局和战争等因素
政治与经济的不确定性、战争事件,往往是推动国际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当全球局势不稳定,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充满疑虑时,黄金往往会成为他们寻求安全的港湾。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国际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越南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国际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再如“9·11”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欧债风险、 利比亚战局、阿富汗撤兵、基地组织的恐怖暴力活动、战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都曾成为黄金价格上涨的导火线。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物价大幅上升,会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国际金价会明显上升。因为黄金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黄金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因此,在通胀情况下人们往往抛弃纸币,购进实金,以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在通胀的背景下,国际金价往往会上涨。
黄金储备
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黄金作为各国储备资产,其防范金融安全的作用不容忽视。欧洲中央银行认为,黄金加强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提高了公众对发行货币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肯定了黄金对其资产负债表有基础支持作用。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由于未来市场对安全资产的需求将与日俱增,黄金的稀缺性也导致全球国际金价的上涨。持有黄金储备,可以有效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美国金融危机后,黄金的避险功能增强。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各国央行不再售金而是改为“吸金”,大量增持黄金储备。各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量抛售或增持黄金储备,都会引起黄金市场金价的剧烈波动。政府的黄金拍卖政策也会对国际金价产生影响。政府的拍卖行为可能会改变市场的供需平衡,从而影响黄金的价格。
美元指数
由于黄金是以美元为计价方式,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后黄金与美元脱离了关系,但由于黄金的货币和金融属性,因而黄金与美元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美元与黄金呈反向关系,即美元涨黄金落,黄金涨黄金落。从历史数据来看,二者的关系并不稳定,有时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高度相关性。国际金价的坚挺常常与弱势美元为前提,而国际金价的走强常常与世界经济的格局调整相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了美元的持续性贬值,人们开始追捧类似黄金这样的保值货币,推动了黄金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原油价格
原油、美元和黄金一起并称为“三金”,在国际大宗商品中占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
黄金和原油的价格具有正相关性,即两者价格变动具有同向性。由于世界主要石油现货与期货价格都以美元标价,油价涨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汇率的变化,世界通胀率的变化,高油价加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引发黄金价格上升。
石油生产大国如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湾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手中持有巨额的石油美元。当国际黄金价格波动时,它们对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而黄金作为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优良工具,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石油价格上涨时期,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会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会相应地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增加国际黄金市场上对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
黄金基金ETF
国际上比较有名的黄金ETF基金,其购买或抛售黄金对国际金价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黄金ETF是指以黄金为基础资产,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的金融衍生品。黄金ETF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买卖方便,交易费用低廉,相较于其他黄金投资渠道的费用优势十分突出。此外,黄金ETF还具备保管安全、流动性强等优点。实物贵金属投资产品的表现超越了金矿股权投资。投资者不断撤出股票市场,转而投资黄金基金(ETF)。随着贵金属价格与金矿股票价格的负相关性增强,私人投资者继续持有黄金ETF头寸,市场交投活跃。黄金基金ETF的购买和抛售,对黄金价格也产生重要影响。
股市行情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国际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络,则国际金价下降。
中国市场
国际金价走势与外汇市场密切相关,新兴市场投资者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黄金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将不断浮现。中国黄金进口量十分可观,民间黄金投资不断增加,中国黄金市场在未来的国际定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市场正积极推动定价影响力的提升,包括一系列机构的“走出去”以及海外资金的“引进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均是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会员,中国建设银行均是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会员。截至202412月,中国已在国际黄金产业中囊获三个“第一”,分别是: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第一大黄金消费国,第一大黄金加工国。
相关事件
国际局势动荡
1979年底,美国在伊朗的人质危机,及同年12月26日苏联出兵阿富汗两大事件,为本来将要爆炸的国际局势火上浇油,促使了金价飞涨。1980年1月18日,伦敦黄金市场午后定价高达835.5美元,而纽约当天的COMEX期金价格突破1千美元大关,这是黄金有史以来成交的最高价格。但金价在此之后的两个多月期间迅速下滑,回跌到500美元以下,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一涨一跌来回的差距达到600美元以上。
奥巴马连任
2012年11月6日,美国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奥巴马连任,在市场看来意味着此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得到保证,美元将因此继续贬值,而非美货币则相应升值。截至当6日17时的24小时内,国际金价白天大幅度走高了50多美元(近3%),连跨1695、1700、1720美元三道技术阻力位,收复上周下跌失地。6日傍晚,国际金价行至1730美元每盎司关口。
伦敦黄金定盘价调整
2015年3月20日,延用近百年的伦敦黄金定盘价迎来重大调整。伦敦黄金定价机制的自律管理机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金价取代传统的伦敦定盘价,洲际交易所基准管理机构是新机制的管理人,与之前少数银行通过电话定价方式不同,新机制的定价是一个基于电子化、可交易的拍卖过程,不过和伦敦定盘价的发布频率一样,新的机制仍是在上午和下午各发布一次。
美联储加息
2022年12月,美联储年内连续第七次加息,也是在连续四次的75个基点加息后,加息幅度首次缩小至50个基点。算上该次的50个基点,美联储在本轮加息周期已累计加息4.25%。4.25%~4.50%的利率区间,也再次刷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高。现货黄金一度跳水14美元至1795美元,随后重回1810美元关口,截至发稿,依然维持下跌,跌幅在0.18%,报1807.37美元。
金价跳水
2023年10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下跌,国际金价出现“跳水”,同时中国国内金价在中秋、国庆“双节”假期也出现一定程度下跌。黄金饰品的价格已经跌到每克600元以下,和9月中下旬的金价相比,部分门店每克下跌超过70元。几乎每家店铺都在显眼的位置摆上了促销的招牌,消费者购买热情较高。
央行购金
2024年前9个月,全球央行购买了694吨黄金。同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时隔6个月后恢复黄金购买。分析师认为,鉴于美国政策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各国中央银行增加黄金购买以分散美元持有,金价在2025年预计会达到每盎司3000美元。
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对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加征10%的关税,同时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该关税政策原定于2月4日生效,但随后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通话后,特朗普决定将对加、墨两国的关税措施推迟30天实施。受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贸易冲突风险的担忧推动,加之美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国际金价于2月5日创下历史新高,现货金上涨0.2%至每盎司2848.69美元,盘中早些时候曾触及2853.97美元的历史高位。美国黄金期货上涨0.2%至2879.70美元。
中美贸易局势
2025年2月6日,金价一度下滑1%至2834.08美元/盎司附近,因美元在关键就业报告公布前反弹,且投资者获利了结,此前五个交易日金价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而连续创下纪录新高。由于担心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投资者正在寻求黄金等避险资产的庇护。特朗普称不急于与中国谈判,增加了不确定性,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
历年走势
2025年
2025年1月30日10点,国际金价报2752.2美元/盎司,中国金价报645.3元/克。
当地时间2025年1月30日,国际金价在欧洲交易时段一度突破每盎司2800美元,创下盘中历史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月30日18时52分,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黄金期价报每盎司2817.1美元,涨幅一度达0.84%。
2024年
2024年3月9日,国际金价继续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周四收于每盎司2165.2美元,涨幅为0.32%,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下收盘历史新高。3月28日,国际金价连续第二日创下收盘历史新高。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2238.40美元。
2024年4月1日,国际金价延续涨势,再创新高。现货黄金价格当天上涨1.32%至每盎司2265.53美元。4月3日,国际金价继续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上涨1.45%,报2315.0美元/盎司,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收盘历史新高。4月9日,国际金价盘中再创新高。截至北京时间9日17时,数据显示,伦敦金现(现货黄金)最高上冲至2358.77美元/盎司。4月12日,现货黄金首次升至每盎司24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5月17日,现货黄金突破2410美元/盎司,日内涨1.33%。5月20日,国际金价持续走高,COMEX黄金期货报2445.5美元/盎司,盘中最高触及2454.2美元/盎司。
2024年7月11日,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2%,现报2420.54美元/盎司。9月16日,现货黄金价格上涨至每盎司2589.02美元新高。11月25日,国际金价跌幅一度扩大至2%。12月31日,国际金价小幅上涨,2024全年累计涨超27%。
2023年
2023年9月,国际金价显著上涨,中国黄金零售市场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已破600元大关,但消费者的热情依然不减。
2023年当地时间11月28日,国际金价创半年多以来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货价格涨幅为1.4%,报每盎司2040美元,连涨四个交易日至5月中旬以来的半年多新高。国际现货黄金也一度涨1.4%,升破每盎司2040美元整数位,至七个月盘中新高,也越来越逼近2080美元的历史最高。
2022年
2022年7月14日,黄金价格跌破了17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而且呈继续下跌态势。
2021年
2021年7月,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德尔塔变异毒株)令全球住院人数急升,导致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资金转而追捧债券及黄金等避险资产。美元金价在7月上升4%,使得2021年均价重回1800美元/盎司水平。
2020年
2020年1月8日,国际黄金价格突破1600美元/盎司大关。2月24日,国际黄金价格突破1660美元/盎司大关。3月9日,黄金价格突破1700美元/盎司大关。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全球黄金价格的峰值为2011年9月上旬的每盎司1895美元。在2020年7月24日与8月5日,全球黄金价格分别首次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与2000美元。7月2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3.6美元,收于每盎司1944.6美元,涨幅为0.7%。
2019年
2019年8月5日,国际黄金价格上破1460美元/盎司,较日内低点上涨逾20美元,涨幅扩大至1.3%,续创逾6年来高位。
2019年8月7日,国际金价继续上涨,黄金现货再创新高,盘中上冲1510美元/盎司,刷新了6年新高;年初至2019年8月7日累涨逾17%。截至8月13日收报2465.30美元/盎司,较4月19日上涨约2.7%。
2019年8月26日,黄金突破1550美元/盎司,最高冲至1554.56美元/盎司,2019年以来黄金的涨幅已经超过20%,已经成为最“硬核”的避险资产
2019年9月,国际金价站上1360美元/盎司关口,刷新2018年4月以来新高。
2019年以来,国际金价已累计上涨超过15%,创下了2011年来的最大年度涨幅。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涨幅更大,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黄金期货价格年内累计涨幅达16.5%,是三年来最大的年度涨幅。
2018年
2018年,国际金价全年平均价格为1270.57美元/盎司,同比增长1.23%。中国金价与国际金价表现出的波动趋势大体一致,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合约全年平均价271.44元/克。
2017年
2017年内,纽约金价涨幅近14%。2017年12月29日,美国期金收盘价为1306.3美元/盎司;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现货金价格收盘价为1303.46美元/盎司。
2016年
2016年1月29日,现货金价收盘价的1118.01美元/盎司,2月19日涨到1227.65美元/盎司,上涨9.8%。
2016年11月7日,国际现货黄金大跌1.7%开始,金价便一路下挫,按12月22日的收盘价1128.3美元/盎司计算,期间跌幅高达14%。而12月15日盘中1122.5美元/盎司的价格,也是2016年2月1日后的最低位。
2015年
2015年2月10日 现货金价收盘价为1233.76美元/盎司,下跌至3月3日收盘价为1203.79美元/盎司。
2015年8月上旬,国际金价反弹后虽有震荡,却始终在1100美元/盎司上方。继11月跌破1100美元/盎司之后,12月继续下跌,创下近6年以来的新低点。国际金价以微涨结束了2015年,国际金价收于1060.2美元/盎司,累计跌幅10.5%,创下两年来的最大跌幅。
2014年
2014年1月23日,现货金价收盘价为1264.14美元/盎司,2月13日,收盘价为1302.9美元/盎司,上涨3.1%
截至2014年2月,国际金价已经上涨了10%,一度突破1330美元/盎司,创2013年10月以来的高点。2月18日,国际金价出现回调,为每盎司1315美元。
2014年12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主力合约12月31日收于每盎司1184.1美元,该年国际金价收跌,较2013年年末水平下跌1.5%。
2013年
2013年2月1日,现货金价收盘价为1667.45美元/盎司,2月22日收盘价为1581.4美元/盎司,下跌5.2%。
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当月,黄金经历了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2013年,国际金价挫跌了28%。
2012年
2012年黄金价格走势,从始至终都在不断地调整。1月份,黄金价格还处在每盎司1520美元的低位,由于欧洲央行推出了包括抵押贷款在内的一些举措,金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超跌反弹18%,飙升至2月29日的1800美元高点。3月份之后,希腊、西班牙等国接连爆发社会动荡,加剧了投资者对欧债问题的担忧情绪,进而引发全球流动性再次紧缩,风险资产遭到抛售,黄金市场供应增加,金价也随之出现回落。到5月下旬,已经跌至1530美元,离2011年12月29日的低点1522美元仅一步之遥。
2012年10月,国际金价大跌,受欧债危机持续和美国宏观数据不如人意拖累,国际金价大跌,避险情绪重新占据主导,风险资产全线下挫,连累国际金价出现自2011年5月5日以来仅见的四连阴。国际金价大跌发稿,纽约COMEX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大跌2.11%,每盎司下跌34.70美元,盘中报1612.30美元,最低下探至1606.80美元。
2011年
2011年1月25日,现货金价收盘价为1332.32美元/盎司,2月15日收盘价为1373.8美元/盎司,上涨3%。
2011年9月6日,在创下1922美元的历史新高后,黄金当日收盘价为1873美元/盎司。十年间,黄金的价格上涨了669%。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