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部一般指农场的办公机构。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一般多指国营农场即国有农场,采用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北大荒农垦系统各农场的行政集中各部门的驻地机关办公地,都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特色小城镇。
地理环境
场部一般指农场、牧场、林场的办公机构。或办公机构的驻地,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的小城镇。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农垦农场场部就是这样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大社区。 农垦总局或农垦管理局的区域基层单位,一般按县团级单位建设,区别在区域面积大, 人口规模多,经济发 展较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并有一定的工业区域。中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落是北大荒农垦系统,前身多数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团场,规模一般是按照县团级单位建设的,兵团撤销恢复农场建制后,原先的军家团部也自然称之为场部。以北大荒为例,农场区域或场部小城镇的规模一般比黑龙江地方的乡镇要大,比县城县行政区域要小些。现如今的农场也都在拆迁基层
连队集中建设小城镇,大一些的场部聚集人口有三四万人,还有更大的号称天下第一农场的友谊农场,场部的建设与城市无异
这里所说的农场是中央直属农垦系统,一个大的国有农场面积相当与一个乡或几个乡镇的规模;原来以大型农场为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即黑龙江垦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企业特征,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和民生职责,还带有半军事化痕迹,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经济体制。自1990年代以来相继改为城镇建制,但名称称呼以及政策体制还是有所不同。
国营农场是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主要任务
国营农场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耕地面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和其他商品农副产品,建成内外贸商品生产基地;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在农业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过程中起示范作用;支持和帮助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成为农村先进技术和良种推广、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服务中心。边疆省区的国有农场还负有
屯垦戍边和帮助少数民族繁荣经济、文化的任务。
在我国,垦区往往是中央政府主导,集体转业军人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党、政、军职能的特殊群体,用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的区域范围。
历史分布
中国农垦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区市,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由中央直接管理。二是中央直属
垦区,包括
黑龙江农垦和
广东农垦两个垦区,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三是地方管理垦区,又分为农场直属的省级集团化管理和农场归属市县管理两种体制。
中央直接管理
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副省级的自我管理权限。[2]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贫苦不堪。
1953年5月,十六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五师。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3年6月5日,十七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六师;1953年冬,六师师部迁至五家渠。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197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被撤销。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二次创业。
兵团的土地面积7.0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24%,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是全国农垦最大的垦区之一。截至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市)。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兵团城市,是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15-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市,曾经迁至石河子市,后又迁回乌鲁木齐市。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数据。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如兵团公安机关实行兵(兵团公安局)、师(师公安局)、垦区(垦区公安局)三级建制。[20]以第八师石河子市公安机关举例:兵团公安局——第八师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城区分局、莫索湾垦区公安局、下野地垦区公安局。
中央直属垦区
包括黑龙江和广东两个垦区,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即: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区内多数农场为昔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如今归中央农业部与省府双重领导区域。现已组建北大荒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汇聚了五湖四海人民最多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九个农垦管理局分别管辖着113个农牧场,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93家非国有企业,750多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16家科研开发机构,126家医院,90个卫生防疫站,70个妇幼保健站,71座电视转播台,111个有线电视台,1个日报社。总人口177.8万人,从业国家职工人员79.7万人,农用飞机60架,飞机场54处,粮食处理中心198座,种子加工厂59个。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4万台 长途通信线路29万公里。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辖区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5.6%;其中耕地243万公顷、林地89.5万公顷、草原35.5万公顷、水面26.8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 6万公顷:森林面积89 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9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 5 .12%,水面面积27.3万公顷,地表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56.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30亿立方米,可开发量29.8亿立方米。[2]
地处我国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辖区土地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63万亩、林地1384万亩、草地509万亩、水面388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98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布在全省12个市,总人口167.7万人。2016年,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3亿元,同比增长6.1%;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3.5:20.7:35.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421元,同比增长6.6%。[3]
有土地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的1.65倍),其中耕地3100多万亩(相当于浙江省的1.29倍),林地1305万亩,草原549万亩,水面411万亩。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主要土壤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
全垦区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农垦总局设在哈尔滨市。
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二九零农场、绥滨农场、江滨农场、军川农场、
名山农场、延军农场、共青农场、宝泉岭农场、新华农场、普阳农场、
汤原农场、梧桐河农场、依兰农场。
红兴隆农垦管理局:友谊农场、二九一农场、五九七农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饶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双鸭山农场、江川农场、
宝山农场、曙光农场、北兴农场。
建三江农垦管理局:八五九农场、胜利农场、红卫农场、七星农场、
大兴农场、创业农场、勤得利农场、青龙山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
鸭绿河农场、浓江农场、前哨农场、前锋农场、二道河农场。
牡丹江农垦管理局:八五零农场、八五四农场、八五五农场、八五六农场、八五七农场、八五八农场、
八五一零农场、八五一一农场、庆丰农场、云山农场、兴凯湖农场、海林农场、宁安农场、双峰农场、山市种奶牛场。
北安农垦管理局:锦河农场、红色边疆农场、逊克农场、龙门农场、襄河农场、二龙山农场、龙镇农场、
引龙河农场、尾山农场、格球山农场、长水河农场、赵光农场、红星农场、建设农场、五大连池农场。
九三农垦管理局:鹤山农场、大西江农场、尖山农场、荣军农场、红五月农场、七星泡农场、嫩江农场、
嫩北农场、山河农场、建边农场、哈拉海农场。
齐齐哈尔农垦管理局:查哈阳农场、克山农场、依安农场、繁荣种畜场、富裕牧场、绿色草原牧场、巨浪牧场、泰来农场、大山种羊场、红旗种马场、齐齐哈尔种畜场。
绥化农垦管理局:嘉荫农场、铁力农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绥棱农场、和平牧场、肇源农场、柳河农场、安达畜牧场、涝洲鱼种场。
哈尔滨农垦管理局:阿城农场、青年农场、小岭社区、香坊实验农场、红旗农场、闫家岗农场、庆阳农场、岔林河农场、松花江农场、沙河农场、四方山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