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主要河流,也是澳大利亚一条唯一发育完整的水系。它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注墨累-达令河入印度洋的因康特湾,长2,589公里。如以达令河为源,全长3,719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河流简介
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主要河流,也是澳大利亚一条唯一发育完整的水系。它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注入
印度洋的因康特湾,是2,589公里,如以达令河为源,全长3,719公里,
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墨累河由数十条大小支流组成,如
达令河、
拉克伦河、
马兰比吉河、米塔米塔河、奥文斯河、
古尔本河和
洛登河等;其中最大的是
达令河,再次是
马兰比吉河。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每逢冬季涨水时,从河口上溯300公里河段可航行小船;干季水浅,河口
沙洲阻碍航行。
墨累-达令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
河流,发源于
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Snowy)雪山海拔1826米的派勒特山(Pilt)西侧。源流从南向北流,与山脉平行流淌大约100公里。流出山区后与普莱思河[PlainR.上游河段称吉黑(Geehi)河]及图马(Tooma)河相汇。与
图马河汇合后向西流,穿过休姆水库(Hume),在罗宾韦尔(Robinvale)附近接纳它的第二大支流马兰比吉(Murrumbidgee)河,继续向西北流,在文特沃斯市(Wentworth)接纳它的第一大支流达令(Darling)河,至
南澳大利亚州的摩根后急转向南流322公里,在距海77公里处流人
亚历山德里娜湖,最后在
阿得雷德附近注入南
印度洋的因康特(Encounter)湾。
干流全长2589公里,
流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90立方米/秒,径流量59.5亿立方米。如以最长支流达令河计算,全长3750公里,全
流域总面积107.3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227亿立方米,可开发径流量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0亿立方米。从长度与
流域面积来看,墨累河是
澳洲大陆最重要的河流,也是
澳洲大陆流量最大的河流。
从达令河源头算起,总长3750公里,
流域面积105.7万平方公里。水系流贯大陆东南部中央低地区,包括
昆士兰州南部、
维多利亚北部和
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地区。它发源于湿润多雨的东部山地,流向西部半湿润地区,然后再经半干旱的内陆平原南部,奔流入海,有效集水面只有40万平方公里。在长距离的缓慢流程中,蒸发量渐次增加,河流水量不大,一些河道经常干涸。全水系入海处年平均流量71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236亿立方米。
墨累河发源于
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的派勒特山。流向西转西北,构成
新南威尔士和
维多利亚州的大部边界,穿过休姆水库,至南澳大利亚的摩根急转向南,后流过
亚历山德里娜湖,注入
印度洋的因康特湾。
墨累河谷是极重要的
经济区,横跨小麦带和牧羊带,饲养牛、羊,生产
粮食和酒。1915年成立了由三州和
联邦政府代表组成的墨累河委员会,组织合理利用和开发该河。在墨累河以及其它支流上建立了许多水库,主要有墨累河的休姆水库和维多利亚湖水库;达令河上的梅宁水库和自芒舍迪至文特沃思的一系列水库。
河谷主要城市有
奥尔伯里、伊丘卡、斯旺希尔、伦马克和默里布里奇。
水系组成
墨累河
流域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达令河和
马兰比吉河。达令河入口以上为墨累河上游,全长1750公里,
流域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多年均流量168立方米/秒。
马兰比吉河是墨累河右岸的主要文流之一,位于新南威尔土州东南部。该河发源于东部高地山坡的坦坦加拉水库(Tantangara),流向东南至库马(Cooma),再转向北流,穿过首都
堪培拉直辖区,到亚斯(Yass)折向西流,在奥克斯利(Oxley)市以南约30公里处接纳拉克伦(Lachlan)河后在罗宾韦尔市附近注入墨累河。河流全长1690公里,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9立方米/秒。其主要支流有:库马(Cooma)河、罗克弗拉特(Rockflat)河,纽梅拉拉(Numeralla)河、布雷德博(Bredbo)河、纳斯(Nass)河、科特(Cotter)河、奠朗格洛(Molonglo)河、古德拉迪格比(Goodradigbee)河、蒂默特(Tumut)河、扬科(Yanco)河以及拉克伦(Lachlan)河等。其中拉克伦河是马兰比吉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
堪培拉市以北的
大分水岭,由南向西北流,经过怀安加拉(Wyangala)水库,继续向西北流,进入长200公里、宽30—40公里的
峡谷地带,转而向西南蓖,在布鲁斯特(Brewster)湖附近接纳威拉诺拉—比拉邦(WillanoraBillabong)河后进入宽阔平坦的平原地巳在奥克斯利市附近汇入
马兰比吉河。
拉克伦河全长2388公里,
流域面积8.5万平方公里,在上游
大分水岭有几条小的支流和怀安加拉水库。中游仅有一条支流(即威拉诺拉比拉邦河)和两个小型水库一卡杰利戈(Cargelligo)湖和布鲁斯特湖,下游几乎没有什么支流。蒂默特河是
马兰比吉河的另一重要支流,发源于杰冈格尔(Jagungal)山北坡,由南向北流.在岗穗盖(Gundagai)附近注入
马兰比吉河。
马兰比吉河还有亚伦戈比利河(Yarrangobilly)、古巴拉甘德拉(Goobar·rangandra)河和古尔摩(Gilmore)河等支流汇入。
由于流经大面积盐碱草原,从支流补充的水量常少于干流河水的蒸发量,而有些支流的河水尚未流到干流时就消失在内陆
盆地中,有些支流仅在多
雨季节才形成河流。达令河支流众多,右岸主要支流有皮恩(Plan)河、巴旺(Barwon)河、卡尔戈阿(Culgoa)河、沃里戈(Warrego)河和帕鲁河(Pa·roo)等。巴旺河源流名叫塞文(Severn)河,发源于赣南威尔土州东北部巴津巴山(Bajimba)西坡迪普沃特附近,上游叫德梅里克(Dumaresq)河、中游叫麦金太尔(Macintyre)河,该河全长1580公里,流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6立方米/秒,有韦尔(Weir)河,圭迪尔(Gwydir)河、吉尔一吉尔(GilGil)河和穆尼(Moonie)河等
支流汇入。卡尔戈阿河也叫比里(Birrie)河,源流名叫康达迈恩(Condamine)河,发源于
昆士兰州与
新南威尔士州交界处的
沃里克附近,中游叫巴朗河(Balonne),有库贡(Coogoon)河、马拉诺阿(Mara—noa)河和尼拜恩(Nebine)河等支流汇入。
沃里戈河有支流尼夫(Nive)河、沃德(Ward)河、安吉拉拉(Angel—lala)河、伊拉克(Erac)河以及卡尔凯恩(Kulkyne)河等汇入。达令河左岸主要支流有:卡斯尔雷(Castlereagh)河、麦夸里(Macquarie)河、马拉(Marra)河、博根(Bo—gan)河以及扬达(Yanda)河等。在河流下游梅宁迪附近有梅宁迪(Menindee)湖和帕马马诺(Pamamaroo)湖,在蓬卡里(Pooncarie)附近还有波皮塔(Popitah)湖和特拉夫勒斯(Travellers)湖。梅宁迪湖对墨累河下游的径流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除达令河与
马兰比吉河外,墨累河还有以下较小的支流汇入:吉黑河、
图马河、科里扬(Corryong)河、卡德格瓦(Cudgewa)河、米塔一米塔(MiraMita)河、基沃河(Kiewa)、奥文斯(Ovens)河、古尔本(Goulburn)河、
坎帕斯皮河(Campaspe)、洛登(Loddon)河、阿沃卡(Avoca)河、爱德华兹河(Edwards)、沃库尔(Wak001)河以及穆拉明(Moulamein)河等。
地理位置
墨累河
流域位于东经139°13'~152°28',南纬24°43'~37°34'。.
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在
海拔2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流域主要位于
南澳大利亚州以东,
大分水岭以西,
昆士兰州沃里戈岭以南的地区。干流自源头开始,有一段450公里长的高地,尽管只占整个河长的20%,但这一段
河床的海拔高度下降却很大,即从源头的1430米左右下降至下游的150米左右。墨累河中、下游河床坡度小,在其2000公里的长度中,平均每公里河床递减很小,水流极缓慢,宽阔的河谷中多
沼泽。表面广布近期的
冲积层和风积层,地表很少起伏。
径流量
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的大陆,2/3以上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1/3地区不足200毫米。
雨水稀少且不稳定,长期受干旱的威胁。
河流年径流量变化也大。墨累河全
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整个流域降水量变化较大,即从源头一带的1400毫米降至
奥尔伯里的600毫米左右。在有些地区(如科罗瓦),蒸发量甚至超过了降水量。除了上游500公里水流较大外,其余河段流量较小,有些河段还经常干涸。墨累河干流年平均流量190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4400立方米/秒,实测最小流量(调节后)28立方米/秒,径流总量59.5亿立方米,径流深为21毫米。
主要特点
墨累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多数支流的中、下游,常有断流现象,特别是干旱年,断流月份更长。如1920年,
拉克伦河连续9个月断流,达令河连续11个月无水。墨累河上游依靠山地降水、雪水供给,虽未断流,但水位也很低。
开发利用
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墨累河
流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上游及其支流。由于河流流经的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地区,流域
水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灌溉和
供水,并为当地提供
电力。
雪河—墨累河跨流域调水工程
墨累河上游以东的雪河(Snowny)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大分水岭的东侧,年降水量500~3810毫米,其源流大部分来自高山区域的积雪,年平均径流深580毫米,高原山顶高达3700毫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位于最高峰东侧,向东南流人南太平洋的雪河及其向东北流的支流尤坎本(Eucumbene)河。该地区气温较低,蒸发损失较小,利于雪山蓄水,这些因素为雪河一墨累河水电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雪山调水工程是
世界著名的跨
流域调水工程之一。从1949年10月开始到1974年全部工程基本完成,工期25年,投资约8亿美元。雪山调水工程包括两大调水系统:北部的雪河一蒂默特河(马兰比吉河支流)调水工程和南部的雪河—墨累河调水工程。这两项调水工程通过水库和隧洞连成一体,成为统一的调水系统。雪山工程包括16座坝,有效库容70亿立方米;80公里输水管道,145公里输水隧洞;7座水电站,总装机
容量374万千瓦;2座扬水站(扬程分别为232米和155米);几百公里
输电线路等,工程覆盖范围约3200平方公里。
雪山调水工程的两大效益是
灌溉和
发电。该工程调水量为23.6亿立方米,其中调入
马兰比吉河13.7亿立方米,调入墨累河9.9亿立方米,年
发电量约50亿千瓦·时。根据
联邦政府和新南威尔士州、
维多利亚州达成的协议,雪山调水工程由雪山工程管理局负责运行管理。
洪水特性及防洪
墨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最高山脉——雪山的西侧,在冬、春两季,墨累河的一些主要支流,如
马兰比吉河、
古尔本河、米塔米塔河、奥文斯河和基沃河等得到上游地区雪水的补给。所以这些河流的洪水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达令河得到几条向西流的河流的补给,这些河流均流经分水岭北部西坡。墨累河干流下游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呈半干燥,无地面径流,上游的
洪水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抵达下游。在该河的中游段,大部分洪水离开主
河槽,分流至众多的河流内,形成一个很大的天然滞洪区,其
容量达49.3亿立方米。这部分洪水径流在640公里外的下游重新流入主河道。该分洪系统主要河流有爱德华兹河和沃库尔河,形成一个巨大的分洪水库,对来自上游的洪水可进行有效的拦蓄,从而减少下游
洪峰流量,同时,也延长了洪水的历时。
水资源保护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重要,也是受
污染最严重的
河流。在控制水质污染方面是采取监测与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墨累河流域管理局在
流域的干、支流上,建立了58个水质监测站。水质监测数据和水文测验数据都传送至
流域统一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作为水质预测和进一步采取治理措施的依据。含盐度高是墨累河最主要的水质问题。已采取的治理方法是:将盐分高的地下水抽至地面,与
灌溉后盐分高的尾水一起送入荒漠中的蒸发塘。该方法收效良好,1982~1983年旱季,引入蒸发塘的盐达20万吨,相当于当年上游排人河道盐量的40%;放水稀释,如发现某河段水体含盐量过高,就由附近水库放水加以
稀释。建挡潮闸在河口建挡潮闸,防止枯水季节海水入侵污染地下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