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亦真亦幻记述登高印象;下片抒发不甘心“身老江湖”,却又无能为力的慨叹。此词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记述词人重阳前登高的印象,并追忆词人年轻时的生活,蕴含着思乡之情。“残山”、“剩水”等感恨,既表示对北中国沦陷的凭吊,又写出南宋面临危亡的严酷现实。可以看出吴文英生当南宋危亡之际,对时事对国运所怀的隐忧,说明词人并不冷漠。

作品原文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1
凭高入梦,摇落关情,寒香吹尽空岩。坠叶消红,欲题秋讯难缄2。重阳正隔残照,趁西风3、不响云尖。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4。
暗省长安年少,几传杯吊甫5,把菊招潜6。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7。乌纱倩谁重整8?映风林、钩玉纤纤9。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寒松叹”“风求凰”等。此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入声,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格律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等,《梦窗词》系平韵格。沈时斋:即沈义父,字伯时,又字时斋,震泽(今江苏吴县)人。曾向吴文英学习词法,著有《乐府指迷》一书传世。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八日登高:即九月八日,重阳前一日登高。因为重阳节有登高习俗,词中又有“重阳正隔残照”句,故断定之。
2.“坠叶”两句:化用“红叶题诗”典故,据《太平广记》载:“唐禧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中流出,为于佑所得;佑亦题一叶,投沟上流,韩氏亦得而藏之。后帝放宫女三千,佑适娶韩,既成礼,各于笱中取红叶相示,乃开宴曰:‘予二人可谢媒人’。韩氏又题一绝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缄(jiān):本指书信,此处用作动词,书写之意。
3.西风:指秋风。
4.残山、剩水:指山水在夜色朦胧,昏暗不清之时,山水被遮蔽,看不见全貌。《吴船录·上》:“残山剩水,间见错出,万景之名,真不滥吹。”多喻破碎的山河,形容亡国或变乱后的国土。濯翠:洗去绿色。暗写秋色,山上树木枯萎衰落。濯(zhuó),一作“灌”。开奁(lián):打开镜匣,形容水面平静如镜。奁,镜匣。
5.吊甫:凭吊杜甫。
6.把菊招潜:引用《宋书·隐逸·陶潜传》:“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即东晋文学家陶潜
7.天南:由大雁南归,引申为故乡。
8.“乌纱”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中“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句意。乌纱:即乌纱帽。倩:请。
9.钩玉:弯月。
白话译文
我在梦幻中登高眺望,只见满山落叶而引起我的伤情,又因为那山高风急吹散了浓郁的秋香而更觉伤感。落叶上不但红消色退,而且破残不堪,所以我想要在叶上写上“秋去也”的消息,也难以完整封扎了。当眼前的夕阳下去,再过一宵就到了重阳佳节。我们还是趁现在西风还没有肆虐的大好季节中,痛快地游玩吧。让我们趁着黄昏时刻,再去看看那些被秋风秋雨洗濯过的秋景,并在那浅水池畔顾影自怜吧。
我追忆起年轻时候在京都临安,与三五知己一起游玩湖光山色,多少次传杯祭酹杜工部,又多少次献上菊花招陶渊明之魂啊。如今我虽身老力衰,却仍是为了生计奔走江湖,但心中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大雁那样,飞归故乡,自在地归隐啊。头上的乌纱风帽,今天还有哪位佳人来替我扶正?而秋风正在吹过林梢,月牙也正照映在树梢上呢。更漏声起,惊醒了我的幻梦,见室外星光闪烁,银河灿烂,从画檐间掩映室中。
创作背景
淳祐三年(1243年)癸卯春, 吴文英四十四岁,在苏州初识沈义父,与之讲论词法。《乐府指迷》:“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倡酬,率多填词,因讲论作词之法,然后知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殊可视为吴词家法。梦窗与沈时斋唱和之作,有《江南好·行锦归来》、《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声声慢·凭高入梦》,皆无系年。这是一首和友人沈时斋重阳节登高的词,词中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慨,身世、家国之悲。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凭高入梦,摇落关情,寒香吹尽空岩”一韵写梦中登高,扣词题,词人并未登高,是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引发词人梦游关山。一“梦”字奠定上片的基调。因为时斋已经先有词作在先,词人欲想和之,必定要另辟蹊径,所以他从梦幻入手。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日。曹丕《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九日》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重阳节登高风俗流传至今。沈时斋是在八日,重阳前一日赋登高词。“寒香”句是梦中登高所见之景,空山到处飘洒着被秋风吹落的桂花,画面极其优美。“坠叶消红,欲题秋讯难缄”一韵,写落叶已消失了鲜艳的红色,想写一首咏秋的诗,又缺乏创作情绪难于完成。词人平平叙来,但衬出内心悲秋嗟老的心绪。“坠叶”与首韵“摇落”、“吹尽”呼应,暗示山中风劲。“重阳正隔残照,趁西风,不响云尖”一韵入题,应沈时斋八日登高,正是重阳节的前一天,所以说“正隔”。“残照”点时间是夕阳半落之际。前边从“摇落”、“吹尽”、“坠叶”等词都暗写风,是词人梦中想像“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所谓“秋讯”。这一韵是写沈时斋八日登高的景象,正是残阳夕照,秋空无风。“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一韵,字面仍写沈时斋八日黄昏时分登高所见之景。上片以正面入题收束。词的上片虚实结合,以虚幻的梦境开笔,三四韵入题。虽以平和自然之笔写景,但从“残照”、“西风”、“残山”、“剩水”等字样看,字里行间不无怀古伤今之情。暗含一丝伤乱之情。为下片埋下伏笔。
“暗省长安年少,几传杯吊甫,把菊招潜”一韵,回忆青年时期的浪漫雅事。以“长安年少”自比,多少次传递酒杯,凭吊唐代大诗人杜甫,手端菊花酒,想招呼晋代大诗人陶潜同饮。一个“几”字,写出词人年少时的欢乐、潇洒生活。“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一韵,忽转叹老,上韵写年少乐事,此韵跳入“身老江湖”,这四个字概括了吴文英一生的羁旅漂泊经历,蕴含了内心深深的隐痛。少年的风流倜傥生活一去不返,如今已身老江湖,只有心儿还要随飞雁飘向南天,可悲可叹。“乌纱倩谁重整?映风林、钩玉纤纤”一韵承上,写词人的孤独寂寞,身老江湖,形影相吊,有谁来为自己整理衣冠,只有月映下的风林,纤纤的玉钩。一个“重”字,暗示词人往日曾有人为其整饰衣冠,字里行间似有忆亡姬去妾之意。“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一韵,以景结。星河入映画檐,与上片“重阳正隔残照”呼应。收扣词题。“乱”字下得形象,美妙。结句与首句呼应,从入梦起,至惊梦结,结构完整,层次井然。词的下片主要是抒情,今昔对比,叹老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词情景交融,抒发词人于重阳节之时的家国之慨。语言概括、平实、又含义丰深,耐人咀嚼。
名家点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周茜(《映梦窗零乱碧—吴文英及其词研究》):此词有着身世、家国之感,如“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 “暗省长安年少”,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等句,大概是晚年作品,此时梦窗与沈义父早已是老朋友了,秋日登高同赋,面对西风残照,彼此都是悲从中来。虽然不见沈义父的原词,但从他入元不仕的事迹看来,在国事日非之际,他一定是深有感慨的。
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72年),宋代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与翁元龙为亲兄弟,后出嗣吴氏。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侯门,结交权贵,流寓吴越,多居苏州。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为苏州仓台幕僚,淳祐间在吴潜幕府,景定后客荣王邸。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绵丽,措意深雅,守律精严,炼字炼句,又多自度腔,词上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对南宋后期词影响很大;缺点是其词雕琢工丽,音律谐婉,然多数词意晦涩,题材狭窄。张炎批评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词源》)。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将吴文英、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列为宋词四大家。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存词三百余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