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大庆市区南部,属中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县、区(市),总面积240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大同区辖7个街道、4个镇、4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同区常住人口为180266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元年(1875年),蒙古族牧民开始在此地定居,并以畜牧业为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肇州厅,大同为伊顺招段,行政规划为第五区。
民国三年(1914年),建为集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伪施行保甲制,大同划为肇州县领属的保、甲、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废除保甲制,建立街村制,称“大同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行政区划为肇州县第五区。
1951年12月,成立大同镇政府。
1955年5月,大同镇政府改为大同区公所。
1958年9月,大同人民公社成立。
1959年10月22日,大庆区成立。
1960年5月,大庆区划归安达市。
1965年5月,撤销大庆区恢复大同镇建制。
1978年2月,建立大同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大同区辖7个街道、4个镇、4个乡:和平街道、
庆葡街道、
新华街道、
高平街道、
林源街道、
和苑街道、
同福街道、
大同镇、
高台子镇、
太阳升镇、
林源镇、
祝三乡、
老山头乡、
八井子乡、
双榆树乡。区人民政府驻同城路9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同区位于
松嫩平原西部、大庆市区南部,介于北纬46°02′20″、东经124°47′30″之间,毗邻6个县、区(市),北、东北与
让胡路区、
红岗区、
安达市接壤,东南与
肇州县毗邻,西南与
肇源县分界,西北与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全区总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75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60千米。
地形地貌
大同区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是松花江、嫩江流域冲积而成的波状平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135米左右,地形为波状起伏的冲积平原,不仅有岗、平、洼三类地形。从总体看,西部有风积漫岗,东部为起伏不大的平地。岗地较为普遍,位于大同区西南部老山头乡分布最多,十一道黄土岗遍及全乡,其中最大的为老山头岗,长达15千米。
气候
大同区属于中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半年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夏半年受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跃的西南气流影响,年内气候变化较为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而少雪,春秋属过度性季节,多风并伴有扬沙天气,区内大风日主要集中在春季,由于受海陆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春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无霜期为140—150日,初霜期在9、10月份,终霜期在3、4月份,结冰期在五个月左右,从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全年冻土为180—250日,冻土深度在2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较复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68.47小时,最多的6月份为286.5小时,最少的12月份为175.7小时。年降水量多在261—631.7毫米之间,四季分配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降水的集中程度、雨季的长短和年内降雨量分配秋季降水量大于春季,其原因是受夏季季风影响大于春季,大气中水分含量较春季多。与同纬度大陆西岸比较,大同区具有雨热同期的优势,利于农作物生长,缺点是冬季较为漫长,初春较为寒冷,给农业种植带来一定影响。
土壤
大同区土壤母质多为黄土状砂质粘土。由于受杂草群落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全区土壤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中厚层碳酸栗钙土,分布面积约占总面积百分之十以上;二是薄层碳酸盐栗钙土,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三是碳酸盐草甸土,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左右;四是棕色沙壤土;五是盐土和碱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同区土地面积2400平方千米,有耕地120万亩,草原64万亩,水面47万亩,林地37万亩。
水资源
大同区水资源分别由地表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区内无天然河流,因此地表水源短缺,仅依靠引嫩江和大气降水作为地表水源。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所开采的地下水分别来源于两个水系:泰康组砂砾岩层含水系;白垩系明水组成含水系。水层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全区日涌水量可达30万立方米。
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同区常住人口为180266人。
民族
截至2021年末,大同区境内有汉、满、蒙古等18个民族居住。
经济
综述
2023年,大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16亿元,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4.5%。
第一产业
2023年,大同区第一产业增加值46.52亿元,同比增长3.5%;落实“稳粮扩豆”面积120万亩,实施“一喷多促”47万亩,粮食总产超10.5亿斤;新续建高标准农田46.36万亩,总规模达到80万亩,占基本农田67%;累计新增稻田5561亩,总产450万斤以上;果蔬面积扩至12.4万亩,培育露地有机菜花、无籽西瓜、早春香瓜等一批特色产品,年产果蔬38万吨,同比增长6.7%,“北菜南销”收入超6亿元;新续建规模养殖场区3处,“两牛一猪”、大鹅养殖总量超600万头(只),养殖业产值33.3亿元,同比增长5%;出台奶山羊产业8条优惠政策,落地投产奶山羊养殖加工及销售项目;新建中药材加工仓储基地3处,实施药材加工项目2个,种植“寒地龙药”5万亩,产量1万吨,产值2亿元,板蓝根年调集出货量占全国市场60%。
第二产业
2023年,大同区第二产业增加值9.50亿元,同比下降0.2%;工业增加值9.17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下降9.9%。9个新建产业项目开工,9个续建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全年落实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71.5亿元,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达到100%;累计引进新能源企业15家,计划总装机规模2195兆瓦;引进项目12个,签约额31.5亿元;实施电网维修、供暖改造、污水提标等6个园区提质改造工程;22个企业包联专班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解决制约发展问题336项;为企业融资3000万元,3家企业成功晋规,规上工业企业增至26家。
第三产业
2023年,大同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6.13亿元,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亿元,同比增长8%;改造林源生态小镇、八井子乡回字形观光路线、大同镇印象太安、“福安”冰雪乐园等景区景点17处,接待游客824万人次、总收入8.9亿元;发展特色美食街区,规划烧烤摊位80个,规范餐饮门店户外经营150家;引进各类品牌门店25家,开展促销活动24场次,拉动消费1500万元;建成投用太阳升粮贸交易中心、祝三乡农产品仓储集散中心,粮食和果蔬贸易额突破30亿元;组织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25场次,实现签约额3000万元。
交通运输
大同区境内
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萨大路贯穿市区南北,同昌路直达省城哈尔滨市,安民路是通往吉林、辽宁等地的出省要道,辖区有哈尔滨、沈阳铁路局7个火车客运货运停靠站,32条铁路专用线。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4月,大同区公办学校有中学6所、小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所: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中学、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中学、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大庆市第五十二中学、大庆市三十三中学、大庆市第三十二中学、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庆阳山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第二小学、大庆市大同区第一小学、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明德小学、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林源小学、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乡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有利小学、大庆市大同区祝三乡中心小学、大庆市大同区新华子弟学校、大庆市大同区同祥学校、大庆市大同区和平学校、大庆市大同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大庆市大同区幼儿园。
2023年,大同区实施学校维修改造项目15个,公开招聘教师93人,交流轮岗103人,“北欧田园”首次获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大同区被确定为全市首个省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文体事业
2023年,大同区举办山地自行车赛、半程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11场次,精心组织“八井子花果节”“印象太安烧烤节”“同创杯赛马节”等特色活动38场次;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安福字”“王氏剪纸”文创产品19类56种,举办文化展览13场次,“九间遗址”获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医疗卫生
2023年,大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三甲复审,成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就业基地,大同镇卫生院建成投用,大同区获评全省学“罗湖模式”试点县区。
社会保障
2023年,大同区发放兜底救助资金1934万元,惠及特殊群体7102人,争取上级衔接资金7052万元,发展乡村振兴项目13个,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599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8903元,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4933元,同比分别增长13.09%和15.55%,落实创业扶持资金4621.5万元,增加就业2614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同名字的来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闯关东的人们来到这里,这里逐渐成为交通枢纽,四通八达,所以叫“大通”,叫来叫去,就成了“大同”。第二种说法是民国三年(1914年)建镇前夕,潘、吕、韩、乔等家族表示,要同心同德建好城镇,取“同心同力、共奔大同”之意,称为“大同”。第三种说法是来源于传统儒家文化。当年闯关东的人们,大多来自孔孟之乡,依据《礼记·礼运》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把这里取名“大同”。
方言
大同区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
东北官话—黑松片—嫩克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风景名胜
八井子农业观光采摘园
八井子农业观光采摘园,被评为大庆市十佳旅游景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黑龙江省100个值得去的地方。
红旗林场瑞鹤庄园
红旗林场瑞鹤庄园,位于大庆市大同区的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大庆地区避暑度假,野外休闲、亲朋聚会、科普教育的地方。
地方特产
双榆小米,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特产,于2021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双榆小米色泽金黄,籽小饱满均匀,煮制后粘稠度好、蒸制后粘聚性好。
荣誉称号
2018年2月,大同区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12日,大同区入选“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12月27日,大同区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3年10月27日,大同区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