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哀赋

夏完淳创作的赋

《大哀赋》为明末神童、文学家、抗清志士夏完淳所作,是中国文学史著名的长篇叙事抒情大赋,与庾信哀江南赋》并为赋中“双峰”。此赋一方面展现了“神童”的文采天赋,另一方面则融入了作者的一腔爱国热情,从而使得此赋无论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有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此赋用典极多,是其一大特色。

作品原文
大哀赋
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托命牛衣,巢身蜗室。吊东幸之翠华,蒙尘枳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申胥之七日依墙,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栗难食。黄农虞夏,遐哉尚友之乡;南北东西,渺矣安身之处。
在昔士衡有辩亡之文,孝穆有归梁之札。客儿饮恨于帝秦,子山伤心于哀乱。咸悲家国,共见词章。余始成童,便膺多难,揭竿报国,束发从军;朱雀弋船,萧萧长往,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两镇丧师,孤城溃败。三军鱼腹,云横歇浦之帆;一水狼烟,风动秦房之火。戎行星散,幕府鳔离;长剑短衣,未识从军之乐;青燐蔓草,先悲行路之难。故国云亡,旧乡已破,先君绝命,哭药房于九渊;慈母披缁,隔祗林于百里。羁孤薄命,漂泊无家,万里风尘,志存复楚,三春壁垒,计失依刘,蜀市子规,千山俱哭,吴江精卫,一水群飞。泣海岛之田横,尚无其地;葬平陵之翟义,未有其人。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远,何意人间,鲁酒楚歌,乌能为乐,吴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为兹赋,以舒郁怀。
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弋;北部单于,遂击降王之组。岂高庙之馨,十七世而傍移,孝陵之泽,三百年而中断乎!此天时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国屯家难,瞻草木而抚膺;岳圮辰倾,睹河山而失色。劳者言以达其情,穷人歌以志其事。追原祸始,几及千言。寄愁心于诗酒,阮籍穷途;结豪士于屠箫,张良仓海。后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
维昭代之代兴也,秉士德而绍王,丽旭日以承天,执帝柄而司命,聿岳镇而辰悬,扫旄头以静街,鞭角端以定边。穷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凯旋,崇文会武,东鲽西鹣。阅兵则法高司马,论都则赋雄孟坚。备礼乐于虎观,绝烽火于狼烟,法不更而泽久,兵不耀而威宣,俪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天子端拱无为,塞聪而治;羽猎灰五柞之场,歌舞纳三灵之地,震筵分枯莞之栖,泰阶起蜩螗之异。议论庙谟,干弋游戏;有道咏瞻乌而长叹,索公指铜驼而下泪,山未颓而黯然,海不波而潜沸。然四极未亏,三伦不易,草木寒于北街,星日耀于南极;闾左多游侠之徒,京华无憔悴之客。迨单于虎帐不朝,匈奴渔阳直入。辽水无声,医闾惨色;乌桓鲜卑之部,封豕长蛇之力,徙帐幕南,空群漠北。中行之背未答,赵信之城再立。使我燕领龙韬,霜矛雪戟。出榆塞而不还,坠犁天而长黑,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
于是五帅不归,三城莫复,贼在背肩,寇侵肘腋。元子所以伤心,江统于焉太息。且也朝堂多水火之争,边徼有沙虫之戚;未拜郭隗,先诛李牧。熊罢夜而星沦,猿鹤秋而天覆。自蔽日之借丛,卒终星而丧国。继以中长侍之窃政,大长秋之尸祝,圣娆定中禁只谋,节让起北宫之狱,顾厨祸酷于三君,累若权延于五鹿,璇庭之壁玉几沦,虞渊之灵曜不浴,孤臣饮恨于属镂,硕士含辛而囊木。况夫疆场多事,边径传烽;恒落鱼门之胄,空夸马服之功。卫青未闻其扫幕,魏绛不见其和戎;庸邀汗马,策卖庐龙。及夫星明少海,天孚大横。殷丁河亳之志,周宣江汉之风,诛司隶之王甫,焚诬史之蔡邕。
然兵由积弱,政以贿崇。敝簟不能止宣房之绝,勺水安得熄骊山之红;见伊川之披发,鸣天山而挂弓,笳鼓震于辽阳,旌旗明于塞上;问九鼎之重轻,窥三川之保障,嘶风则苜蓿千群,卧雪则騊駼万帐,定远非万里之侯,嫖姚无百战之将。登陴而鱼钥仓皇,入援而龙旗震荡;郅支绝献馘之期,介子断擒王之望,卫丁零叛于东胶,毛修之亡于乐浪。虽无刁斗之将军,尚有纶巾之丞相。山鸣石鼓,宿动金精,三辅之葌蓬春牧,诸陵之弓剑宵惊,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方鸿雁集其安宅,鸑鷟奏其升平,列九宾而告庙,开八门而受宁。忽焉五斗米之教起,三里雾之术成。秦晋蜂攘,豫楚蚁营,中横淝泗,南极湘荆。元帅给云台之仗,尚书开戊库之兵,或墨衰以莅金革,或班剑以任鼓钲。
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王曰叔夫,君之寡兄,或撄白刃,有结丹缨。赤社隳而箐茅废,灵光颓而茂苑倾;式亏国族,深轸宸情,祭通侯于太牢束帛,戍王人与扬水流薪,帝子没而烟凝南浦,王孙陨而草遍空城。盗长陵之抔土,伤神洲之陆沉。彼何人哉,哀哉至今!
矧夫上谷为鼙鼓之场,北海无龙蛇之阵;李都尉部曲不归,陆平原风流顿尽;叹马陵之道穷,嗟龙城之宵遁。国门则策画万千,旌节则功勋尺寸,干城为矛戟之雠,酖毒是盐梅之分。恒见耻于少卿之书,非所望于钱神之论。
圣人励玉衡而靡音,垂翠裘而独闷,便殿空谈,平台屡问,赐金罂则执政为贵人之牢,望山头则延尉皆君子之吝。然主戚虽上法武宣,臣德则远惭廉兰,使臂逆而更难,养痈溃而莫吮。
所以辽海东西,人多犯顺,大河南北,野咸饥馑。瓜田藉以益繁,尤来聚而愈迅,遇王师若秋风之卷枯,下坚城若朝霜之悴茵;赤羽动而北驰,黄金鸣而西振,封函谷之一丸,据雍洲之九郡。城郭胥沦,衣冠偕殒,犀兕有未赎之华元,丹青有不归之于禁。既度陕而叩关,复逾河而入晋,三千利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恨黄竹于千秋,落苍梧于一瞬,椒宫为血泪之湘君,鹤驾有呼魂之子晋,吊望帝以何期,矢叩阍而难进。可怜泪雨之昭阳,更有风尘之长信,桐棺坠马鬣之封,柏路掩龙輀之輴。
当斯时也,四海惊飞,三灵恫震;溘灵飙而大招,吊五云而长恨。天上将军之铁马惊风,宣陵孝子之布衣扶榇,三百年玉座书移,十六世金铺夜烬。且也刘太尉留于苏北,琅琊王渡于江阴,哭秦庭而归虎穴,卜周鼎而陷龙浔。秣陵王气,黯然欲尽,易水寒风,悲哉正深。将军之树北偃,单于之部西临,假号子舆于城下,不立卢芳于雁门,借蚌鹬之利,逞虎狼之心。北阙之楼台调谢,西山之松柏萧森,太液翻而石鲸惨淡,茂陵废而玉盌浮沉。瞻山河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虽君仇之少雪,实国难之相寻。郿坞为燃卓之地,渐台兴剸莽之军;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使南朝天子,北府大臣,乌衣则披纶挥羽,黄葛则悬胆卧薪。器成错节,圣启忧殷。祖士雅雍州出牧,刘奉春冒顿和亲,组练艅艎者八百里,鲛皮犀属者十万人。
庶几佛狸无饮江之志,老罴成卧路之勋,而乃东昏侯之失德,苍梧王之不君,玉儿宠金莲之步,丽华长玉树之淫。柏梁建章,则读西京之赵鬼;临春结绮,则号学士之孔嫔。吴歈越艳,鲁酒梁樽。先见乎玉杯象箸,后征夫酒池肉林,问蛙鸣于为官为私,御龙衮于若亡若存;视江都而为武,拟长城而不文,冠盖之银青俱满,朝堂之铜臭相因。但知安石之赌墅,何止元规之避尘,楚囚无新亭之泪,越绝非石室之音,南徐之甲兵不劲,淝水之草木无神,拜蒋侯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宁右则孔愉江总,阃外则祖约王敦,将相皆更始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宜其及矣,况有强邻。
于是清人河上之师,天室通好之使,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致夫荆榛天地;苏属国之旄节终留,庾开府之江关永弃。衣貂帐之千里,逐龙驹之万骑,投鞭则淮水不流,饮马则长江无际,白羽死其孔明,绿帜亡其道济。
嗟乎扬州歌舞之场,雷塘罗衣之地,一旦烟空,千秋景异。马嘶隋苑之风,蜃吐海门之气,潮上广陵而寂寞,枝发琼花而憔悴。巨鹿沙崩,长平瓦碎,豺虎相邻,蛟鲵远退。鬼有草社之谋,天同鹑首之醉,欃枪空铁甕之城,弧矢落紧山之垒。天子蒙尘,将军仗义,轵道降王,长安旧帝;朱酒舆榇之羞,青衣行酒之事。白日苍茫,黄云迢递。胡嫉之锦瑟新调,代马之丹鬃乍系;玄武池边,景阳宫里,莫愁之歌舞何如,长乐之钟声已矣,斜阳归而燕子秋飞,蔓草平而后湖月起;秦淮一点青烟,桃叶三声渔市,蘼芜遍于故宫,莓苔碧于旧内,平康之巷绝鸡鸣,锺岭之山空鹤唳;风尘萧索兮十二楼,烟雨凄迷兮四百寺。乌啼上苑之花,鹊噪孝园之树。故老吞声,行人陨涕;殷王子麦秀之歌,周大夫黍离之泪,天地何心,山河何罪?
若夫龙种困而被奴,凤仪降而为婢,逐燕支而上驰,抱琵琶而北去,黑山之月年年,青冢之花岁岁,室处有荼毒之淫,趸发有髡髵之累。
于是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横海伏波,戈船下濑。轨亡秦之陈胜,效安刘之翟义,诛殷通于戏下,斩甄阜于帐外。青雀烟腾,黄龙云迈。夸夫有投杖之心,鲁阳无挽戈之计,兵弱虏强,地柔人脆,伤心于王子白衣,绝望于将军蒲类;田横之五百军人,项藉之八千子弟。平陵东而黄犊可卖,大泽左而乌骓不逝。天萧萧兮不明,日荒荒兮欲曀;伤两镇之不归,痛孤城之已溃。闻楚歌则部曲萧条,听胡笳则征夫歔欷,国殇悲而阴雨深,战鬼哭而愁飙厉。烟草依然,江湖如是,毅魄归来,灵风涕泗。
至若江关不见,乡国何方;坑既酷于新安,火复烈于咸阳。谷水无浮云之使,昆山非行雨之乡。姑苏烽火,檇李芜荒;草入语儿之馆,月明乡屧之廊。美人则紫薹黄土,英雄则白草青霜,风何为而惨惨,云何事而茫茫。礼魂兮春兰秋菊,吊古兮山高水长,悴琼枝而无色,零瑶草兮不芳。三秋桂冷,十里荷香,景光黯黯兮销魂,烟波漠漠兮断肠;夜不寐而隐隐,泪沾襟而浪浪。何日度莺花之月,何年归玳瑁之梁;燕巢枯柳,蝶舞空墙,垆头无小妇之酒,城东非少年之场。旧游零谢,独垒荒凉,归去而杜鹃啼月,力微而精卫填海。
况夫国屯家难,先子云亡,访彭咸于药室,从墨允于首阳,留遗孤于庐垩,曾仗剑于戎行。济云帆之无路,匿土室而自伤,王章之牛衣空卧,马卿之犊鼻频穿;王尼之车长宿,范晔之麝空悬,任西华单衣见肘,孙叔敖馁鬼谁田。弱龄则海筹十六,短发则霜镜三千;惟我生之不辰,丁穷酷之苍天。
若乃天南鼎定,浙右龙骞;刘文叔南阳白水,越勾践采葛飞鸢。乾坤重照,日月双悬,湖中贾勇,内地争先,司马秉中军之钺,虞人麾上将之旃;三吴渔猎,七郡风烟,扁舟势疾,三鼓气坚。余乃飘摇择国,踯躅行间。饮君亲之夙恨,郁家国之烦冤,短衣则东州亡命,长戟则西掖备员。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伍大夫昭关马渡,张留侯仓海龙潜,纨绮非封侯之骨,渔樵当用武之年,千里之月明鼓角,五湖之春泛楼船,鱼龙蟠于甲帐,裘马壮于戈鋋,锦氍毹三军高宴,金叵罗诸将扣舷。既充下乘,聊托中涓,草檄则远愧孔璋,入幕则深惭仲宣,涛寒震泽,风厉由拳,秦帝之椎未中,楚王之墓不鞭。时无文范,人非策权,龙衣逝矣,鱼服困焉。吴明彻之功名何在,秦武阳之拳勇堪怜,吴要离矛因风转,楚龚胜膏以明煎,高渐离之筑声往矣,徐夫人之匕首依然,亡楚之功不就,报韩之志谁传?兼以五马则寡君云梦,六龙则天王翟泉,三户亡秦之谶,九歌哀郢之篇。功成姬芈,名假苏燕,义公即劫,壮夫不还。王裒蓼莪三废,夏馥佣保十年,入林自愧夫介子退,蹈海深惭夫鲁仲连。管宁皂帽,箕子朝鲜,烟断营门之柳,霜凋幕府之莲。国亡家破,军败身全,招魂而湘江有泪,从军而蜀国无弦。哀哉欲绝,已矣何言!
呜呼!余生于烈皇之年,长于圣安之世,佐威虏以于征,从长兴而再起;追怀故君,何臧何否。言念相臣,何功何罪。或旰食而宵衣,或坠簪而遗珥,或麦饭以自尝,或肉糜之勘耻。推本先朝,追原祸始,神祖之垂拱不朝,熹庙之委裘而理,罪莫甚于赵高,害莫深夫褒姒,惟屈氂下之狱,舆朱浮之赐死,虽大臣之无刑,非圣人之得已。至于五世伦宗,三朝旧事,指触瑟为良规,斥采芝为佞轨。使腥秽之北风,陷泥涂于南纪,殷深源之方略空空,王夷甫之风流尔尔。若乃威虏偏裨,长兴文吏,原非将帅之才,未有公侯之器,兴怀鸿鹄之形,颇见龙蛇之志,日日胡床之卧,夜夜钧天之醉,既一战之未申,渝九死而靡悔。黄土一抔,丹青万禩。
余草木门庭,旂常家世,家淑人黄鹄之悲,先文忠白虹之气,非无德曜之妻,尚有文姬之姊,衣冠连于杜曲,姓氏通夫槐里。寄食无乡,望尘有地,范丹之甑长寒,卞彬之虱未弃,达士穷途之悲,壮夫歧路之泪。载念簪缨,言怀邦国,恨欲言而声已吞,愁将诉而泪沾臆,何必雍门之琴,无假武陵之笛。日月如驰,亲朋不识,独剑空囊,三江浪迹。人容鼓吏之狂,世笑愚公之癖,混缁羽之高贤,结屠箫之豪客 ,三桑生再浴之期,一饭有千金之值,望旧乡而云影苍苍,吊故垒而风声恻恻。蒋诩之径不开,王猷之舟时出。秋水迢遥,寒林萧瑟,野兽暮号,群鸦晚集,鹤唳霜惊,鸥眠月直,过耳伤神,仰天呔息。山气兮江光,春阳兮秋色。嫖姚空旧筑之坛,郎将有先陪之戟,蛟龙非遇雨之期,鲲鹏无御风之力,韩王孙之城下,知已谁人;宋如意之堂前,伤心何极。下江但见夫绿林,圯桥未逢夫黄石。此孤臣所以辍食而拊心,枕戈而于邑者也。
作品鉴赏
夏完淳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大哀赋》尤为感人。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秋,他与父夏允彝联络吴淞、太湖一带明军起义抗清,兵败苏州,蔽身于昆山县北曹溪。次年,他参加南明鲁王属下的吴易军队,为军事参谋,转战江浙,兵败后只身逃往民间。此赋即两次兵败后所作。
夏完淳是明末最值得称道的辞赋大家。《大哀赋》指斥统治者的腐朽,惓念故国的沦亡,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抒发了“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的抗清抱负,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复国志向,慷慨悲歌,凄楚激昂,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大哀赋》一方面抒写夏完淳面对国家遭难、山河变色的惨痛现实,努力寻找根源,总结万历以来的历史教训,将批判矛头直接对准封建最高统治者,突破“为尊者讳”的封建传统观念。他明确指出明王朝灭亡乃是皇帝昏聩、塞聪而治,导致朝议不休、党争炽烈,终使国力空虚、国土沦丧。南明君主更是失德败政、奢侈享乐,而文武大臣只顾争权夺利、中饱私囊。夏氏观察历史眼光犀利、切中时弊,郭沫若曾对其良史之才惊叹不已。另一方面《大哀赋》和着斑斑血泪讲述山河残破之惨景和民族压迫之暴行,反复申述抗清复国的坚定志向,失望中仍存希望,无时无刻不在为重整旗鼓、收拾河山而努力。全赋饱含着反清复仇的雄心壮志,风格悲壮,文辞华美,寓凄怆之情,寄家国之恨。嘉庆(清仁宗年号,1896—1920年)原刊《夏节愍全集》引李雯云:“古之善言怨者,三百篇而后,仅见《离骚》。甚矣,怨之难言也。存谷忠孝性成,缠绵恳挚,遭时丧乱,未及终、贾之年,殉身家国。若此者,可以怨矣。吾读其赋而悲其遇,重其人并以爱其文焉。”夏完淳十七岁以身殉国,临刑义不受辱、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其人格精神在辞赋中得到完满体现,使明赋以撕裂哀鸣收尾,夏氏亦成为明赋之殿军。
在烽烟四起、国家危亡之际,夏完淳用《大哀赋》重新承担起了告天子、告天下的辞赋的社会功用,体现了赋体文学本质的复古与回归。在国家危难之际,这篇《大哀赋》也体现了士子、臣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人深沉的忧患意识,显示了其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深挚的爱国热忱,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夏完淳
(1631-1647)明末爱国文学家。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花亭)人。父夏允彝为明末著名士大夫,几社和复社领袖先后师从于张溥沈楫周茂源、计东、陈子龙等名家,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十四岁随父起兵抗清。兵败后,父投水殉,又随其师陈子龙继续抗清活动。子龙死,入明兵部职方司主事吴易军中,尝上书南明鲁王,授封中书舍人。吴易兵败后,因上鲁王表为清军获而被捕(又说因参与松江政变事泄被捕),慷慨斥敌,从容就义。有《代乳集》、《玉樊堂集》、《夏内史集》、《南冠草》等遗作,后人辑为《夏完淳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