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岛

上海市金山区境内岛屿

大金山岛,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南部,杭州湾口北缘,距大陆金山嘴6.2公里。平面形态略呈菱形,大金山岛东西尖狭,南北宽阔,最长处963米,最宽处437米,周长3.29公里,海岸线长度2390米,面积0.229平方公里,是上海市最高和最大的基岩岛。主峰高103.70米,是上海市第一高峰。

位置境域
大金山岛,在距杭州湾北岸陆地最近点金山嘴6.2公里(一说约6.6公里,一说6.2公里)海中,地理坐标:东经121°25′,北纬30°41′30″,面积0.229平方公里(一说0.3平方公里,一说0.23平方公里)。略呈菱形,东西尖狭,中部宽阔,略呈菱形。最长处963米,最宽处437米,周长3.29公里
形成变迁
明、清以来,《松江府志》、《金山县志》、《华亭县志》及《金山卫志》,均载大、小金山“古与岸接”,但均未说明何时沦入海中。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大金山山腰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印纹陶片,证明这时期今金山岛远离大海,并有人类聚居。东晋时,金山海岸远在距今海岸20公里处的王盘山(亦称“黄盘山”)。晋代以后,杭州湾北海岸逐步坍陷后移,至唐末金山已濒临海边。《太平寰宇记》载:苏州“东南至海岸钊山四百五里”,钊山即金山。但自五代后晋时,吴越分苏州置秀州以后,苏州辖境的东南已不至海,故此条史料所反映的系分州以前唐末或五代初期的状况,当时金山正处在海岸上。
北宋时,金山仍在陆上。绍熙《云间志》记述金山上有寒穴泉,唐询、王安石、梅尧臣等所咏寒穴诗,均未提到此泉在海中孤岛上。元丰年间还在山顶建“慈济院”。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加封金山捍海神庙为“忠烈顺济”,并大兴土木,以新庙貌。直至绍兴元年(1131年)慈济院还“请额”,故至南宋绍兴之初,金山尚未沦海,
南宋绍兴年间吴聿撰《观林诗话》云:“华亭并(古“并”字与“傍”通)海有金山。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反映金山其时尚与陆地若即若离。但金山两侧泥岸显然受潮水严重侵啮而后退,山北陆地则在金山岩岸波影保护下形成连岛沙堤,使金山成为陆地的岬角,虽尚未完全与陆地脱离,但已岌岌可危。淳熙年间(1174~1189年)许尚作《华亭百咏·金山诗》云:“激浪闻澎湃,山神荫力多,风涛归指顾,海若敢谁何!”正反映了这种状态。以后随着潮流的不断侵蚀,切断连岛沙堤,金山才完全与陆地分离。《松江诗抄》载方维岳《鹦鹉洲诗》注云:“甲辰(清雍正二年,1724年)秋七月,海水横溢,风浪冲激,沙滩卷去二三丈。循天妃宫(今金山嘴附近)西南行约里许,见有桥桩、井甃、街石垒垒相望,据土人云此即鹦鹉洲也”。至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志》成书时,金山已在海中。志载:“(华亭)南至海九十里”,“金山在(华亭)县东南九十里”,说明金山其时刚与陆地脱离。据此,金山沦海时间约在淳熙与绍熙之交,即12世纪80年代后期。
地质地貌
地质
大金山岛属基岩岛,岛上岩石裸露,岛坡陡峭,坡下第四系崩塌堆积发育,岛顶有第四系残坡积物分布,植被茂盛,岛岸为砾滩。岛上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磨石山组火山岩系,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石英岩、石英班岩、英安质角砾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长英岩等。
大金山岛为地层倾角很大(>70°)的单斜层所构成,地层走向大致与山形一致。岛中部及东部有三条平行排列之横断层,均由西而东、由北向南推移成叠瓦状。该岛岩石破碎蚀变,北坡和南坡有两条破碎带,相互平行。岛上裂隙发育,有大量岩脉侵入,有金属矿脉存在。
矿藏
镜铁矿脉,出露该岛东南端突出的海嘴上,呈脉状充填于岩石解理中,宽约8米,长约15米,向上延至崖顶,周围解理中有镜铁矿细脉。
赤铁矿,在镜铁矿脉两侧有劣质赤铁矿,呈扁豆体,厚约12厘米,长70厘米。
高岭土,共见6层,各层厚70~90厘米,矿脉分布不稳定,断续分布。
地貌
大金山岛由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构成。岛麓因受海浪长期冲蚀,多悬崖削壁 岩怪石,海边多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及暗礁。海蚀崖高4~5米,海蚀台窄而不平。东部岬角被风浪侵蚀磨圆,山头土壤冲失,怪石林立。山腰以下海蚀崖较西北部高,海蚀台亦较宽,山麓海蚀穴普遍。海蚀穴不断淘蚀和强台风作用,上部岩石崩塌,在海蚀崖麓堆积,形成大金山西南部一片长750米、宽50~60米的砾石海滩。砾石大小由山体向海逐渐变小。这种岩石剥落现象,解放后亦有发生,1983年台汛期间,山头有一巨石崩落,撞破房屋后墙,滚入室内,直径2米左右,占据大半个房间。砾石海滩西端距山体数百米处有一暗礁,低潮出露海面,直径约1米余,状如拳,俗称拳头,底部有狭长岩体与大金山相连,向北呈弧形弯曲,亦如人臂。大金山东南部又有两座海蚀残丘,呈孤峰状,底部与山体相连。山主峰在中部偏东,东、西两侧为山脊,北坡有一平台。平台北侧为陡坡,深10~20米,陡坡下为一狭长低谷,林木之间时有形状各异岩石出露。西北为岩岗,其南、北两侧均为陡峻的悬崖峭壁。山上有两井,一在西南山麓海拔10米处,面积10平方米,另在东北山麓海拔15米处,面积20平方米,均深4.5米。
大金山山峰,103.70米(一说105.03米,一说103.4米 ),是上海市地面最高点。。位于中部偏东,东、西两侧为山脊,山脊北坡有一平台,绍熙《云间志》引《吴地记》云:“可容二十人坐”。解放后已由驻军拓宽辟建为操场,平台北侧为陡坡,深10~20米,陡坡下为一狭长的低谷地带,林木之间有形状各异的岩石出露。西北为岩岗,其南、北两侧均为峻峭的悬崖峭壁。山上有两井,其一位于西南山麓海拔10米处,面积10平方米;其二位于东北山麓海拔15米处,面积20平方米,深度均为4.5米。水源主要为雨水积聚,也有少量地下水,水质有轻度污染。在山腹坑道中尚有两处泉水,不断溢出坑道,水质内含较高的硫及铁,由于铁质氧化,水味呈酸性。
大、小金山两岛,南北并峙,状如门户,迎东南潮流,史称“金山门”。门内即为金山门海峡。
气候特征
金山岛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四周被水域包围,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年温差为上海地区最小,仅22.5℃。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较长,宜于稻、麦、棉、油菜等农作物生长。但受台风、雨涝和寒潮影响较大。
春季,始于4月初,历时75天左右。本季冷暖空气活跃,乍暖还寒,变化较多,时有低温和连阴雨,部分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4月下旬还可出现晚霜冻。夏季,始于6月中旬后期,历时3个月左右。本季气温高,热量足。6月中旬至7月中旬前期为梅雨季节,当处于冷区时,温度偏低,连续降水潮湿;处于暖区时,忽晴忽雨,温度偏高,天气闷热,雷雨暴雨较多,易引起洪涝灾害。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是全年最热时期,当地面刮西南风时常有高温酷暑。8月中旬以后至9月中旬天气由热转凉,是台风暴雨和秋雨最多的季节。
秋季,始于9月中旬后期,终于11月中旬后期,历时约2个月,是全年最短的季节。本季冷空气逐渐增强,往往温度骤然下降,温差较大,多数年份为秋高气爽的天气。秋末,常有一段秋雨日子,少数年份在10月下旬就出现5℃以下低温,并有早霜,对稻、棉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冬季,从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历时130天左右,是全年最长的季节。气候特点为严寒少雨雪。11月下旬至12月底多干冷,在强冷空气侵袭下多暴冷和霜冻天气,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5~6℃,出现严重冰冻。2月中旬至3月下旬,是全年光照最少,下雪最多的时期,温度回升缓慢,多阴冷天气。
土壤植被
土壤
大金山土壤为褐色山地黄壤,厚约1米,PH值4.5~4.7,表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7.33~13.96%,全氮0.86%,水解氮623PPM,全磷为0.15%。
植被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大金山仍保存着上海地区陆上早已绝迹的原始植被——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山上植被主要由三片林区构成,为青冈林、红楠林和竹林。山上多常绿阔叶乔木,以樟科、山毛榉科、山茶科、木兰科的常绿树种为主;落叶乔木有黄连木、黄檀、朴树、榉树等。据调查,各类植物共有98科、208种。保留着已绝迹的原始植被和古生珍贵植物,如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舟山新木姜子,三级保护植物红楠,天竺桂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青冈林,分布在大金山岛海拔40~95米处,南北坡均有分布,植物群落的乔木层,高度12米左右,以青冈(山毛榉科)为主,伴生木荷、黄檀、豆梨等树种;灌木层有红楠、柃木、小腊和水竹等;草本层有蕨、天葵、紫金牛、四叶葎等。群落外观呈暗绿色,林冠浑圆整齐,总郁闭度为0.6~0.8。林下枯枝落叶层厚,腐殖质丰富,有机质含量13.96%。林内湿润,树干上附生地衣及苔藓。
红楠林,成片分布于大金山北坡海拔40~60米悬崖陡坡下避风的沟谷地带。植物群落的乔木层高10~15米,又可分为三个亚层,第一亚层以红楠(樟科)为主,杂生土肉桂;第二亚层主要为榔榆(榆科)、豆梨等;第三亚层主要为日本野桐(大戟科)、小腊和海桐。灌木层主要有滨柃、大叶黄杨及水竹。草本层主要有十蕊商陆、白英、四叶葎及天葵。层外植物以木质藤本为主,有葜、常春油麻藤等。群落总郁闭度为0.8~0.9,林内枯枝落叶层较厚,有机质含量7.33%。
西北部岩岗南坡悬崖下有成片毛竹林,生长茂盛,直径10厘米左右;东南坡箭竹(俗称篱竹)成片,紧密丛生。
除上述成片群落以外,还有铁椆、天仙果、矮冷水花、糯米团、翅石咸蓬、商陆、剪秋罗、鹰爪枫、天竺桂、日本景天、三花悬钩子、云实、樗叶花椒、野梧桐、野桐、肉花卫矛、牯岭蛇葡萄、扁担木、柃木、牛奶子、滨海珍珠草、肾叶天剑、单叶蔓荆。杭州荠苎、绞股兰、芙蓉菊、滨乌苣等植物零星散布各处,均为上海地区陆上所罕见。
海域特征
地貌特征
金山三岛位于杭州湾东部北侧。杭州湾金山段的海湾情况为岸滩、深槽。岸滩构成物质主要为细颗粒淤泥质粉砂土;金山三岛矗立于万顷碧波之中,由于海潮的冲刷淘蚀,在大、小金山之间直至金山区纬七路前有一条长达11公里余的海底深槽,形成近岸一片广阔的深水区,为上海市海域最深之处。
金山段海岸为淤泥质海滩,呈弧形带状分布。滩面坡度在2.69‰~6‰,宽度200米~1400米。属海相堆积地貌,大部分为稳定性岸段。张家厍以东的漕泾岸滩则为淤涨性岸段。
金山嘴剖面海滩宽280米,堤脚高程2.8米,坡度为1/142。海滩柱状剖面的物质结构,上层为灰褐色细砂和粗粉砂,厚60厘米,有水平层和波状层。滩面上有明显的波痕,走向60°,长度7厘米,高度1.5厘米,两坡不对称陡坡向岸,在低潮位附近尚有重叠波痕;另一组波痕走向为140°。海滩柱状剖面的下层为青灰色泥,又称青紫泥,夹有贝壳碎片,它与上层粉砂层之间,有一个起伏不平的冲刷面。在低潮位附近有青紫泥出露。呈灰黑色,并附有黄绿色硅藻。滩面窄、坡度大,动力条件强,物质有粗化现象。
纬八路剖面滩地宽约650米,堤脚高程4.3米,坡度1/158。高潮滩,上层为暗灰色泥质粉砂,含泥量占10%,厚约1米左右,沉积层中有植物根系和洞穴残迹,反映出滩地冲淤比较稳定;中层为灰色粉砂质泥,底层为青灰色泥(青紫泥)。在高潮滩前缘有一个波蚀坑过渡带,宽约40米~50米,波蚀坑成条状分布,深约30厘米,已经下切到中层粉砂层,侵蚀裂隙内填入粉沙达10多厘米。中潮滩,宽约400米,滩地组成物质为灰色粗粉砂,夹有少量贝壳碎片,微层理不明显。低潮滩,组成物质为青灰色泥质粉砂,表层为青灰色粉砂,厚为8厘米,微层理不明显。表层下为灰黄色沙质泥层,厚度不等,最厚处达20厘米,有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和交错层理,波纹的凹槽内有黄灰色泥填充。上下层之间均不整合接触,沉积层中掺有一些泥砾,表层浮泥厚约20厘米~30厘米。
漕泾剖面滩地宽1850米,堤脚高程4.4米,滩坡为1/372;高潮滩较窄,宽度约240米,高潮滩前有一条平行于海岸的大潮沟,潮沟向岸移动;草滩受到冲刷,冲刷陡坎约40厘米,陡坎前有泥砾,波浪作用显着。1986年已围至3.3米线。
金山深槽为海底侵蚀地貌,始于大、小金山,向西延伸,全长11300米。其宽度按-15米等深线测量,在大小金山之间为1500米,在戚家墩前为1700米,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纬三路前为2200米,过纬三路即收狭为600米,至纬七路前尖灭。金山嘴附近由于大小金山及戚家墩凸岸的作用,使深水区靠近岸边,-8米等深线离岸仅800米。深槽的底部由一系列深潭串联而成,一般深度-30米~-40米,以大小金山附近为最深。在深槽东部的北侧、靠近小金山西麓有2道东西走向的水下沙堤属堆积地貌;深槽的西端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深潭,较小的指向西北,较大的指向正西,表明深槽具有活动性。
金山深槽是海潮流侵蚀的结果。12世纪80年代后期,金山沦海以后,大、小金山之间尚有一小块陆地,在海潮冲刷下逐步瓦解,到宋末元初,已完全消失,形成一道海峡,称为金山门。涨潮流在通过金山门时,由于山体约束,潮位增高,水流集能,产生强烈的向下淘蚀作用,自金山门以西就逐渐冲刷出一道深水槽。
明嘉靖以前,深槽西端不超过今金山嘴镇正南,由淘蚀作用及深槽横向环流所卷起的泥沙就堆积在深槽北侧,形成偏向北边的第一道水下沙堤。明嘉靖以后,深槽继续向西伸展,18世纪30年代后期,深槽向南运动,被卷起的泥沙在原有第一道水下沙堤之南堆积,形成偏南的第二道水下沙堤。并在向南运动的同时,迅速向西扩展。清乾隆初年(1736年)金山深槽已伸至金山卫南滩地前缘。1931年-20米深水区已由金山门伸展至戚家墩前,1958年已越过金山滩嘴(今纬三路),1972年又向西延伸1公里。旧金山石化基地建立后,这条深水槽趋向稳定。
水文特征
杭州湾是全国著名的强潮海湾。东海潮汐基本能量来自西北太平洋,同时又有来自渤海的贴岸流在湾口汇合。由于杭州湾喇叭形的地理条件,潮波传人湾内后,传速不断加快。在金山近岸海域又受南汇嘴挑流影响和金山深槽流的控制,潮势汹涌。海岸自东晋以后不断坍陷后退,直至15世纪60年代才基本稳定。
杭州湾北岸金山近岸海域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一天之内有两高两低潮汐现象,一月之中具有大小潮的变化。春分到秋分期间,夜潮大于日潮;秋分至翌年春分则日潮大于夜潮。
潮位受气象的影响,夏季台风频繁,冬季冷空气入侵,都使潮位出现变化。解放以来,金山嘴最高潮位为5.93米,出现于1974年8月20日;最低潮位为负1.78米,出现于1969年4月5日。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68米,平均低潮位为负0.23米。多年平均潮差为3.93米,最大潮差6.5米,出现于1984年7月31日。平均潮差的月变化以冬季为最小,夏季最大。
潮流为浅海往复流,周期与潮位一致。涨潮时海水由外海流入,多年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24分;落潮时流向外海,多年平均落潮历时7小时零2分。涨潮最大流速为每秒2.49米,落潮最大流速为每秒2.2米。大潮时在一个涨、落潮周期(13个小时)内,每秒1米以上的强流速历时为4个小时;小潮时整个周期内的流速均在每秒1米以下。负5米等深线涨潮平均流速为每秒67厘米,落潮平均流速为54厘米。涨潮平均流速大潮是小潮的1.6~2.3倍;落潮平均流速大潮是小潮的1.6~2倍。 金山近岸海水盐度低于杭州湾口南汇嘴,涨潮高于落潮,大潮高于小潮。金山嘴10年月平均表层最高盐度出现在2~3月份,高达15‰;最低为6~9月份,在9‰左右。中潮最大含沙量涨潮为每立方米1.55公斤,落潮为每立方米1.26公斤,随潮型而有所变化,大潮含沙量通常为中潮的2~3倍,小潮为中潮的30%~70%。
自然景观
金山三岛屹立大海之中,烟波浩渺,波光山影;山上駉岩峭壁,低谷幽深,林木掩映,步换景移。
巨龟浮海,于大金山西南崖,遥望相距0.63公里的浮山岛,在微波荡漾之中,恰似一巨龟在海面游动,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为金山三岛一大奇观。
金门涛声,大小金山之间的金山门海峡,涨潮时受两山挟持,其势汹涌,涛声轰鸣,雷霆万钧,气势磅礴。明张弼有“树影连云孤岛没,涛声撼地万鼍鸣”之句。
鸡鸣空谷,大金山主峰下西侧的山岙,旧志称为金鸡窝。相传这里住有一对金鸡,凡受欺凌的贫苦善良人可得到金鸡的保护。贪婪凶横的恶人则常常难逃金鸡的惩罚。渔民反映,解放前,渔船过此,还经常能听到鸡鸣之声。疑为海风穿过岩缝所发出的声响。解放后,山岙拓宽成平台,并建平房一幢,改变了原有地貌,其声遂失。
海市蜃楼,乾隆《金山县志》载:“海市,海人云,或岁一再见,或三四岁一见,非常有。有则多春夏时,每积雨初霁,海气氤瘟,山林、城市、人物、车马一一宛然,如登州然。”此景以大金山上能见的机会较多,南宋初年金兵南侵,至此忽见海面上“雾消云飞,阴兵千万,排空而下”,吓得披靡而逃,很可能是一场海市蜃楼的幻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二月,金山卫南海面上出现海市,自清晨5时直至下午5时始隐。1950年4月上旬某日下午3时许,海面上升起一座城,树木、房屋、河塘等十分清晰,历半小时隐去。1983年、1984年均出现过海市。由于金山海市蜃楼多为城池、房屋之类,沿海人民认为这是古代湮没在海中的东京城(疑即指梁天监年间所筑的前京城)又显露出来了,故俗称海市蜃楼为“显东京”。
历史文化
金山三岛古时原在陆上,同属一山,统称金山,五代以前亦称“钊山”。春秋战国时期,山周围已有村落和城堡设置,北宋年间并有港口;山上有寺庙,并有天然泉水“寒穴泉”。由于岸坍陷后退,于宋代沦入海中,三个顶峰出露海面,构成现在的三个岛屿。今村落、城堡、港均已陷海,山上古迹亦已湮没。
寺庙建筑
金山忠烈昭应庙,亦称捍海神庙。在大金山上,祀西汉博陆侯霍光。据绍熙《云间志》引《吴越备史》云:“大将军霍光,自汉室既衰,旧庙亦毁。一日吴主皓染疾甚,忽于宫庭附黄门小竖曰:“国主封界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害,非人力所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大神力护也。臣汉之功臣霍光也,臣部党有力,可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孙皓乃以霍光为捍海之神,在金山上立庙岁以祀之。此后,“三吴滨海皆有(霍光)词”,上海老城隍庙原来也祀霍光,并称之为“金山神”,明初才改为城隍庙,仍兼祀金山神。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赐额显忠庙;宣和五年封为忠烈公;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加封忠烈顺济,且赐缗钱加以修缮;翌年加封昭应。这一系列的加封,与海患严重、金山海岸不断坍进不无联系。南宋初配祀英烈钱侯,其实钱氏乃一福建航商,排行第七,宿庙中而死。后南侵的金兵被海市蜃楼吓退,宋军恍惚间似见钱字旗号,朝廷遂派员查访,牵强附会敕封这个航商为英烈侯,塑像于霍光之旁。由于金山沿海海患频仍,庙内香火甚旺。金山沦海之后,逐渐衰落,庙亦废圮。明正德年间,山上尚存石香炉一座,今已不知所在。
慈济院,绍熙《云间志》载:“慈济院在海中金山绝顶,元丰问(1078~1084年)释惠安造。绍兴元年(1131年)请额。”金山沧海以后,逐渐坍废。 1985年1月,在今灯塔下发现不少残碎青砖,是1984年4月建造灯塔时翻动地基而出露的。其中一块较完整的长25厘米,宽15.5厘米,厚5.5厘米。大于现代常见的砖块。砖脊上刻有阳文“般若波罗密多……”字样,同时发现的还有圆瓦。
寒穴泉
绍熙《云间志》载:“寒穴泉,在金山。山居大海中,咸水浸灌,泉出山顶独甘冽,朝夕流注不竭。”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年),华亭县令唐询曾作《华亭十咏》,寒穴诗列其二。王安石、梅尧臣皆有和诗盛赞此泉,并誉之为“神泉”。政和年间(1111~1116年),知州毛滂巡视华亭,县令姚舜明汲寒穴水煮茶款待,毛大奇,认为其味竟与号称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水相等,乃派人去无锡取惠山泉并尝,至三四反复,不觉得有什么两样,叹曰:“盖有两第二泉矣!”乃作《寒穴泉铭》并序。
寒穴乃一个朝天岩穴,其状似井。自宋绍熙《云间志》以来的历代府、县志均称泉在山顶。而据南宋吴聿撰《观林诗话》却说,“寒泉……穴在山麓,泉钟其间,适与海平,而半山(王安石号半山)和华亭令唐询《十咏·寒穴》诗乃云‘高穴与云平’,盖未尝至其处也。毛泽民(毛滂字泽民)《泉铭》叙半山诗云,泉当因此诗以名世,然余以为因半山诗而增重于世,则此泉之幸;若后世好事者欲凭此诗以考寒穴所在,则失之远矣,非泉之不幸欤!”证之唐询原诗注:“金山北有寒穴”,南宋许尚《华亭百咏·寒穴》诗“喷涌悬崖下”,则其穴当在山之北麓悬崖之下,旧志皆误传。据沿海老渔民反映,民国时期有人入山砍柴,还在那里提水解渴,汲起一桶,其水旋即涌满。后因人为影响,穴上已复土层,土上又有大石复盖,以棒探之,石下则空,水已枯竭,是否即寒穴故址,有待查考。
古城堡
在金山之北,古有城堡。绍熙《云间志》载:“金山城,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一丈二尺,周回三百步。旧经:昔周康王东游,镇大海,遂筑此城。南接金山,因以为名”。南宋淳熙年间许尚作《华亭百咏·金山城》诗云:“治盛周康世,东游岂信然,城闉亦隳废,图牒谩相传。”金山古名钊山,周康王名利,是山因康王筑城而得名,抑城因山名而附会为康王所筑,无考。民国24年(1935年),考古工作者在戚家墩一带海滩及海塘桩石护岸工程的石块之间,发现大量印纹陶片,检得数麻袋之多;1958年,又在大金山山腰发现几何印纹硬陶;70年代初,在金山卫南滩地贝壳堤下部发现轮廓磨圆的战国时代的麻布纹、青瓷碗等陶片,说明在先秦时期金山北麓确已有城堡的设置或聚落的形成,其遗址在沦海以后受潮流的破坏,遗物随海潮漂流沉积于戚家墩、金山卫一带。
南北朝时,梁天监六年(507年)分海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翌年筑城于金山北麓的金山故城一带。宋许尚《华亭百咏·前京城》诗云:“庐落皆无有,依稀古牒存,登临认遗迹,林莽暮烟昏。”《舆地记胜》嘉兴府古迹载:“前京城在华亭县东南。旧经云,以近京浦,因以为名,其城梁天监七年筑”。《读史方舆记要》、嘉庆《重修一统志》及宋许尚诗注,均载前京故城在华亭东南八十五里,其方位、道里均与《云间志》所载金山故城相符(关于前京县治所在,史有数说,一说建于海盐县故址,有认为在今浙江省王盘山下,也有认为在平湖故邑山旁)。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在梁前京城的废墟上重建金山城,为海防戍守处,并于其东约十里,“当潮势奔猛处设周公墩,筑城置戍,宋元仍之”(正德《金山卫志》)。此外,又有“白茅墩、蓬阵墩,皆旧烽堠,今其址并沦于海”(乾隆《金山县志》)。
正德《金山卫志》引《松江郡志》说:“鹦鹉洲在海中金山下,……金山故城所在也”。该志古迹也载:“元末潮啮山北,古桥井犹凿凿在,海民沈氏者井中得碑,摩挲其文曰“鹦鹉洲界,其地已沦于海”,疑古桥井即为金山故城的遗址。
明代,金山卫建立后,大金山成为海防前哨,经常派兵上山巡逻瞭望。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在此演兵(光绪《华亭县志》)。
军事史
杭州湾北岸岛群扼杭州湾咽喉,历来为海防要地。先秦时期大金山北麓有古城堡建筑。1935年,考古工作者在戚家墩一带海滩及海塘桩石护岸工程的石块之间,发现大量印纹陶片,检得数麻袋之多;1958年,又在大金山山腰发现几何印纹硬陶;20世纪70年代初,在金山卫南滩地贝壳堤下部发现轮廓磨圆的战国时代的麻布纹、青瓷碗等陶片,说明在先秦时期金山北麓确已有城堡的设置或聚落的形成,其遗址在沦海以后受潮流的破坏,遗物随海潮漂流沉积于戚家墩、金山卫一带。
三国时,吴主孙皓在大金山北麓建有“金山忠烈昭应寺”,亦称“捍海神庙”,后改为“霍光庙”,以尊汉功臣傅陆侯霍光为捍海之神,历代曾在此筑城置戍。
古港口
《宋史·河渠志》载:“秀州境内有四湖……东南则柘湖,自金山浦、小官浦入于海”。金山浦旧志无载,疑即正德《金山卫志》所载的金山港,在大、小金山附近出海。乾隆《华亭县志》称小金山“山麓有牵痕寸许”。民国19年(1930年),松江县海塘监工员也发现过牵痕,则说明河正在金山之旁,南北走向,与柘湖通。五代、北宋年间,金山地处江海交汇之处,遂成为港口。福建航商浮海至此贸易(正德《金山卫志》),客商就宿于金山上的寺庙(见《金山忠烈昭应庙碑记》)内。
金山沦海以后,港口衰落,移于金山卫,而河港仍在。明景泰三年(1452年),金山卫总督翁绍还于金山港口建金山港营,并筑城,此后河渐湮塞。成化年间筑海塘以后,成为沿海一个洼口,不通内河,营亦更名为金山营,均陷于海。
治理开发
生态问题
由于长期人迹罕至,大金山岛保留了相当原始的生态环境。但是,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危险。据1989年《金山县志》记载,大金山岛岛屿面积为0.3平方公里,在2012年国家海岛普查中,经实测大金山岛岛屿面积只有0.23平方公里,岛体面积缩小幅度达23.3%。而且,大金山岛仅有一座码头与外界相通,上下山道路建于1995年,时间比较久远,防护设施缺损,加上近几年社会人员擅自登岛情况的时常发生,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管理和保护十分紧迫。
生态保护
1988年开始,当时的山阳乡在上海生理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的支持下,多家单位合作在大金山岛上建立猕猴养殖基地,自然散养广西的猕猴10只种猴,后续两年又分次共投放了89只。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个“猴岛”。此外还发现有钝尾两头蛇、迷鸟棕脸鹟莺等珍稀动物。据统计,2024年岛上猕猴已达数百只。
1993年6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上海市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上海市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5公顷),大金山岛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市唯一的较好地保持相对原始植被状态的地区。
1997年3月2日,颁布了上海市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上海市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大金山岛、小金山岛和浮山岛陆域以及三岛周围0.5海里的海域。
因为海水冲刷导致的塌方岛体逐年缩小,珍稀植物也面临灭绝风险。为了保护金山岛岛体及生态系统金山区争取到国家海岛保护资金9000万元,从2014年开始大金山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为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在大金山岛修建了码头,派驻了专职保安,新建了管岛技防系统,建立了岛上巡查机制,实施环境整治,开展生态修复。同时,开展了陆域、三岛海域环境、大金山岛植被等岛陆调查,并对岛上的猕猴数量控制进行了评估,开展了“金山三岛”潮间带调查等一系列科研活动。
受保护区管理部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科考队伍数十次走进这里,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并建立生态系统信息数据库。研究表明,“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304种,鸟类51种,两栖动物2种,节肢动物3大纲,土壤动物4纲。位于大金山岛北坡有一株目前上海最大的桑树;在此栖息的钝尾两头蛇为上海新记录动物物种;这里的扁萼疣鳞苔为中国大陆首次记录。
2016年,中央海域使用金项目“上海市大金山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开工建设,建设海岛监测监视系统等工程措施,确保岛体免受风浪的进一步侵蚀,保护海岛生态功能。该工程总投资约为9000万元,建设周期为240天。建设项目根据大金山岛属基岩岛的状况,为保护山体,将在大金山岛的部分岸线修筑防波堤1019米。
新建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监测范围为大金山岛及0.5公里周围海域,还在岛上房屋顶设置两套光伏发电系统,并建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除了设施工程,海塘所还对大金山岛生态与渔业资源实施修复。从2017年7-9月份,海塘所向金山岛周边投放鱼苗5万尾、白虾500万尾,以及蓝蛤、成蟹等生物,以提高岛域周围的生物多样性。
交通建设
大金山岛仅有一座码头与外界相通,上下山道路建于1995年。2015年内中央海域使用金项目“上海市大金山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开工建设,工程将通过新建防波堤、栈桥,改造岛内道路。修筑栈桥560米,改造道路1206米,修缮码头1座。
边防设施
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均为常年孤悬近海的无人岛屿,是金山嘴近海重要的战略要地。属于无人居住的岛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对外开放。
2017年,上海市公安边防总队金山嘴边防派出所设立金山三岛边防警务室,进一步强化了上海边防对金山三岛及该海域船舶的管控力度。担负岛上自然生态、电力设施、用水设备等的巡逻检查任务,岛最高处的灯塔是官兵对外瞭望观察的重要制高点。金山三岛警务室已经能够实现对三岛及近海的实时图传,部署在金山三岛的技防设备均能够在警务室终端进行控制和查看,填补了边防官兵徒步巡控的部分空白。警务室设1名警长定点负责,常年派驻边防派出所信息员2名,边防官兵通过与渔政、海事部门联动,每周登岛巡查,重点时段驻岛守护。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