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交(Tianjin Bus),主要指服务于中国天津市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首条线路开通于1906年。
历史沿革
天津是全国首先创办有轨电车的城市。光绪三十二年(1906)6月2日,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白牌电车开通。
此后,天津又相继开辟了红牌、黄牌、绿牌、花牌等线路。
天津城市公共交通虽然在20世纪初就有了有轨电车,但路线少,大多数人出行仍以步代车,非常不便。因此在上海等城市出现公共汽车后,天津的商人受到启发,开始在市区经营公共汽车。
1925年,天津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万国桥(现解放桥)至大直沽线开通。
1934年,国民政府为了兴办公共交通事业,开辟了由东北角至北站路线。
当时,国民政府以标售公共汽车路线营业权的方式从中渔利,而对公共交通事业不予管理,资本家为攫取高额利润,车少人多,拥挤不堪。同时又买通租界当局,取得在租界内行驶权利,每当英商赛马时,所有公共汽车车辆均集中行驶于市中心至赛马场一条路线上。
1938年,敌伪政权于成立“华北汽车公司”,下设“天津公共汽车部”,专营市内公共汽车。3月,天津东站至北站的运营路线开通。9月,改称“天津交通株式会社”,并将行驶于日、英、法租界的公共汽车强行收买。至此,天津市的公共汽车由日本人把持,实行统一经营。
1943年8月,日军接收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改名为“军管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1944年4月,天津电车由满铁株式会社接管。12月,天津电车与日本人经营的天津交通株式会社合并,统称为“天津交通公司”。至此,天津市内公共交通全部由日本人所垄断。
1945年,日本投降。11月,天津市政府接收“天津交通公司”,成立“天津市政府公用局电车、汽车临时管理处”,分设电车、汽车两个部,汽车部负责经营市内公共汽车。
在天津市政府接管期间,计划开辟有轨电车线路,延长绿牌有轨电车,发展无轨电车,但因资金匮乏,只开辟了紫牌单线。
1948年1月1日,天津市政府公用局以“便于监督管理,扩展业务”为由,改组电、汽车临时管理处,将汽车部划出成立,名为改组,实际是为大量裁员,压缩开支,并先后停驶六条路线,其余八条也时停时开,行车毫无秩序,运营收入也无保证,不得不靠贷款和变卖废旧车辆度日。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市人民政府公用局接管了公共汽车管理处和电车临时管理处,分别更名为“天津市政府公用局公共汽车管理处”、“天津市人民政府公用局电车管理处”。1月17日,天津恢复了白牌有轨电车线路的运营;1月18日,天津恢复了七条公共汽车路线。1月19日,天津又恢复了紫牌、花牌、绿牌、蓝牌有轨电车线路的运营。1月22日,天津电车全部线路抢修完工,有轨电车全线恢复通车。9月17日,天津电车管理处更名为“天津市电车公司”。
此后,由于天津市区街道狭窄,不适宜发展有轨电车,一直处于维持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沟通河东工业区与市中心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曾计划修建一条由解放桥,沿河东六纬路至新仓库的有轨路线。但是在筹建过程中发现六纬路上有铁路岔道横穿马路,有轨电车与火车轨平交存在技术与路面问题,后经研究比较决定改建无轨电车路线,从国外订购10辆无轨电车。
1950年2月,天津市公共汽车管理处更名为“天津市公共汽车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12月12日,天津市研制出我国第一辆无轨电车。
1951年6月30日,天津市第一条自行设计和施工、自己制造的无轨电车路线通车,使天津成为全国第二个具有无轨电车的城市。
1952年2月25日,塘沽区内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通车。
1954年,汉沽区开始兴办公共汽车。
1959年6月,天津滨江道上的劝业场至老西开一段繁华地区的绿牌有轨电车线拆除。
196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改造天津商业中心区和平路,鉴于该路狭窄,有轨轨线影响其它车辆通行,决定拆除有轨轨线,改善和平路的交通。
1972年,天津市西马路、北马路的有轨电车线拆除。
1973年1月1日,天津的有轨电车全部停驶,轨线全部拆除。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无轨电车随着道路改造开始由公共汽车代替运行。
1986年9 月1日,天津市公共汽车公司、天津市电车公司撤销,与电车部分合并组成“天津市公共交通公司”,电车部分改称“公共交通五厂”,对天津市的公共交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1989年,新天津站建成,因天津站附近不允许有架空线,5月10日,天津公交91路、天津公交92路、天津公交96路3条无轨悬空线网拆除,改由汽车运行。
2019年6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现役的军官(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士官和义务兵)、军队(武警)院校有军籍学员,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天津公交所有线路;消防救援人员参照现役军人享受乘车优待。
公交类型
常规公交
截至2020年末,天津公交运营线路1002条,线网长度27140千米,营运公交车1.24万辆。
快速公交
截至2021年9月,天津公交开通2条快速公交线路。
以上参考资料
特色公交
生态城公交
截至2022年10月,天津公交开通5条中新生态城公交线路。
旅游公交
截至2017年1月,天津公交开通2条旅游公交专线。
远郊夜市服务专线
截至2020年8月,天津公交开通2条远郊夜市服务专线。
机场专线
截至2020年8月,天津公交开通2条机场专线
*:本站距泰达会馆公交站较近
以上参考资料
运营情况
乘坐导引
票务指南
天津公交市区线路票价实行政府定价,采取单一票制,空调车票价为每人次2元,全程超过12公里的非空调车票价为每人次1.5元,全程不超过12公里的非空调车和校车票价为每人次1元。
天津公交市郊线路票价实行政府定价,采取分段计价,空调车12公里(含)内票价2元,1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7公里,不足7公里部分按1元收取。非空调车12公里(含)内票价1.5元,12公里以上部分,基本运价按人公里0.1元计算,实行1元进级制,尾数不足1元的四舍五入。
天津公交专线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采取单一票制,基准运价为每人公里0.18元,上浮幅度为30%,下浮不限,公交运营企业可根据车辆类型、运营里程和基准运价确定具体票价。途经高速公路的线路票价,可加收通行费,每客票通行费=车辆通行费总额/(客车核定座位数×50%)。
天津滨海新区公交线路首末站和行经线路在滨海新区的公交线路票价实行政府定价,采取计次单一票制,客票价格为每人次2元。
天津城市卡
天津城市卡自2006年开始正式发行,是一张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IC卡,可反复充值使用。持卡人可在天津地区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市政公用领域应用。
用户可以在天津市的交通银行、邮局、公交车站、地铁站、轻轨站等办理卡片的购买和充值。
文化特色
宗旨:服务百姓,方便出行。
精神:务实创新,敬业奉献。
服务理念:乘客至上,信誉第一。
传统:艰苦奋斗,勇挑重担,拼搏奋进。
目标: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现代公交。
建设规划
根据《天津市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天津市将全面提升公交全程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构建市郊、干线、普线、微循环线四级网络结构体系,打造巡游出租、网约出租、共享单车规范化服务标准,规划建设高品质枢纽节点,促进多方式深度融合,以空间联合、票务联程、体制联动,提升公共交通全程一体化服务能力。
价值意义
百年的风风雨雨,数代天津公交人的辛勤耕耘,天津公交已逐步走向辉煌。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公交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以方便市民为中心,拓宽服务领域;以树形象、创品牌为载体,全面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综合实力为目的,盘活资产多元开发,增强造血功能,初步实现了公交线网内外衔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环环连通的大公交格局,已成为天津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评)
从最初洋人谋利到新中国提供公益服务,从有轨电车到纯电绿色新能源车,从有人售票到移动支付,新中国几代公交人砥砺奋进,走进新时代的天津公交智能化水平已经稳居全国之首,16个行政区域全覆盖,500多条公交线路布局城市公交网络,200多个公交场站为城市动脉续航,1万多部公交车承载着市民对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2万多名职工不断为加快打造智慧公交、绿色公交注入澎湃动力。(天津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