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是在学校艺术类专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于2007年8月由原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整合而成。学院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等多个办学层次。学院设有5个系和1个教学部: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舞蹈系、戏剧影视文学系、影视表演系和公共艺术教学部;现有5个本科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有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戏文硕士学位授点。
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后,进行优化专业结构,在原艺术学院和影视艺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学院拥有本科、
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等多个办学层次。在校生已达1800多名。学院“以学科的综合性为依托,以兼学中西为基础,以艺术教学、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为主线,以转型提升水平,发展交叉学科,逐渐形成特色;兼顾公共艺术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积极拓宽交往渠道,开展对外交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均衡发展,文化底蕴较宽厚的艺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同时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现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拥有天津首屈一指的音乐厅,为学生艺术实践提供展示的舞台;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对内频繁的将国内外著名学者请进学院讲学,对外主办了“中国九宫大成学——暨中国首届词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艺术教育专家与院长论坛”、“中国律学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研讨会扩大学院知名度,“中国词曲音乐学研究所”、“国际儿童合唱协会亚太地区分会”和“中国琴院”等学术团体和研究所亦落户于此,使学院成为天津音乐与影视艺术教育的中心。
学院设有5个系和1个教学部: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
舞蹈系、戏剧影视文学系、影视表演系和公共艺术教学部;现有5个本科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影视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有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6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7人;外籍专家教师4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43人,研究生17人。
学院以学科综合性为依托,以兼学中西为基础,以艺术教学、艺术实践、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为主线,注重发展交叉学科,兼顾公共艺术教学,强化学术交流,培养知识、技能、素质均衡发展,文化底蕴宽厚的艺术人才。
专业设置
音乐学专业
该专业有理论作曲、音乐文学与音乐文化学两个专业方向。注重专业的学习,注重音乐基础的训练,注重艺术修养与素质的训练,注重人文视野的拓宽,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教学和研究能力,能适应当代音乐事业发展的要求。
理论作曲方向主要课程:合唱、钢琴、中国民族器乐配器、现代作曲技法、电脑音乐、现代和声学、中国古诗词鉴赏、艺术歌曲赏析、指挥、音韵学、歌曲写作、艺术传播理论、传统乐学理论、中外舞剧欣赏、民俗学、毕业创作、艺术采风等。
音乐文学与音乐文化学方向主要课程:文学、史学、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学、配器学、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俗学理论、民族民间音乐学、音韵学、指挥、传统乐学理论、艺术概论、艺术美学等。
音乐理论系系主任:张淑珍
孙光军 董津伟 吴珊珊 张志惠 庞宏 左云瑞 周琛 马晨 殷莹 孔方铭 崔薇 海星勐 王越
音乐表演专业
该专业有钢琴表演、声乐表演、器乐表演、民族器乐四个专业方向。该专业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掌握先进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把握音乐内涵和表演音乐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音乐发展形势高级音乐表演人才。
钢琴(声乐)表演方向主要课程:合唱、电脑音乐、音乐作品指导、歌剧欣赏、形体表演、即兴伴奏、外国语音、实习采风等。
器乐表演方向主要课程:合奏、电脑音乐、音乐作品指导、重奏、艺术实践与观摩等。
民族器乐方向主要针对我国民族器乐于理论方面研究的欠缺而设置的。除器乐演奏外,民族器乐方向主要学习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乐器配器等文化课程。
声乐系系主任:杨海源 张淑珍
郭洁 徐丽君 王莉 董雷 张元 刘倩 王琼 卫晓琼 师岩 柳宁 张增赋 陈筱悦 郭立楠 高琳 高璐 纪涛 施继圣
键盘与器乐系系主任:柴鹏程 王静
王东威 李静 吕力 周毅 刘旭 陈瑾 王佳 刘辉 于云静 戴彧 吴静欣 李姗姗 张静 王彤宇 刘芸 李晶晶 付安 郝蓉蓉 郭晶晶 关丽娜 刘强 刘淼 刘畅 赵阳 冯瑶 张坤
舞蹈学专业
该专业设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和国际标准舞等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培养热爱舞蹈专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关于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舞蹈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编导和表演国际标准舞能力的专门人才。
舞蹈表演方向主要课程:舞蹈概论、艺用解剖学、外国舞蹈史、舞蹈名作、基础乐理、音乐名作、芭蕾基本功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
中国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基训及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剧目、编舞技法与实践、现代舞、中国舞考级教程及教学法、外国性格民间舞、舞蹈语言构成、舞蹈评论、舞蹈音乐、毕业舞蹈晚会等。
舞蹈编导方向主要课程:舞蹈语言构成、舞蹈评论、舞蹈音乐、舞蹈服饰、舞台灯光设计、中西艺术作品赏析、舞蹈创作心理学、舞蹈写作、舞蹈作品创作实验、舞蹈作品结构分析、毕业舞蹈晚会、艺术采风与观摩、毕业实习等。
国际标准舞方向主要课程:国标舞、舞蹈音乐、中西艺术作品赏析、摩登舞教学法、拉丁舞教学法、戏剧表演、爵士舞、教学剧目等。
舞蹈系系主任:杨坤
赵燕 陈晨 涂晓毅 刘佳 戢嘉萧 林欣甫 杨云 杨芃 于晓羽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传媒策划原理、脚本写作技能、编辑基础知识的影视、戏剧、广告及相关行业的文学创作人才及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 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片分析、中外文学史、表演基础、导演基础、戏剧剧本写作、影视剧本写作、类型电影、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等。
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杨爱君
许艳荣 李冬茵 赵光平 张鹏 曹娟 韩起英 陈爱红 李娟 钱建华 石蓓 王楠 危怡
孙建业 陆长河
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表演艺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能从事电影、电视、舞台表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表演、形体、台词、声乐、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片分析、名著导读、剧作概论等。
表演系系主任:帅彬彬
李勋 郑莉 赵维 王若希 董青 王津建 崔丽 崔杰 兰继洲 叶德敏 张辰鸿
外籍教师简介:
声乐外教:费鸠科.佳丽娜,俄罗斯人。
钢琴外教:费多索娃.玛丽娜,乌克兰人。
声乐外教:克柳契科夫.瓦.阿,出生于前苏联萨拉瓦塔市。
钢琴外教:马龙采娃.维多利亚,出生于克拉斯诺达尔。
院长
现任院长:杨爱君
一、个人简历
姓名:杨爱君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创作研究
导师:博导
现任职务: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
戏剧与影视学科带头人
社会兼职: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秘书长
天津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金鸡电影节评委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
受聘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等评审专家
主编《中国儿童电影蓝皮书》。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6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0余篇,导演编剧电影7部、微电影11部,均获奖。100集国际中文视频教材1部,编剧电视剧作品2部,话剧2部,均公演。多个作品获得国内国际奖项。
二、影视剧话剧作品
1. 2023年,导演,100集《用中文 学表达》国际中文视频教材,将在2024年10月在56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国际汉语教学大会上展映,将发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
2. 2022年2月,总编剧,导演原创话剧《徐大同》。2024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二等奖。国家级,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天津银行·2023海河戏剧节获首届天津大学生戏剧节一等奖、最佳男演员奖,省部级。天津师范大学荣获最佳组织奖。、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天津日报》、《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
3. 2021年8月,编剧之一,导演,电影《杜鹃花开了》,电影剧本《杜鹃花开了》获得加拿大常青藤国际电影节原创院线剧本奖。
4. 2020年,导演,电影短片《喀卡河畔的约定》,获2020年中国·秦皇岛第二届残障人士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短片导演表彰。
5. 2020年,导演,微电影《长征记忆》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好作品奖。
6. 2019年11月,监制34集以“两航起义”为题材的《归鸿》,该剧于2019年11月6日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PP视频和芒果TV同步播出。
7. 2018年,编剧,导演,微电影《向勇》,获得中华传统文化影视嘉年华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编导演奖。
8. 2018年,导演,纪录片《长征记忆》,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好作品奖。
9. 2017年,编剧之一,电影《云在故乡等我》,入围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长春电影节“银鹿奖”。
10. 2014年,导演,拍摄微电影《毒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14年学院奖短片大赛“观众最喜欢短片”奖。
11. 2014年,编剧,导演,话剧《两航起义》,该剧首演成为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10大新闻之一。
12. 2015年,编剧,创作电影剧本《守信少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电影节获最佳儿童片大奖。在2018年2月院线票房突破千万。
13. 2014年,导演,拍摄以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三位“见义勇为”同学事迹改编的微电影《希望》。
14. 2012年,作为编剧之一创作的六十集电视连续剧《忽必烈》,该剧本荣获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201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15. 2012年,编剧,导演,电影《月亮船》,入围第十七届美国洛山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入围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16. 2009年,编剧,创作电影剧本《新来的李老师》,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新片展示及传媒大奖单元,入围日本日吉大学生电影节首映式影片,2010年荣获第15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IFFF)最佳喜剧片奖。
17. 2009年,编剧,创作电影剧本《派饭》,在2010年500部电影作品中,《派饭》被国家电影局评为重点电影项目。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新片展示及传媒大奖单元,入围美国圣地亚哥儿童电影节开幕式影片。导演:齐为民。
18. 2010年,编剧,创作电影剧本《百合的故事》,导演:曹静,已公映。
19. 2010年,编剧,创作电影剧本《蓝色七星湖》,导演:齐为民。入围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 2005年,编剧,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莫让情两难》中国大陆第一部高清电视剧,由新加坡和西部电影集团联合摄制,已在全国各卫星电视及港澳台东南亚播出。
三、主要论文及著作
1. 《话剧<徐大同>排练演出的追梦历程》发表于《中国传媒教学实践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2. 《由剧本到影片的电影传媒实践教学》发表于《中国传媒实践教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 出版。
3. 《儿童电影的创意生产与发展困境——专访德国儿童电影导演弗兰克·史托叶》发表于《电影评介》,2020年第19期。
4. 《儿童电影的创意产生与发展困境》发表于《闪光的事业:儿童电影研究文集》,侯克明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11
5. 《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跨媒介创作与传播》发表于《电影评介》,2019年第19期。
6. 《校级艺术类通识课教学成果研究--<喀卡河畔的约定>》发表于《见微知著:微电影研究及教学案例》中,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出版。
7. 《论电视连续剧叙事的“筋节”》发表于《中国电视》,2018年5月。
8. 《论中国电视剧专业评论体系及相应措施管理》发表于《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论文集:聚焦透视中华美学精神》第301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11月。
9. 《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横向交叉教学模式研究》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电影教育历史•观念•新标杆》第414页,主编:刘军,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10. 《电影传播是需要引导的》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5年6月24日第1605期
11. 《在审美与笑声中接受正能量》发表于《天津日报》2015年1月29日。
12. 《青春题材不该被娱乐至死》发表于《天津日报》2014年9月24日。
13. 《猎奇,动画片的唯一追求?》发表于《天津日报》2014年6月18日。
14. 《中国电视剧产业国际化现状及其相应该措施管理》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9期。
15. 《电影<风声>的网状结构分析》发表于《电影文学》,2012第1期。
16. 《中国电视剧投资特征及其相应措施管理》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12期。
17. 《<太阳照常升起>的美学意境》发表于《电影文学》,2011年第22期。
18. 《剧情电影的高潮设置》发表于《学术探索》,2011年,第7期。
19. 《<潜伏>着的快乐》发表于《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20. 《二十年家庭伦理电视剧综述》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3期
21.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哲学命题》发表于《电影文学》2009年第5期
22. 《电视剧本质特征》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3期
23. 《再说中国电视剧叙事的方法研究》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1期
24. 《论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
25. 《论电视剧限制问题》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6期
26. 《电视剧创作趋势研究》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5期
27. 《中国电视剧叙事的方法研究》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期
28. 《未成年人的电视接受与社会和谐》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
29. 《好剧本为何难求》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1期
30. 《电视剧叙事的“剧势”》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5期
31. 《电视连续剧叙事结构理论探原》发表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2. 《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再认识》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参与创作的学术专著:
1.2020年,主编《经典影视作品读解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清小说评点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版, 2005年10月,收入本人论文《儒林外史卧评和天评创作论研究》,约五万字。
2.2008年,《中国古代文论选注》,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科研项目
1. 2024年申报下了《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发展研究》,中国文联理论研究课题(省部级)
2. 2017年至2023年,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影视剧创作论》,已结项。
3. 2017年至2022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少儿电影价值传播研究》” 已结项,。
4. 2011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影视剧创作与传播”,已结项。
5. 2009年,主持天津市社科后期推进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重点项目“明清小说评点的叙事结构论。”已结项。
6. 2008年校天津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学术推进项目“影视剧人物论”,已结项。
7. 2008年校博士基金项目,“明清小说评点视野下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已结项。
8. 2008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项目:“明清小说评点视野下的影视剧人物论”。已结项。
9. 2006年主持天津市文化艺术科研规划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重点项目:“中国影视剧与传统文化”。已结项。
校区校址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现有主校区,主校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第三高教区、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校园占地254公顷,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第一期建设工程中的35万平方米楼宇已经投入使用,二期也已投入使用。新校区将成为创建全国一流师范大学的载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优秀人才的家园。2005年9月,占地3790亩、总规划面积252万平方米的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交线路
①天津站:乘公交951路,或乘地铁至大学城,换乘311路;
②天津西站:乘公交687路,或乘地铁至大学城,换乘311路;
③天津南站:乘公交707路至天津图书馆站,对面换乘849路;
④杨柳青站:乘公交175路至天津图书馆站,对面换乘849路;
⑤天津北站:乘公交903路至华苑终点站,换乘849路、963路或951路,或在天津北站乘地铁至大学城,换乘311路地铁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