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蹦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要求选手蹦起的高度至少为8米。在奥运会中男女参赛选手将进行个人比赛,每一组有12名选手,预选赛和决赛将在同一天进行。比赛动作必须包括规定技巧系列动作,表现技巧的动作,自选动作等。预赛的分数是规定技巧系列动作与自选动作得分的总和。前8名选手将进入决赛。选手的最后排名情况由决赛得分来定。决赛项目全部都是规定项目,选手可以选择10种技巧。
基本信息
评委:每部分有7名评委,5名评委根据选手在完成向后翻腾转体180接前空翻、翻腾3周、向前翻腾2周转体半周、向前翻腾一周转体一周半、向前翻腾一周转体半周和其他一些动作来给分。其他2名评委根据技术难度来给分。得分最高者获胜。
历史发展
蹦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北美的科曼契印第安人,而在
中国马戏团的杂技演员使用类似的蹦床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现代弹性蹦床的开创者是
法国杂技演员特朗
波兰(Du Trampolin),他用
麻绳美国跳水冠军尼森(George Nissen)制作出类似于当今的那种蹦床,用来帮助自己的跳水与翻转训练,后来创办了“尼森蹦床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蹦床训练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取得良好效果,以后逐渐成为一项运动,在美国的中学、大学广泛开展。1947年美国在
得克萨斯州举行首届全国蹦床
表演赛,1948年起被列入正式比赛,后传入
欧洲。1958年
英国开始举行全英蹦床
锦标赛,1964年在英国举行首届
世界蹦床锦标赛,1969年在法国
巴黎举行首届欧洲蹦床锦标赛。1999年,
国际蹦床联合会成为国际体操联合的一个协会,并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个人两个项目,每个项目12名
运动员参加比赛。
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将蹦床项目纳入奥运会
蹦床实际上与杂技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法国杂技演员特朗
波兰是现代弹性蹦床的发明者,他用
麻绳编制成保护网,以加强“空中秋千飞人”的安全,并利用网的弹性将演员抛入空中,完成各种动作。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跳水冠军尼森制作出类似如今的蹦床,但它是被用来帮助自己跳水与翻转训练的
辅助工具。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利用蹦床训练
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并取得良好效果。这种“无心插柳”的做法,竟使蹦床逐渐成为一项专门运动,并开始风靡美国各大中学。1947年得克萨斯州举行首届全美蹦床表演赛,1948年起被列入国内正式比赛,此后这项运动传入欧洲。从1958年起,英国开始举行全英蹦床锦标赛,6年后,英国举行首届
世界蹦床锦标赛,1969年在法国巴黎举行首届欧洲蹦床锦标赛。这项运动终于开始走入了竞技比赛的行列。199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蹦床列入
悉尼奥运会项目。
用于正式比赛的蹦床框架长5.050米、宽2.910米、高1.150米,网长4.028米、宽2.014米,弹簧112个。目前世界蹦床锦标赛设立了男单、男双、男团,女单、女双、女团6个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完成规定和自选两套动作。
蹦床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在1997年才传入中国。目前中国有条件的省市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队伍,吸收体操、跳水和技巧等项目的选手参赛。国家体操管理中心在天津设立了国家蹦床训练基地,并将
天津、
湖南、
江苏、
上海、
广东、
福建和
重庆等省、市为中国蹦床运动10个重点布局单位。2007年6月,在
法国举行的蹦床
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选手获得一项冠军。
竞赛规程
奥运会蹦床设网上男、女个人两枚金牌。个人比赛中运动员要完成3套动作,每套由10个动作组成。一套蹦床动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的高飘,动作之间富有节奏的连接和变换,包含双脚起跳、背弹、
腹弹、坐弹动作,全套动作中间没有停顿和中间跳。一套蹦床动作应由各种向前、向后的空翻转体或非转体的空翻动作组成。
运动员全套动作应表现出优美的
身体姿势、正确的动作技术、理想的高度和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
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佩戴珠宝首饰及手表,违反者将被取消该轮比赛资格。每位参赛者可以有1名
教练员上场保护;任何情况下,在网的四周不得超过4名保护者。
裁判长发出信号后,运动员必须在1分钟内开始做第一个动作,否则要扣分。运动员做动作时,除分腿跳动作外,其它动作都要求两脚和双腿并拢,脚尖绷直。根据动作要求,身体姿态可采用团身、屈体或直体。
一套动作中不能有重复动作,否则,重复的动作不计算难度。预赛第一套动作中出现重复 的动作,每重复一次,扣1.0分。
裁判员只对在网上完成的动作进行评分。比赛中出现中断情况,中断后的动作不予评分。整套动作结束时,运动员双脚必须有控制地落在网上,并保持上体正直的姿势结束,否则按规则扣分。裁判员以0.1分为单位进行评分。裁判长负责决定最后得分的有效性。
比赛中,由于动作姿势欠佳,每个动作扣0.1~0.5分;单手或双手触网,扣0.4分;双膝或双手和双膝触网、坐网、趴或后躺触网,扣0.6分;触及
弹簧、护垫、蹦床框架或
安全台部位,扣0.6分;落或摔倒在弹簧、垫子、蹦床框架或安全台、保护垫上,扣0.8分;落或摔倒弹出蹦床,扣1.0分;
比赛中保护人员或教练员与运动员讲话或给予暗示,每次扣0.3分;在一套动作中,每出现一次中间(直体)跳,扣1.0分;附加动作扣1.0分;超过规定时间扣0.1~0.3分。
技巧难度
每一套技巧动作必须由10种基本
技巧组成—不同的翻转与
筋斗的姿势。
规定动作的难度一般较大,但得分也较高。技巧系列动作
每仪态技巧动作必须由10种基本技巧组成—不同的翻转与筋斗的姿势。规定动作的难度一般较大,但得分也较高。
技巧系列动作必须包括
正面或背面的着陆动作。
一圈或两圈的翻转动作,至少有540度。
一个或两个正面或背面的筋斗,翻转动作自选。
一个或两个正面或背面的筋斗,必须包含一个360度的。
和体操的其他两个项目相比,蹦床跟讲究形式。参赛者的得分不仅包括他们做了什么,还包括他们怎样去做。选手在完成动作时不仅要注意技术方面的动作,还要使动作富有艺术感。
比赛难度级别:动作的难度按照筋斗和转体来定。翻腾一周得分0.4分,翻腾半周0.1分,翻腾四分之三周0.3分。转体一周得分0.2分,转体半周得分0.1分。垂直翻腾数周但不转体加0.1分。两位难度评委将一同计算出选手的难度分,通常为11—15分,所有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被去掉,其他三相加起来共30分。再把难度分和动作分家在一起就是选手的最后得分。最高分为45分。
场地设施
蹦床框架长5.050米、宽2.910米、高1.150米,网长4.028米、宽2.014米,弹簧112个。在蹦床比赛时,运动员须要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蹦床项目中,一位选手需要做出3套不同的动作,第一套动作为规定动作套路,当中只计算其中两个动作的“难度分”,第二及第三套动作为
自选动作套路。
得分规则
一套蹦床套路的分数构成因素分为“
技术分”、“难度分”以及“
同步分”。“技术分”为评定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情况,满分为10分。在正式的蹦床个人套路中,共有五名“技术裁判”,他们会按运动员的完成情况去即场评定“技术分”,其中中间三个“技术分”的总和为该套动作的“技术分”。
蹦床套路的另外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难度分”,“难度分”的计算主要靠动作的翻转周数所决定,而且“难度分”并不封顶。一般的动作的难度分在16.5分。世界顶尖运动员在训练时候,整套动作的“难度分”可达至17-18.5分左右,在2004年
加拿大锦标赛上,曾经出现过18.5分的难度分。“难度分”加上“技术分”,便是一名蹦床运动员于个人套路中的最后得分。
在蹦床同步比赛中,“同步裁判”还会根据两名运动员的套路表演的同步性,评定该套路的“同步分”,“同步分”的满分为10分,“同步分”加上“技术分”再加上该套路的“难度分”为一套同步套路的最后得分。
奥运会蹦床设网上男、女个人两枚金牌。
个人比赛中运动员要完成3套动作,每套由10个动作组成。
一套蹦床动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的高飘,动作之间富有节奏的连接和变换,包含双脚起跳、背弹、腹弹、坐弹动作,全套动作中间没有停顿和中间跳。一套蹦床动作应由各种向前、向后的空翻转体或非转体的空翻动作组成。
运动员全套动作应表现出优美的身体姿势、正确的动作技术、理想的高度和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
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佩戴珠宝首饰及手表,违反者将被取消该轮比赛资格。
每位参赛者可以有1名教练员上场保护;任何情况下,在网的四周不得超过4名保护者。
裁判长发出信号后,运动员必须在1分钟内开始做第一个动作,否则要扣分。运动员做动作时,除分腿跳动作外,其它动作都要求两脚和双腿并拢,脚尖绷直。根据动作要求,身体姿态可采用团身、屈体或直体。
一套动作中不能有重复动作,否则,重复的动作不计算难度。预赛第一套动作中出现重复的动作,每重复一次,扣1.0分。
裁判员只对在网上完成的动作进行评分。比赛中出现中断情况,中断后的动作不予评分。整套动作结束时,运动员双脚必须有控制地落在网上,并保持上体正直的姿势结束,否则按规则扣分。
裁判员以0.1分为单位进行评分。裁判长负责决定最后得分的有效性。
比赛中,由于动作姿势欠佳,每个动作扣0.1~0.5分;
单手或双手触网,扣0.4分;
双膝或双手和双膝触网、坐网、趴或后躺触网,扣0.6分;
触及弹簧、护垫、蹦床框架或安全台部位,扣0.6分;
落或摔倒在弹簧、垫子、蹦床框架或安全台、保护垫上,扣0.8分;
落或摔倒弹出蹦床,扣1.0分;
比赛中保护人员或教练员与运动员讲话或给予暗示,每次扣0.3分;
在一套动作中,每出现一次中间(直体)跳,扣1.0分;附加动作扣1.0分;
超过规定时间扣0.1~0.3分。
场地设施:蹦床的边框由金属制成,长5.05米,宽2.91米,高1.15米。弹网用尼龙或其它相近韧性材料制成,周围用112个
弹簧牵拉固定。在蹦床两边的边框上分别铺有垫子,具有保护作用。
观赛礼仪
观看体操比赛应提前到场,比赛结束后再退场。进出场地要有序,不要拥挤,要尊老爱幼。
比赛时,不要随意走动,最好在比赛暂停或休息时再走动。
在场地内不要高声说话,应举止文明,不随地乱扔杂物,禁止吸烟。
观赛时应将手机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学习必要的竞赛知识,既要看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也要看其动作技术和风格。既要欣赏运动员精湛的技艺,也要感受他们的顽强作风和内在品质。既给本国选手加油,也给外国运动员鼓掌。做到热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运动员做动作前需要排除一切杂念,宁神静气,做动作时要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动作上。观众此时应全神贯注地观看,不要鼓掌加油,不要欢呼,更不要喊运动员的名字。
拍照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烁的灯光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影响运动员对空间高度和时间方位的判断,甚至可能造成比赛失误或者受伤。在运动员即将出场时呐喊加油,在运动员动作结束时鼓掌,才是得体而恰当的行为。
体操是由裁判员打分的项目,当你认为有裁判不公的现象时,不要起哄,不要冲动,要克制自己的
情绪。这种不公也许只是因为你对规则了解不够,而鼓励运动员、理解裁判员,继续观赏下面的比赛是最好的选择。比赛结束,
离开场馆时,请将垃圾随身带出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