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物流

实体流动过程

奥运物流(Olympic Logistics)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构成的、与举办奥运会相关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奥运物流的内容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群、与奥运赛事的关系、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服务形态、服务项目内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从而形成奥运物流构成的多维立体架构,每一维分类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奥运物流的管理视角,从而也说明奥运物流管理的复杂性。

物流分类
地域维角度
从地域维的角度可以将奥运物流分为赛区物流、主办城市物流、主办国家物流、国际物流。
赛区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的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需要提供的物流活动。
主办城市物流主要是指由主办城市的赛区物流、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的总称。
主办国家物流主要是指由奥运会各赛区内的物流活动、各赛区之间的物流活动、主办城市市民生活物流和商业物流等构成的物流活动总称。
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参与奥运会的各类人员从国外进口物流以及赛后回程的物流活动总称。
时间维角度
从时间维的角度可以将奥运物流分为赛前物流、赛中物流和赛后物流。
赛前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在会前进行的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奥运比赛场馆建设用品、比赛器材、新闻媒体器材和生活资料的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
赛中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举办期间,主办城市及其他比赛地区发生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称。赛中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奥运会提供后勤保障。
赛后物流主要是指奥运会结束后,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的物品清理、回收和废弃等物流活动。
需求特征
特征概述
奥运物流需求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一定时期内,由于赛事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对比赛物品等配置所产生的物流活动要求,它包含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内容。奥运物流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物流来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来自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汝宜红教授等人的研究报告将奥运物流需求总结为四大特征:
空间集中性
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等场所呈集中分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27个项目的比赛安排在32个场馆,相对集中于北京的4个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和大学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集中了14个个场馆,准备举行15项比赛。
据历届奥运会的资料,一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观众、记者以及场馆设备、新闻器材等在空间上会更加集中。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以及乒乓球、跳水等中国队夺金热门项目会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比赛场馆会有更多的观众。认识到这一点,在研究奥运物流需求的时候,要注意奥运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在规划物流系统的时候,在空间上合理分配物流资源,做到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满足物流需求。
时间阶段性
奥运物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建立阶段、再供给阶段和回收阶段。建立阶段,物流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场馆物流经理控制订单处理,向奥运会的主仓库提交设施器材的订单,设置运输计划表。建立阶段期间,奥运物流系统没有志愿者的参与,所有的物流活动均有物流工作人员来完成。再供给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再供给阶段中,物流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小,工作节奏慢,有很多空闲时间。再供给阶段中,物流活动主要是再次运进一些消费品。回收阶段发生在奥运会比赛之后,是三个阶段中最繁忙的一个阶段。回收阶段需要把所有从奥运主仓库运来的设施器材运回,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做法是先运输计算机等价值高的物品,再运桌椅等价值低的物品。
需求不确定性
在储存方面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例如亚特兰大奥运会举行前8个月,物流委员会就开始不断向职能部门征询所需的仓库空间,然而大多数职能部门甚至不知道需要为奥运会买什么东西当然也更不知道需要多少仓库空间。据研究,一般奥运会举行期间,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的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由于需求不确定性,物流管理者必须不断重新设计仓库物品的摆放以适应新的存储需求。
奥运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能确定40%的物流活动将会发生,而其余60%的均为未知事件。专家认为,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有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意外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者制订物流工作计划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划方法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计划失灵的各种情况。
安全性要求高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奥运物流需求的客体——赛事物流中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等几乎都是关键物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亚特兰大奥运会上,85%的运动器材来自国外,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距甚远,这些运动器材一旦损坏很难快速找到替代品,势必影响比赛的如期进行。计算机、无线电广播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由于价值高,并且涉及信息保密,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条形码记录和跟踪。
服务管理
奥运物流的服务管理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物流的服务管理三个阶段,服务项目类别为奥运场馆建筑物流、比赛器械物流、生活物流、新闻媒体设备物流、奥运商业物流等内容,奥运物流服务的基本活动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为筹备奥运会这一重大事件,大量关于物资和装备的接收、跟踪、仓储、运输、配送、安装和回收的计划、管理和执行成了物流面临挑战的焦点。
运作模式
根据主办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现状、奥运物流的需求分析、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目标等基础条件,进行奥运物流规划。以奥运物流规划为行动纲要,以多数物流功能外包、奥运物流主管部门与物流供应商协调合作为市场运作模式,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为奥运物流提供优质的服务。
奥运物流的组织和运作对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奥运物流的时间短暂性、空间集中性、需求主体的多样性、需求的不确定性、主办城市的地理位置、严格奥运日程表与安全性等特点,使得奥运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十分复杂。通过对国外奥运物流运作过程与模式的分析,可知:成功的奥运物流运作应包括:
(1)从战略层面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奥运物流规划;
(2)从战术层面上,要建立奥运物流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奥运物流筹划、物流服务政策和操作规范的制定、与物流供应商的谈判、奥运物流活动的监督与协调等组织管理工作;
(3)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包括与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服务信誉好的国内外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将奥运物流活动外包,利用其技术与经营上的优势,形成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基本手段的高效、低成本、安全、优质的奥运物流服务系统。
1、奥运组委会
为有效地进行奥运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奥运组委会通常下设采购与物流部,负责所需材料和物品的购买、存储、运输和向现场配送。具体职能包括:
制定采购与物流战略规划
制定采购政策、规定与操作规范
确定所需产品与服务的目录
建立选择产品与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指标
制定采购与物流预算
制定采购与物流实施计划
采购与物流的组织与管理
2、奥运会货运代理指定提供商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可以说所有的货物都是关键货物,奥运物流服务几乎不能出错,必须准时、无损坏,还要采取安全措施,因而奥运组委会要精心挑选最合格的物流企业作为奥运会货运代理指定提供商。
奥运会货运代理指定提供商的主要任务是计划、协调与承担与奥运会有关的进出口货物的货运代理、清关和配送。其服务对象是奥运组委会、国际奥委会、各国奥委会和新闻机构等。代理的主要货物是建筑材料、比赛器材、新闻器材和生活物品等。
以悉尼奥运会货运代理指定提供商德国SCHENKER国际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拥有1000个办公室,27000名员工,年营业收入近100亿德国马克,是世界领先的物流与货运代理商之一。为做好奥运物流工作,公司专门成立了由澳大利亚分公司的100名员工和世界各地分公司的100名员工组成的奥运小组,负责奥运物流的组织与协调。为使奥运物流过程更加顺利,公司专门编制了客户手册发放给客户,提前教给客户如何进行物品包装、贴标签和填写有关文件,特别注意不要将食品等需要特别检验的物品与普通物品混装。不要携带禁止进口物品。公司还与奥运组委会合作,开发查询、跟踪货物的信息系统,成立专门小组,提供7×24服务。
SCHENKER为悉尼奥运会组织的进口物流过程如图1所示。公司从197个国家组织空运1200吨,海运40000吨,并通过仓储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3000个托盘货位的仓库进行存储、分拨以及用汽车向比赛场馆、奥运村、新闻中心和相关酒店配送。
奥运会结束后,为加快相关物品返回世界各地,SCHENKER又租了两个相同大小的仓库专门进行空运货物的处理,原仓库专门用于海运货物的处理。如图2所示,公司在10天内组织25000种货物空运到40个目的地,组织200个集装箱通过海运离开悉尼,其后又陆续运出1000个集装箱。
3、奥运会信件与包裹快递指定提供商
全球最大的快递服务公司UPS在1994年成为奥运资助商后,连续成为1996、1998、2000奥运会的信件与包裹快递指定服务商,为奥运会提供全球信件与包裹快递服务。为保证服务质量,UPS提前一年便与奥运组委会制定计划,并将服务窗口设在每一个赛场、新闻中心、奥运村和相关酒店,为成功服务奠定物流基础。在悉尼奥运会上,UPS还组织140名服务人员骑摩托车,为11000名许可的摄影家和摄影记者胶卷运输服务服务,将总共约20万卷胶卷从34个赛场迅速送到设在新闻中心的KODAK图像中心洗印。2001年,UPS终止了与国际奥委的合作,无疑为别的服务商提供了商机。
4、奥运会的展会物流服务
除了奥运会指定物流服务商之外,一些代表团或新闻机构还接受物流公司专门提供的展会物流(EVENT LOGISTICS)服务,也就是对参加展览或会议的机构提供的全程物流服务。如图3所示,GEOLOGISTICS公司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参加悉尼奥运会报道提供了完整的物流服务,包括预先制定物流计划,在伦敦对BBC不同地点的设备进行集货、包装,代理1×40英尺集装箱电视转播设备和1×20英尺集装箱电视转播室材料的海运,以及3000公斤电视转播设备,4600公斤广播设备8000公斤和室外广播材料的空运。到达悉尼后,根据BBC的要求进行现场安装,在完成转播任务后,再将货物重新运回伦敦BBC原先的地点。
5、奥运会的供应物流服务
奥运会举办期间,每天需要大量的各种物品的供应,为了在保障供应的同时又不致占用大量库存,供应商往往精心组织对奥运会的供应物流服务。如图4所示,悉尼奥运会饮料供应商CUB公司在35个赛场安装了405个POS机,为保证每个POS机在奥运会期间储存充足的饮料,CUB配备了22个现场物流经理,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方法,通过掌上电脑查看库存,进行预测和订货,取得了扩大销售、减少成本和消除缺货的效果。
科技含量
为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将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奥运精益物流系统”项目负责人邬跃认为,奥运物流范围广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和具体要求都有所不同,使得奥运物流的需求非常复杂,因此仅仅依靠中国传统的物流手段或是简单的信息技术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依靠先进的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监控管理,以实现对客体的实时跟踪和控制,确保物流渠道顺畅、安全。邬跃说,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
(1)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是指为了满足赛事物流的需求而对在途物资进行可视化监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运输车辆路线优化和物资的跟踪、管理、查询等一系列活动。
(3)查询监控系统,是指为了更好的对奥运物资进行管理,满足奥运物流服务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的需要,对奥运物资的状态进行查询监控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物资的跟踪和查询等一系列活动。
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系统为奥运物流运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通过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可以更加简明、直观地对物资进行监控。
奥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与其他领域的物流不同,奥运物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北京奥组委最终选择美国UPS负责统一管理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运作,这一方面说明,历经百年成长的UPS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裹运送公司,具有承办奥运会物流的成功经验,具有组织综合性物流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国内物流企业与UPS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望尘莫及”,这也正暴露出国内物流企业亟待壮大的紧迫性。
尽管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国家政策、法规、国家宏观调控上,还是企业自身的体制、机制,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存在无法比拟的差距,但奥运会的举办,既是国内物流参与竞争的大好机会,更是学习提高、一试身手的大好机会。奥运会举办的如何,不光是从人的行为举止、文化修养等方面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科技的先进和经济的发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从物流配送、物流管理、物流服务、物流手段、物流人员等方面来反映奥运会举办的成功与否。从这种意义上说,“奥运未至,物流先行”已不仅是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大事,每个关乎物流的行业、企业、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物流发展献计出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出力,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出力。
当然,奥运物流范围广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和具体要求都有所不同,使得奥运物流的需求非常复杂,我们的物流业不能把目光盯在如何“抢蛋糕”上,更应把绿色物流、科技物流、人文物流、和谐物流等理念贯穿其间,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手段、大众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用心打造企业,搞好服务,确保物流渠道安全、高效、平稳、顺畅,显示我国物流行业的实力和水平。
市场及其运作
市场的形成
现代奥运会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它存在于发达的商业社会中,就必须和这个商业社会进行各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个特大的商业项目。一方面,奥运会自身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它需要利用市场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商家们也不会放过奥运会这一特大商机。所以说,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趋势是由社会环境和奥运会的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
1980年萨马兰奇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奥林匹克运动加快了与市场接轨的步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商业开发,盈利2.5亿美元,一改以前主办奥运会经常给主办国家带来经济亏损的状况。从此,奥运会成为体育产业中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融体育竞技比赛和商业营销活动于一体的活动。因此,与奥运会的组织准备、开幕举行和相关企业营销活动全过程相伴随的所谓奥运物流——由于举办奥运会而引发的物流服务需求,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备受关注的奥运物流市场。
市场需求
这里的奥运物流市场需求既包括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物流市场需求,也包括奥运会带动的相关物流市场需求。奥运物流跟奥运会举办的时间阶段密切相关,奥运物流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赛前、赛中、赛后等阶段性特征。所以,奥运物流市场需求应被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物流市场需求。
外包运作模式
负责2000年悉尼奥运会物流运作的是悉尼2000物流团队(Sydney 2000 Logistics Team,S2LT),S2LT的活动范围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期、期间和后期提供物流服务和管理工作。S2LT提出了几项关于奥运会的组织和物流运作的重要战略决策,将一些服务外包给物流提供商,并建立物流指挥中心(Logistics Command Center,LCC),负责协调物流各项服务工作。
对于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物流,如货运代理、信件与包裹快递、奥运村生活物流、奥运比赛器材的物流需求等活动可以承包合同的形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中规定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责任和奥组委S2LT所需提供的必要设施、条件以及协调与监督管理的职责。事实证明,由于奥运会是特有的短期行为,且奥运物流活动又是十分复杂、需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才能完成的,因此,在技术、人力、物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将那些需要高度专门技术来完成的奥运物流活动外包,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悉尼奥运会的主要物流服务提供商有:货运代理指定提供商——德国Schenker国际公司、信件与包裹快递指定服务商——美国UPS公司、悉尼展会服务供应商——Geologistics公司、饮料供应商——CUB公司,等等。
市场分析
市场容量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在具体拉动的幅度上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国家统计局预测奥运对中国GDP的拉动在每年0.3%~0.4%之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扬帆博士的预测是每年0.5%~0.6%,日本野村证券的测算数则是0.25%。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数字是由美国高盛公司给出的,即中国获得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的GDP将会提高0.3%,累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达1.38万亿元人民币。高盛公司认为,主办奥运会不仅会对中国2008年的旅游业带来刺激,由2000至2008年对基建设施的大量投资,还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影响无疑会延伸到2008年以后。
2003年中国的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占GDP的比例为21.4%,未来几年这一比例会稳中有降,所以估计奥运会之前的几年中的平均值为20%。根据高盛公司对奥运GDP贡献的测算数和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的估计值,可以大致测算北京奥运会的总体物流需求约为2760亿元人民币。
另外,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汝宜红教授等人的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奥运直接相关的物流需求量为417.2亿元,其中奥运会预算占7.7亿元,北京市投入为409.5亿元。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商品物流需求量为4.91亿元,其中旅游业为 1.41亿元,零售与餐饮业为3.5亿元。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废弃物物流需求量10.8亿元,其中奥运会直接产生1.2亿元,观众和游客产生9.6亿元,因此与奥运会相关的物流需求总量大约为432.91亿元。其中发生在赛前的为402.5亿元,赛中的为28.21亿元,赛后的为2.2亿元。
市场构成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奥运物流市场可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物流市场三个部分。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奥运物流市场。
(1)赛前物流市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前物流市场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奥运场馆建设物流市场、物流装备市场、物流信息与咨询市场、物流人才培训市场、比赛器材物流市场、生活物流市场、奥组委及各国代表团的货运代理市场、奥运新闻器材物流市场、商业物流市场等10个部分。
以奥组委及各国代表团的货运代理市场为例,北京近90%的进出境货物通过天津港出入,因此奥组委及各国代表团的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也应为海运,其奥运赛前物流的进出通道主要在北京的“出海口”——天津港。其他奥运分会场分布在青岛、天津、沈阳、秦皇岛、上海等城市,因物流量较少,本文不作详细介绍。
奥组委及各国代表团的货运代理物流过程如下图所示。大部分入境货物首先通过国际运输到天津港,然后在天津港采用海关跨关区运输方式直接运至北京,在北京奥运物流主要仓储基地(可以优先考虑朝阳十八里店物流港,因为此物流基地有京津海关直通系统)办理海关和检验检疫手续,可以在北京奥运物流仓储基地进行存放,或根据需要直接运到相关的目的地。其他不需报关、报检的非进口货物可以通过合理运输方式运到相关物流基地仓库存储,根据需要向相关场馆进行配送。通过北京首都机场的空运货物可在报关、报检后直接运输至北京奥运物流仓储基地。
(2)赛中物流市场
2000年悉尼奥运会“赛中物流” 的配送规模为:每天向悉尼奥运公园的25个场馆大致115个配送点进行500次配送业务,每天向Darling 港的4个场馆10个配送点进行100次配送业务。根据粗略估计,2008北京奥运会“赛中物流”总的配送规模约为悉尼的1.2~1.5倍。
北京奥运“赛中物流”的重点是奥运村和各比赛场馆的物流配送,“赛中物流”包括物流设施及各比赛场馆的设置,即奥林匹克公园、各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
赛中物流市场包括比赛器材物流市场、生活物流市场、奥运信函与包裹快递市场、商业物流市场、奥运展会物流市场、奥运新闻器材物流市场、废弃物流等7个部分。
(3)赛后物流市场
赛后物流的主要活动是出境物流及国际国内物流运输、配送、仓储等相关工作,涉及到的主要物流服务内容是待出境货物的暂时仓储、国际运输、通关、报检、空陆联运、海陆联运、货运代理、仓储等服务,其中重点内容是仓储、运输、通关、报检等物流服务。
赛后物流市场包括商业物流市场、回收物流市场和废弃物流市场三个部分。北京奥运赛后物流的大部分货物尤其是出境货物,首先在奥运物流主要仓储基地进行存储(如北京朝阳十八里店物流港),然后办理海关和检验检疫手续,或根据需要直接通过路陆运输到天津港,在天津港办理海关和检验检疫手续,然后通过海运运至目的地。虽然赛后物流不像赛前物流和赛中物流的作用突出,但大部分货物都要求在几周之内运送完毕,时间紧迫,要求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国内企业竞争
1.奥运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条件
主要物流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奥运物流基本的市场运作模式。分析历届奥运会所选择合作的一些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基本情况,可以归纳出奥组委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公司的业绩和经验、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公司的管理水平、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公司的规模及网络化管理能力和公司的品牌信誉等。
显然,公司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先进、物流服务质量高、公司规模大、网络化管理能力强、有从事相关项目经验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是首选对象。
2.国内物流企业的政策优势
我国尚没有能与Schenker、UPS、Geologistics、CUB、Maesk等国际物流大公司相匹敌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但是,考虑北京奥组委筹划和组织2008年奥运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完成“中国要举办历史上最好一次奥运会”的庄严承诺,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要借奥运之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北京奥组委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时候,在满足奥运物流需求的前提下,要优先选择条件比较具备的国内物流企业,以便给我国物流企业走向世界的机会,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3.开展合作和企业战略联盟
对于大多数一般的国内物流企业来说,不太可能成为奥委会指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但并不意味着与奥运物流无缘,只要苦练内功,外修形象,提高自身在特定的专业服务领域竞争力,并与TOP计划赞助商或与国内赞助商合作,即使是作为第二级或第三级物流服务承包商,也可以获得参与奥运物流服务的机会。
现代物流作用
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将对保证北京奥运物流工作的完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保证北京奥运物流管理具有可控性
奥运物流严格的日程表,要求奥运物流的管理具有可控性,确保货物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比赛现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中物流实时跟踪、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以及配送调度优化等技术将为奥运物流管理的可控性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如通过物流实时跟踪技术,可实现车辆及货物的追踪管理,大大提高奥运物流运营的透明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奥运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比赛现场。通过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可提供当前库存的实时信息,管理者可通过获取的信息来控制和管理库存。
2.提高北京奥运物流管理的效率
奥运物流空间集中性和时间短暂性,说明奥运物流的流量大且流速快,这势必要求高效率的物流管理系统,而高效率的物流管理系统需要物流自动化装备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持。
3.保障北京奥运物流管理的安全性
奥运物流的安全性要求赛事物流中的比赛器材、新闻器材、生活资料等物资数量必须按期准确无误到达,并且不能受到丝毫损坏。这要求物流中的先进的包装技术、搬运技术、储藏技术、实时物流跟踪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作保证。由于奥运会期间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所以大量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相关物流信息不但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且可以有效进行物流系统日常运行状况的监测与评价,对物流系统运营活动进行合理地调节与控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利用物流信息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应急处理等。
4.使奥运物流管理具有柔性化与个性化
奥运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奥运物流管理的柔性化和个性化。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中物流实时跟踪、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和配送调度优化等技术,以及“网络化奥运物流协同工作信息平台”将为奥运物流的柔性化和个性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物流软件市场
市场概述
谈到奥运会,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开幕式那绚丽灿烂的烟花表演,赛场上运动员的飒爽英姿,颁奖台上冠亚军骄傲的笑容和幸福的泪水,但可知道,在这背后有多少幕后工作需要准备和进行,其中物流就是为奥运服务的重要部分。开幕式的烟花、赛场上的器材、颁奖仪式的设施,都是需要物流来解决的。假如没有一套优秀的物流系统来支持,整个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必然会受到影响,对一场全人类的体育盛事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的情况下,物流系统建设,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速度更“快”
对于奥运给物流所带来的商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这么说,北京奥运物流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拉动北京市GDP的总幅度将达到3到4 个百分点,拉动全国GDP达到0.3个百分点。“不应当孤立地看奥运会和奥运物流经济,因为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影响长远,给主办国、主办城市带来巨大机会,帮助实现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
面对着这么巨大的商机,中国物流行业最需要克服的“瓶颈”便是如何在运作过程中提高速度,以应对奥运会巨大的物流需求量,同时如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开发和定制软件,让客户觉得软件系统好用,也是奥运会对于物流软件开发者提出的另一个要求。
博科软件的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应对奥运会对物流公司巨大的需求量,博科不久前也特别为第三方物流个性化定制,成功开发出了MyLRP(Logistics Resources Planning,物流资源计划)系统。据悉,博科此次开发的MyLRP物流资源计划灵活定制了“虚拟码位”和“盲收”两个功能标识,能够更加灵活地协助物流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托运的速度。
在以往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系统的定义中,货物必须先进入仓库上架,才可能进入数据库中的库存记录。但在物流公司的实际作业中,经常有托运货物只是在公司片刻停留而后中转的情况出现,实际作业和数据库运作的不相符合,给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而MyLRP系统此次定义的“虚拟码位”标识,是针对这一实际作业矛盾而增设的,系统给予一个虚拟码位后,只要收货得到确认,货物就能进入到数据库的库存记录中;另一方面,“盲收”标识遵循的是收货仓单模式,这一新的模式对应的是以往的货物模式。在以往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系统中,物流公司的收货作业遵循货物模式,即在数据库系统中必须明确给出货物的种类和名目,但实际的物流作业中,常常有整箱货物托运的状况,物流公司并不明悉货物的名目,而 “盲收”标识便是针对物流公司的实际状况,切合仓单进、仓单出的作业流程,无疑更有益于国内物流公司便捷地采用信息化系统。
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相信借着这次奥运的契机,国内的物流管理软件也能更加专业化、细分化,这一方面能够满足巨大的物流需求,同时也节省了物流的成本。
要求更“高”
由于奥运会是特有的短期行为,且奥运物流活动又是十分复杂、需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才能完成的,因此,在技术、人力、物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将那些需要高度专门技术来完成的奥运物流活动外包,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越来越倾向于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因为其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确,所以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这也对物流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在美国一般物流企业都建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应用了像GPS 、电子化标签等技术手段,这个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地追踪、调配货物,而且与代理商、承运人留有接口,同时这套系统也与海关等政府部门连通,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直接申请报关,被运输的货物就像水流一样,一旦开闸放水后就会按照一个特定的渠道运转着。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供应链,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美国的物流成本只占到了10%。
国内包括博科等软件厂商都纷纷开始借奥运的机遇开始发力,由于此前曾经服务过武汉世通、青岛裕龙国际、安徽迅捷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因此丰富的经验和厚实的技术研发成为了它们占领奥运物流至“高”点的依托,相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洗牌,专业的软件开发商会越来越受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青睐。
竞争更“强”
这两年,在中国像中远集团、中国外运集团、中邮物流、中铁物流等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面对奥运会的商家,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希望能够通过物流服务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对此,博科资讯的总经理沈国康,他表示中小企业要想在奥运物流战中取得成功,必须先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定位,“一些中小企业对奥运市场的期望值太高,想一口吃成胖子,这是不现实的。哪怕真吃下去了,也消化不良,可能会搞垮企业,因此我们在给对方提供软件服务时也常常会了解这些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要掌握准确的信息,根据信息找到合适的定位。其次,现代技术更新快,产品寿命短,企业必须要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和产品竞争力,也就是说,拿到商机,还要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产品升级。像我们的MyLRP,就真正实现了自主灵活快速配置。既可以满足第三方物流企业标准的业务需要,又可以满足成长型物流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MyLRP 也是一款可以终身使用的物流软件,基于其强大功能的自主配置平台,MyLRP可以不断扩展、不断完善,伴随着物流企业一同成长壮大,真正做到一次购买,终身受用。”
总结下来,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同于IT基础设施,IT更多的是一种能够体现和承载管理者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技术手段;而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同时承担着经济责任和广泛的社会责任。2008年奥运会是对中国物流市场的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让低起点的中国物流业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机会。
重要性
2008年的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揭开盛典大幕。当奥运圣火在主会场燃起时,每一件物品都必须到位,这是堪与夺取奥运金牌媲美的任务。以办成最出色一届奥运会为宗旨的北京奥运会,预计将有400多亿人民币的物流“蛋糕”等待中外企业的争夺。如何抢占最具国际水平的奥运物流市场,应成为众多国内外物流企业关注的重大战略课题。
第28届雅典奥运会落下帷幕不久,各行各业都对该届奥运会做了盘点,其创记录的奥运物流量让物流服务供应商喜笑颜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由此引发的巨大物流需求使物流自然成为奥运会的“生命线”。第29届北京奥运会及未来中国物流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使中国成为世界跨国物流集团角逐的重要舞台,也直接暴露了中国物流企业缺乏竞争力的软肋。北京市政府经济研究室曾主持了一项专题调研,认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是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2010年,美国、英国、德国等物流企业都已渗入中国市场,他们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国际网络支持,奥运物流将成为他们全面展示高水平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的一个绝佳平台。但并非国内物流企业一点机会也没有,比如中运、中外运,他们也有能力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参与奥运能够促使其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对于其他物流企业来说,向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看齐,最后不管是否能参与奥运物流,对自身都有很大帮助。
从事物流研究的专家指出,在奥运会这个容不得一点闪失的平台上,同众多世界顶级的物流企业进行“特殊”的较量,给刚刚起步的中国物流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总之,奥运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行是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前提和保证,以开放的国际姿态物色奥运物流供应商,将为成功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提供强大的物流保障。我国物流企业应当在这场竞争中加快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尤其是利用本土化的多种优势,在通过合作等方式与国际物流企业共同为举办奥运会出力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速度,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奠定物流基础。
成功启示录
北京奥组委物流部正式成立于2005年10月。在此之前,相关人员曾随奥组委观摩团前往雅典等地实地取经,在2005年初即参与了部门的筹备工作。
雅典奥运会筹备期间,采购和物流分属不同的部门,供应链没有无缝对接,在管理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北京奥组委在物流部成立伊始,就充分吸收了雅典物流的运作上的一些经验教训,把采购、物流、资产计划和管理等几项彼此密切相关的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完善的配送计划北京奥组委于2008年4月正式发布了《总体配送计划通用政策》,随后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建议及转播商等一些外部客户群的需求,对总体配送计划通用政策进行了调整。
总体配送计划不再区分物流中心编排和场馆自行编排方式,京内所有竞赛和非竞赛场馆统一由物流中心进行总体配送计划系统的编排和发布。
考虑到一些主要赞助商或供应商对许多场馆均有配送需求,为方便外部客户,主要的外部客户可以与物流中心进行沟通协商,在其指定联系人负责总体配送计划相关事宜后,直接向物流中心提交总体配送计划需求申请,并接收相关报表,不再通过场馆。对于一次性及单场馆配送的客户,仍按原渠道交给场馆统一汇总至物流中心。保证食品物流安全北京奥运食品物流的安全工作不管是从食品本身的运输和储存,还是从食品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上都有许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
奥运会正值北京最炎热的夏季,奥运会所需的蔬菜和肉类等都将进行冷藏运输。原料的运输全程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运送的路线都将严格规定。从奥运食品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食品流在不断地分散和聚合,而冷链物流和信息流始终贯穿其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整个奥运食品冷链的安全运作。
为更有效和准确监测奥运期间的食品,保障物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电子标签(RFID)技术也被大量地运用在奥运食品物流当中。凡是供给北京奥运会的食品,要统一粘贴电子标签,以保证北京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到时,北京奥运食品实现统一配送、统一车辆,加载电子标签等,只要一经扫描就能知道食品的生产日期,施药、用药等相关信息。严密的安全措施为突出“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
奥运物流中运输、通关安全与赛事紧密相关,主要涉及物资安全和人员安全。运输、通关就是其中的“主脉”和“关键节点”。
北京奥运还借鉴悉尼奥运物流中心的安保措施对所有货物运送进行控制的制度,该制度后来被称为“4把进门的钥匙”:车辆进入及停放许可证、货主证明、司机身份证明、主配送计划。如果到达场馆的车辆缺少了“4把钥匙”中的一把,将不允许进入。如果必要的话,场馆管理者、安全部门和场馆物流管理者可以根据所送物品的重要性以及场馆的工作环境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后物流想像
“没有成功的物流,就没有成功的奥运会。”这是让物流业最感荣耀与压力的一句话。
自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筹备,关于奥运物流大餐的美好想像与动作就在各个层面展开。如今,盛宴已经开始,名花各有其主。尘埃落定,审视奥运物流这场大战,各方都有着怎样的得失,由此引发的后奥运物流想像已经开始。
物流大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国派出运动员、代表团成员和媒体记者约20万人,需要运送、存储的自备比赛器材多达100多万件;仅近2万人的各国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队伍就有8万件行李需要运送和安置;而在庞大的代表团、媒体团和比赛队伍身后,还有多达上百万人,甚至更为庞大的观光团和助威团。
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汝宜红教授等人的预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相关的物流成本约433亿元,其中直接相关的物流支出成本预计达417.2亿元,另外,间接相关的物流支出?与奥运会间接相关的餐饮零售行业、旅游等行业的物流需求 约为4.9亿元人民币,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废弃物物流规模也有10.8亿元的商业机会。
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认为,“不应当孤立地看奥运会和奥运物流经济,因为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影响长远,给主办国、主办城市带来巨大机会,帮助实现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
此言不虚。据悉,北京奥运物流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拉动北京市GDP 的总幅度将达到3到4个百分点,拉动全国GDP将达到0.3个百分点。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凭借完备的服务体系、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和迅猛的发展势头,通过有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历时半年的多次论证,它被确定为奥运物流中心的选址所在。据预测,“十一五”期间,作为首都临空经济区最重要的物流业发展平台,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包括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将完成已规划范围9.07平方公里的总体开发,引进现代化第三方物流和相关企业1000家,形成航空物流产业集群。
奥运会在京举办也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资于交通物流业,尤其是国际资本的投资。北京申奥成功后,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北京市交通物流业。此外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入北京市场寻求发展,如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欧洲三大家居超市百安居、欧倍德、东华梅兰等等。大量外资的进入,给国内交通物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国内交通物流企业在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
中外竞逐
2005年7月27日随着UPS被选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中国物流企业的奥运梦宣告破灭。而北京奥运物流中心从承建到运作都花落外资物流企业,也暴露了中国本土物流企业亟待壮大的紧迫性。
北京奥组委最终选择美国UPS负责统一管理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运作,把国内物流企业关在门外,有着突出的理由:历经百年成长的UPS已经发展成为身价400多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包裹运送公司,提供多种服务,能够使货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实现同步协调运作,其业务网点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UPS进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具有承办奥运会物流的成功经验,具有组织综合性物流的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这些都是国内企业还望尘莫及的,也是UPS最终被选中的根本原因。
因此,业内人士称,本届奥运会中国物流企业应该更多从奥运会物流供应商身上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积攒与别人竞争或者是合作的资格。
而本土企业的努力早在进行中。在2001年,中外运就成为雅典奥运期间的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运输与物流业惟一的高级赞助商,并全面承担起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及其他大型国际运动会上的货物运输与物流服务任务。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2.1%的企业愿意参与奥运物流。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