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9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4号院1号楼3-6层,法定代表人为罗英瀚(JOHANNES ROSCHECK),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公司现状
2009年4月18日,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冯德睿博士出任其总经理。该公司是奥迪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它的成立将成为一汽集团与奥迪公司二十年来精诚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双方在合作领域里一次新的开拓。它将作为中德股东双方沟通的快速通道,加快奥迪品牌对国内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从而及时做出更准确有效的决策,同时也将进一步推进奥迪全球化采购的进程。这一举措再次体现了奥迪公司对中国作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的高度重视及扎根中国的长期战略。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向奥迪公司董事会汇报,主要负责奥迪在中国的三方面事务:一是加强奥迪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业务,促进国内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奥迪公司的
全球采购体系;二是开展对车载电子软件和娱乐系统的本地化设计研发、试配试验等工作;三是增进中德股东双方的沟通和对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营销业务的支持。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德睿博士表示:“此前我在德国总部专门负责奥迪品牌在中国的事务,这次我十分高兴能将办公室搬来北京,与我的中国同事更加紧密地合作。我们深信,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帮助中德股东跨越地域和时间上的距离,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促进奥迪品牌在中国的稳步健康发展。”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秦焕明表示:“二十年来,一汽集团与奥迪公司的成功合作为
中国汽车工业培育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冯德睿博士将和他的团队一起,帮助这些一流的供应商更顺利地进入到跨国汽车企业的全球供应商体系中。他们还将进一步推动奥迪在亚洲地区的信息娱乐系统电子化部分测试工作,提供更能满足亚洲地区消费者需求的领先产品。”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后,原奥迪北京办公室将归入该公司管理,同时继续支持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营销工作。位于长春市的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原有职能不变,将继续作为一汽-大众直属部门,负责奥迪在华所有国产和进口车型的销售、市场营销、经销商管理、售后服务等业务。奥迪在中国的在售车系已达10个,包括国产全新
奥迪A4L和
新奥迪A6L,以及进口车型奥迪A1、奥迪A3、奥迪A5/S5、奥迪A7、奥迪A8L/S8、奥迪Q7、奥迪TT/TTS和奥迪R8超级跑车。
公司历史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在长春与一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后两年中,奥迪轿车的技术开发工作继续进行,并于1988年授予一汽生产许可证。当年共组装了499辆汽车。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1995年,一汽-大众开始准备生产专门为中国开发的
奥迪200 V6车型。次年,奥迪200 V6下线。
1996年,奥迪在北京设立了售后服务部。奥迪的技术人员常驻在一汽的一号服务站,除提供技术支持外还对中国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同年,奥迪在北京建立了一支由汽车销售、市场开发、公关和售后服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促进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1999年,奥迪与其合作伙伴 —— 一汽集团共同生产的奥迪A6在长春一汽-大众下线。奥迪A6添补了中国高档车生产的空白。当年,奥迪在中国销售6,911辆轿车。
2000年,第一个奥迪标准经销商展厅在北京落成,奥迪将全球统一的、高标准的销售服务体系引进中国。当年,奥迪在中国的销量比上一年增加了约1.5倍,达17,451辆。
2001年,奥迪A8 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标志着奥迪系列中的旗舰产品登陆中国。随后,新款奥迪A4和奥迪TT跑车也相继在中国投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同年,奥迪引进了与世界同步的氙灯、驻车加热和电动座椅等技术装备,配备在2001年奥迪A6技术升级版上。奥迪当年在中国的年销量上升到27,890辆。
2002年,奥迪将其独有的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箱配备在奥迪A6上。随后,经过23项升级的新奥迪A6上市。这一年两次与国际同步的升级,使奥迪继续保持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同年奥迪全能四驱越野车在中国上市,这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越野两用四驱车进一步增强了奥迪品牌的竞争优势。这一年奥迪在中国的销售达到36,492辆。
2003年,奥迪A4作为全球高档品牌B级车的顶端产品在中国投产,它的投产使奥迪扩大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线。同年7月,创立全球高档轿车新标准的
新奥迪A8也在中国上市。2003年10月, 奥迪A6行政型和运动型轿车投放市场,再次证明了奥迪在中国的成功。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总体上涨69.6%,达227万辆,而奥迪汽车的总销量则达到63,531辆,上涨71.5%。
2004年4月,奥迪推出奥迪A4新车型,它除增加了更多的颜色选择外,还提供了一些个性化选装配置,包括娱乐包、运动包、冬季包、真皮包等。奥迪A4新车型成为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生活的精英人士的理想选择。同年5月,奥迪顶级旗舰产品
奥迪A8L 加长型6.0 quattro
全时四轮驱动轿车投放中国市场。这款车是当今全球市场上技术最先进、性能最佳的顶级豪华轿车。它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国是世界第四大A8市场。8月,国产奥迪A6 2.5 TDI 柴油车也正式投放。在本年度中国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奥迪全年销量增长0.8%,达到64,018辆(其中国产奥迪A6为46,177辆,国产奥迪A4为15,841辆)。
2005年4月,国产全新
奥迪A6L上市。作为国内最豪华、最先进、国情适应性最强的高档轿车,全新奥迪A6L秉承了奥迪在全球的最高品质,其尊贵的外观设计、优异的运动特性、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卓越的安全性能将驾乘的便捷、动感、舒适性体验提升到了同级轿车前所未有的境界。10月,全新奥迪A4的上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奥迪在中国的产品系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奥迪2005年在中国取得了出色的销售业绩,销量达到58,878辆(根据AAK统计方式,即最终销售到用户的数字),增长9.6%,中国成为奥迪在德国本土之外的第三大市场。
2006年1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长春成立,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奥迪品牌以往的成功基础之上,融合了中德双方在业务方面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全力发挥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将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推动奥迪品牌及其经销商网络在中国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6年7月11日,集奥迪多项独家领先科技和全球顶级SUV通用的顶尖技术装备于一身的奥迪Q7在中国正式上市。作为奥迪公司历时三年多研发出的奥迪家族首款SUV,奥迪Q7定位于顶级SUV市场,并为这一级别的SUV在设计理念、技术装备、综合性能、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树立了全新基准,它的到来将使中国消费者体验到运动性、舒适性与越野性、多功能性与高档豪华的感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体现了奥迪“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和“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价值,并将为中国高档用户群中的顶级SUV爱好者带来全新的选择和令人激动的驾驭体验。
2006年10月12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北京奥迪品味车苑宣布正式投放2款奥迪家族顶级车型:配备了全球顶级发动机的奥迪高档豪华SUV Q7 3.6 FSI quattro和旗舰产品奥迪A8L 07年型(包括A8L 3.2 FSI,A8L 4.2 FSI quattro和A8L 6.0 W12 quattro),从而为国内顶级高档豪华车用户提供了多种全新选择。
2006年11月5日,一汽-大众奥迪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国产
奥迪A6L 07年型正式在三亚投放。上市的三款车型均配备了全球顶尖的奥迪FSI汽油直喷式发动机,其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再次刷新了国产高档豪华商务轿车的基准,并大大提升了奥迪A6L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产A6L 07年型的正式投放,奥迪全线产品包括A4、A6L、A8L和奥迪Q7都以全新的年型车进入了市场。
2006年奥迪品牌全线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总销量首度突破8万辆历史大关,达到80,808台,同比增长39%,创下了一汽-大众奥迪年度销量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同时,奥迪品牌无论在用户满意度、经销商网络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全面增长,续写了奥迪品牌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辉煌。
在国际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公布的2006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 调研报告中,奥迪凭借在交付进程、销售人员、经销商设施、交易过程、交付期以及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连续第三年摘得销售满意度排名桂冠,荣居31家著名汽车品牌之首,充分显示了奥迪在销售网络和服务水平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得以广为传播。
2007年3月,奥迪A4销量突破5万辆,2007年4月,第10万辆
奥迪A6L在长春一汽-大众一厂下线,从而再次证明了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同步引入全球最新产品、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国产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2007年,奥迪品牌在中国共销售100,888辆(不包括香港地区),同比增长24.8%,成为中国市场上首个实现年销量超过十万辆的高档汽车品牌。
2008年4月20日,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携手奥迪公司在2008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全球首发奥迪Q5,并宣布高档双门轿跑车奥迪A5上市。同年,一汽-大众奥迪正式发布国产全新
奥迪A4L;奥迪A6系列车型销量累计突破40万辆。
2008年,奥迪品牌进入中国20周年,同时在中国市场表现相当抢眼,达到118,118万辆,增幅达到17%。
2009年9月19日,一汽-大众“全数字化”新奥迪总装车间投产。它集合了世界最先进的汽车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并融入了国际领先的精益生产理念和奥迪全球制造基地建设经验,通过对规划、生产、物流和质保的全数字化管理,将汽车生产带入一个更高效、更精准、更环保的境界。不久后的2010年3月,第一款国产高档中型SUV奥迪Q5正式上市,不仅具有等同于进口车型的工艺与性能,更融合了同级别中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配置和源自奥迪最先进的全数字化工厂的典范品质,以全方位的卓越表现开创全新细分市场。
2009年,奥迪品牌在中国共销售157,188辆,同比增长33.1%,捍卫了40%的市场份额,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中国高档汽车市场。
2010年5月23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最具优雅运动魅力的轿跑车——奥迪A5/S5系列车型在中国全面上市。
2010年8月23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完美融合动感活力与优雅品味的高档A级车——奥迪A3 Sportback车型正式在中国上市。
2010年10月20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百万辆”庆典活动在长春隆重举行。经过22年不断开拓进取,奥迪品牌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第一个累计销售100万辆的高档汽车品牌。
2010年10月30日,由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同建立的“
奥迪同济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作为该项目的研究课题,一辆名为“都市晨光”的
奥迪A6L纯电动原型概念车与代表奥迪品牌最新技术的A1 e-tron电动车同台发布。
2010年,一汽-大众奥迪全年销量毫无悬念地再破纪录,同比增长43.5%,达225,588辆,继续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雄居中国高档车市场之首;并累计9次摘得J.D.Power公布的“中国汽车用户服务满意度”冠军和“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冠军。
2011年2月28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正式宣布,以突破科技实现全面超越的时代领袖座驾——全新
奥迪A8L在中国上市。全新奥迪A8L为全球顶级豪华车市场重新定义了豪华、动感与高效。
2011年4月7日,一汽-大众奥迪邀请国内汽车行业专家、媒体共同在德国奥迪总部开启了以“e创未来”为主题的2011年科技日活动,集中展示了奥迪品牌在汽车高效技术与新能源领域超过二十年的探索成果和奥迪“全方位的未来汽车解决方案”。
2011年4月19日,奥迪家族的最新成员、备受瞩目的明星车型——奥迪Q3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同时,奥迪Q5 hybrid quattro全混合动力SUV在上海亚洲首发,奥迪A7 Sportback也首次与中国公众见面。
2011年7月4日,奥迪R8 Spyder超级敞篷跑车在中国正式上市,8月3日,一汽-大众奥迪在北京世贸天阶广场发布了奥迪R8 Spyder Matrix大型装置艺术,并向公众展示了一汽-大众奥迪独具锋芒的强大产品组合。
2011年7月12日,第四届一汽-大众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在北京正式启动,并由此拉开本届主题活动“寻找未来的力量——新能源探访之旅”的序幕。通过探访新能源城市等活动,一汽-大众奥迪带领大家了解中国新能源产业和城市的发展现状,向社会公众展现新能源汽车与未来交通生活的美好愿景。
2011年8月16日,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科技文明激情碰撞——由一汽-大众奥迪倾情打造的“奥迪Q5五岳之旅”在北京隆重启动。
2011年8月18日,一汽-大众奥迪在青岛宣布全新奥迪A8L W12顶级旗舰豪华车正式在中国上市,它以引领潮流的设计理念彰显尊贵气质、以多项奥迪领先科技演绎进取魅力、以顶级豪华配置彰显至尊风范,将与中国高端用户一同品味奥迪品牌百年积淀的高档车历史,享受由A8L W12带来的纯粹至尊体验和从容的王者气度。
2011年8月27日,第四届奥迪夏季音乐周在上海一滴水码头的夜幕下隆重开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音乐新境界。
2011年8月,世界权威汽车调研机构J.D.Power公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SSI)和用户
服务满意度(CSI)调查结果中,一汽-大众奥迪再获佳绩,荣获汽车销售满意度(SSI)冠军,并在用户服务满意度(CSI)调研中取得高档车品牌第一名。至此,一汽-大众奥迪已累计7次荣获J.D.Power公布的“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冠军和3次“中国汽车用户服务满意度”冠军。
2011年8月,一汽-大众奥迪以销售27,858辆、同比增长26%的傲人成绩,连续第六个月刷新高档汽车品牌单月最高销量纪录,将2011年标注成为一汽-大众奥迪最为成功的“纪录年”。
2011年9月16日,一汽-大众奥迪以“新布局 执掌未来”为主题,强势亮相第十四届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携全新奥迪A8L W12顶级旗舰车型和奥迪R8 Spyder超级敞篷跑车所领衔的强大产品组合,一汽-大众奥迪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品牌盛宴。
2024年1月30日,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温泽岳(DR JUERGEN UNSER)卸任法定代表人、经理,由罗英瀚(JOHANNES ROSCHECK)接任。
奥迪在不断向中国客户提供与全球同步的先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一系列高规格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中国客户更全面地体验到奥迪品牌的内涵。
2001年6月,赞助了举世瞩目的世界
三大男高音北京演唱会。
2002年4月,为博鳌亚洲经济论坛提供奥迪A6作为贵宾用车。
2003年4月,赞助了世纪音乐剧《猫》在上海的首演和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中国行。
2004年,赞助北京国际马拉松赛。
2004年,举办奥迪quattro杯高尔夫锦标赛,并延续至今。
2004年,参加DTM德国房车大师赛上海站表演赛。
2004年,成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高级用车。
2005年,赞助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再次访华。
2005年,赞助曼联俱乐部访华。
2005年,合作赞助郎朗2005年全国巡演及2006年新年音乐会。
2005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共同发起启动“童梦圆”慈善项目,并持续至今。
2005年,赞助北京国际音乐节,并延续至今。
2006-2010年,连续四年赞助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
2006年,赞助中国风尚大典。
2006年,赞助张艺谋导演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协助举办第四届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2008年,一汽-大众奥迪正式为北京奥运会提供高级乘用车服务。
2009年,“奥迪杯”足球赛事助兴奥迪百年华诞
2010年8月,一汽-大众奥迪赞助“
奥迪·2010巴萨中国行”
2007-2011年,连续五年赞助夏季达沃斯论坛,成为官方指定贵宾用车
2011年,成为国际马联(FEI) 世界杯场地障碍赛中国联赛官方合作伙伴及唯一贵宾用车供应商。
现任领导
董事长:高德诺
部门介绍
奥迪北京办公室
奥迪北京办公室由三个不同的关键职能组成,即市场推广、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为提高品牌形象和声望,奥迪北京办公室的团队将奥迪公司的全球市场与推广战略转化为符合中国市场实情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品牌体验符合客户对高级汽车的期望。
奥迪(中国)出口采购部
在日趋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全球采购已成为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今天,奥迪生产高级汽车所需要的配件不仅来自德国,也来自全球各地。从事采购、技术开发、质量保障和物流事务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正充分利用新的机遇,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上采购商品。
奥迪(中国)技术部
为了保证每一辆进口到中国的奥迪车具备高品质,奥迪中国的技术部门密切联系位于欧洲的生产地,担负起海港的所有加工程序的技术责任,如技术检查的实施和记录。奥迪中国的技术部门更确保所有进口的奥迪车辆满足广大客户的最高要求。
奥迪信息娱乐交互系统技术中心
奥迪以领先的信息娱乐解决方案而闻名全球,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和专家团队每天都面临着新技术和新发展提出的挑战,这也促使他们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开发出能够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定制解决方案。
财务控制部
利润、利润率、销量、成本… 所有这些关键词都与一家公司的成功密切联系在一起。优秀的员工与经理懂得关注奥迪中国的业务数据,确保资金得到合理支出,以保护奥迪中国的财务利益。
奥迪(中国)人力资源部为公司提供最优秀的人才,并为所有员工提供最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
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能涵盖人才招聘,
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品牌维护,我们致力于为奥迪(中国)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战略部
在成为高级汽车全球市场领袖的道路上,奥迪公司遵循着清晰而明确的战略。中国已经成为奥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奥迪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富有远见的奥迪专家根据中国的特点调整全球战略,指导未来奥迪在中国开展活动。
项目启动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2月18日正式启动。2022年2月11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获吉林省发改委产业处投资项目备案公示。该项目位于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产能15万辆/年,总投资约209.3亿元,将生产三款纯电动新能源车型,预计于2024年12月竣工。
公司业务
向其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所投资的企业及关联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关于市场信息、投资政策、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的咨询服务,以及员工培训和管理服务;汽车零部件及技术的研发,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及服务,自有技术转让;汽车零部件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并提供售后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作为AUDIAKTIENGESELLSCHAFT(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奥迪品牌进口汽车总经销商,从事上述品牌进口汽车和汽车部件销售业务(不含零售);(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日用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针织纺品、工艺美术品、珠宝首饰、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家用电器、玩具、钟表、眼镜、箱、包、婴儿用品、小饰品、礼品的批发;代理进出口;杜卡迪(Ducati)品牌摩托车(不含三轮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的批发;商品陈列及展示。(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公司控股
该公司由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全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