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良(1955年-1999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港澳知名人士,为马来西亚侨领姚永芳第五子,马来西亚南源(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源(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源永芳集团原董事长,享有“化妆品大王”之称,是当代杰出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杰出的侨领和客家代表人物之一。姚美良在经营工商实业方面的成就及在致力于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视为第三代爱国华人中的杰出代表,是著名的爱国华侨。
人物简介
姚美良出生于
新加坡,祖籍广东
大埔县银江镇河口村,童年成长于马来西亚,青年时期被父亲送回中国接受中华文化教育,1974年移居香港后成立南源永芳集团,并发展成一所实力雄厚的大型
跨国公司。他在1983年把马来西亚的“
永芳”系列化妆品引入中国,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
华资著名女性化妆品牌之一。姚美良自改革开放之初就大力捐资支持中国各类公益教育事业,并以“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题,亲力推行了著名的“十大文化工程”,其举办之活动唤起了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热爱祖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致力于团结海内外华人和宣扬
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当代“卓越贡献海外华人青年实业家”。
1999年7月,姚美良因病在中国香港去世,享年45岁。
事业生涯
子承父业
姚美良之父
姚永芳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离乡远渡到
马来西亚,创办了“南源布庄百货洋行”,经营各类布匹、日用百货和化妆品。其首创的“永芳”高级系列产品是第一个以华人的名字命名和创造的化妆品。姚永芳经商有成并热心公益,得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敬重,是当地著名的侨领,被推举为新加坡
南洋客属总会名誉董事等多个侨团领袖职务,曾获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颁赐P.P.M勋章及太平绅士(J.P)勋衔。1992年10月,姚美良与其长兄姚森良也双双荣获马来西亚太平绅士(J.P)勋衔。姚氏一门三局绅,被海内外传为佳话。
1966年,姚永芳对子女说:“你们不要忘记,你们的祖籍是中国,我们不能
数典忘祖,所以我决定让你们回中国读书,这对你们今后的事业前途都会有好处。”姚美良与兄妹四人被父亲挑选送回祖国接受中华文化教育,不久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度过了大动荡时期艰难的八年。1974年, 因当时的政治原因不能回马来西亚,他转而移居香港,开始了打工锻炼的生涯,学习做生意的手法及窍门。1977年,姚永芳于台湾地区逝世,为纪念父亲,姚美良在香港成立南源的分公司,并改名为南源永芳。
进军神州
八十年代初,中国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大事推动各国商家和海外华侨到中国投资。当时欧美各国的化妆品开始尝试销往中国,法国的“姿娜”,英国的“夏士莲”、美国的“力士”,一齐朝中国的大门涌了进来。姚美良曾多次回
祖国考察并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进行了研究,认定十亿人口的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化妆品在国内大有销路。在得到时任国侨办副主任
连贯的鼓励后,他毅然将父亲创办的“永芳”高级美容霜销往中国,跟西方化妆品展开竞争。他说:要让中国人使用上自己生产的化妆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走向世界。
1983年,姚美良携着简单的旅行包,捧着一盒盒“永芳”美容霜,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市,叩响了一家又一家公司的大门,他把“
永芳”热心地介绍给那些热心装扮生活的姑娘们,“试试看”,留下的是一份真诚,一脸微笑。在上海,姚美良叩开了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公司总经理的大门说:“永芳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是海外唯一用华人名字命名注册的化妆品,请将顾客的反映及时告诉我。”就这样,姚美良开始了他在中国商海的拼搏。
永芳旋风
姚美良带领的“永芳”很快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市场中脱颖而出,征服了各地城乡的姑娘们,短短几年业务发展神速,效益非常显著。1986年,“永芳”于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创下该店单一品牌、单一商品进货额的历史纪录。1988年,永芳化妆品在武汉首届中国美容节中荣获全国最佳化妆品奖杯,在38届尤里卡
世界博览会上“永芳”获得金奖,在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女性的“
奢侈品”。随着产品的畅销,永芳系列12种化妆品风行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建立了品牌的销售网,从1986年至1992年,营业额由每年的800万元人民币飙升至5亿元人民币,升幅达62.5倍。“永芳”已成为国内最流行的高级化妆品,经典小红盒成为一代中国女性的经典。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永芳”高级化妆品系列产品,在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有几十家分号。
全球拓展
姚美良从八十年代起于广东、上海、北京、吉林、武汉、山西、哈尔滨等地投资项目达数十项,投资额近十亿元人民币。1988年,他以主要股东身份投资一亿元与梅州市旅游总公司合资在广州兴建了楼高32层、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具有客家特色的嘉应宾馆。1993年,他又在广州天河兴建占地面积36800平方米的永芳花园、共投资2250万美元。经过姚美良的苦心经营,他的集团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辖下的企业和机构遍布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营项目包括百货、纺织、化工、陶瓷、印刷、电力器材、医药、矿泉水、制衣业、酒店、旅游等。
投资山区
姚美良之父姚永芳曾对他说:“
炎黄子孙在海外不论怎样有地位,如果祖国不富强,也是抬不起头来的,更不用说扬眉吐气了。”这句话成了他一生的行动指南。为响应国家鼓励海外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姚美良决定在中国设厂以大量生产永芳产品,一方面支持国家发展和创造更多就业,同时也能亲自监督提升产品的品质。他在国内的投资不只是考虑
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扶持
民族工业。为从根本上改变山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不理会商界朋友说应把工厂落户在运输成本和营销网络都更佳的广东
珠三角地区的建议,自1987年起就积极在当时交通网络仍极不发达的广东梅州、大埔,吉林通化,山西大同等地投资办厂。他说:不管祖国家乡多么贫穷落后,那是我们祖辈繁衍生息的故乡。我的父亲生前想为国家和家乡出点力,但由于当时国内政治不安定,未能如愿,现今只有我们做子女的来实现。
经营理念
1997年,姚美良带领的永芳中国化妆品基地获得
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和产品认证书,是中国首家同时获得两证的工厂,也是全国化妆品行业首家取得ISO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他接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李瑞颁发的证书时激动地说:今后我们更要以“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积极参与国内、国外市场竞争。 姚美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总是在想新的一天能拿出什么新产品。永芳化妆品证明了中国牌子也具备相当高的品质,不是一般人所想只有外国货才是最好的。他视品牌为企业的灵魂,要让“永芳”永远芳香。他带领的永芳公司早于1988年已与当时还在萌芽阶段的山东福瑞达公司成立
中外合资企业,推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永芳高级润肤露,主打玻尿酸保湿,这可能是全球第一款
玻尿酸护肤产品。
社会贡献
慈善公益
姚美良牢记父亲关于钱财的教诲:“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他的父亲是以
林则徐的话来教育子女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在致力于发展商业的同时,姚美良十分热心地赞助中国的文化、教育及公益事业。从八十年代起,他就在祖籍家乡
银江镇出资建起了一条由十多间店铺组成的“永芳街”,产权归属银江中学,每年的租金收入都划作学校经费;在梅州支持捐建了多项如
梅州大会堂、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医院楼、道路桥梁、文化设施和多所永芳学校等慈善项目;并于全国捐助如
中国韬奋基金会和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修建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陕西
黄帝陵,在大连、沈阳、长春、重庆、兰州等十多个城市捐资设立“永芳教育基金会”,和在各地设立“
永芳艺术基金会”;“永芳妇女儿童基金会”;“
永芳科技文化教育基金”;“永芳科技奖励基金”;
上海复旦大学“陈望道修辞学基金”等多个
慈善基金支持国内公益事业。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纪念近代先贤,他在九十年代初于中国著名学府“
中山大学”捐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
永芳堂”和中国近代
十八先贤铜像广场。“永芳堂”由已故当代著名国学大师
饶宗颐所题。
1996年,为表达广东人民对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士的深切谢意,
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
霍英东、
马万祺、
李嘉诚、
邵逸夫、
郭鹤年、
曾宪梓、
庄世平、姚美良等多位人士给予公报表彰。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至1999年,姚美良于全国各地成立永芳基金会数目达二十多个,以各种形式使200多个山区中、小学受惠,已捐助中国大陆各地的文化、教育、体育及社会公益事业二百多项,遍布全中国18个省、市、区,捐资总额超过一亿多元人民币,仅在他家乡大埔县的捐资就达4000万人民币。
弘扬文化
姚美良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要振奋,必须从振奋
民族精神做起。他表示:愿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与海内外华侨华人携手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振兴中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竭尽绵力。
他自1988年起,以十年时间亲力推行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十大文化工程”,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举办《
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史迹展览》;赞助出版《
孙中山年谱长编》和《“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协同海内外各方倡办
林则徐基金会;举办《情系中华-永芳杯》全球征文;联合《
中国体育报》设立“
李惠堂球王奖”;成立“
永芳艺术基金会”和主办《纪念
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等活动。他为倡导
民族复兴和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又分别主办了于全球多个城市展出,对海内外华人产生极大回响的《纪念
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览》和《
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展览》。
爱国情怀
姚美良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有很强的号召力。为了让海外
客家人对中国的感情像先祖一样延续,不让可贵的“血缘资源”流失,姚美良奔走世界各地,经常带领海外华侨回国参观、访问和投资。1991年他带领的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代表团在北京
中南海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
李鹏的接见,1993年他又带领马来西亚13个州的华裔青年代表回国考察。
姚美良为扩大和促进全球客家文化与海峡两岸交流,1995年他首次倡导发起于福建宁化与长汀的“
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系列活动;捐建宁化“
客家祖地”客家公祠基础建设和长汀“
汀州客家研究中心”大楼;修建
汀江畔的客家“母亲园”并竖立起客家母亲塑像。他发起活动的宗旨在通过寻根谒祖,唤起海外客家人关心祖国和家乡建设,促进民族认同,也推动了
闽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宁化客家祖地先后被授予“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汀州客家研究中心”和“汀州
客家首府”也分别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
人物荣誉
社会任职
姚美良在经营工商实业方面的巨大成就及在致力于发展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被视为第三代爱国华人中的杰出代表,多次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在国内曾担任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团成员,全国侨联常委,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侨联名誉主席,云南省政府经济社会咨询顾问,
中国美术学院永芳艺术基金会永远主席,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
广东省教育基金会顾问,
林则徐基金会副会长,广东
嘉应学院荣誉董事长,
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名誉教授,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等多个
直辖市及省级侨联顾问、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等多个主要社会职务,并获广州市、沈阳市、梅州市、清远市等地的“荣誉市民”称号。
海外职务
他与学术界、艺术界、教育界、科学界等均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个人及其家族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尤其是在当地华人社会中享有崇高声誉,他除被委任为
太平绅士(J.P)外,还曾担任多个海外华商及华人社团的领袖,包括环球客家人团体-
香港崇正总会荣誉会长,香港客属首长联谊会会长,
香港嘉应商会终身名誉会长,
香港华侨华人总会副理事长,
澳门归侨总会荣誉顾问,旅港大埔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新加坡
南洋客属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荣誉会长,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名誉会长和马来西亚茶阳(大埔)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荣誉会长等主要职务。另外,他的引人注目的成就也使他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及美国国际名人传记协会选入多种世界名人录,并受邀担任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亚洲地区副总理事、美国国际名人传记协会永远理事。
人物离世
姚美良先生毕生爱国爱乡,积极支持祖国的
改革开放事业。他多年来奔走于世界各地,担当起团结海外华人,引导其回国作贡献的责任,同时也一直为促进
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不遗余力,1999年7月在香港因病逝世。
姚美良逝世后,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
统战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
新华社香港分社(
中联办前身)等多个部委和单位分别发唁电悼念。
人物评价
姚美良先生热爱祖国,多年来来为发展中国文化、教育、科技、妇女儿童等事业,创办学校,创立各种基金会,赞助各种文化团体和著作出版。他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十大文化工程,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姚先生多年来奔波于海内外,团结各界华侨、华人为推动中国
改革开放,加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
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新社评)
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复兴的今天,我们为姚美良先生的系列义举点赞,为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而自觉弘扬中华文化所作的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梅州日报评)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庆祝新中国建立40周年盛大
国宴上,称赞姚美良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家国建设做了许多好事。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贾庆林充分肯定姚美良先生倡议并策划了海外客家人祭祖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家人到
闽西寻根、参观访问和经贸洽谈,促进了闽西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也促进了闽西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和两岸的统一。
王光美之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王光英对姚美良先生召开“孙中山与华侨国际书画艺术展”给予热情鼓励。
时任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王忍之评价:姚美良先生做了许多我们想做而现在还来不及做的事情,难能可贵。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
罗豪才称姚美良先生为“华侨之子,客家之光”。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王兆国对姚美良先生举办“孙中山与华侨美术巡回展”给予很高评价,国务院侨办为此下发文件进行了通报表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
中联办前身)社长
周南评价姚美良先生多年来为弘扬中华文化,倾注满腔热情,鼎力奔波,贡献良多。
人物纪念
2002年8月 - 广州市政协在广州举办《姚美良传记》首发式,大会收到全国政协、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上海、江苏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贺函和来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的贺函160多件;
2003年7月 - 江西省安远县“姚美良纪念学校”建成;
2003年12月 - 上海侨界在上海市政协为《姚美良传》举行首发式,
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俞云波,中国侨联副主席古华民等出席了仪式;
2004年9月 - 《姚美良传记》浙江首发式在杭州举行;
2004年10月 - 爱国华侨《姚美良传》首发式在西安举行;
2004年11月 - 赣州举行《姚美良传记》首发式,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等出席首发式;
2009年10月 - 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政府特为姚美良先生立“流芳千古石壁功勋,垂范万代客家楷模”
功德碑,以表达祖地人民和世界客属对其永久的颂扬与纪念;
2009年10月 -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举行“纪念姚美良诞辰55周年座谈会”,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荣誉主席
吴伯雄,国务院侨办主任
李海峰等发来贺信、贺词;
2009年10月 - 福建省长汀县举办“纪念客家楷模姚美良先生座谈会”,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
林开钦等出席了会议;
2015年10月 - 广东省大埔县银江镇举行“姚美良纪念馆”揭幕仪式。“姚美良纪念馆”的落成,为山区群众搭建了学习观摩的平台,是大力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银江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良好场所。
2020年9月- 广东省
大埔县华侨事迹展览馆设姚美良先生专馆,介绍其作出的贡献和个人事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