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图书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是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始建于1958年,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威海市图书馆由县级馆升格为地级馆。
历史沿革
威海市图书馆系1988年8月由原县级威海市图书馆升格而来,隶属市文化局,为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992年威海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文化中路威海日报社西侧建设一处6000平方米新馆舍,1995年10月6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现
图书馆有职工27人,
大专以上学历19人,占职工人员总数74%。对外设立图书服务点10处,并为特殊读者群体提供特殊服务。
2001年6月,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始运行,从此改变了手工操作的历史。
2003年3月根据国家
文化部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要求,与省级中心签订协议,建立威海市基层中心。
2003年10月16日,自筹资金30多万元的
中国数字图书馆威海分馆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数字图书馆以百兆
光纤接入
互联网,读者可在馆内的
电子阅览室在线查询、阅读、下载5000册的数字图书及“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内容。
2004年2月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查阅资料,威海市图书馆在
山东省图书馆的支持下引进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和北京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场馆布局
行政部门:办公室、财务部、综合治理部。
业务部门:
外借部:负责读者事务中的图书流通工作并开展读书活动。
阅览室:订有几百种
报纸、
期刊,为读者提供阅览场所;负责过期报刊的查阅工作。
少儿部:为少年儿童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益智的少儿读物,开展少儿读书活动。
参考咨询部:收藏各种珍贵的中外文
工具书,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并与科研、生产单位联合实行
定题服务。
地方文献部:负责威海地方文献的收集、收藏工作。
采编部:负责文献统一采购、编目加工工作。
辅导部:负责威海市各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辅导,
基层图书馆的建立,开展业务人员的社会培训。
技术部:开展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
微机进行维护工作。
电子阅览室:提供网上信息资源查询及
中国数字图书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资源的浏览。
馆藏资源
威海市图书馆馆藏总量24万册(件),其中
古籍3096册,
善本1册,地方文献440余种,1100余册。每年新订报纸、期刊600种。
电子资源
网上图书。
基本职能
威海市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
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和
信息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威海市图书馆坚持“一切为了读者”的指导思想,利用丰富的馆藏,通过阅览、外借、解答咨询、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热情优质的服务。
主要职能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
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
智力资源。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1.威海市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请自觉遵守《威海市文明市民手册》及威海市相关文明守则,做文明市民和读者。
3.请自觉遵守威海市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劝告。
4.请自觉配合安全检查,拒绝安检者将不得进入图书馆内。请勿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勿带易燃、易爆品入馆。
5.读者随身携带的有色饮料、食品、行李等请寄存在存包处,不得带入其他区域,工作人员如有发现将予以劝阻。
6.威海市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和服务设施为国有财产,人人有保护其不遭损失和破坏的义务。
7.馆内阅读时,请每次取书不超过2本,阅后再取,不提倡占有型阅读;未办理借阅手续的文献资料不能携带出馆。
8.在馆内区域请保持安静,将通讯、电子设备等置于静音或振动状态。
9.离馆时请自觉将座位上的杂物带走或扔入垃圾箱,不得随意乱丢,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10.尊重知识产权,请勿私自拍摄、刻录文献资源或恶意下载数字资源,如造成后果的将依据相关规定处理。
11.为尊重他人隐私,请勿在图书馆内拍摄带有他人影像的照片。确有拍摄需要,请与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联系。
12.使用威海市图书馆网络与计算机设备上网,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严禁点击政府明令禁止的有害、非法网站,禁止用威海市图书馆的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玩网络游戏。
13.禁止在图书馆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
14.请勿携宠物入内。
15.图书馆闭馆期间,读者可至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共享书柜借还图书。
借阅须知
1、每张借阅证限借图书8册。
2、社会公众可免费到报刊阅览区阅览报刊,报刊不外借。
3、本馆图书与各区市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城市书房、共享书柜实行通借通还,流动图书馆、城市书房、共享书柜的地点、服务时间等信息详见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
4、请读者借书前,认真检查图书,如发现污损等情况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处理。
5、请爱护图书、不得涂写、污损、撕页、破坏图书条码(书标、RFID标签)等,如严重影响图书的完整性,无法继续借阅,按本须知第六条处理。
6、图书遗失赔偿办法。如遗失图书系丛书或多卷书按该图书整套价格1倍缴纳“遗失费”。
遗失书刊应赔偿相同书刊1册,须在指定渠道购买正版图书,要求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号相同(可以是不同版次),携图书和发票到咨询台处理。
7、本馆提供馆内书刊复印服务,持证读者每人每天免费复印5页,5页以上按每张0.5元收取成本费。
8、成年(18岁及以上)读者可每天免费在公共电子阅览区使用电脑4小时,未成年读者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每天使用电脑2小时。
9、读者可登录威海市图书馆官网,享受学习、浏览、休闲、咨询等服务。
10、展览服务、《百姓课堂》、
尼山书院、全民阅读等活动免费对公众开放。
开放时间
一、日常开放时间:
(1)10月—次年3月:周二至周日 9:00-17:30;夜间自习室(位于尼山书院) 17:30-20:30
(2)4月—9月:周二至周日 9:00-18:30;夜间自习室(位于尼山书院) 18:30-20:30
(3) 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位于图书馆主楼东南侧:24小时全天候开放
二、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
元旦、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各1天),春节、十一(各3天),开放时间为9:00-16:00。
图书馆学会
威海市图书馆学会是威海市图书馆界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其宗旨是: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图书馆界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促进图书馆为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学会挂靠单位为威海市图书馆,学会办公室设在威海图书馆二楼.学会现有会员120人,会员单位8个。
资源共享
威海市图书馆参加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服务器中安装了共享工程社区版的120G的文化信息,社区版网页上设有10个大栏目,分别是:
新书资讯:介绍了1000多种有关
农业、军事、教育、经济、生活、综合方面的中文图书。
小戏春晖:有100多部小戏可点播观看。
古代
诗词:介绍了1000多首各朝代著名诗词以及作者。
法律园地:介绍了近2000条的法律知识。
养生保健:介绍了800多条的保健知识。
所获荣誉
2003年10月成立的
中国数字图书馆威海分馆被文化局评为2003年发展亮点工作奖,馆长尤松安荣获突出贡献奖。
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威海市图书馆被为一级图书馆。
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
2023年2月,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级文明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
国家一级图书馆。
文化活动
2005年4月23日,在“
世界读书日”十周年之际,威海市图书馆在馆内二楼阅览大厅隆重展出地方文献。展出的内容有:威海地区历史、
政治、文化、
经济、
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文献资料;还有相当一部分威海籍作家的文学著述。这次共展出文献资料近400种,600余件。
2004年5月29日,作为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之一,威海市图书馆组织发动威海高技工学校、威海水运学校、威海财会专修学校等
大中专院校,在
剧院前广场参加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宣传实施“全民读书工程”的重要意义,让人人
走进图书馆,营造浓厚的社会读书氛围。
2004年3月,为搞好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威海市图书馆各部室主任在业务馆长毕淑芳的带领下,到省馆参观学习。大家认真学习了省馆的先进经验,回馆后积极准备各种材料,以迎接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
威海市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更新观念,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2010年举办“幸福威海 共沐书香”图书捐赠暨送书下基层,成立威海市图书馆学会朗诵艺术分会,填补了
山东省图书馆学会朗诵艺术分会行业空白,为威海读书朗诵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
2011年,威海市图书馆首辆流动图书馆大巴车驶进居民社区,方便居民读书需求。为纪念建党90周年,在梦海大剧院举办全市“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同时深入挖掘图书馆资源,在美术馆举办“红色中国”大型图片展览,全市160多个单位前来观展。
2012年、2013年为促进全民阅读,连续举办两届“书香威海”读书节活动,活动自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启动至10月底结束,时间长达6个月,共举办读书朗诵大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书香之家评选、公益讲座、青少年古诗文书法大赛、送书进社区等60多项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2012年,图书馆品牌服务项目《百姓课堂》半月一讲公益讲座正式开讲,讲座内容贴近百姓需求,截止2014年上半年共邀请国内各领域、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莅临《百姓课堂》讲座近40场,收到市民好评。
2013年,由威海市图书馆牵头成立了由威海、文登、荣成、乳山4家公共图书馆和
山东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等6所驻威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威海图书馆联盟,为威海地区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全民阅读等提供了平台。为积极推进全市图书馆集群网络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年底,把使用多年的图书馆ILASII管理软件更换为更适合建立总分馆制的INTERLIB软件,为建立总分馆制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积极协助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开展2014威海全民阅读活动,投资150万元,购置三辆崭新流动图书馆大巴车,每辆流动车除配备2000册新书外,还搭载有现代化的先进设施,其中包括电子借阅机、免费WIFI、手提电脑,电影放映机、咖啡机等,驶进社区、企业、学校,方便市民读书、休闲需求。与此同时,为加大基层群众服务力度,积极投入“千里海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把文化数字资源送到威海沿海部队、社区、村庄、企业,营造书香威海,推进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