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兴民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孟兴民,男,1963年9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4月被任命为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现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生平经历
1984-1985: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系-助教,从事教学。1985-1991,在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 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滑坡的研究与防治、治理工作。1991-1992,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地理系 – 研究助理,主要从事中国甘肃黄土滑坡与防治及黄土区气候变迁的研究。1992-1997,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 – 研究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黄土滑坡、湿陷、气候变迁,风尘环境, 西班牙海岸变化的研究等。1997以后,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 - 地理信息系统主管, 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1991年出国至2008年,孟兴民博士一直在英国读书、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2008年被聘为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博导,作为引进人才回国工作。
在研项目
[1] 欧空局国际合作项目2009.2 - 2011.12,项目名称:利用ENVISAT雷达数据对兰州地区地表变形监测。项目负责成员。
[2] 国际合作项目(英国自然环境委员会资助)2010- 2011,项目名称:舟曲泥石流应急前期合作研究。项目负责人。
[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0.1- 2011.12,项目名称:陇南山区地质灾害及其与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项目负责人。
[4] 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学部主任基金项目2011.1- 2011.12,批准号:41040005;项目名称:滑坡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动态监测和危险危害性评价——以舟曲为例。项目负责人。
[5] 兰州大学应急专项项目2010, 项目名称: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及对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负责人。
[6] 地方滑坡治理项目,项目名称: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滑坡工程治理项目(2010-2011);甘肃省永靖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2011)。项目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三期2011- 2013,项目名称:干旱区环境变化。参与
[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1-2014, 项目名称:地震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课题名称: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区域监测与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项目名称:黄土阶地斜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以兰州地区为例。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
1、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滑坡地质灾害界给与很高的评价,其代表著作为‘中国西北黄土区滑坡’(英文), 被国际滑坡界广为引用,另一代表作是为全球最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a撰写的‘滑坡定义’一文,更是代表了他在国际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地位。
2、在气候,环境变迁及风沙尘暴领域,他提出了第五地球磁化率生物源理论,该文在地学1区杂志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发表,引用率达31次,至今仍居该杂志榜首。另在1998年提出了中国西部风沙尘暴的新起源,其正确性被后来许多研究者证实,只因当时发表的期刊影响较小(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未能得到更广泛的引用。最近,他与英国Derbyshire教授和美国Owen教授合作撰写的Engineering Geology, Geomorphology and Geotechnics专著将进一步提高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代表性论文
(1)Rene Wackrow, R., Dijkstra, T.,Meng, X.M., 2011. Mechanism of Zhouqu debris flow, Gansu, China. Geomorphometry.
(2)Wasowski, J., Bovenga, f., Nitti, D.N., Nutricato, R., Dijkstra, T. and Meng, X.M., 2011. Detecting very slow ground movements using PS interferometry in the Lanzhouloess area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3.
(3)Yang, L., Chen, F.,Meng, X.M., 2010. SRTM DEM and its application advances (20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SCI
(4)Meng, X.M.,Derbyshire, E. and Zhang S., 2007. Application of GIS to slope instability assessment in loess terrain as a means of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Landslide, Incidence, Impact and Mitigati 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ological Society Publishing House .
(5)Derbyshire, E. and Meng, X.M., 2005. Loess. In: Fookes, P.G., Lee, E.M. and Milligan, G. (eds.) Handbook of Engineering Geomorphology. Whittles Publishing, 688-728.
(6)Kemp, R.A, Derbyshire, E&Meng, X.M. 2001. A high-resolution micromorphological record of changing landscapes and climates o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during Oxygen Isotope Stage 5.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70, 157-169.
(7)Meng, X.M.,Derbyshire, E, Thompson, D. and Page, N., 2000. Slope instability modelling using GIS in the thick loess terrain of North China. Nature Hazards Special Publication (No. L00.105), 104-107.Meng, X.M., Dijkstra, T.A. and Derbyshire, E. (2000). Loess slope instability.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 op cit 173-203.
(8)Meng, X.M., Derbyshire, E. and Yi, D. 1999. Landslide hazard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In: Mulder, E.F.J. de (ed.) Geohazards in Cities,
(9)Meng, X.M.,Derbyshire, E. and Dijkstra, T.A. (2000). Landslide amelioration and mitigation.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 op cit 243-262.
(10)Dijkstra T.A., Van Asch, T.W.J., Rappange, F.E. and Meng, X.M., 2000. Loess slope stability modelling.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 op cit 203-219.
(11)Derbyshire, E. Wang, J.T. and Meng, X. (2000) A treacherous terrain: background to natural hazards in norther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landslides in Gansu Province.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 op cit, 1-20.
(12)Derbyshire, E. Meng, X.M. Billard, A., Muxart, T. and Dijkstra, T.A. (2000).The environment: Geology, Geomorphology, Climate and Land Use.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op cit 21-46.
(13)Derbyshire, E. and Meng, X.M. (2000) Loess as a geological material. In: Derbyshire, Meng and Dijkstra (eds) (2000) op cit 47-90.
(14)Rose, J. and Meng, X.M. 1999. River activity in small catchments over the last 140 ka, northeast Mallorca, Spain. In: Brown, A.G. and Quine, T.A. (eds.) Fluvi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John Wiley and Sons, Chichester. 91-102.
(15)Kemp, R.A., Derbyshire, E. and Meng, X.M. 1999 Comparison of proxy records of Late Pleistocene climate change from a high-resolution loess-palaeosol sequence in north-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14: 91-96.
(16) Meng, X.M., Derbyshire, E. and Kemp, R.A. 1999. QSR Correspondence Reply to Comments on “Origin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 Chinese loes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8, 871-875.
(17)Rose, J., Meng, X.M. and Watson, C. 1999.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over the last 140 ka: evidence from Mallorca, Spai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56: 435-448.
(18)Meng, X.M. and Derbyshire, E. 1998. Landslides and their control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models and case studies from Gansu Province, China. In: Maund, J.D. and Eddleston, M. (eds.) Geohazard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Engineering Geology Special Publications15: 141-153.
(19)Derbyshire, E. Meng, X.M. and Kemp, R.A. 1998. Provenance, transpor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eolian dust in western Gansu Province, China,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aternary loess record.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39: 497-516.
(20)Derbyshire, E., Meng, X.M. and Kemp, R.A. 1998.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recent wind-lain dust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ess record. In: Busacca, A. (ed.) Dust Aerosols, Loess Soils and Global Change.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blication No. MISC0190, 15-18.
(21)Meng, X.M., Derbyshire, E. and Kemp, R.A. 1997. Origin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 Chinese loes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16:833-839.
(22)Kemp, R.A., Derbyshire, E. and Meng, X.M. 1997. Micro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the S1 pedocomplex across north-west China. Catena31: 77-90.
(23)Derbyshire, E., Kemp, R.A. and Meng, X.M. 1997. Climate change, loess and palaeosols: proxy measures and resolution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154: 793-805.
(24)Derbyshire, E. Meng, X.M. and Dijkstra, T.A. 1997. Landslides in the Lanzhou region, Gansu Province, China, In: Sassa, K. (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41-55.
(25) Kyoto University, Japan, ISBN 4-9900618-0-2.Zhang, S., Wang, N. and Meng, X., 1996. Landslide control in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 8, 55-60.
(26)Derbyshire, E., Keen, D.H., Kemp, R.A., Rolph, T.A., Shaw, J. and Meng, X.M. 1995. Loess-palaeosol sequences as recorders of palaeoclimatic variation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some problems of correlation in north-central China. In: Derbyshire, E. (ed.) Wind Blown Sediments in the Quaternary Record. Quaternary Proceedings, 4: 7-18,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