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召平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孟召平,男,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湖南汨罗,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从事矿井地质和地下工程地质研究工作,1994年10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6年9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地质,1999年6月博士毕业后留校在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工作,2001年12月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石(体)力学和煤、油气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人物简介
主要从事矿井工程地质、岩石(体)力学和煤、油气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和部重点攻关等科研课题15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炭部特等奖1项和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003年度获得 “中国科技奖励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003年国家公派1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进行深部开采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工作经历:
1983.7-1985.9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矿井地质研究室从事矿井地质研究。
1985.9-1987.2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德语专业出国预备班学习。
1987.2-1992.7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从事综采煤层地质综合探测技术研究。
1992.7-1996.8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从事煤层气地质研究。
1996.9-1999.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学习
1999.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从事矿井工程地质、岩石(体)力学和煤、油气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3.11-2004.11国家公派1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系做访问学者从事深部开采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矿井工程地质、岩石(体)力学和煤、油气地质研究。
社会职务
中国煤炭地质》编委
主讲科目
主要讲授《应用地质力学》、《矿区工程地质》、《地质模拟技术》和《工程地质研究方法》以及《废物填埋工程》5门研究生课程;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2门的主干课,即《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和地基基础》。 指导硕士生15名,其中5人已毕业,指导博士生11名,其中2人已毕业。 指导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普通地质学课程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
出版图书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和部重点攻关等科研课题15项。正在主持的项目有:
1、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项目 “深部煤炭开发中矿井工程地质理论与方法研究(200247);
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深部煤炭开发中冲击地压与地质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受控机制(20050290009)” 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地质条件对冲击地压控制机理研究” ;
3、作为学术骨干参加人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1项。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项目(编号50221402)1项。另外,还有多项横向科研项目
著书论述
近五年来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著作和论文有:
专 著
矿井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月,地质出版社,与彭苏萍教授合著,共48万字。
沉积岩体力学理论与方法》,2006年,科学出版社
论文
2. Meng Zhaoping, Pan Jienan. Correlation between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duration in clastic rocks. Engineering Geology.
3. Zhaoping Meng, Jincai Zhang, Suping Peng.nfluence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lastic rocks. Environmental geology
4. 孟召平,张吉昌,Joachim Tiedemann. 煤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声波速度之间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4):
5. 孟召平,李明生,陆鹏庆等深部温度、压力条件及其对砂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Vol.25(6):
6. Meng Zhaoping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dimentary Rocks of Coal Measur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laska Rocks 2005, The 40th U.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USRMS)
7. 孟召平, 彭苏萍. 煤系岩石渗透性变化的控制因素探讨.见:谢和平等编著.深部开采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12,P95-101
8. Pan, Jienan and Meng Zhaoping Influence of composition & texture of sedimentary rock of coal measures on its burst potential based on energy. Alaska Rocks 2005, The 40th U.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USRMS).
9. 潘结南,孟召平. 煤系岩石的成分、结构与其冲击倾向性关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 Vol.24(24): :4422~4427,已被EI收录
10. 潘结南,孟召平,甘莉.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33(1):16~19
11. 孟召平, 彭苏萍..沉积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对煤炭开采矿压分布的影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3(9) (总124):1454-1459,已被EI收录
12. 孟召平, 彭苏萍. 煤系泥岩组分特征及其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32(2):14-16
13. Meng Zhaoping, Helmut Wolff. Analysis of Stability in Deep Horizontal Borehole Using Numerical Modelling. EURO- Conference 2004 on rock physics and geomechanics, 20-23 Septemper, Potsdam, Germany
14. PAN Jienan& MENG Zhaoping. Genesis of Rock Bursts in Collieries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Under Deep Mining Condition. In: WANG Y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 eds.《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2004.302—307(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October 25-28, 2004 Shanghai, China)
15. 郭彦省,孟召平,杨瑞昭. 地震属性及其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5):557~562,已被EI收录
16. 芦俊,王斌贝,孟召平.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8(4):715~723
17. 孟召平, 彭苏萍..不同成岩作用程度砂岩物理力学性质三轴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03,25(2):140~143 ,已被EI收录。
18. Meng Zhaoping(孟召平),Peng Suping(彭苏萍),Li Guoqing(李国庆). Influence of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oal Bearing Formation on the Coal Roof Stabilit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3,13(1): 1~6
19. Pan Jie-nan (潘结南), Meng Zhao-ping (孟召平),Liu Ya-chuan (刘亚川). Grey Smooth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mine gas emissio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3,13(1): 76~78
20. 彭苏萍. 孟召平.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22(5):742~746,已被EI收录。
21. 陈玉祥、彭苏萍、刘福平、孟召平.水平井二维非均质不稳定渗流场数值解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3(1):31~33
22. 彭苏萍、陈玉祥、苏玉亮、孟召平.层状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动态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3(1):8~11
23. 凌标灿、 彭苏萍、张慎河、 孟召平.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22(9):1474~1477,已被EI收录。
24. 凌标灿、 彭苏萍、 孟召平.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预测与控制. 《工程地质学报》, 2003,11(1):44~48
25. 孟召平,彭苏萍.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21(1):102~106,Ei收录
26. 宋志敏,孟召平.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31(2):179~181
27.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岩石在三轴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23(6):1-3,Ei收录
28.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3):243~247, Ei收录
29. 刘衡秋 刘钦甫 孟召平.模糊综合评判在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27(4):374~378,已被EI收录
30. 彭苏萍,王磊,孟召平.遥感技术在煤矿积水塌陷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煤炭学报》,2002,30(4):18~21,已被EI收录
31. 孟召平,彭苏萍.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102~106,已被Ei收录。
32. 孟召平,彭苏萍.正断层附近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及其对矿压分布的影响.《煤炭学报》, 2001, 26(6): 561~566,已被Ei收录
33. 孟召平,彭苏萍.油气储层有限变形转动场及其裂缝发育区预测.《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5):7~10
34. 孟召平,彭苏萍.断层对顶板稳定性影响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3):1~4,已被Ei收录
35. 孟召平,彭苏萍.煤层顶底板岩石成分和结构与其力学性质的关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36~139,已被Ei收录。
36. 孟召平,彭苏萍.不同侧压下沉积岩石变形与强度特征.《煤炭学报》,2000,25(1):15~18,已被EI收录。
37. Meng Zhaoping ,Peng Suping .Physical modeling of influence of rock mass structure on roof stability.《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0, 10(2): 172~176
38. 戴俊生,孟召平. 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有限变形研究.地质力学学报,2000,6(1):77—83
39. 尹尚先 孟召平. Hydraulics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response function solving by Laplace transform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0,10(2):200—203
40. Meng Zhaoping ,Peng Suping .Influence of stratigraphic facies variations on the roof stability by physical modeling study. In: Xie & Golosinski ed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99》 A.A. Balkema, 1999.203~206,已被Ei和ISTP收录。
41. 孟召平,王冲,彭苏萍.地质构造有限变形几何分析及其应用.《煤炭学报》, 1998, 23(2):119~123,已被Ei收录。
42. 孟召平,彭苏萍.焦作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评价.《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27(2):162~166,已被Ei收录。
个人荣誉
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名称《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钻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奖人员:李国富、孟召平、王德璋、冯国瑞、田永东、白建平、郭向前、李超、胡胜勇、王争、周显俊、李 阳、毕利丽
1. 2005年度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产高效矿井采区地质状况探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排名第四,校内排名第二。
2. 获得2003年度 “中国科技奖励基金会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1项
3. 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题目:煤层顶板沉积岩体结构及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获奖证书号为2002-046
4. 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及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排名第八,校内排名第二。
5. 2002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复杂地质条件下战略导弹阵地围岩探测技术及控制对策》,排名第七,校内排名第三。
6. 200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维地震信息及地质预测技术用于煤层顶板管理及控制的研究》(推广),获奖证书号为2000-232,排名第六,校内排名第二。
7. 2000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研究》,排名第二。
8. 1999年度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应用三维地震信息及地质预测技术对煤层顶板管理及控制的研究》,获奖证书号为99-2-02-06,排名第六,校内排名第二。
9. 1998年度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煤矿地质构造的非线性大变形研究》,获奖证书号为98-3-05-05。本人排名第五位,校内排名第二。
10. 1998年获1997至1998年度IET教育基金研究生奖。
11. 1992年度能源部煤炭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采区开采地质条件预测及评价》,证书号92-3-25-03。本人排名第三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