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黟县东北部,黄山西南麓。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名为弘村。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改为宏村,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命名
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据《弘村汪氏家谱·宋始迁弘村祖彦济公原序》记载:宋代弘村的始祖汪仁雅,祖籍原为歙县唐模,在金陵经商因遇一场大火,被迫回老家,途经黟县北乡,暂寓奇墅村。又因奇墅地势散漫,山洪暴发而易淹,火灾发生而难灭,不足长居。到宋绍兴年间,奇墅村遭土匪掠劫,同居三百余户遭火焚烧,后裔汪彦济遂遵祖训,举家迁至雷岗山下,卜定宅居,始建十三间(后称十三楼),取弘广发达之意,名曰弘邨。后到清乾隆年间,皇帝叫弘历,因避讳而改名为宏村。
历史沿革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已有800余年。南宋战乱时期,该地地形险阻,交通不便,大批中原百姓到此避难。先祖汪彦济一族于曹岗山建造住所、开拓村落,是宏村之始。
明朝初期,当地程朱理学发展鼎盛,汪氏一族经商从官,积攒了大量财富,为振兴家族地位,在当地修建房屋、整治道路、开拓良田。明朝中后期,宏村一代宗法制度兴盛,宗族规定制度趋于完备,形成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质(红杨、白票)、北土土质(雪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的水口布局(风水屏障),开启了以姓氏为宗族、以地缘为宗族的居住部落,社会生活得以稳定发展。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至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宏村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为水口布局(风水屏障)。营建了乐叙堂、太子庙、正义堂等祠堂、庙宇,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清康熙元年(1662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宏村宗族精英投资建设,进行村中公共设施修建,宏村南湖书院,树人堂、三立堂、乐贤堂、承志堂等大型书院、宅第相继修建。
1976~1986年,为宏村恢复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恢复,农村责任制解决了温饱问题,私营小企业得到发展,教育逐步走上轨道。
1996年宏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与村办公司,搭简易棚做售票处。
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宏村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黟县东北部,黄山西南麓。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宏村东北与塔川村横段西山组接壤,东至东山尖,东南和西南连接奇墅湖,西面隔西溪河与际村对峙,北与万村、郭村连接(雷岗山在接壤范围以内)。宏村距黟县县城东北11千米,距世界名山黄山风景风仅40千米。
地形地貌
宏村地处宏村盆地,海拔高度在300~350米之间。宏村东有东边溪、东山,西有西汐、黟北古道、石鼓山;北有黄山余脉黄堆山、学堂山、雷岗山,南向东西汐汇合,涧田成片,三面环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座北朝南状,基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雷岗山不高,最高点葫芦顶海拔约360.4米。宏村周边水系主要包括羊栈河、虞山溪与㴩川水。
气候特征
宏村风景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且梅雨季节长期阴雨,雨量大,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59.67毫米,年平均气温约15.5°C。
水文特征
宏村周边水系主要包括羊栈河、虞山溪与㴩川水。羊栈河全长约6千米,发源于宏村镇羊栈岭,在宏村与虞溪河汇合,流水奇墅湖。虞山溪又名虞溪河,为新安江源流之一,发源于殷溪岭南,在宏村与羊栈河汇合,流入奇墅湖。㴩川水为高堨水库出口水,从㴩川流经万村和宏村石碣头,在宏际桥汇合西龙水入奇墅湖。
宏村自建水系于明代永乐年间,系汪氏家族后辈汪辛,运用传统八卦阴阳学说,建设了水圳、月沼,花费三余年时间,初步完成宏村水系雏形;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汪奎元等十七人扩建,建成南湖。宏村古水系历经数百年之久建成了一个古水系网络,其中的“月沼”“甫湖”为徽州古水系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宏村的古水系,采用了仿生学“牛”形布局,巧妙地利用地势落差引水入村。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取用水问题,还提供了充足的消防水源。宏村的水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雨水迅速引流到南湖和月沼等蓄水设施中,有效地避免了洪水泛滥。
建筑布局
综述
宏村镇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现存明清古民居137幢,有被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三立堂、乐叙堂,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
选址理念
宏村三面环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状,基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中间应为“明堂”,宏村依雷岗傍西汐而聚,地势高爽,朝向良好,成背山而水之势,符合精通风水学的先祖之意。
宏村村落基址的选择过程在宗谱有较详细的记载:早在汪氏六十一世祖仁雅公居黟县奇墅村时就留言家人:“阳基形胜应在雷岗之阳,后必福禄绵永”;之后六十六世祖彦济公“博极群书、精于堪舆”,觉得寄居在奇墅村虽有“渔山溪、狮子峰把水口”,但“此地散漫而无结束,不足以当之”,于是在奇墅村遭火焚后,遵祖遗言在雷岗山脚定居,村落水口定在吉阳山下西溪的蜿蜒之处,当时村落景观是“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不足之处是:“两溪不汇西绕南为缺陷,屡欲挽以人力,而苦于无所施”;而在西溪改道后村落基址“北枕雷岗、三面环水、南屏吉阳山”,“很如我公所素期”。从以上宗谱记录中,可看出堪舆、形胜、水口——在村落基址的选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间布局
宏村村落格局是以月沼为核心地带,月沼正北汪氏宗祠、乐叙堂是宗族精神的寄托和依靠,因此月沼周围成为宏村人流集散最频繁的空间。村落内的水圳沿线是常用的公共活动和使用空间,因而水圳边上自然形成了街巷。而东西走向又以前街(正街)为轴线贯穿繁华商业区和东西方向出口,所以说宏村的格局是以月沼为中心,连接前街、后街、上水圳水巷街为主贯穿线,南北走向又有西溪河畔、茶行弄、中山路等街巷,形成网络式的街巷空间格局。
建村智慧
古代宏村人规划并建造了以水圳、月沼、南湖为主要水系的牛形村落塘渠水利设施,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
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遵循的是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宏村村落的整体轮廓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
建筑特征
宏村的古建筑为徽式建筑,主要特点为青砖黛瓦马头墙。承志堂是其中一幢大型宏伟精美的民居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宏村街坊巷弄纵横交错,建筑雕刻、室内外装饰装修诸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宏村村落整体轮廓清凉明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的建筑有着精雕细刻的入口门槛、高耸的马头墙、曲折的墙面、不同形状的石雕漏窗,屋脊的高度基本相差并不大,单屋独高与众相异的现象基本不存在,这种中庸观念维护了传统村落内井然有序的空间形态,高低错落有致,房舍鳞次栉比,微见屋脊坡顶,粉墙青瓦马头墙舒朗生动,檐角起垫飞翘,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有的房舍因地基的限制也有灵活变化的布局,随着塘沿、圳旁、湖畔走向而变化,形成浓郁的自然形态模式。徽式建筑讲究房子布满木雕、砖雕、石雕,马头墙是为了防火,天井则是在下雨时起蓄水的作用。宏村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徽式建筑,被誉为“古民居建筑博物馆”。
主要景点
综述
宏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37幢,主要景点有:月沼、南湖、南湖书院、承志堂、宏村水圳、古树、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月沼
月沼,又称月塘,位于宏村中心部位,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人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经再次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形成了“月沼”。
南湖
南湖位于宏村南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宏村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
宏村水圳
宏村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总长1200多米。宏村人的祖先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引水入村。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水圳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水圳是宏村营建智慧的体现,与村民的生活紧密结合。
承志堂
承志堂位于村中上水圳,建成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清末宏村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整幢建筑精雕细刻、朱柱金梁,有“民间故宫”之称。承志堂的建筑“尊卑位序”特征明显,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有136根柱,60道门,60扇窗,寓意六六大顺。承志堂有9个天井,7座楼阁,前后两进,以中门、前后正厅堂为中轴线,南北纵深一进庭院,二进厅堂,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北畔。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六院被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即“南湖书院”。南湖书院是皖南保存最完整的宗族书院。南湖书院坐落南湖北岸,是所具有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古书院。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六部分组成。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粉墙黛瓦、碧水蓝天、交相辉映。1998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叙堂
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汪氏宗祠)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建筑面积870平方米。
德义堂
德义堂是典型徽派庭院式民居,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系二楼三开间建筑,内分东、西花园,厅堂前用真棂格扇与庭院相隔,堂前一方水池有暗道与水圳相通,池边设休闲水榭,院内繁花疏木,为徽派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敬德堂
敬德堂位于宏村牛肠水圳下游转弯处,建于清初顺治年间(1646年),为H型民居。为三进院落,前有庭院,核心为三间张,前后天井。整幢建筑装饰简朴,屋柱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况和徽州明、清建筑的格局。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敬德堂正厅东西两侧各有六扇莲花门,中间拦板上雕刻有蝙蝠,而且都是五只,称之为“五蝠奉寿、万福万行”之意。东西厢房是主人休息的卧房,厢房窗子上楼空雕刻铜钱图案,窗下栏板上雕刻的万字图案,意为多财多福。
树人堂
树人堂为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1862年)所建。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和大顺之意。占地面积为266平方米,系二楼三间结构,正厅偏厅背靠水圳,坐北朝南。房舍内天花彩绘牡丹与蝴蝶,飞金走彩。精巧的天井设、精美和栩栩如生的图案,让人惊叹。厅堂东边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长流。花园水池,独具匠心。外门为八字门楼内置悬坊栏板,象征官家的威严与排场。树人堂名称取自“百业须精,儿女当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开发与保护
保护价值
宏村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徽州文化载体的典型代表。历代发展中,宏村建筑布局融汇了当地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是实用和美学相结合的典范,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是传统居民的精髓。
保护现状
宏村规划围绕建设秀美乡村,结合旅游发展,发展经济建设。但随着宏村旅游业兴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增加,如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旅游垃圾对本土水质污染严重等。为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黟县出台《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若干意见》等政策,制定修缮程序,对古建筑与水系整治,如开展古村白蚁防治、室内电路整改、道路硬化、名木古树等进行修复与保护,最大限度保护古村落的完整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皖南古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
徽州,古为新安郡,素有“无徽不成商”、“无商不成镇”、“文献之帮”、“商贾之乡”的美称。明清时期一府六邑之古徽州(徽州府下属婺源、祁门、黟县、休宁、歙县、绩溪六个县)从商者居多,时人称之为“徽商”、“徽帮”,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绘壁画:宏村传统彩绘壁画艺术,是广泛用于徽州古民居中的传统绘画装饰艺术。由当地民间画师使用当地产的矿物、植物染料绘制而成。徽州彩绘壁画是研究徽州绘画艺术和徽州文化的活化石。彩绘壁画主要分布在古民居中的厅堂天花板、窗扇内外裙板、厢房天花、厢房内壁、阁楼门板以及花厅墙壁、橱柜之上。表达的内容和题材主要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徽州民俗、花鸟虫鱼吉祥物等。绘画所用之矿物颜料,时隔百年以上,仍色彩艳。
徽州楹联:徽州楹联自明代就以兴起,这与徽商的繁荣有着一定的关系。宏村的徽州古民居的门额、厅堂、书房等处正是楹联匾额出现的地方。
徽州三雕:宏村保存了140多幢集木、砖、石雕为于一体的古居民建筑,与木柱梁结构相融合。木雕主要运用于民宅、祠堂等内部结构,如梁架、隔断、扇门、月梁、栏杆、栏板或桌椅板凳等家具上,木质材料主要以杉树、松树、银杏树为主,要求纹理清晰、易于雕刻,代表性建筑有承志堂。砖雕主要运用于建筑结构的门罩、屋脊的人字封檐、墙面的牌坊、庭院的明窗等,在建筑结构的十字交接部位起到点缀作用,雕刻原料用本地的泥土。砖雕的形象较为稚拙,多为浅浮雕,图案多为花、鸟、虫、鱼等,风格粗犷,但又朴素,具有对称性。石雕通常运用在建筑中的门、窗、牌坊以及梁柱下部的顶柱石,也会运用于石桌、桌凳、石狮子、石瓶上,雕刻材料以本地的黑色大理石为主。石雕的工艺形式基本为圆雕、透雕和浮雕,图案多为代表吉祥的图案或民间故事、戏文人物。代表建筑为胡文光刺史牌坊、西园明窗、承志堂偏厅《喜鹊登梅图》中的漏窗。
影视文化
宏村具有皖南古村落特有的景观风貌,是天然影视拍摄基地之一。如由张艺谋、李安导演的经典古装动作片《卧虎藏龙》在宏村南湖取景,以及《武林外传》《小花》《菊豆》《徽州女人》《走出蓝水河》等影视作品,和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村落》在宏村取景拍摄。
实景演出
宏村大型实景文化演出剧《宏村·阿菊》,于每晚19:30~20:30在安徽黄山市黟县奇墅湖畔举办。该演出融合了高空特技、高台跳水、时尚跑酷、水上摩托艇等新奇表演,以及电影特技、水火特效场景、3D立体成像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秀美的自然风光为舞台背景,以徽州女人“阿菊”为主角,通过 “选亲、新婚、送别、思念、护村、盼夫、欢聚”等故事情节,艺术再现了徽州女人贤惠、勤劳、持家、教子、耕耘劳作以及忠贞如一、保卫家园的新形象、新身份。
特种邮票
2004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2枚就是宏村的南湖和月沼,邮票面值均为80分。
历史名人
汪思齐,明朝永历年间人,曾任山西运粟主簿,敕登仕郎,递修职郎等职。其学识渊博,对建筑、水利、地理、堪舆之说精通,为避圳建月沼筹划运作,为宏村历史上重要的人物。
胡重,思齐妻,自幼攻读诗书,为建月沼水利出力不浅,为宏村历史上的巾帼人物。
汪大燮(1860~1929年),黟县宏村镇宏村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又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著称。晚年热心教育,创办北京平民大学,任董事长兼校长,并致力于红十字会等慈善事业。编有《英国宪政丛书》《分类编辑不平等条约》。
汪积学,明嘉靖名士,由郡痒生读书国子监,与姜丝庄园罗洪先为同窗至友。
汪日章,清乾隆举人,曾任浙江萧山知县,工诗善画,擅长书法、篆刻、并著有《东湖诗文集》。
汪士通子,少年聪敏,12岁作《松烟缘萼梅赋》,有文集8卷存世。
溪冈,自纯章,号铁生,清乾嘉年间宏村对河际村人,少年曾在南湖书院读书,后随父居杭州,毕生专攻篆刻、书法、以汉文为经,博采众长,开创浙江篆刻阳刚之势,与丁敬、黄易、蒋仁被誉为“西泠四家”,为印坛一代杰出大师。
汪四七(1225~1296年),字从先宋太学士,精于医学,治病施药数十年不辍。有年大疫,自制“辟瘟丹”救治病人,当时乡人称他为“天医星群”。
地方特产
徽茶:徽茶是徽州茶叶的简称,是以徽州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传统茶叶系列,徽茶代表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休宁松萝、顶谷大方、金山时雨等。
食桃:黟县方言称“食桃模”,是一种形状固定的米粿,因为用模具拍打而成,故曰“打食桃”。它一般用桃木或者枣木雕刻而成,形状多为桃子、无宝的样式,凹默里面的图案有牡丹祈福、莲花祝寿、麒麟送子,或者福禄寿“三星”,以及双线、凤凰、鲤鱼等有吉祥含义的花纹。作为一种民俗,黟县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会打食桃。每到春节及重大喜庆之日,打食桃成为民间必备之事,民间谜语称“坐在深山叶飘飘,来到人间木刀雕。娘娘手中高高举,白云朵朵落九霄。”
卤鳜鱼:当地特色美食,由安庆、贵池等地起运时,用盐水腌浸鳜鱼(俗称“臭桂鱼”),挑运到此地,已有卤味,经过烹调即鲜美可口。
酱油豆腐干:村中家家豆腐店都制作此豆干,有“切干”、“包干”两种。
石鸭(棘胸蛙):生长栖息荫凉深山沟,喜蹲伏溪水边石头上,形似癞哈蟆,肉极细嫩,红烧、清炖,味鲜美可口。
腊八豆腐:腊月,先把豆腐做成圆形,上部中间凹进一宕,放进食盐适量,经太阳爆晒,盐逐渐渗入,豆腐日渐变黄变硬,即成腊八豆腐。切成薄片食用,鲜美爽口。
所获荣誉
2000年,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宏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3年,宏村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
2003年10月,宏村被住房与城乡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9年11月,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被授予中国首批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1年5月5日,宏村与西递一并以“黄山市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之名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2年12月17日,宏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6月,宏村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旅游信息
自驾路线:合肥——京台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冈村路—Y102——宏村。
公交路线:在黟县乘坐开往宏村的公交车,2元/人,15分钟即可到达。
黄山风景区长途汽车站有班车直达到宏村。
全天开放。
南湖→南湖书院一乐彼堂一水圳→敬德堂一月沼→汪氏宗祠→敬修堂一承志堂一树人堂→桃源居→村口古树。
实行半价优惠的范围和群体:
1.青少年(儿童、学生、未成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
2.老年人: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65周岁(不含65周岁)以下;
3.现役军人家属、退役军人;以上群体游览宏村景区时,出示有效证件可享受景区门票价格半价优惠。
实行免票优惠的范围和群体:
1.未成年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
2.老年人: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年人;
3.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三属”(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以及在职、退休、残疾消防救援人员。
以上群体游览宏村景区时,出示有效证件均实行免票。
宏村门票104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