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

陕西省榆林市辖县

定边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15′至108°22′,北纬36°49′至37°53′之间,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为丘陵和沟壑地貌,总面积692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5月,定边县辖1个街道、2个乡、16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定边县东正街41号。截至2023年末,定边县户籍总人口361132人。

历史沿革
定边县境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从南部山区出土的文物看,属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河套文化”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范畴。
夏禹时期,定边县一带属雍州,为古羌族后裔羌、氐民族的游牧徙居地。
殷商时期,定边县一带为鬼方之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定边县先后为荤粥、猃狁等犬戎部落所踞。
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昭王伐义渠,建立北地郡,包括今定边县一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皇统一六国,定边始有军政建置之归属,隶北地郡马岭县
楚汉相争,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三分关中,其中秦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今兴平境),领甘肃、宁夏一带,秦北地郡亦属,此时县境名义上又为雍国领地。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灭雍,承秦制,袭北地郡。定边仍属。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分全国为13部(州)。北地郡属朔方刺史部。郡治马岭,领县19,昫衍为其中之一。时县境东部属上郡奢延县,西部属北地郡昫衍县,南部山区西段仍属马岭县。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代汉,曰“新”,历时15年,区划建置仍旧,郡县名称多有变易,北地郡改名威成,奢延县改名奢节。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定边南境之上郡归德县废去。北地郡原领十九县,并为六县。马岭、昫衍等县俱省。时定边东部仍属上郡奢延县。隶并州刺史部,西部划归灵州。治于今灵武县城西南,隶凉州刺史部北地郡。
三国时期,曹魏代汉,三国鼎立,历经西晋、东晋十六国,直至北魏前期,定边境及附近广大地区,均废原郡县建置。曹魏及西晋,虽亦有北地郡一名,却远在关中腹地,郡治设在泥阳(今铜川市耀州区境),领泥阳、富平两县,仅为秦汉北地郡南端一部分。西晋末年,时定边境内归属依次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国龙升元年(407年),赫连夏建都统万城(今靖边境),雄据河套,南迄高平(今固原)。定边时处赫连夏腹地。北魏时,定边全境属西安州大兴郡。武定中,西安州、大兴郡均废。改属夏州阐熙郡,领山鹿、新两县,定边东部属新县。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西魏,复置西安州,改大兴郡为五原郡。定边全境隶属之。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西安州为盐州,仍置五原郡。北周初年(557年),鲜卑族宇文觉灭西魏建立北周,沿西魏旧制,定边仍之。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南北朝后期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复置盐州,改五原郡为五原县,山鹿、新二县并入长泽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行郡、县两级制。改盐州为盐州郡,仍领五原县,又于白于山南麓置洛源县,隶于弘化(庆阳)郡。今之定边县境在隋朝时,东滩属朔方郡长泽县,南部山区属弘化郡洛源县,余属盐州郡五原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盐州郡为盐州,领五原、兴宁二县。时盐州仍为梁师都所据,故州、县均寄治灵州。武德四年(621年),省兴宁入五原。贞观元年(627年),废盐州。五原县入灵州。贞观二年(628年),平梁师都,复于旧城置盐州及五原、兴宁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盐州。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升置都督府。贞元三年(787年),为吐蕃所据。贞观九年(793年),复之,贞观十九年(803年),又在境内置保塞军,隶朔方节度使。时县东滩属宥州宁朔郡长泽县,南部山区只有部分属庆州化郡洛源县,其余大部分属盐州五原郡五原县。
五代时期,则依次归属于梁、唐、晋、汉、周。
北宋初,分全国为15路。元丰年间增至24路,下设府、州、军、监。盐州属陕西路。宋时,据银、绥、宥、夏、静五州的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氏虽受北宋封职,实与宋廷为敌,不断扩大势力,咸平五年(1002年),已据盐州全境。明道二年(1033年),拓跋氏不再对宋称臣,自立年号曰开运。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仍设盐州。时定边全境纳入西夏版图。北宋从太祖至英宗百余年间对北辽、西夏、吐蕃的侵扰。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故“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熙宁始务辟土”(《宋史·地理志》),陆续收复十余州、寨。绍圣年间,“督诸路各乘机攻讨进筑”,攻取一地,即筑城堡据守。“自(绍圣)三年(1096年)秋八月至元符二年(1099年)冬,凡陕西、河东建州一、军二、关三、城九、寨十二、堡十”(《宋史·兵》)。今定逋南部山区,亦在元符二年(1099年),收复。并在今吴旗县头道川筑一城。隶环庆路庆阳府,赐名定边城,取“底定边疆”之意。不久,定边城改置定边军。政和六年(1116年),又置定边县,隶定边军。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朝入陕,环庆等州亦相继失陷。北宋的定边军,纳入金朝的版图。金朝行政建置,仍于北宋。时定边军大部划归庆阳府,仅白于山西段归环州,均隶庆原路。时盐州境仍属西夏。
元朝建立后,盐州废置。东滩属延安路,余属庆阳府。均隶陕西行省。
明时,改置13个布政使司,分领府、州、县。并在沿边地区,设立军政合一的卫所。今定边县境属榆林卫,隶陕西布政使司延安府。后增设靖边同知,定边属之。明朝中叶,为抵御蒙古族侵扰,将长城沿线战略要地划为9个防区,分段防守,称为“九边”,设九镇,时定边属延绥镇。定边堡驻参将,后改游击,领永济等十二营堡为路。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置延绥镇西协副总兵驻定边营城。
清朝时期,其行政建置基本沿袭明代。定边初属靖边同知,置守御于户所,驻守御千总。雍正初置县丞,又于安边设州同。雍正九年(1731年),榆林置府。乾隆二年(1737年),为盐政办销之便,改属延安府。武职兵马仍属榆林镇。乾隆九年(1744年),安边州同升置理事捕盗同知。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年至1936年),定边县属陕西省榆林道,后改称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红军西征进入本县,随军工作团在今武峁子置赤安县,设县苏维埃政府,除辖今本县一部分地区外,尚含今华池、吴旗县之一部分地区。6月17日,定边县城解放。赤安县遂废。所置之一、二、三区仍归时曲子县,四、五、六、七区仍归定边县。
定边县城解放后,民国定边县政府逃治安边。辖安边、砖井、白泥井、东滩、柳堡、边山1镇5乡,19保,保下设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陕甘宁省曾置定环县,定边之罗儿崾崄(今张崾崄)、姬塬两区属之。次年废定环县。两区仍归定边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定边隶陕甘宁省,后裁省置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秋,置三边分区专员公署,治定边,领定边、安边(次年裁)、盐池3县和三段地工委,靖边县一度亦属之。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靖边、吴旗两县隶三边分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安边县裁,境属定边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置吴旗县。民国三十四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5年至1947年),定边县建置未变。安边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解放。民国定边县政府寄治榆林。边区政府复置安边县。至此,三边分区辖吴旗、靖边、安边、定边、盐池5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宁夏马鸿奎部进攻三边,定、安两县城及所属之滩区失守,6月光复,8月复失。三边分区机关迁址吴旗。定、安两县机关迁往南部山区。至此,两县北部滩区为民国之定边县辖。南部山区为解放区定、安两县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初,定、安两县全境光复。不久,安边县并入定边县,县治定边城,设定边县人民政府。初隶陕西省陕北行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改为陕西省榆林专区,定边县属之。
1951年,县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
1981年,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5月,定边县辖1个街道、2个乡、16个镇:定边街道安边镇贺圈镇红柳沟镇砖井镇白泥井镇堆子梁镇白湾子镇姬塬镇杨井镇新安边镇樊学镇盐场堡镇郝滩镇石洞沟镇张崾先镇冯地坑镇油房庄乡学庄乡;共有19个社区、185个行政村、2124个村民小组,2576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定边县东正街4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的最西端,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15′至108°22′,北纬36°49′至37°53′之间。东至东南与靖边县吴起县相连;南至西南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毗邻,北至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相邻,定边东西宽98千米,南北长118千米。总面积69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定边县境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定边县域南部为白于山区,占全县总面积52.8%,白湾子镇境内的魏梁山为陕北最高峰;县域北部为平原滩区,占全县总面积47.2%。海拔1303—1911米。最高点为白湾子镇魏梁山1907米,最低点在盐场堡镇花马池1303米,平均海拔1605米,县城海拔1378.5米。
气候
定边县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悬殊、气温多变。常年平均气温9.3℃,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在11.9℃—14.3℃之间,年较差为30.2℃,早、午温差最大时可达20℃。光照充裕,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18.3小时;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多为5月,平均最长日照达266.3小时,最少的是2月,仅199.4小时。年平均风速2.9米/秒,年最多风向西风,频率11.0,次多风向南风。春季相对风多,平均风速3.3米/秒,夏、秋两季平均风速2.8米/秒;秋季最少,平均风速2.6米/秒。年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最大年份2001年504.9毫米,最小年份2000年200.1毫米,降水多在7—9月份。季降水量最多是夏季196.5毫米,冬季最小仅8.2毫米,春季平均降水量57.2毫米,秋季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304.3毫米,是年平均降水量的近7倍。最大年蒸发量为1987年2588.8毫米,最小年蒸发量为1988年1815.5毫米;一年内4—8月蒸发量较大,其余各月蒸发量相对较低。年平均无霜期191天,最长无霜期年份2001年250天,最短无霜期年份1967年110天。霜的初日最早为9月17日;终日最早为4月20日,最晚是6月9日。
土壤
定边县境土壤土层深厚,一般10米—150米,局部地方深达200米以上,适耕性强。共分成黄土(占51.33%)、风沙土(占14.44%)、淤土(占10.28%)、黑垆土(占8.08%)、盐土(占4.46%)、草甸土、潮土(占1.35%)、栗钙土(占1.21%)、棕钙土(占5.62%)、沼泽土(占0.05%)10个土类。
水文
定边县境内有大小河流40条,其中主要河流7条,均分布在南部山区,分别为泾河上游的十字河、安川河、柔远川,北洛河上游的石涝河、新安边河,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以及唯一一条内流河——八里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定边县水资源总量为3.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为1.69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为3.63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量为1.37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1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利用量为1.28亿立方米。县境内分布大小湖泊14个,总面积1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定边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263797.58公顷(395.70万亩)。其中,水浇地55585.74公顷(83.38万亩),占21.07%;旱地208211.84公顷(312.32万亩),占78.93%。耕地主要分布在砖井镇、贺圈镇、白泥井镇、红柳沟镇4个乡镇,占全县耕地的37.91%。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18270.05公顷(177.41万亩),占全县耕地的44.83%;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8871.73公顷(88.31万亩),占22.3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9194.03公顷(73.79万亩),占18.6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0588.63公顷(45.88万亩),占11.60%;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6873.14公顷(10.31万亩),占2.60%。
(二)园地1335.92公顷(2.00万亩)。其中,果园1324.49公顷(1.99万亩),占99.14%;其他园地11.43公顷(0.01万亩),占0.86%。园地主要分布在张崾先镇和樊学镇,占全县园地的44.11%。
(三)林地98618.02公顷(147.93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0790.29公顷(16.19万亩),占10.94%;灌木林地62435.03公顷(93.65万亩),占63.31%;其他林地25392.70公顷(38.09万亩),占25.75%。林地主要分布在定边街道办事处、砖井镇、白泥井镇、学庄乡4个乡镇,占全县林地的50.94%。
(四)草地263887.23公顷(395.83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37368.23公顷(206.05万亩),占52.05%;人工牧草地1179.54公顷(1.77万亩),占0.45%;其他草地125339.46公顷(188.01万亩),占47.50%。草地主要分布在樊学镇、姬塬镇、张崾先镇、新安边镇、杨井镇5个乡镇,占全县草地的50.54%。
(五)湿地1581.23公顷(2.37万亩)。其中,内陆滩涂1581.23公顷(2.37万亩),占100%。我县范围内没有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和沼泽地。湿地主要分布在盐场堡镇、白泥井镇、学庄乡3个乡镇,占全县湿地的88.65%。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302.75公顷(33.45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2643.41公顷(3.96万亩),占11.85%;村庄用地14066.13公顷(21.10万亩),占63.07%;采矿用地5366.50公顷(8.05万亩),占24.0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6.71公顷(0.34万亩),占1.02%。
(七)交通运输用地13095.82公顷(19.64万亩)。其中,铁路用地545.06公顷(0.82万亩),占4.16%;公路用地2570.29公顷(3.86万亩),占19.63%;农村道路9975.83公顷(14.95万亩),占76.17%;管道运输用地4.64公顷(0.01万亩),占0.04%。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41.65公顷(6.06万亩)。其中,河流水面1272.70公顷(1.91万亩),占31.49%;湖泊水面1305.15公顷(1.96万亩),占32.29%;水库水面705.32公顷(1.06万亩),占17.45%;坑塘水面482.44公顷(0.72万亩),占11.94%;沟渠179.87公顷(0.27万亩),占4.45%;水工建筑用地96.17公顷(0.14万亩),占2.3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盐场堡镇、学庄乡2个乡镇,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50.41%。
矿产资源
定边县共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湖盐、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等。煤炭资源储量潜力巨大,预测资源量400亿吨,但尚无查明资源量矿区;湖盐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部的盐场堡、白泥井、周台子等乡镇,共有大小湖盐8个。
定边县石油探明储量16.18亿吨,含油面积5000平方千米,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含气面积4992平方千米,县境内共有油气井2万多口,原油年产800万吨以上,天然气年产16亿方以上,全县油气当量超过1000万吨。定边更是陕西省唯一的湖盐产地。有天然盐湖14个,年产原盐20万吨、芒硝20万吨、食用盐8万吨。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定边县常住人口为339077人。
截至2023年末,定边县总户数为106763户,户籍总人口361132人,比上年末增加148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其中乡村人口311146人,占86.2%;城镇人口49986人,占13.8%。
民族构成
定边县共有21个少数民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彝族、藏族、朝鲜族、壮族、苗族、傣族、白族、侗族、土家族、土族纳西族、黎族、傈僳族怒族、达韩尔族、哈尼族、撒拉族、瑶族。
经济
综述
2023年,定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11亿元,增长4.2%,占县生产总值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281.89亿元,增长2.3%,占县生产总值比重为6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1.10亿元:增长7.0%,占县生产总值比重为24.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4.69亿元,占县生产总值比重为24.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3434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定边县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8.1%。按项目投资主体分,城镇项目投资额增长9.3%,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额下降10.3%。从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看,第一产业项目投资额增长217.4%,第二产业项目投资额增长2.4%,第三产业项目投资额增长16.8%。
人民生活
2023年,定边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522元,比上年增加2401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21元,比上年增加1508元,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91,比上年缩小0.02。
财政收入
2023年,定边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1.14亿元,比上年增收4.10亿元,增长15.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5亿元,比上年减收3.98亿元,下降2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09亿元,比上年增收1.56亿元,增长10.1%。
第一产业
2023年,定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6.1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45.62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0.90亿元,下降2.6%;畜牧业产值16.54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6亿元,增长3.7%。
2023年,定边县粮食总产量37.89万吨,比上年增长0.9%。从主要牲畜出栏情况看,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12.36万头,比上年增长3.2%;羊出栏47.91万只,增长2.2%;牛出栏5123头,增长12.0%;家禽出栏48.66万只,增长7.6%。从主要畜产品产量看,猪牛羊禽肉产量18895.3吨,比上年增长6.6%;禽蛋产量9176.1吨,增长0.3%;牛奶产量28575.7吨,增长90.0%。
第二产业
2023年,定边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2.04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其中,上级反馈3家企业产值257.90亿元,下降15.7%;县本级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4.15亿元,下降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
2023年,定边县原油产量644.93万吨,天然气产量5.1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产量27.43万吨,新能源发电量73.92亿度,食用盐产量23375.44吨,非食用盐产量60067.86吨,乳制品产量3665吨,工业锅炉产量184.72蒸发量吨。
2023年,定边县所属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仅GDP总量的0.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定边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
服务业
2023年,定边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行业看,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7%、54.5%、19.8%;物业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32.3%、40.7%。
2023年,定边县共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定边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1.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4.94亿元,增长17.1%。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7.5%。
交通运输
定边县有青银高速307国道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吴定高速、303省道、定铁、定刘张等县乡公路纵跨南北,县内通乡、通村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汇;列入国家民航“十三五”规划的定边民用机场,于2024年开工建设,将构筑起定边的立体交通网络。
截至2023年末,定边县等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367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47.5千米,国道199千米,省道226.5千米,县乡公路676千米,村道1666千米,产业道路760千米。
2020年5月,定边民用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2024年8月22日,陕西定边民用机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年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0吨、起降量2800架次目标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4500平方米航站楼和6个机位(6C)站坪,以及空管、导航、供电、供水、供油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占地面积2430.3亩,项目总投资8.951亿元,计划2026年建成投运。主要服务于定边县及周边的陕西吴起县及靖边县、宁夏盐池县、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旅游开发、公务和商务活动,兼顾保障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文化体育等通用航空功能。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定边县高考一本上线率34.9%,被“985”“211大学录取107人,定边中学被榆林市人民政府评为2023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优秀学校。职业教育中心毕业学生691人,就业学生651人,就业率达94.2%。第九幼儿园、第十二幼儿园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白泥井镇小学男生公寓楼建设等项目已完工,扩建田园小学、新建惠民小学项目已开工建设;堆子梁镇学校学生公寓楼,迁建贺圈小学,新建新华小学、郝滩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推进有力。2023年累计发放各项资助金1299.29万元,受助学生26685人次。使用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经费1310.95万元,受助学生26219人次。
2023年,定边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1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32所(其中民办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5所(其中民办园30所)。在校学生67885名,其中在园幼儿12470名、特校学生115名、小学生33328名、初中生13689名、高中生8283名(含职高2468名)。在职教职工5586名,其中专任教师4583名。
文化事业
2023年,定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开放,三馆年接待服务对象10万余人次;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工作有序推进,已建成图书馆各类分馆85个,文化馆各类分馆50个。持续举办好“红花荞麦文化旅游节”及“陕北榆林过大年”两大节庆品牌活动。完成了1097个应急广播终端安装工作,实施第四代北斗“户户通”试点安装工作。开展发射台站维护维修,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全县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1%、98.7%。
体育事业
2023年,定边县打造高规格“一县一品”精品赛事,举办榆林·定边第三届“盐化杯”环千年盐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全年开展球类、棋牌类、展演类等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6次。
医疗卫生
2023年,定边县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妇保院改扩建,完成了中医院国医馆P2+生物实验室、郝滩卫生院、堆子梁卫生院建设。
截至2023年末,定边县共有县直医疗机构3个,街道办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200个;医务室10个,民营医院6所,个体诊所65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40人;医院、卫生院共核定床位1518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983张,民营医院218张,乡镇卫生院317张。
社会保障
2023年,定边县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不含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2万人、6.32万、15.38万人、1.67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2.28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到位,从2023年1月1日起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5000元/人年提高到5640元/人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740元/人月提高到780元/人月。2023年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844户3615人,发放城市低保金3768.49万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7339户1384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769.36万元。
基础设施
定边县风力发电已建成并网1530兆瓦,在建1580兆瓦,光伏发电已建成并网920兆瓦,在建870兆瓦。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置定边军,以“底定边疆”之意取名“定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11月,定边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7个。
定边剪纸艺术
定边剪纸艺术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妇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定边县的民间剪纸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新春佳节、婚姻喜庆之时,农家都有贴窗花的习俗,将不同图案的剪纸贴在门、窗、炕围、米囤上,既有消灾避邪、祈求平安吉祥的寓意,又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2007年,定边剪纸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是陕西省定边县的传统宗教音乐。通常是道士们作道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道场是为善男信女祈福禳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祷神灵的宗教活动。其音乐内涵有一定的民间艺术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9年6月,定边民间道教音乐已列入第二批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边皮影道情
定边皮影道情曲是皮影戏、道情曲的总称。是集皮影表演(耍线子)与道情演唱为一体的传统戏曲综合艺术。主要流传于陕西省定边县。结构分演唱、道白、耍线子。2009年6月,定边道情皮影戏已列入第二批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边霸王鞭
定边霸王鞭是传统民间舞蹈品种之一,俗称“浑声响”,表演形式独特,乡土气息浓郁。表演时,舞者(男)头扎红布缠的圆圈帽(类似将军帽),身着古装,腰扎武士“腰箍”,脚穿薄底鞋。女装头扎彩绸带,头带上方镶一小圆镜,戴墨镜,扎长辫,身穿彩衣,脚穿彩鞋,手拿彩扇,舞时含情脉脉,乡土气息浓郁。“霸王鞭”所舞的“鞭”是长一米,直径3公分的木棍制成。鞭身画有十公分红、黄对称的“螺丝”状花纹,鞭上挖6个空槽,每个空槽镶有3个古铜钱(磕打时有响声),表演者手握鞭的中端表演。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边赛驴会
定边赛驴会最早是以比赛驴子的走和跑的速度为主,后来发展为多种驾驭技巧的比赛,分为走驴、跑驴、夫妻赶驴、毛驴驮重和趣味骑驴等多个项目。走驴赛技巧;跑驴赛速度加技巧;夫妻赶驴赛幽默诙谐的情调和艺术表演;趣味赛驴赛各种骑姿的特技表演;毛驴驮重则是赛驴的负重能力和人的驾驭技术。定边赛驴会是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定边民歌
定边民歌在定边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样。按类型可分山歌、山曲,酸曲、小曲、革命民歌、酒曲、信天游等,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群众文学艺术,生动活泼,颇具地方特色。山歌、山曲也叫小曲,带有爱情色彩的称为酸曲,是民间百姓交流思想情感,表达爱憎好恶的一种特有形式。信天游,歌词多以两句成韵为段,随编随唱,男人在四野、路途放开喉咙高唱,歌声粗犷豪。妇女们在磨道碾道,窗前灯下,唱起来。定边民歌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保
截至2024年5月,定边县境内有270多千米隋、明古长城遗址、384座长城墩堠、37座宋代、明代古堡关寨遗址和32座清代、民国时期烽台堡寨遗址。
定边鼓楼(玉皇阁)
定边鼓楼(玉皇阁),位于县城南北大街与东西正街交汇的城区中心处,初建年代无考,现存建筑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清光绪年间及建国后数次修葺,2021年8月—2022年6月实施抢险加固工程。1982年公布为定边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为陕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明古长城遗址—定边段
明长城,又称“边墙”,是明代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南侵的军事屏障。定边明长城修筑历经明代成化九年到万历年间。定边县域现存明长城252.4千米、339座单体建筑和15座关堡构成,隋长城3.7千米。明、随两条长城途经贺圈、盐场堡、砖井、安边、学庄等15个乡镇及县城,是陕西省全省唯一一个长城穿城而过的县城。2017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定边境内隋、明长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
截至2023年5月,定边县五大宗教均有涉及,其中寺观教堂9处、固定宗教活动处所11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30处。道教:寺观教堂3处、固定宗教活动处所5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6处。佛教:固定宗教活动处所1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4处。基督教:固定宗教活动处所1处。天主教:寺观教堂5处、固定宗教活动处所4处。伊斯兰教:寺观教堂1处。
风景名胜
定边盐湖
定边盐湖由苟池、花马池等14个盐湖组成,定边县盐湖并非单调的白,而是随着盐类矿物质的沉积和光照的变化,呈现出红、黄、绿等多种颜色。定边有着2000多年的采盐史。
塞上森林小镇
塞上森林小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定边镇十里沙村,是集林业、游乐、采摘、住宿及文体休闲为一体的小镇,有树木园游乐场、盐州美术馆、采摘园等景点。
定边县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
定边县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是文旅部确定的首批国家长城文化公园项目,也是陕西省首个长城遗址公园,项目依托国家级重要长城点段——明长城盐场堡镇段进行建设。该公园总占地面积946亩,总体设计以长城遗址文化为轴,分为长城南侧文化展示区和长城北侧自然风貌展示区,包含长城文化主题陈列展示馆、长城文化展示区、三五九旅窑洞旧址展示区、马面及墙体展示区、戈壁自然风貌展示区、湿地展示区等建设内容。
地方特产
定边炉馍
炉馍起源于安边县,经和揉醒擦擀包托烤而成,色香味俱佳,是“三边”的(定边、安边、靖边)传统美食,2010年被列为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定边酿皮
定边制作酿皮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和陕西其他地方的凉皮相比,皮薄而色泽鲜亮,口感筋韧清爽。浇上红红的辣椒油、香菜、芝麻粒、麻辣羊肝子,拌面筋同食,人口生津,回味悠长。
定边大块羊肉
定边大块羊肉肉质鲜美,味香四溢。无论是涮羊肉、烤全羊、烙羊肉还是炖汤,定边山羊肉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
著名人物
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字秉吾,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堡(今陕西榆林市定边县学庄乡刘渠村)人,大西政权的建立者。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日。崇祯十七年(1644年)入川称帝,年号大顺。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四川西充县凤凰山被清朝护军统领鳌拜巴图鲁杀死。
石光银
石光银,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同心干圪塔套村人,1973年7月入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被授予“七一勋章”。
高桂滋
高桂滋(1891—1959年),字培五,陕西定边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过长城抗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等多次著名会战。毛泽东曾称赞他的抗日经历“光荣历史国人同佩”。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定边县入选首批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2019年1月25日,定边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6月30日,定边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定边县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9月22日,定边县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25日,定边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定边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定边县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3年10月29日,定边县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