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仝

唐代诗人韩愈诗作

《寄卢仝》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乃韩愈于宪宗元和六年(即公元811年)作于洛阳令任上。卢仝,唐代诗人,以一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而与陆羽齐名,世称“卢陆”。

作品原文
寄卢仝(1)(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玉川先生洛城里 (2) ,破屋数间而已矣 (3) 。
一奴长须不裹头 (4),一婢赤脚老无齿 (5) 。
辛勤奉养十余人 (6),上有慈亲下妻子 (7) 。
先生结发憎俗徒 (8),闭门不出动一纪 (9) 。
至今邻僧乞米送 (10) ,仆忝县尹能不耻 (11) 。
俸钱供给公私余 (12) ,时致薄少助祭祀 (13) 。
劝参留守谒大尹 (14) ,言语才及辄掩耳 (15) 。
水北山人得名声 (16) ,去年去作幕下士 (17) 。
水南山人又继往 (18) ,鞍马仆从塞闾里 (19) 。
少室山人索价高 (20) ,两以谏官征不起 (21) 。
彼皆刺口论世事 (22) ,有力未免遭驱使 (23) 。
先生事业不可量 (24) ,惟用法律自绳己 (25) 。
春秋三传束高阁 (26) 。独抱遗经究终始 (27) 。
往年弄笔嘲同异 (28) ,怪辞惊众谤不已 (29) 。
近来自说寻坦途 (30) ,犹上虚空跨绿马耳 (31) 。
去年生儿名添丁 (32) ,意令与国充耘耔 (33) 。
国家丁口连四海 (34) ,岂无农夫亲耒耜 (35) 。
先生抱才终大用 (36) ,宰相未许终不仕 (37) 。
假如不在陈力列 (38) ,立言垂范亦足恃 (39) 。
苗裔当蒙十世宥 (40) ,岂谓贻厥无基址 (41) 。
故知忠孝生天性 (42) ,洁身乱伦安足拟 (43) 。
昨晚长须来下状 (44) ,隔墙恶少恶难似 (45) 。
每骑屋山下窥阚 (46) ,浑舍惊怕走折趾 (47) 。
凭依婚媾欺官吏 (48) ,不信令行能禁止 (49) 。
先生受屈未曾语 (50) ,忽此来告良有以 (51) 。
嗟我身为赤县令 (52) ,操权不用欲何俟 (53) 。
立召贼曹呼伍伯 (54) ,尽取鼠辈尸诸市 (55) 。
先生又遣长须来 (56) ,如此处置非所喜 (57) 。
况又时当长养节(58 ) ,都邑未可猛政理 (59) 。
先生固是余所畏 (60) ,度量不敢窥涯涘 (61) 。
放纵是谁之过欤 (62),效尤戮仆愧前史 (63) 。
买羊沽酒谢不敏 (64) ,偶逢明月曜桃李 (65) 。
先生有意许降临 (66) ,更遣长须臻双鲤 (67) 。
作品注释
(1)卢仝:唐代诗人,他以一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而出名,因与陆羽齐名,世称“卢陆”。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河南:今洛阳。令:官名,战国秦汉时,县的行政长官称令长。大县称令,小县称长,隋唐以后皆称令。即韩愈此诗作于洛阳令任上,时间是811年。
(2)(3)这两句是说卢仝此时隐居在洛阳,居住条件很差,住的是数间破屋。卢仝号玉川子。
(4)(5)奴、婢:古时供人役使的仆人,男的称奴,女的称婢。仆人可以买卖,年轻的仆人价钱贵,卢仝家贫,因此只能买老年仆人,老年仆人自然价钱要便宜得多。并从此,长须便作为老年男仆的代称,而赤足则成为老年女仆的代称,后人广为引用,韩愈自己也将“长须”在本诗中用了三次:第43句:昨晚长须来下状,第55句:先生又遣长须来,最后一句:更遣长须致双鲤。“赤脚”见宋代周季的《题玉川碾茶图》:“独抱遗经¬舌本干,笑呼赤脚碾龙团。”
(6)(7)卢仝家有父母妻子,十余口人,经济负担很重。
(8)结发:犹“束发”,指年轻的时候。憎:恨,厌恶。俗徒:庸俗之人。先生:韩愈对卢仝的尊称。
(9)一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卢仝12年闭门不出。
(10)这句是说附近寺庙的僧人把他们化缘来的米送给卢仝家吃,这表明卢仝家经济困难得有时要断粮。
(11)仆:韩愈自称谦词。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词。不耻:当耻而不以为耻。这句是说韩愈看到邻僧送米给卢仝,而自己作为县令和卢仝的好友,不给卢仝以经济上的支助,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12)(13)俸钱:旧时称官吏所得的薪水。薄少:稀微。助祭祀:佐助祭祀。祭祀为祭神和祭祖。这是客套话,实际上是助卢仝家庭经费日常开支。这两句是说韩愈把本人的薪金,除了自己的公私开支外,剩下来的钱都给了卢仝供其家用。
(14)(15)参:旧时下级晋谒上级。谒:进见。留守:官名。从隋唐起,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得便宜行事,称京城留守。其陪都和行都则常设留守,以地方行政长官兼任。大尹:亦官名。汉代都城行政长官称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
郑馀庆:字居业,进士。贞元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事,贬郴州司马。宪宗时再居相职。李素:生平不详。
掩耳:以手或物遮耳,示不欲闻。这两句是说韩愈劝卢仝去参谒郑馀庆、李素,但卢仝和他们一交谈,他们的话卢仝就不想听。
(16)(17)山人:隐士。水:指洛河,在洛阳。幕下士:幕僚。这两句是说隐居在洛河北岸的隐士石洪,被请去当幕僚的官。
(18)(19)闾里:街巷、里门。这两句是说隐居在洛河南岸的隐士温造,被请去当了更大的官,你看他的车马盈门,仆从众多。
(20)(21)少室:即少室山,在河南省登峰县北。索价:要价,指抬高自己的身价。谏官:谏天子过失之官,如谏议大夫。起:出任。这两句是说隐居在少室山的隐士李渤,自以为很有才能,朝廷两次征聘他当谏官,他厌官小,还不肯出任呢?
(22)(23)刺口:多言,饶舌。有力,强劲之意。《诗经·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有权威势力之意。这两句说石洪、温造等人喋喋不休地议论世事,他们也有一些权威势力,但仍受人(上一级官员)驱使,要为他们卖力。
(24)(25)事业: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
法律:我国古代所称之法律,常偏指刑法而言。绳己:纠正自己。这两句是说卢仝先生的事业无可限量。并能遵守国家法度。
(26)(27)春秋三传:简称“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
束高阁:谓弃置不用。遗经:圣贤所遗留之经籍。究:探讨。终始:犹始终、始末。抱经:携带经书。这两句是说卢仝不喜欢读春秋三传而喜欢读遗经。
(28)(29)弄笔:执笔,含有以笔墨为游戏。
同异:同与不同。此指坚白同异。
坚白同异:战国赵公孙龙所倡诡辩之说,林尹案:“坚白之论,盖以坚为石之质,以白为石之色,目视石则见其白,手触石则知其坚,白由视觉而得,坚由触觉而得,视觉与触角之感应,必有先后之差异,而不能相盈,故坚白不能同时并举此乃对于知觉之分析也。”怪辞:奇异之言辞。谤:指责。不已:不息。这两句是说前几年卢仝曾用怪辞嘲弄诡辩者,因而惊动了他们,于是不断受到指责。
(30)(31)坦途:平坦之道路。虚空:天空。
绿马耳:亦作马录耳,良马。虚空跨绿马耳:比喻文思豪放,超群不凡。这两句是卢仝自己认为近年来他作诗力求平坦而不怪辞惊众,但所作诗文仍是文思豪放。
(32)(33)去年:810年。添丁:意谓又为国家增添一个丁口,后因称生子为添丁。添丁也是卢仝儿子的真实名字。耘耔:除田间杂草,土壅苗之根。偕指农夫。这两句是说,卢仝810年生了个儿子,取名“添丁”,意思是为国家增加了一名农夫。
(34)(35)丁口:人口。耒耜:古代耕地翻土的工具。耜是耒耜的铲,耒是耒耜的柄,后亦以“耒耜”为农具的代称。这两句是说国家人口众多,农夫也有的是,难道还要你卢仝先生的儿子去当农夫吗:
(36)(37)抱才:怀抱才能。大用:大有用也。用人而委以重任。这两句是说,卢仝怀抱奇才,本可委以重任。但由于当朝宰相未认可,所以尚未能出来作大官。
(38)(39)陈力:陈其才力。《论语·季氏》:“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列:就列,即就位,受职。立言:树立精要不朽之言论、学说。垂范:垂视规范。恃:依靠、凭借。这两句说,你卢仝如不出去作官,那么在“立言、垂范”方面也可干出一番事业来。
(40)(41)苗裔:子孙。十世:十代。宥:利。贴厥:亦作诒厥。贻:遗留给。厥:犹“其”。《尚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刑,贻厥子孙。”后因以“贻厥”为子孙的代称。基址:基础。这两句是说卢仝“立言、垂范”之事业将会对十代子孙都有利,也就是说子孙后代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立身安命的基础。
(42)(43)天性:先天的本性。洁身: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乱伦:泛指一切违返常理的行为。《论语·徽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集注:“伦,序也,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拟:则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卢仝具有天生的忠孝品质,他能做到洁身而不乱伦。
(44)(45)下状:投递状纸。隔墙:邻居。
恶少:品行恶劣的少年。
恶似:《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注:似真非真者,孔子所恶也。
恶难似:应更为可恶。这两句是说昨晚卢仝家老年男仆来我(韩愈)处告状,状告邻居的那个可恶的少年。
(46)(47)屋山:屋脊两端的山墙,引中为屋脊。
窥阚:偷看。浑舍:即浑家,俗称妻为浑家。折趾:脚趾骨折。这两句是说邻家的恶少年常常爬上卢仝家的屋顶,通过破屋的漏洞,偷看卢仝家的隐私,卢仝的妻子连忙躲避,竟造成脚趾骨折。
(48)(49)婚媾:婚姻。妻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犹今俗互称亲家。令行禁止:谓令出必行,禁无敢犯。这两句是说这个恶少年仗着姻亲的权势连官吏也敢欺负,目无法纪。
(50)(51)有以:有原因有理由。这两句是说卢仝先生已多次受屈辱但均未作声,而这次来告状当然是忍无可忍的了。
(52)(53)赤县:唐代县等级之一,京都浙治为赤县,如唐代长安、万年,陪都洛阳亦是。嗟:感叹。操权:掌权,掌洛阳令之权。俟:等待。这两句是说啊:就韩愈掌握着县令之权,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54)(55)贼曹:官名,后汉置,掌盗贼之事。
伍伯:行刑之人,俗呼郐子手。鼠辈:鄙视他人的詈词,犹言小子。尸诸市:即弃市:中国古代执地列刑的一种方式,即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暴露街头。这两句是说韩愈发怒了,要将这些恶少年立即判处死刑。
(56)(57)这两句是说卢仝听说要把恶少年判处死刑,便又派老仆人来韩愈处,说这样的判刑不妥。
(58)(59)节:节制。谓节之使勿过度。猛政:苛政。这两句是卢仝劝韩愈当县令不要施行猛政,办案要掌握节制。
(60)(61)畏:敬服。度量:器量、胸襟。
涯涘(sì饲):水的边际,泛指边界或界限。这两句是说卢仝具有宽广的胸怀,而为韩愈所敬服。
(62)(63)放纵:任性而为,不加约束。欤:表示语气,表反诘语气。尤:错误。效尤:仿效错误。戮:羞辱。
仆:韩愈自称谦词。前史:前代的史乘。这两句是说放纵恶少年为所欲为,到底是谁的过失呢?而我韩愈身为县令亦难逃“效尤”之嫌,因而愧对自己,愧对历史。
(64)(65)沽酒:买酒。不敏:不聪明,常用作自谦之词。明月:韩愈把明月比卢仝。
桃李:门生,韩愈认卢仝为老师。曜:光耀、明亮、照耀。这两句是说卢仝提及的“都邑未可猛政理”是对的,因此十分感激,派人买了羊肉和酒去卢仝家致谢。并把卢仝比为明月,照亮了他(韩愈)的胸怀,还自认自己是卢仝的门生。
(66)(67)降临:谓达官贵人之驾临,这是韩愈对卢仝的尊敬。双鲤:谓书信。古人寄信,常以尺素结成双鲤形。这两句是说韩愈希望卢仝来他家作客,并说如要来请先派老仆人捎个信来。
作品简析
这首《寄卢仝》诗,真实地记载了卢仝的家庭经济状况、隐居生活状况,以及卢仝的性格、品德、诗风等,是研究卢仝的很好的史料。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