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北镇中学(Beizhen Senior High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是山东省一所公立中学,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学校概况
规模
学校占地总面积870.38亩,建筑总面积16.17万平方米。其中,老校占地138.32亩,建筑面积5.82万平方米;新校占地732.06亩,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2021年在校教职工593人,高中、初中学生5212人,班级114个。为
鲁北久负盛名的市属
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
声誉
北镇中学在社会上一直享有较高的办学声誉,高考成绩列
滨州市第一,历届校领导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心血。
★校训★
明志 勤奋 求实创新
严谨踏实 勇于探索热爱学生 言传身教
★学风★
★育人境界★
胸怀大爱 奉献大智培育大材 涵养大气 担当大任 成就大业
★育人目标★
高素质 高品位 高分数
空军青少年航空教育、竞赛培优、艺术体育教育
队伍
北镇中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28人,中级教师129人,省级
教学能手8人,地级教学能手,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60人。
教学质量
建校69年来,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8万余人,为众多名牌高校、
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形成一个1000余人的校友博士群,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工、农、商各行各业领导干部和骨干,为国家建设和经济
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杰出代表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马建堂,
世界500强企业——
中化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
宁光。
2021年高考创造历史辉煌,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裸分670分以上高分7人,录取清北4人。
重本率达63%,本科率达97%。空军飞行学员录取12人。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北镇中学在实施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以改体制、建机制、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苑化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
激励机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有北镇中学特色的教学
管理体系,完善
教学过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指导系统及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系统;进行了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增设了活动课、阅读课、社团课,引导学生的多极发展,注意渗透素质教育,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了学生的
求异思维。
培养特长
学校在
超常教育、
艺术教育方面,不拘一格选拔培养
特长生。多年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特长人才,这些特长生多次在全国、
山东省的
学科竞赛中获优秀奖,山东省北镇中学
创客社团在
世界机器人大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
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中成绩突出,多年多次获得多个项目冠军、亚军,为学生在
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的录取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也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山东省人工智能试点校”。学校艺术中心队多次获地区比赛一等奖,被被
国家教委援予“全国校园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
为建立航空人才储备库,空军与
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在多次调研、磋商的基础上,决定联合探索军民融合式青少年航空
教育体系,利用山东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在山东
滨州北镇中学先行试点,同时在山东省青岛市、
烟台市、
莱芜市逐步推开,探索经验,力争5—10年内在全国形成以航空学校为主,辐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具有相当规模的青少年航空教育体系,解决中国航空人才匮乏,航空
产业发展滞缓的局面,增加
国家航空教育人口基数,提高国家航空
教育水平,为
国防力量建设,为航空产业大发展培育人才、
储备人才。
青少年航空教育对象为在校中学生,培养对象为13-19岁青少年,分6年(初中和高中贯通)和3年(高中)两类,他们在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开展航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完成
滑翔机、
固定翼飞机体验飞行。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高考,符合
空军招飞标准和录取条件的,优先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符合空军地面院校录取条件或空军
直招士官标准的,空军录取;符合民航招生条件,可升入民航院校深造;或到其他航空
专业院校学习深造。
北镇中学采取了与大高航校首批航空班联合办学的模式,从北镇中学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选取了39名学生,作为首批高中航空班学员,对其进行了为期13天的暑期培训。“学员的中学教育在北镇中学,而航空教学在大高航空
国际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航空教育,不占用学生的正常高中文化
学习时间,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航空教育的平台、健康成长的平台。”张则杨透露,所有参加培训的空军教官都是志愿者,他们义务为航空班学员进行
教育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航空班学员从思想政治、军人素养、身体心理、飞行基础四个方面进行培训,还要义务为滨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航空知识
普及教育。”
教学设施
北中始建于1952年10月25日,初名
滨县中学,隶属滨县(今
滨城区,下同)文教科领导,驻滨县郑王乡(今滨城区
市东办事处)
毕家村,暂租用民房为校舍。是年,共有教职工11人,初招5个初中班,学生237人。1953年4月,该校迁至
惠民专区机关驻地——滨县
北镇(今滨州市,下同),更名北镇中学,隶属
惠民专署领导。占地面积120亩,有教室24个,
图书室1个,另有相应的教职工、学生宿舍、厨房、仓库等,均为
砖木结构的平房。是年暑假增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北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84年开始进行校舍改造,至2000年,教室、宿舍等已全部实现楼房化,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设施日臻完善,
设备配套、齐全,标准、先进。尤其是2003年,开始建设的
新校区,规模宏伟,
规划设计科学,
建筑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为北中全面健康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建有高标准塑胶跑道2座,现代化的图书楼和
高水准的理化实验室,微机室。
学校领导
北中人才荟萃。建校69年来,为了该校地创建与发展,先后有谢建邦、李青田、贾跃南、路东山、魏熔生、李伯衡、高梅坡、焦干卿、于顺卿等大批经过战争年代锻炼与考验,具有行政管理与办学经验的革命老干部担任过党、政领导,他们在上级党委与政府地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北中后来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领导班子逐步实现了“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与专业化”,张忠华、
卢得欣、葛洪章、任学武、李予、潘玉兰、邱树林、李东海等相继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他们继往开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以改革促发展,开创了北中工作的新局面。
师资力量
2007年,学校教职员工、在校生人数是建校初和1978年之前的36倍、37倍与5倍、6倍。55年来,一代又—代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三尺杏坛教书育人,躬耕不辍,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五六十年代就有被称为“地理大王”“物理大王”“三角大王”之美誉的老教师;改革开放后,又有承前启后,做出特殊贡献并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
薛相畴,以及特级教师
任彬、林传襄、赵德汉、赵振绪、
索云旺、丁庆峰、
范胜武等;还有国家级骨干教师丁庆峰、王新村、侯春红、牛新祥、田宝莲、索云旺、袁秀华等;并有省级教学能手、省级骨干教师2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87人;先后有189人次获全国和省市(地)荣誉称号。以他们为骨干的广大教职工组成了学校发展与教学科研的
中坚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2007年,全校共有在职教师566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55人,中级教师165人。中共党员196人。
学校刊物
山东省北镇中学蒲洲文学社成立于2002年11月30日,是以语文教师牵头、由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校园学生社团。
成立以来,蒲洲文学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在一批批新老社员的不断努力下,文学社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以其方向明确,运行有序,思路活跃的特质成为北中校园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蒲洲文学社秉承“提高
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学”的办社宗旨,以活动促发展,以文字长性情,去积极地开辟属于同学们的心灵绿洲和诗性家园。散文家王登健、诗人赵雪松等系列报告论坛的举办,以及诗文精品朗诵会、影视沙龙等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同学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认知,尤其社刊《蒲风》的定期出版,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开拓了同学们的精神视野。
03年,蒲洲文学社被《美文》杂志社评定为“美文核心文学社”;04年,社员赵谦入围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决赛并获奖;04年文学社与浙江初航文学社进行全国文学社接力擂台赛,文学社的作品被《当代》杂志刊登;06年,社员刘莎莎获第八届
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
风过蒲洲,轻轻扬起
菖蒲香雾,剪叶挥舞,铮铮响彻天际;风过蒲洲,阳光在纤细的叶脉上跃动,在这片萋萋芳草的土地上,落下羽毛般的浅影;风过蒲洲,愿我们一同携手,吹响远的过去和更远的未来。
历史沿革
50年代建校之初,北中贯彻落实“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总方针,招生以工农子弟为主,对烈军属子****先录取,教学因陋就简,极不正规。 1953年开始学习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经验,提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形式”、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随着北中建设逐步配套,
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组织日益建全,
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教学很快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56年
升学考试,高中
应届毕业生86人,除4人因病或参加工作外,其余82人全部升入大专院校;初中应届毕业270人,有250人升入高中或
中等专业学校。之后,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的
教育方针,应该使
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指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开始形成。1957年,北中被
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学校,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但是,随着相继到来的“反右派”“大跃进”左倾错误影响,
生产劳动被列为主要课程,教师积极性遭到了严重伤害,教学秩序受到
严重破坏。1962年,全面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反右派”“大跃进”左倾错误对学校工作的破坏与干扰,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
双基教学”,积极探讨“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正常的教育秩序迅速恢复,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63年,经过贯彻教育部颁发的《
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校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出现了教育蒸蒸日上的新局面。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组织瘫痪,在所谓“教育要革命”的左倾错误影响下,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被污蔑为“臭老九”,不少老教师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教学秩序被打乱,并一度“停课闹革命”。1967年暑假始,停止招生1年,教学工作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地破坏。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经过拨乱反正,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学校教育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1980年,北中被
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后, 由提高
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逐步形成了“明志、勤奋、求实、创新”的新校风,“严谨踏实、勇于探索、热爱学生,言传身教”的
新教风,“勤学多思、尊师守纪、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新学风,实行了符合
教学规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学校教育进入了稳定发展、全面提高的新时期。
硕果累累
历届英才
一代代创业者用忠诚和汗水铸就了北中的辉煌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自建校至1965年,短短的13年间,就结出了累累硕果。体育运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54年,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1956年,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1978年以后,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81年以来,北镇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重点中学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学校高考录取首次突破千人
大关。2007年,被大专院校录取学生1608人,其中大学本科1141人,北中高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北中在2014年高考中
再创新辉煌。一本上线共计615人,
军检上线800余人。
知名校友
69年来,北中共培养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其中,有的走上了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界的专家精英,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英模人物。如,
人工合成胰岛素首创者之一的
胡世全,研究中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东方红》乐曲
振荡器的
王荣彬,导弹专家
侯世昌、王其民,涡漩式
制冷机发明者
崔建军,观云测雨的气象专家
陈文玉,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等,被誉为“
宁氏三杰”的三兄弟:
宁守诚,中国第一批博士生,美国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任斯坦福大学教授、资深科学家;
宁高宁,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曾任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以及两化合并后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
上海瑞金医院院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还有一个由近300名博士组成的璀璨的博士群,以及百余名遍布美国、英国、日本、德国、
加拿大、
新加坡等国身居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外学子,他们为祖国争光,也为母校添光彩。
展望未来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85年以来,北中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
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
校园歌曲、
校园集体舞推广、表演、创作先进集体,山东省
实验室建设及仪器工作先进集体,21世纪
中国中学生物教育创新百佳学校,全国
高中化学竞赛金牌学校,全国知名
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山东省人工智能试点校”等等。北中还被确定为山东省科研型重点实验学校、“十五”国家级
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等。
花木竞芳添秀色,桃李争艳沐春风。62年来,北中与共和国一起成长,铸就了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的辉煌历史,也为新时期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东省北镇中学一定会更加美好。
所获荣誉
学校2021年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中国教育报》深入报道学校探索实施“全人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反响。
2021年9月,被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地理位置
山东省北镇中学新校区位于滨州西区黄河八路379号。北临滨州市奥体中心,南临
滨州学院,学校西部靠近著名
水利风景区——中海。11、103、108路公交车均可到达学校南门。
山东省北镇中学老校区位于黄河三路,渤海九路西首;与滨州市第一小学,
滨州医学院,原
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同一路,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层次教育,实为滨州科教繁荣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