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多专业相互渗透、多学科共同支撑,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概况
。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拥有博士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90%;山西省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
学院现设有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农业经济管理、
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和
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点,其中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专业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和
农林经济管理3个本科专业,其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
国家特色专业和山西省品牌专业,可招收双学士学位学生。
5年,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3项,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出版各种学术著作12部,教材8部,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6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26项,教学研究成果奖8项。
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国际商务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设施、资料室等多项辅助教学设施,并在省内外建立有多个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在校生955人,其中,本科生796人,硕士研究生159人。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已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级经贸人才8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党政部门担任厅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100余人,在大型工商企业担任高层管理职务的80余人,任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200余人。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国内研究机构、高校开展了合作,与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日本关东学园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组织机构
组织管理机构简介
分党委书: 赵学文
分党委副书记: 张富春(兼)
阎淑青
院 长 : 张富春
副院长 (教学): 孟 铁
副院长(科研): 周新生
本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特色专业、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以及我国外经贸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有关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与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既有较强的外语交流和国际商务操作能力,又有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有关对外经贸工作的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法、外贸单证与结算、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谈判、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市场营销、海关通关实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组织等。
专业特色:
突出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外语沟通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国际商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就业适用范围:
1﹑涉外经贸、商务、海关、金融、投资等政府管理部门;
2﹑国际商务、金融、投资以及国际中介服务等涉外企事业单位;
3﹑国际经贸、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贸易经济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和商贸流通理论基础,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熟悉国内外与商品流通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掌握现代商务运作、管理、经营、营销、商务策划以及现代商务技术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流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产业经济学、批发学、零售学、电子商务、现代商业技术、价格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合作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专业特色:
着重宽厚扎实的商贸理论基础培养,突出塑造具有“大商贸、大流通”现代商贸理念教育,强化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就业适用范围:
1﹑商贸流通、仓储与物流、餐饮旅游、市场咨询服务等工商企业;
2﹑涉及商贸管理与服务的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
3﹑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商贸经济教学、研究等工作岗位。
农林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了解我国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国际农业管理的惯例与准则,通晓发达国家的农林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具有现代农林业商务运作、经营、营销等管理技能和良好合作沟通能力的综合性、开拓性农林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财务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贸易、农产品期货交易与行情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农学概论、农村金融、农村社会学、农村合作经济学、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专业特色:
以学校经、管、法等专业综合优势为依托,培养具有宽厚的管理学和商品流通理论基础,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就业适用范围:
1﹑大中型涉农企业与农林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
2﹑涉及农业与农村管理的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
3﹑高校和
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经济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岗位。
硕士培训
国际商务硕士
(MIB)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复杂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技能,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代码:
培养方向:
国际贸易实务
跨国经营与投资管理
国际市场营销
主要课程:
国际商务的经济学基础、国际商务、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惯例与准则、海关通关实务、全球化与竞争战略管理、跨文化管理
专业特色:
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实力雄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为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市场营销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国际贸易学专业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向特色鲜明。
就业适用范围:
1、政府部门从事相关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
2、涉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
3、从事涉外经济、国际商务等实际工作。
国际贸易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国际商务方面的理论,熟悉国际贸易惯例、法规及工作流程,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并能在国际市场上创造性地开展经营活动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代码: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国际贸易实务;
3、国际经济合作;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专题、国际贸易实务专题、国际经济合作专题、中国对外贸易专题、国际营销问题研究、贸易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国际市场行情分析、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国际商务问题研究等。
专业特色:
国际贸易学专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战略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分析具有较强的实力,注重学生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
就业适用范围:
1、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
2、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3、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金融投资等实际工作。
产业经济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系统掌握产业组织、产业发展及流通市场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具有国际化的 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性强,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代码: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研究方向:
1、流通理论创新及发展战略研究;
2、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4、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流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合作经济问题专题、交易组织与交易方式、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商业思想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专题研究、农产品流通问题专题研究、流通产业现代化专题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专题研究、产业国际化问题专题研究等。
专业特色:
产业经济学专业是我校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以流通产业、休闲产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理论为主线,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创新、产业发展、产业国际化等重大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理论研究、经济观察、产业分析、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专门方法和技能。
就业适用范围:
1、在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管理工作;
2、在各类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综合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实际工作。
世界经济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扎实世界经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强,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能够具备独立从事世界经济理论和政策方面研究和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该领域各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代码:
020105 世界经济
研究方向:
1、世界经济理论与政策;
2、国际产业转移;
3、东欧经济。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专题、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专题、国际商务问题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专题、东欧经济专题、东亚经济专题、国际营销问题研究、世界经济一体化研究、国际市场行情分析、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国际商务谈判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世界经济理论基础与国际交流实践经验,开设的课程涉及世界经济较大范围,课程之间有较强联系,能够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该领域最前沿理论,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注重能力训练,拓宽专业口径;旨在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适用范围:
1、在政府机关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及行政工作;
2、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3、在企业从事涉外方面实际工作。
农业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系统全面地掌握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方向,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分析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涉农企业管理和农村经济管理的科学研究工作,团队意识强、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代码: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
1、农业合作经济;
2、农村市场;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战略管理、项目管理、风险投资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前沿、农村合作经济、世界农业、农产品贸易学、农村政策专题、我国农业制度变迁、农业产业化专题、农业现代化专题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既加强基本经济理论的教育,同时还强化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训练。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实践和科研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担当起宏观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而且能够胜任微观的企业管理工作,以及农业经济的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
就业适用范围:
1、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
2、从事涉农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3、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工作。
经济思想史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本专业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史学基本功底,具有研究总结经济思想的能力和运用经济思想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创新应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资本论、经济学说史研究、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商业思想研究、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思想、晋商及近代贸易思想研究、中外经济管理思想比较等。
招生专业代码
020102 经济思想史
研究方向:
1、中国经济思想研究;
2、晋商及近代贸易思想研究;
3、经济管理思想研究。
专业特色:
对于中国商业思想史、对外贸易理论史已有30多年的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晋商的商业思想,尤其是晋商经营管理思想,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晋商史料收藏和信息系统。
就业适用范围:
1、在政府机关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及行政工作;
2、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
科研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所
机构研究人员情况
国际经贸问题研究所
机构研究人员情况
合作经济研究所
机构研究人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