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镇位于衡阳县南部,距县城12公里,与西渡镇、演陂镇、井头镇及衡南县鸡笼镇毗邻。境内有岘山寺,又名金龙峰,建于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过去僧众绵延,香火不断,远近闻名,而今庵寺虽塌,犹有遗迹。岘山乡此而得名。1995年4月,原木口乡、岘山乡、檀山乡、碧崖乡合并为岘山镇。
建制沿革
衡阳县辖镇。1949年属钟武乡,1950年划入第八区,1952年划归第二区,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改岘山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155.5平方公里,人口6.2万,乡府驻岘山街。
于2012年10月30日改镇。有公路横贯乡境。辖星光、光明、力塘、秀林、霞垅、木口、金星、阳堂、三元、杨林庙、畔堰、大沙、雄虎、三联、高楼、易市、田心、樟井、早禾、彭家、高兴、金峰、光辉、金仙、岘山、柿木、斑竹、渣冲、燕子、鸭绿、长永、安福、日新、正堂、万山、金阳、曾家、金钟、天水、灵官、藕塘、柏叶、更楼、荣福、庐山、泉井、江堰、石堰、碧崖、弹弦、尤岭、楼台、紫云、祝云、柏龙、阳光、大同5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石、石灰、静电喷涂、蓬布、预制、红砖、自来水等厂、场。农副产品有水稻、油菜、生猪、柑橘。
岘山镇土地肥沃,武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县中型骨干水利工程
牛形山水库,座落在境内武水上游,左右干渠及网络化支渠覆盖岘山乡,使乡内良田基本实现水利灌溉自流化。农业以种植
水稻为主,2006年通过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粮棉并举、种植和养殖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
岘山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多,是县内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年年被评为市县植棉先进单位和交售皮棉高产单位。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衡阳摇臂厂生产的摇臂获得省优、部优称号,产品辐射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是县内重点企业。
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西碧线(西碧----碧崖)六洪线(六塘-----祁东洪桥)为境内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岘山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历史悠久的岘山二月八、三月三。商贾云集,商品丰富。
境内西部山峰连绵,晓晖岭壁立高耸,紫云峰林木茂密,风光诱人。佳境、险境叠出,美山美水,引人入胜,是集旅游、探险、
避暑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由发明翠竹
饲料添加剂的广州军区后勤部干部蒋永彰先生捐资创办的爱民中学坐落在牛形山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是莘莘学子求知求学发展的理想去处。
岘山镇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岘山人民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岘山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经济概况
衡阳县岘山镇田心村种粮大户阳笃亮拨通岘山镇信用社“春耕农贷服务热线”,请求贷款购买耕整机和化肥等农资。乡信用社主任王名吉当天带领信贷员上门,为他办理了2万元贷款。
开春以来,衡阳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春耕农贷服务热线”,已为1万余农户发放支农贷款1.6亿元,有效缓解了春耕燃眉之急。
衡阳县农信社坚持“多予少取”,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原有小额贷款限额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他们适当扩大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万元。
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降低支农贷款执行利率,并对贫困和低收入乡镇农户贷款实行下浮10%%的
优惠利率,仅此一项,2005年减轻农民利息负担320万元。
衡阳县农信社还着力改进小额贷款发放办法,将过去一年一次办证改为常年办理,并对办证较少、贷款较少、信用较好的乡村,集中上门办证,扩大覆盖面,方便农民贷款。县联社规定,农民到信用社办理业务,接洽他的第一个员工,必须负责为他提供全程服务。
同时,要求每个信贷员联系10个重点户、10个专业户、10个信用户和10个贫困户,做到“因户施策、一户一策”。
通过扎实开展支农服务,衡阳县农信社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社农双赢之路,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全省支农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3月末,衡阳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1%。
特色产业
“谭氏蜂业”从一家普通的养蜂农户,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直接带动300余户蜂农,年产蜂蜜近2000吨,花粉近100吨,蜂王浆4000余公斤的专业蜂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并牵头成立了蜂业协会岘山乡分会,通过公司+协会+蜂农的产业化模式,带动了岘山乡蜂业的快速发展。
于2005年在衡阳岘山乡成立了“蜂业协会岘山乡分会”,宗旨:服务蜂农,鼓励养蜂,帮助当地农民脱贫奔小康,促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
2005年初,为了进一步服务好蜂农,发展
养蜂业,提升蜂产品质量档次,“蜂业协会岘山乡分会”和碧崖乡政府共同出资10万余元,新发展蜂农60余家,并组织一百二十余家蜂农成立“岘山乡天然蜂场蜂农联合体”。
由于蜂业协会及蜂农联合体的出色工作,蜂农当年收益平均提高20%。这些成绩在蜂农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不仅岘山乡、碧崖乡乃至全衡阳地区的蜂农倍受鼓舞,而且,远及邵阳、岳阳、长沙、
湖北省、
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广大蜂农,纷纷要求加入“岘山乡天然蜂场蜂农联合体”,联合体成员户发展到三百余家。
2006年初,为了顺应形势的发展,“蜂业协会岘山乡分会”及“岘山乡天然蜂场蜂农联合体”联合成立经济实体,走“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道路,为响应国家号召“让一部分个体户先奔小康的方针路线”;蜂场率先成立“谭氏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团结更多的蜂农脚踏实地地一起致富!
把蜂农组织起来,不光靠养蜂脱贫,还要办好农字号的企业,办成岘山的知名企业,让更多的农民参入蜂产业,打出“谭氏”的牌子,让“谭氏”的蜂蜜能够与“谭氏”的茶叶、“谭氏”的酒、“谭氏”的米一样成为系列农产品走出岘山走出衡阳,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甜蜜之路,让岘山“谭氏”的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与“农家乐”、“红色旅游”、“自然景点”融为一体形成一条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促进农字号做大做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社会事业
衡阳县岘山镇天水村是2007年通达工程建设计划,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该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设农村公路精神,严格执行《衡阳市、县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广大民众投身公路建设。天水村路基、
桥涵和
防护设施等工程已完工,呈现出了一道亮丽风景。
线型达标、路面平整
改造完工的路面宽度4.5米,最宽的地方达到了7米,路线标准基本上达到省、市设计标准;其路基全部用砂砾拣平。
桥涵完善、排水畅通
天水村公路穿行于农田,按照公路排水和农田排灌的需要,全长4公里道路埋设涵管26处,路基两边全部采取石砌水沟,挡土墙,进行田路分家。
防护设施设置规范,结构合理
为了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天水村广大民众自愿投工投劳修筑护坡、挡土墙,对原沿河修建不规范、坍塌以及山路发生泥石流的地段重新设计,全部采取浆砌施工
工艺,确保路基稳定,安全畅通。
织女湖
一、基本概况
织女湖,位于蒸水河一级支流,武水河中游,座落于岘山乡泉井村。该水库于1958年10月动土兴建,1960年大坝基本建成,集雨面积246平方公里,正常水位114.2米,正常库容3090万方,湖区面积6千多亩。
(一)山清水秀景更优
织女湖碧水含春,鹭舞鸥翔,被誉为“家园深处的真正美丽”,历史悠久,乃是明清时期吴三桂争夺之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艺术之廊,文化之邦。湖内具有山抱水合的山水特色,水域宽阔,水源充沛,水质清冽,无工业污染,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四周的山峰像巨大感叹号沉入湖中,山水环岛,岛中有水,湖水荡漾点缀其间,波光鳞鳞,五光十色。山因水美,水因山秀,相得益彰,犹如画中。人在湖中泛舟,渔歌互答,逸闲自得,此乐何极,好一派的梦中水乡。
(二)鹭舞齐鸣亮风景
织女湖畔,环境幽境,峰绿谷翠,林密水丰,树木众生,非常适合鹭鸟繁衍生息。更有这里的人们对鸟的爱护,这里便成了鹭的天堂。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封山育林,鹭的数量不断增加,成千上万,齐飞觅食,鹭舞翔集,嬉闹的场景蔚为壮观。鹭鸟的到来,为织女湖增添几分亮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古老传说添神韵
在这块热土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像当头箭、二牛相斗等。看那山确似一把弓箭,传说这里以前山上全是翠竹,郁郁郁葱葱,似千军万马。吴三桂之子是卧龙,生下来七天不能见天,第六天因人破坏,见天身亡,一箭射出,形成今天的当头箭,当时血流成河,吴三桂也因此而节节败退。
在织女湖上游的紫云峰山上,有一座古寺,那里树木茂盛,竹木清幽,峰峦重叠,空气沁人,鸟语花香,青砖汉瓦。特别是寺庙里两棵白果树,如荫车盖,拔地而起,好像伸开双臂迎接远方的客人。以前这里游客不断,香烟缭绕,晨钟暮鼓,许多人是留恋忘返。
(四)公路玉带满诗意
织女湖距衡阳县县城西渡和1814线16公里,距衡阳市32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公路如玉带,摄进满眼诗情画意,四周是稻田,蛙声一片话丰年,好一派田园风光。
(五)除险加固添新意
水库大坝经过除险加固后,大坝更加坚固,外坡草皮铺设,绿草如茵,内坡经过六棱块护砌后,显得平整、美观。新建一个放空隧洞,在上面修建一个八角凉亭,站在凉亭上,放眼望去,湖水共长天一色,极目楚天舒。特别是赶上溢洪时节,站在溢洪道桥上,让你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尽”的壮观,令你心矿神怡。
(六)鸟语花香院便优
管理所院内经过美化、亮化、净化后,焕然一新,旧貌变新颜,院内井然有序,明窗净几,绿树成荫,百花争艳,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美不胜收,让人体会到“一到牛形山,个个精神爽”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
二、投资分析
(一)以水促贸,因水而富
织女湖具有“亲水性”,对人类有一种内在的持外的吸引力,最适宜人类集聚居住和商贸、休闲,最具有活力、生气和潜力。可以创建生态公园,打造“绿色家园”,“临河人家尽枕水”,形成一大批绿化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水景观。浪漫水岸,相守自然,以水兴旅,何愁不富。
(二)寓水于乐,以水悦人
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怡性都有陶冶和感化作用,基于“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建设理念,努力打造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湖泊。
1.在一些小岛屿边兴建一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垂钓场。
2.在湖中央可以兴建一个“人面桃花映相红”的水上娱乐中心,可以游泳、健身、跳水、跳伞、游船等水上休闲运动为一体。
3.利用岛的优势,在岛上精心营造“湖山八面翠环城”“湖中倒影浸山青”的休闲度假中心,可以集吃、喝、游、乐、住等多功能为一体,配套建设亭、台、轩、阁及围廊游道。这里是回避尘世喧嚣,亲近自然,放飞心灵的理想去处。
4.在湖边可以兴建“山村酒阁杏花村”的民俗村,展示民风民俗,农家乐,民俗文化一条街,土特色纪念品。
兴建集文化、娱乐、景观于一体的水休闲中心,“以人为本,回归自然”,能够与周边山水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匹配统一,塑造最宜人居住之山水园林。难得织女湖妆扮出别样的山水生态风景,泛舟在碧波荡漾的湖南上,无不感受这水乡的魅力。
织女湖这片最适合投资的土地,孕育着无限商机,这里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气候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诚信的优质服务,明天的前程似锦;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这是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这里春湖涌动,人杰地灵;这里风景集聚,物华天宝;这是一艘承载新世纪神圣使命的巨舰,在汹涌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奔竞不息,驶向理想的彼岸。
我们深情地展开双臂,迎接八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铸辉煌。
乡镇建设
衡阳县岘山镇祝云村杨家小组附近“黑煤矿”开采确有其事,岘山乡杨家组附近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露天矿有3处,其中祝云村杨家小组附近有1处露头煤,曾有人多次查看,但未见开采;柏龙村小辉山附近1处,9月份,非法矿主欧宋桥等与所在地村民小组签订了开采协议,11月份开始开采,此处开采的是露头煤,发热量在2000大卡左右,大约在11月中旬,在乡政府的督促下,曾停止过挖掘,但本次现场督查时,发现有时停时开的迹象;另一处位于弹弦村乐山组,此处开采的是炭质泥岩,发热量较低,已经停采了一段时间。
开采“黑煤矿”的消息传至外地打工的村民后,部分人认为有利可图,便将相关情况告诉了县乡政府,据调查,县、乡两级政府态度相当坚决,派员到现场查勘后,责成乡国土所于11月中旬下达了停产通知书,之后,两个矿点都停止了开采。但是,开矿之初,柏龙村的态度比较暧昧,因为老板同意为组里修筑到小辉山的一段公路,村、组与股东达成了一致
意见,后来在乡国土所下达停产通知书后,村干部也出面打招呼不准开采。
由于在山坡上非法开采露头煤,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对地表土层和植被造成破坏,一旦遇雨雪天气还会形成泥石流,极易造成山体滑坡,酿成
地质灾害。因此,建议市政府责令衡阳县政府立即取缔非法开采行为,尽快恢复
地貌,与此同时,县乡政府和国土部门要加强巡查,防止死灰复燃。对擅自开采,监督不力,要追究乡村干部和有关部门的行政责任,造成安全事故的,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