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站(Guang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境内,是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也是广州地铁1号线与广州地铁3号线的换乘车站。
历史沿革
1994年12月,广州东站开展关于1号线相关工程的设计工作。
1998年11月,广州东站1号线站层相关建设竣工。
1999年2月16日,广州东站1号线站层对外开放;6月28日,广州东站投用运营。
2005年12月30日,广州东站通行广州地铁3号线。
2010年4月至5月,广州东站E出入口投入运营。
2020年9月4日,广州东站完成11号线站层东端的首段主体结构封顶工作;12月18日,广州东站完成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配置工作。
2022年9月,广州东站1号线站层老式票亭升级为智能客服中心。
2024年8月,广州东站11号线站层顺利移交给运营部门,进入运营调试阶段。
2024年12月12日,广州东站11号线站层被选为非遗重点站。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广州东站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铁路广州东站下方,北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燕岭公园,东临
暨南大学(华文校区),南临东方宝泰购物广场、广州东站广场,1号线站层位于广州东站东侧,呈东北-西南向布置,3号线站层位于广州东站北侧,呈西北-东南向布置。
进出设置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广州东站共设7个出入口。
相邻车站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广州东站的相邻车站如下所示: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广州东站在1号线站层相关建筑上装修风格选择偏暖的色调、多变的天花与光源给人以明快、活泼之感,宽阔的站厅象征广州正以博大热情的胸怀接纳八方来客;广州东站3号线站层采用纯白色调进行装饰,白色反映洁净、开明的城市形象。
整体布局
广州东站站体呈南北向布置,包括地下四层,其中1号线站台为地下岛式站台,结构为双层柱三跨框架结构,3号线站台为分离式岛式站台。广州东站1号线与3号线两个站厅通过付费区联络通道相连,但两个站厅的非付费区并不相连,需要从林和中路或林和西路前往广园快速路(或从广园快速路前往广州东站)的非乘车乘客就需要先进站入闸再出闸出站经过地下三层付费区范围的换乘通道和连接3号线南北站厅通道。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广州东站各线路运营时间如下所示: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广州东站客流高峰时段如下表:
运营事项
广州东站D口(广州火车东站)、E口(广州火车东站)暂时关闭,I口(广州火车东站)只进不出。
广州东站H口、J口与B口、F口、G口、I口不相通,乘客只能通过地面市政道路前往。
2022年3月5日至27日、4月9日至23日期间的周六日,以及4月3日至5日的清明节假期,广州东站的末班车时间为22:00。
设备设施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广州东站的设备设施如下表:
2020年1月22日起,广州东站启用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措施,对乘客进行快速体验检测。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据2024年12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途经广州东站的公交线路如表:
出租汽车
广州东站的出租车站场位于铁路广州东站南面300米处,在广州火车东站公交总站旁边,步行五分钟内可到达。
长途汽车
截至2019年2月,旅客在广州东站H口出站西行50米即可到达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汽运站有开往广州市内、深圳、东莞、从化、增城以及广东范围内的外市和部分邻近省份的客运班车。
铁路线路
截至2023年4月,铁路广州东站位于地铁广州东站正上方,旅客可经铁路广州东站换乘铁路线路列车。途经广州东站的铁路线路主要为
广九铁路、
广深铁路、
广梅汕铁路、
穗深城际铁路。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广州东站在建设3号线站层时,出现的建设难题有:
1、广州东站位于广州火车东站站区及瘦狗岭地段,与铁路广州东站、广州地铁1号线呈十字交叉。且开挖地层为红层微风化岩层,开挖中遇到的地层多为红层中风化、微风化泥砂岩层,局部为全风化、强风化夹泥质砂岩。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难点多、工期紧迫,以及周边环境和地质环境复杂,因此在施工时采用爆破施工。
2、爆区周围环境极其复杂,位于高大楼群及重要建筑设施中,沿基础边缘垂直下挖需要进行零距离石方爆破 ,爆破风险大。
3、当时竖井爆破开挖只有一个自由面,无论是中心掏槽爆破、主体爆破还是爆区周边的光面爆破,爆破时既要保证爆破效果又要控制飞石、冲击波和噪声对周围建筑的危害,同时又不得惊吓火车及地铁乘客,爆破技术要求高。
在建设广州东站时,运用的施工技术有:
1、广州东站3号线站层在施工时采用既有建筑物保护技术,南站厅竖井位于既有建筑物群内,周边有城铁地下车库、铁路南站房、地铁1号线车站,建筑物桩基与竖井壁零距离;站台层左、右线隧道位于地铁1号线车站、铁路南站房和铁路场下方,其中地铁1号线桩基侵入右线隧道,需托换处理,南站房桩基距左、右线隧道最小距离1.6米,大部分小于3米;北站厅位于铁路材料厂专用线下方,基坑开挖需对专用线进行防护,保证其正常运营;IIb、IIC出入口通道分别连接1号线站台和站厅,需破除1号线车站底板、站台板以及铁路南站房底板;北端隧道风机房紧邻瘦狗岭边坡挡土墙,基坑开挖前需对既有边坡挡墙予以加固。
2、广州东站3号线站层在施工时运用开挖爆破技术,因广州东站与既有建筑物关系密切,爆破震动对铁路春运期间的人群干扰、对1号线车站结构安全和运营的影响、对铁路南站房结构安全的影响、对铁路站场安全和运营的影响等是广州东站设计与施工的难点。广州东站成功地运用综合开挖技术,针对不同岩层、与既有结构的不同距离等,采用机械开挖技术、静态爆破技术、微震微差松动爆破技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以及爆破监测技术等,尽量减少了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零”距离的既有建筑物,采取边坡挡墙加固的措施,成功地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
3、广州东站在南站厅竖井明挖施工中,还采用南站厅竖井喷锚支护技术,南站厅竖井位于既有建筑群中,井壁上部为既有建筑底板下超挖回填层,厚度一般小于1.4米,下部主要为微风化带,岩层裂隙水发育,补给量充分。考虑左、右线线路均穿过南站厅竖井和周边建筑物桩基的关系,井壁支护已没有设桩、墙支护的空间。竖井支护采用200毫米厚C20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上部采用长9米锚杆,间距(2×3)平方米,并施加预应力,以保证既有桩基承载力;下部采用长5米砂浆锚杆,防止局部岩石破碎棱体坍塌。采用花管注浆对上部回填层进行加固,并封堵地下水。针对井壁周边桩基设斜向钢管锚入深层岩体,确保其安全。
4、广州东站3号线站层通过拱式托换技术,在站台层左、右线隧道下穿1号线底板,1号线车站4根桩基础侵入右线隧道拱部衬砌,需予以截除。故右线隧道暗挖施工前,需对该4根基础桩进行托换处理。为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减小结构沉降量,需按主动托换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为避免1号线和3号线正常运营期间列车振动的相互干扰,托换结构应与3号线衬砌分开,并在两者之间设置隔离层。设计充分利用1号线车站底板和3号线右线隧道之间的空间并结合3号线右线隧道外形为拱形的特点,采用纵梁加拱式的方式,将托换结构主受力方向设为托换拱,减小了托换结构的体积,也减小施工难度。托换拱拱脚地基为微风化泥质粉砂岩,设计将拱脚扩大,同时设置锁脚锚杆并在拱背及拱脚注浆,以保证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并减小后期地基沉降量。
5、广州东站1号线站层在导向系统设计中引入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使残障人士能方便地利用地铁作为交通工具。
6、广州东站1号线站层与上部铁路客站及周围物业相结合,有效地组织和疏导交通客流,充分发挥了地铁的营运及经济效率,其风亭及出入口等构筑物均与上部物业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之与周围的城市环境较协调地联为一体。
所获荣誉
文化特色
截至2018年9月,广州东站3号线站层大字壁由书法家陈秋明于2003年题写。
建设规划
广州东站规划有
广州地铁11号线和
广州地铁18号线站层,届时对既有广州地铁1号线和广州地铁3号线站层进行改造扩充,成为四线换乘车站。
价值意义
广州东站是广州地铁3号线的第一个站点,是连接火车、公交车等主要公共交通线路的枢纽。(新浪网 评)
广州东站建筑设计上与广州东站、广州东站站前广场融为一体,将地面交通、地下交通结合起来,乘客可以在地铁、火车、公交车(或出租车)之间方便地换乘。(新浪网 评)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