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24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24)是广州地铁正在建设中的地铁线路,于2023年5月20日以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的名义开工建设。
历史沿革
规划阶段
2017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其中包括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
花都段,即广州地铁24号线的前身。
2020年9月10日,
广州地铁发布《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公众意见征询》,其中提到,原批复的8号线北延花都段分为8号线北延江府段(滘心-江府)、8号线拆解线(江府-广州北站),8号线拆解线进一步往市区方向延伸至纪念堂,采用新编号24号线,设计时速调整为100km/h。
2022年12月,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江府~纪念堂)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告》及《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广州地铁24号线被拆分为两部分,原江府—纪念堂段调整为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江府—广州北站段则重新并入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设计时速不变。雅瑶停车场、唐阁车辆段交换功能,改为雅瑶车辆段、唐阁停车场。
开工建设
2023年5月20日,花都区新雅街道办事处规划工作组协同区重点办、地铁施工单位及三向村委到三向村现场协调地铁8号线雅瑶站围蔽施工事宜,这标志着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广州地铁24号线)正式动工。6月28日,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24号线,江府至纪念堂)在八号线北延段
凤翔路站施工现场举行开工仪式。7月,
江府站围蔽。10月26日,江府站地下围护结构施工正式启动,成为全线首座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车站。
2024年7月,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水沥站正式进入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至此,线路11座车站中,水沥、雅瑶、凤翔路站等3座已经正式开始进行土建施工。
线路站点
沿线车站
广州地铁24号线长约31.7千米,全地下敷设,共设站18座。
线路走向
广州地铁24号线起点为广州北站西广场下方新建的
广州北站地铁站,沿京广高铁西侧向东南偏南行走,下穿铁路后转入华南路,再下穿
秀全公园,随后转入
广花公路继续往南行走,下穿流溪河,在新石路口转入夏花一路继续向南延伸,返回广花公路后再次转向西南,抵达国铁广州白云站东广场,随后线路转向东南进入
三元里大道,再进入
解放北路,最后抵达位于东风西路口的终点纪念堂站。
广州地铁24号线主要功能是让花都快速到达
广州白云站,进入市中心,设站特点是郊区密,市区疏。
运营情况
运营交路
在规划中,建设完成后将开行广州北站-纪念堂的主支线直通交路(即原24号线交路),同时因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支线工程在江府站不具备折返条件,不会开行江府-纪念堂的单独交路,小交路为白云大朗-纪念堂。
客运流量
根据客流预测,广州地铁24号线初期日均客流预计为62.6万人次,近期预计为79.9万人次,远期预计为134.6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广州地铁24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最高时速100千米/小时。
运行系统
广州地铁24号线共设一个车辆段和一个停车场,分别是雅瑶车辆段、唐阁停车场。
雅瑶车辆段位于广花公路和规划白云六线路口以东,广东江南理工高级技工学校西侧。
唐阁停车场选址位于广花路以西,夏花二路以东的地块内,选址地块约905m,宽约124m,占地面积约11.31公顷。选址现状以工业厂房、办公楼、绿地为主。现状标高在9.5m~17.5m之间,北低南高,平均标高为13m;周边道路有东侧广花路、西侧夏花二路,路面标高12.8m。出入段线从正线白云大朗站接入停车场,地面层出入场线线路长度为1002.095m,地下层出入场线线路长1003.79m,最小曲线为250m,出入场线最大坡度为34‰。控制性因素有规划立交、卷烟二厂仓库、污水处理站。停车场现状用地范围内主要为工业厂房;周边以工业厂房、村屋为主。
建设难题
建设难题
受复杂地质条件、地面环境制约带来的施工组织调整,使得线路具有“一深”、“三高”、“四大”、“五多”等方面的特点。 “一深”是指超深基坑,线路3层及以上车站共有6座,其中梓元岗站为地下6层车站,最大开挖深度达52.95米;“三高”分别是周边环境复杂程度高、安全风险高以及盾构施工控制要求高,据介绍,线路穿越老城区,需在复杂地层中且多次穿越建筑物、运营地铁及大铁路线,为施工带来不小挑战;“四大”是指征拆工程量大、车站规模大、暗挖法施工隧道跨度断面大以及盾构直径大;而“五多”则指施工界面复杂、交叉施工多、施工工法多、隧道施工设备型号多、不良地质多以及管线迁改多。24号线有8座换乘站,施工接口多;同时,车站施工工法涉及明挖、盖挖、暗挖、盾构、顶管等五种,区间施工工法涉及明挖、暗挖、盾构、机械法、冷冻法等五种,工程十分复杂。
重点工程
江府站是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及24号线工程的换乘站,为地下二层三柱四跨岛式车站。车站全长362米,标准段宽45.7米,有效站台中心底板埋深17.85~19.75米,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体系。受施工场地制约,车站需分四期采用“明挖法+局部盖挖法”施工。
不仅如此,超大体量的车站也伴随巨大的前期工作量。由于车站施工用地涉及13个地块权属,同时施工区域内管线涉及通信、电力、燃气、雨水、污水、给水等7大类,其中通信涉及15家产权单位,共计50孔、163条光缆需进行迁改。此外,地质勘探结果显示,江府站基坑开挖范围存在深厚砂层及岩溶发育的不良地质,其中溶洞见洞率达55%,线岩溶率达27%,单个钻探孔已探明的溶洞最大累计高度达40米,给车站施工带来了较高的挑战。
为加快推进施工,地铁建设者对施工方案进行了研讨优化。为确保施工安全,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开工前,施工单位还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周边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及专业鉴定。同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前,勘察单位每隔3米就对地连墙施工区域进行超前地质钻探,发现溶洞后再由施工单位按间隔2米的梅花形布孔对溶洞进行探边。在完成溶洞边界探查后再对溶洞进行填充,每个溶洞完成填充28天后均需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这也是全线首座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车站。截至2023年10月,江府站已完成7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任务,约占全部施工任务的4%。
建设规划
环评报告显示,24号线在纪念堂站预留远期线路向南延伸条件,届时线路拟延伸至海珠区
沥滘站,里程将增至44.8公里,远期的24号线将分长短线运行,短线为
神山东站-
大干围站,长线为广州北站—沥滘站,同时还会跨线至8号线开行广州北站-海傍站的列车。24号线运营期评价时段按工程设计年度确定,初期为2030年,近期2037年,远期2052年。
根据公示的《广清轨道交通衔接概念规划》草案, 广州、清远两地将有7条轨道交通连接。 其中地铁18号、24号线将向北延长,项目完成后,可实现40分钟广清两地中心城区轨道直联,丰富了换乘便捷的广清轨道网。其中,24号线自白云区引出后,经广州北站,北延至狮岭大道,设狮岭站、军田站,经山前旅游大道,北延至清远,设美林湖站,止于广清合作园站。
截至2023年6月,该规划仍在公示,尚未进入落实。但根据施工方案,24号线广州北站站台与9号线站台同层,无法继续向北延伸。换而言之,广州北站就是24号线北端永久终点站。
价值意义
广州地铁24号线串联起白云(棠溪)站、广州北站两个交通枢纽,填补了八号线北延段与二号线之间的轨道交通空白,可以实现交通枢纽的客流快速到达市中心,可有效增强广州南北向的通达效率,预计将成为新的南北大动脉。(
澎湃新闻 评)
广州地铁24号线工程通过与既有八号线的衔接,起到传统中轴“北拓”作用,强化中心城区与白云、花都的联系,贯穿城市传统中轴线、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白云城市中心、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填补了白云区中北部、花都区中南部轨道交通覆盖,增强中心城区辐射集聚功能,带动沿线江高镇、花都湖片区等新型城镇的发展。(
广州日报 评)
广州地铁24号线线于2023年6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服务广州市中部都会区,贯穿城市传统中轴线、白云新城西部延伸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白云城市中心等重点发展片区,将加强主城区与白云区的交通联系,连接珠江水脉(流溪河)两岸,增强主城区对白云区的辐射集聚功能,提高白云区的线网覆盖,解决白云区进城瓶颈问题,有利于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信息时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