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是傅崇兰、杨重光、刘维新、史为乐编纂的一本地方志。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交通、房地产管理、城市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作品目录
封面
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
版权页
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学术顾问委员会
课题策划
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
序
广州市总体规划图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规划总图
广州市总体规划图现状图
广州市城镇体系图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结构图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设施规划图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图
图片
市徽(蔡建中摄)
北回归线标志塔(蔡建中摄)
市雕五羊
1984午邓小平在白天鹅宾馆上观看广州市市容后,为白天鹅宾馆题词
叶剑英1949年10月19日-1952年12月21日任市长
何 伟1952年12月21日-1955年1月任市长
朱 光1955年1月-1960年11月5日任市长
曾 生1960年11月5日-1968年2月20日任市长
黄荣海1968年2月20日-1972年12月22日任革委会主任
焦林义1972年12月22日-1979年3月24日任革委会主任
1981年3月叶剑英、王震在华南植物园观看广州花英雄花
杨尚昆1979年3月12日-1980年11月13日任革委会主任
梁灵光1980年11月13日-1981年9月29日任革委会主任 1981年9月29日-1983年4月27日任市长
叶选平1983年4月27日-1983年7月18日代理市长1983年7月18日-1985年8月8日任市长
朱森林1985年8月8日-1986年3月10日代理市长1986年3月10日-1988年6月24日任市长
杨资元1988年6月24日-1990年6月月5日任市长
黎子流1990年6月5日-1991年3月1日任代理市长1991年3月1日任市长至今
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21世纪的广州”,国际研讨会上讲话
黎子流市长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21世纪的广州”国际研讨会上讲话
市鸟画眉(廖衍强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非、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省、市、县领导朱森林、林若、黎子流、梁伟薪、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参加南沙港奠基,沥大桥奠基。
霍英东在番禺市长何桃同志等陪同下实地考察规划南沙港建设
广州市花红棉花 (黄汶广摄)
楚庭牌坊
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鼎内“蕃”字的特写
南越王墓出土的“蕃禺”铜鼎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及印纽
铭文:文帝九年乐府工造(第六)
五仙观大殿
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第1号船台
贪泉碑
铜句(鑃)
南海神庙浴日亭(黄佩贤供片)
南海神庙内韩愈牌(黄佩贤摄)
光孝寺内大雄宝殿
光孝寺内六祖慧能(疒峚)塔
光孝寺内东、西铁塔
清真先贤古墓
华林寺
怀圣寺光塔(黄佩贤摄)
六榕寺花塔
珠海石旧址
苏东坡题“六榕”二字
宋代广州修城砖拓本
越秀五层楼(蔡建中摄)
清初广州城廓示意
陈家祠外景
萝岗玉喦书院
广雅书院
番禺、余荫山房(蔡建中摄)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港
康有为像
广州石室
广州万木草堂是康有为讲学、培养维新力量及从事
维新变法理论著述的场所(黄佩贤 摄)
“十三行”街景
“十三行”内的同文街街景
东莞虎门镇销烟池
三元古庙
虎门抗英雕塑
洪秀全塑像
昇平社学
洪秀全故居
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三二九”赵义指挥部
黄花岗墓园
“三二九”赵义烈士墓
1917年9月16日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时留影
孙中山学医处(南华医学校)
大元帅府
孙中山读书治事处
总理铜像
广州市市树——榕树掩映的中山纪念堂(黄汝广摄)
海关旧址(黄佩贤 摄)
廖仲恺像
廖仲恺先生纪念碑
朱执信墓
越秀山海员亭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东山恤孤院路)
中国国民党一大旧址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旧址
黄埔军校大门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门
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
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肖楚女
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周恩来
东征烈士墓牌坊
1925年6月23日广州各界发帝大游行
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沙墓惨案纪念碑
十九路军抗日陈亡将十坟园
鲁迅纪念馆(1927年1月,鲁迅由厦门抵广州,住在大钟楼二楼西面的房间)
广州市府大楼(原广州市府合署大楼)1929年8月由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1934年8月竣工(黄佩贤摄)
中苏人民血谊亭
中朝人民血谊亭
机场路立交桥
羊城新楼(陈健康摄)
广州解放纪念像(蔡建中摄)
广州造船厂
广州标致汽车厂(蔡建中摄)
珠江电厂
石化总厂鸟瞰(黄承伟摄)
珠江水泥厂(蔡建中摄)
氮肥厂厂区
珠江啤酒厂(叶浩军摄)
广东玻璃厂(吴志钦摄)
1956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范伟平供片)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范伟平摄)
广东国际大厦(周志平摄)
广东世界贸易中心(周志平摄)
广州友谊商店
江南大厦(广东珠江实业总公司)
国际金融大厦(广州珠江实业总公司)
南方大厦
白天鹅宾馆(广州珠江实业总公司)
中国大酒店(蔡建中摄)
广州华侨大厦
东方宾馆
广州远洋宾馆
广州百货大厦
湖天大厦(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
新大新公司
广州大道(蔡建中摄)
东风路(蔡建中摄)
东风路西段(蔡建中摄)
六二三高架路(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先烈路科学院天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环市东路(周志平摄)
客村立交桥(蔡建中摄)
洛溪大桥(蔡建中摄)
解放北路人行天桥(蔡建中摄)
天河立交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石围塘立交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区庄立交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广州大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海珠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珠江人民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海印大桥(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双层停车厂(邱伟钊摄)
广州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省汽车站双层车场
天河公交车场(尹少峰摄)
广州目前最大的多层停车场可停大小汽车800多辆(广州公用事业建设开发公司)
广州站是一座大型、具有南方特色的现代客运站,建设面积29772平方米
1990年装设的白云机场二级进近灯光是目前我国最完善的夜航灯炮系统,为飞机提供了更好的夜航条件
广州白云机场是全国最繁忙的航空港,平均每天进出旅客达2万人次,航班飞行起落达160架次。图片上为机场,为下机场广场(黄汝广摄)
广州民航飞机维修公司飞机维修库
江湾新城使珠江河畔增添美景
南沙经济技术区的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南沙客运港
黄埔基西码头(广州市市交通委员会)
1985年10月,2个3.5万吨及泊位的集装箱码头建成投产
广州市电信局移动电话交换系统(凌国能、张京穗摄)
广州长途通信枢纽楼(凌国能、张京穗摄)
广州长途程探电话交换系统(凌国能、张京穗摄)
新塘水厂
员村水厂
黄埔水厂
德国杜伊斯堡协会水工程管理项目领导彼彼德·布斯克先生参观西村水厂滤池(林志光摄)
西村水厂
车陂水厂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沉沙池
广州猎德粪便无害处理厂(广州市容环卫局)
水上居住新村
松汉职工住宅小区一角
高楼林立新景泰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一瞥(李庆东摄)
水上职工原住的“窝棚”
建设中的合资项目“嘉和苑”
“东风小区”旧貌换新颜
五羊邨(广东东华实业公司)
五羊邨过街楼商场(广州东华实业公司)
东湖新村
五羊新村小别墅(魏辉摄)
天河体育区
广州天河名雅苑小区(胡白南摄)
江南新村(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
晓园新村
芳林区主要街道(凌立宜摄)
穗花村一小区(蔡建中摄)
日新月异“金三角”——广州市白云区矿泉街新貌(李庆东摄)
广东省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中山大学(蔡建中摄)
中山大学校园鸟瞰(蔡建中摄)
暨南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办公楼(李锦盛摄)
广州大学校园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王穗摄)
91年7月29日杨振宁教授为广州科技人员作报告
93年6月广州市科技进步活动月间美国专家杨毅先生作高新技术讲座
广州图书馆
中山图书馆(蔡建中摄)
中山文献馆(原中山图书馆)
广州医学院新建曾宪梓图书馆全景(马建荣摄)
天河体育中心
游泳馆
棒球场
体育馆
建设中的广州赛马场
流花公园鸟瞰(蔡建中摄)
荔湾湖公园(蔡建中摄)
动物公园一角
广州草暖公园(广州市园林局)
东山湖蓄洪防洪(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荔湾涌(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新河铺涌(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广州市红棉花开全城(黄汝广摄)
白云山鸣春谷——鸟笼(广州市园林局)
荔湾湖蓄洪防洪(广州市市政管理局)
流花湖(麦英能摄)
西湖夜市(越秀西湖工商所)
广州酒家早茶
东方红幼儿园
广州市老人院建于1965年,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市的先进福利事业单位。下图为老人在图书馆读书看报
东方乐园
初具规模的工业(周志平摄)
环境建设(周志平摄)
生活配套设施(周志平摄)
农村新貌(李庆东摄)
花都市秀全大道
荔枝
龙眼
杨桃
孔雀开屏
金凤大鲍翅
四宝花篮
牧丹鲜虾仁
脆皮炸蟹柑
象生白兔饺
洋塘马蹄糕
南粤点心
椰皇南瓜甫
部分作者与广州市副市长座谈合影
部分作者考察花县渡假村
部分作者考察黄埔港
部分作者参观黄埔军校
部分作者考察陈家祠
本书作者之一傅崇兰教授与何冥思先生,何博传先生参加南沙新城论证会
目录
导论: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模式
首篇
第一章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
第一节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广州市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
第三节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大城市比较
第四节广州市实现小康目标情况
地理篇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山河与地形
第二节自然资源
第三节风光名胜
第三章民族人口与行政区划
第一节人口、民族、华侨
第二节建置与行政区划
第三节城镇体系
历史篇
第四章古代城市的发展
第一节广州古城的演变
第二节秦汉至明清广州城市发展条件的积累
第五章广州城市的近代化
第一节近代广州城市发展阶段
第二节广州近代化与近代经济发展
第三节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
现代篇
第六章1949—1979年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节城市规划
第三节基础设施
第四节住宅建设与公共建筑
第七章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广州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广州市改革开放的成就
第三节广州模式:广州改革开放的特色再探
第四节广州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市场发育与市场建设
第一节广州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广州市市场发育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第三节广州市场与国际市场
第四节广州市场发育与建设的策略
第九章广州市产业结构
第一节广州市产业结构变动的背景与特点
第二节三次产业的变动分析
第三节产业结构调整原则与对策
第十章科技教育
第一节科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第二节科技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节加快广州市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着眼点
第十一章社会结构
第一节居民结构
第二节职业结构
第三节文化结构
第四节社会阶层结构
第五节社会结构变化与城市社会管理
第十二章城市规划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充实和深化
第三节旧城改造的讨论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第一节旧城改造
第二节新区开发
第三节“卫星城”建设
第十四章基础设施
第一节发展与成就
第二节特点与经验
第三节矛盾与问题
第四节改革与前景
第十五章对外交通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广州市对外交通运输发展
第三节广州发展对外交通的措施
第四节对外交通运输业发展展望
第十六章房地产业
第一节广州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现状
第二节广州房地产业的社会经济地位
第三节广州房地产业形成、发展分析
第四节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五节加速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十七章建筑
第一节新型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建筑业的实力
第十八章城市环境
第一节环境保护
第二节环境卫生
第三节园林绿化
第十九章郊县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广州市郊县概况
第二节迅速发展的广州市郊县
第三节广州市郊县规划建设经验
第四节未来发展
人篇
第二十章广州人的生活
第一节日益提高的收入水平
第二节逐步充实的消费生活
第三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第四节开放文明的社会生活
第五节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一章广州人的能力与观念
第一节广州的文化输入与广州人的传统意识
第二节广州人现代观念的形成
第三节广州人的观念与广州城市建设
第二十二章广州人的国际交往
第二十三章华侨、港澳台胞对广州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贡献
附录
一广州大事记
二广州历史遗址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