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中学

安徽省境内中学

广德中学,全称安徽省广德中学,是安徽省省重点中学。位于安徽省广德市城区桃州镇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1903年建校,2001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办学历史
安徽省广德中学,简称广德中学,坐落在安徽省广德市城区桃州镇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1903年建校,2001年4月被命名为省示范高中。
历代名称
广德州中学堂(清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广德县中学校(1912年)→安徽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十二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八中学(1926年)→广德县立初级中学, 安徽省立第四中学→广德县农科职业学校(1936年)→广德县立初级中学(1936年)→广德县立初中补习班(1938年2月)→广德县立初级中学(1938年8月)→钤衔广德县立初级中学(1945年10月,始迁入祠山殿现校址)→广德县立中学(1947年8月,拟设高中部)→广德县初级中学(1949年秋)→安徽省广德中学(1958年8月,始设高中部),广德县农校、广德县横山初级中学(均于1960年并于前者)→广德县工农中学(1969年1月)→广德县横山初级中学(1963年重建,1969年1月再度并入)→广德县农机厂工农中学(1971年5月) 广德县横山初级中学(1972年分出)→广德县中学(1978年)→广德县广德中学(1981年)→安徽省广德中学(1990年10月)→今
史载
史载:明嘉靖甲申 1524年阳明弟子邹东廓谪广德州官,撤淫祠,建复初书院,延同让王心斋及诸贤讲学……广德王维谟皆能整躬率物,无愧人师。
《江南通志》云:“王心斋及诸贤讲学兴礼,风动粼”郡”。
《安徽通志》(《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卷三》)记载了广德书院的建毁简况:
“复初书院,(院址)州儒学西北,旧为元妙观,明嘉靖四年1525年州判邹守益(即邹东廓)初,徙观于东郊,即其址,建书院,以训多士。万历间诏禁,书院逐废”。嗣,知州方沆陆长庚、段酋显、李得中相继修葺。复址(P.1)清乾隆四年,1739年李德洋同族众,复建复初书院,于斗南书院侧。令俱无存。正谊书院,院址州治东南状元坊,乾隆四十七年(1782)署知州石应璋以正谊书院近市湫隘,因于此创建书院,仍名复初……五十七年,设修志局于其间,总篡周广业莲池中,开花甚盛,因名之曰:爱莲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十四年相继重修,聚诸生肄业。咸丰初(1851----1854)兵毁。”
光绪年间,地方百姓再次重建。
沿革
1977年在全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广德中学当年即选送学生参加考试。
1978年广中又办起了一个高中补习班,集中全县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入学复习。该班学生于1979 年参加高考,有35人被高一级学校录取。
自1979----1998年二十年间,广德中学先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2236名学生,其中本科生就达724 名。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名校都有广德中学输送的学生在深造。不少广德中学输送出的学生已拿到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已在攻读高一级学位。他们中很多人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不少青年已晋升了副高以上职称,成为所学学科的专家。这期间校名也作了几度更迭。
1982年广德中学被列为县重点中学,高中部改制为三年,教学工作走上正轨,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截至2013年,全校有2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每个年级6个班,初中部每个年级2个班,在校学生1650余人,已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以高中为主的完全中学。
1990年终于恢复了原校名----安徽省广德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250余亩,依山而建。校园内芳草如茵,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宏楼耸峙,白绿相映,清新宜人,一派生机勃发;新校门面东耸立,气宇不凡;世纪广场“崇尚科学”大型紫铜浮雕充满时代气息;八道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任健儿驰骋,现代化教学设施日臻完善。
2001年,全校只设高中部,取消了初中部,每个年级18到20个班(高二文理分科时会改变班级数)(学校本为高二开始分科学习,2010级为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分科,2011级又改回,2013级和2014级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分科),在校生3000余人,已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以高中为主的完全中学。拥有教学楼、科学馆、行政楼、图书馆、实验室、天文台、信息楼、体育场等硬件设施。
硬件设备
1991年破土动工兴建了 2512平方米有24人教室的教学楼。
1993年交付使用。该楼建成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及金钥匙纪念碑有《教学楼记》志记。
1996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的集微机、语音、实验室及可坐352人的大阶梯教室于一楼的科学馆。
1997 年初建成子装配音乐与美术教室。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料已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师资力量
2013年在全校教职工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有73人,大专学历有20人;在岗的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中学二级教师37人。
广大教职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自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被评为省劳动模范,4名被评省级先进个人,5人被评为地级优秀教师,近百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学术上自80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不少同志参加了地级乃至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质量提高,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学校卓有成郊的管理,校风、教风、学风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自1979----1998年二十年间,广德中学先后为高等学校输送了2236名学生,其中本科生就达724 名。
1995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27人,首次突破了徘徊9年的高考纪录,振奋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1996 年应届本科达线45人,再创佳绩;
1997年应届本科达线63人,三年三大步,在全地区首次夺取第三名;
1998年应届本科达线90人,仍保持地区第三名,实现了四度辉煌的雄图宏愿;
2003、2004、2006年应届本科达线人数位居全市第二;
2007年高考成绩突出,理工类考生有三人进入全市前10名,640分以上11人;
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文理科各有两名学生进入全市前10名,本科达线人数名列全市第一;
2009年高考又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应届一本达线人数有了新的突破:一本达线230人,比200净增44人,其中600分以上118人;
2010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793人(其中重点本科299人),位居宣城市第二并创校史最好纪录,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
2011年高考我校应届本科达线870人,一本达线330人,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尖子生培养取得重大突破:吴现、尹昊琰分别以680分、669分位居全省理工第25名、第88名。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2012年本科达线889人,一本达线285人,其中应届一本达线270人,本科文化课达线773人,文理600分以上63人。全市文理前10名我校共有5人。
2013年高考我校应届本科达线1088人,比2012净增280人,本科达线率为85.1%。一本达线416人,比2012年净增148人。
2014年本科达线1089,一本达线419,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5年高考我校本科以上达线1115人。(应届参考1245人,本科达线1059人,一本达线505人)其中,文科312人,理科776人,艺体27人;一本达线519人(文科95人,理科424人);汤惟曼同学以692分居全省理科第51名(宣城市第二名);朱志莹同学以668分居全省文科第66名(宣城市第二名)。
2016年广德中学应届高考报名人数1234人,应届本科达线1051人(含艺体22),历届报名人数50人,达线47人。其中,应届一本达线549人(文科135人,理科414人),空军飞行员达线3人,历届一本达线11人。本科以上及一本达线人数均居全市第二,余心怡同学以677分居宣城市理科第二名,王梦璕同学以667分居宣城市理科第五名;陈妍同学以613分居宣城市文科第四名;殷童同学达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线。
广德中学2017届高考应届报考人数1129人(含艺体生15人),本科达线人数1017人;一本达线人数551人(其中文科143人,理科408人),均居全市第二位。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9人。一本达线率49.5%,本科达线率90%,较上届均增加5个百分点,创校史纪录。
2018届高考参考人数1146人,本科达线1061人,达线率93%,一本达线660人,达线人数均稳居全市第二,遥遥领先全市同类学校。理科最高分680,文科最高分648,有5人进入全市文理科前十名(理科3人,文科2人)。
2019届高考本科达线1083人,一本达线673人。
学校荣誉
自1992年该校被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县级文明单位以来,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南京空军司令部与省招委联合授予“招飞先进单位”,宣城地区绿化委命名我校为“花园式单位”。
1995年被宣城地委、宣城行署命名为地区级文明单位。
1996年,市委、市人民政府还授予我校为“二.五”普法先进单位。
1997年5月,经行署教委按照颁办学标准进行评估, 认定并命名我校为首家地区级示范重点类完全中学。
2015年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广德中学作为我省获此殊荣的6所学校之一。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南京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省花园式单位、省工会系统先进单位、省第五、六、七、八届文明单位、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省绿色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文化传统
校训
格物树人 精进求新
校歌
校歌歌词
作词:邹恩雨 作曲:方志新(老版作曲:胡促楠)
广德中学校歌歌词:笄山苍苍桐汭长, 锦绣竹乡礼仪邦;钟灵毓秀孕桃李,薪火相传育栋梁。追随前辈身影,读书救国;铭记我辈重任,育人兴邦。学海千帆竞,杏坛百花放;青春结伴激情扬,放飞理想筑华章。
作词者
邹恩雨(1909~1991),号茧翁,广德市四合乡人。193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院,抗战胜利后,任广德中学教导主任、校长(1946~1948)等职;期间,创作《广德县立初中校歌》歌词,由其夫人胡促楠(音乐教师)谱曲并教唱。晚年寓住宣城。系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敬亭山诗词学会顾问。著有《邹恩雨诗词集》。该歌词,在邹恩雨先生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改动。
校徽
校徽产生:
2012年12月1日开始征集图案(LOGO):为迎接2013年广德中学110周年校庆,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广泛征集广德中学校徽图案。
2013年10月3日110年校庆正式使用。
图案说明:
“1903”表示广德中学创建于1903年。竹乡文化,故而有竹节和竹叶;地形之貌,凤凰神似。G形红环是代替“广”字;红环和竹节组成一个“中”字;“广中”二字形于图案。
学校领导
历任校首
袁学昌:清光绪二十九年担任广德州知州改复初书院为广德州官立中学堂。
董 某:1912年担任广德县中学校监学
彭玉璋:1914年担任广德县中学校监学。
汪淮:1922年担任安徽省立十一师范学校校长,安徽省立十二中学校长。
方策:广德市人,北京商科大学银行系毕业,曾任广德县财政局长、第五区区长、县仓委会委员长、县粮管处副主任、县府粮政科长等职,1927年任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
周世筠:字松甫,广德市人,曾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筹委会常委等职,1928年任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
孔令誉:字亚闻,广德市人,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毕业,曾任县府秘书科长、初中教员,1930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吴里仁:广德市人,1930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章臣瑜:安徽和县姥镇人,191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曾任晋绥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员、国民党和县县党部组织干事,1931年2月起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1932年3月兼任广德县党部整理委员。
张振玉:广德市人,1932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彭恺祥:广德市人,1933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许济之:原名许俊,广德市人,1880年生,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江苏省江南高等师范学堂,1912年回乡,历任广德县立一小、二小校长,县立初中教员,县巡视员,县教育局长,1934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建国后曾任皖南行政区协商会驻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等职。
周鹤甫:广德市人,1903年生,江苏省立法政大学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宣传部干事,同年秋任广、郎党务调查委员,1928年秋任广德县立初中文史教员,后历任安庆私立大光中学学员、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代理校长及宣城县政府秘书等职,1934年受聘任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直至抗战爆发。
张思明:广德市人,1906年生,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毕业,曾任安徽省立二中教员,广德县立初中教导主任、安徽财政厅科员、郎溪地区银行暨金库主任、郎溪地方游击司令部少校参谋、广德县军需委员会暨财务委员会委员兼主任,1938年8月招收逃散青年学生恢复开学,初拟改名为广德县战时初级中学,后经皖南行署批准定名为广德县立初中补习班,担任校长。
刘文华:广德市人,1899年生,上海大厦大学毕业,1939年至1940年秋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杨光声:广德市人,1905年生,安徽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广德县私立自强农职校校长,省立休宁女子中学教导主任及屯溪民教馆生计部主任,1940年7月至1943年8月任广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1945年再度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姜达绪:浙江江山人,1897年生,曾任广德县长,1943年8月至1944年底兼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邹恩雨:广德市人,1909年生,安徽大学文学学院毕业,历任广德县立初中教员、教导主任,1946年秋至1948年担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曾创作《广德县立初中校歌》歌词,其夫人—音乐教师胡促楠谱曲并教唱;有《邹恩雨诗词集》传世。
姜祖荫:广德市人,1914年生,安徽大学文学学院毕业,1948年11月代理广德县立初中校长。
刘方:广德市人,1913年生,上海持志大学法学院毕业,安徽省团干教组毕业,历任本县县训所教育长,县府主任秘书、科长等职,1946春任广德县立初中校长;1948年11月再度担任广德县立初中代理校长。
黄自强:广德市人,1912年生,上海大厦大学化学系毕业,1949年2月担任广德县立初中代理校长。
周瑞铨:广德市人,毕业于晓庄师范,曾任县府科长、督学及本县柏垫区长、繁昌县教育局局长等职;于1949年8月代表县人民政府接管广德县初级中学,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宋家祚:南京市人,1917年生,北京大学肄业,白崇禧部国民党保五旅上校副旅长,1949年率部于绩溪起义,于1950年至1954年至8月担任广德县初级中学校长,1954年以后担任芜湖市政协副秘书长。
夏维民:安徽省无为县人,曾任当涂师范校长,朗溪中学校长,于1954年至1961年担任广德县初级中学校长,安徽省广德中学校长。在其任内,广德中学于1958年设立高中部,成为完中,校名也升格更名为安徽省广德中学。
曹子春:广德市人,曾任本县横山初级中学校长,1961年担任安徽省广德中学副校长期间,主持学校工作。
席振揆:江苏启东人,于1962年3月至1968年7月任安徽省广德中学校长。
仇乃桐:安徽歙县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讲师,曾在广德中学、屯溪四中、屯溪五中、歙县二中任教或主持工作,后调歙县县委党校任教研室主任。1960年在广德中学任教时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于1968年秋担任广德中学革委会副主任期间主持学校工作。退休后潜心于陶行知及徽州文化的研究。
仇乃桐: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1968)
潘胜泉:江苏无锡人,三线厂八级技工,于1968年10月以工宣队长身份担任广德中学革委会主任。
潘长善:安徽巢县人,县汽车队驾驶员,于1969年1月以工宣队长身份担任广德中学革委会主任,广德县工农中学、广德县农机厂工农中学革委会主任。
赵友:辽宁昌图人,海军某部军官转业,曾任广德县教育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于1971年至1973年担任广德中学革委会主任。
翟笃生:安徽泾县人,于1973年至1974年担任广德中学革委会主任。
王检:江苏省射阳县人,1921年12月生,高中文化,1945年8月参加工作,任江苏阜东县五汛区长洼小学校长,1948年进华中大学学习,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南行署教育处总务科长、福州市军管会文教部科长,中央重工业部吉林冶金建筑总公司教育科长,福州市教育局主任科长、秘书、吉林市第三中学校长、吉林省教育厅教仪站主任、吉林省劳动厅中等技术学校主任、工会主席、广德县誓节中学校长、广德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1975年3月至1978年任广德县中学校长。
王锡蕃:广德市人,安徽省黄麓师范毕业,以后参加函授专科学习四年。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清溪中学革委会主任,在担任广德县中学副校长期间于1978年主持学校工作。五十年代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六十代被评为地、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出席地、省教育战线“群英会”。
张志文:安徽宣城人,1933年2月生,1950年参加工作,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东后勤部宣城施工所通讯员、小学教师、校长、体委干事、广德报社编辑、卢村水库处长副指挥、县体委主任、副主任、督导员等职,于1979年至1982年担任广德县广德中学校长。
马用之:安徽繁昌县人,1928年生,函授大学学历,1948年2月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员、主任教员、校长、繁昌中学团干兼政治教师、广德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县教委督学等职,于1982年4月至1986年8月担任广德中学校长。
张兆达:浙江嵊县人,1939年4月生,大学文化。1960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合肥化工学校教师、阜阳地区界首中学教师、广德县邱村中学教师、广德县流洞中学教师、校长、广德县政协副主席,1986年9月至1990年9月任广德中学校长。
王麟祥:安徽黟县人,1942年10月生,1964年毕业于皖南大学数学系,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四清”工作队员、中学教师、县教研室主任、广德中学副校长,1990年至2002年7月担任广德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兼职宣城地区数学教研会副理事长、县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被评为县、地区科技拔尖人才、省劳动模范、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宣城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安徽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
程建中:安徽绩溪县人,1964年10月生,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广德中学教师、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副校长,2002年7月起任广德中学校长,同年9月兼任校党支部书记。曾获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地区优秀共产员等荣誉称号,是中共广德县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安徽省第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程祖建,男,安徽省广德市人,1963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生物特级教师。2010年7月起至2018任广德中学校长,获得“宣城市优秀校长”荣誉。
曾宪军:安徽广德市人,1989年广德中学毕业,1993年安庆师范学院毕业,1993年广德中学任教 ,政治教师,先后担任广德中学副校长、广德中学党支部委员。2010年—2018起担任广德中学副校长,2018年起担任广德中学校长。
知名校友
中科院院士、原地质部副部长许杰(已故)
原林业部部长、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
地理位置
安徽省广德中学坐落于安徽省广德市桃州镇西关太极大道西端的祠山殿祠山殿人杰地灵,曾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之为“天下英灵第一山”,其古迹驻跸泉至令犹存。整个校园背靠横山,以横山森林公园的依托,校门正对着连接上海和拉萨直至尼泊尔拉壤的聂拉木318国道,向东通往江、浙、沪,向西直达宣城芜湖。广德中学正处在繁华的交通线上。
获得荣誉
2014年12月,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