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育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

庄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广东潮安人,材料科学家、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24年7月27日,庄育智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广东省潮州市)。五岁进入潮安县立第六小学。
1933年,庄育智转入潮安县立第一小学,毕业后考入潮安县立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相继在香港华仁书院、昆明南菁中学、云南大学附中学习。
1942年,庄育智考上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
1946年6月,庄育智大学毕业后,在天津炼钢厂当工务员。
1947年,庄育智到英国留学,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冶金系读研究生,先后从事铅锡合金的时效硬化和锆粉末烧结金相学研究,先后获得利物浦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工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庄育智参与李薰串联在英国的中国家和留学生共商归国大计的活动。
1951年12月,庄育智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52年1月回到中国。
1952年,庄育智回国后协助李薰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3年,庄育智加入九三学社。
1956年3月,庄育智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7年9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206组研究难熔金属,由李薰和庄育智任组长。
1980年1月,庄育智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1959年,庄育智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劳模群英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11月,庄育智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任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
1987年9月至1993年9月,庄育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4年1月,庄育智任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6年3月23日,庄育智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出差途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开展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鞍钢中板钢夹层来源、耐热不锈钢相变与变脆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合金钢质量和石油三厂恢复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开创了研究难熔金属宇航材料的新领域,领导设计和加工制造难熔金属真空熔炼、性能测试等设备,建立了相图实验室、真空高温力学性能实验室,达到了当时国内先进水平。为鞍钢无缝钢管厂研制成功不锈钢管用的钼顶头,比原用苏联牌号的低合金钢顶头的寿命高200倍。研制成返回式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和铌合金天线,保证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完成了钼—30钨耐锌液腐蚀合金的研制任务,该成果经过使用证明寿命提高了100多倍,填补了国内空白。
1947年,庄育智到英国留学,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冶金系读研究生,先后从事铅锡合金的时效硬化和锆粉末烧结金相学研究。前者主要是热处理基本理论的工作,后者是原子能用结构材料。当时英国有好几种锆粉,但各有什么特点,哪种锆粉适合于原子能的研究,还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庄育智想办法制成锆粉,并对锆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金相分析检测研究,终于找到一种适合原子能生产的结构性能良好的锆粉,并写出报告给英国的原子能研究机构。他撰写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组织结构变动》和《铅单结晶之X光衍射研究》(X-ray Study of Single Crystal of Lead)两篇论文,其中《铅单结晶之X光衍射研究》发表在英国《Metallurigia》杂志上。
1958年,当金属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由为钢铁工业服务转向为国防技术尖端服务时,他领导创建了难熔金属研究室,开辟了中国冶金科技尖端--难熔金属合金的新领域。难熔金属合金主要用于航天技术和原子能工业。在当时,这是一项十分保密的课题,既得不到国外的有关技术资料,更买不到现成的熔炼和测试设备。他带领一些青年同志,克服重重困难,自行设计和研制可难熔金属熔炼、测试等许多实验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实验室很快完备起来。
1965年,有研制成功穿制耐热不锈钢无缝钢管用的钼合金顶尖,经鞍钢无缝钢管厂的试用表明比前苏联牌号合金顶尖寿命高200倍。中国科学院和冶金工业部当即对该项成果进行鉴定,使之广泛应用于全国耐热钢管制造部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0年动乱期间,他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和李薰一起成功地领导了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的研制,随后又取得了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究成果。从而保证了 中国第一颗返回地面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按计划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成功,还为中国发展各种新型导弹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获得了国防科委三等奖。
20世纪80年代起,庄育智在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等方面取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磁性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物理冶金和金属物理研究。在国内首先开辟了难熔金属研究领域,领导建立了难熔金属相图实验室。曾研究成功变形钼合金顶头,已在全国应用。研究成功的钼合金蒙皮,为中国返地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地作出贡献。
庄育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为中国国防工业和高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早年从事钢中夹杂物和薄板夹层、复相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钼合金顶尖、相图等研究工作,促进了草药中国钢铁和石化工业的生产。
截至1996年3月,庄育智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出版著作
期刊论文
1:Chuang Yu-chih,X-ray Study of Single Crystal of Lead,Metallurigia, 1952,(2).
2:庄育智、吴昌衡,高矽弹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定,金属研究工作报告会 刊,1954。
3:Chuang Yu-chih,Li Yo-ko,The Formation of σ-phase in a Modi fied 18/8 Stainless Steel,Acta Physica Sinica, 1954,10(4).
4:庄育智、白玉文、李静媛、李代钟,电解分离低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 ,金属学报创刊号,1956,(1):59。
5:庄育智、吴昌衡,低碳钢板材夹层的鉴定及其来源的分析,金属学报, 1956,(2):155。
6:庄育智、刘嘉乐,18/8/3/1/Cr-Ni-Mo-Ti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金 属学报,1956,(4):337。
7:庄育智、刘嘉乐、张庆春,含钼复相不锈钢中X-相的形成,金属学报, 1957,(1):81。
8:庄育智、蒋宁寿,18/8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初期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金 属学报,1957,(3):299。
9:庄育智、李有柯、张燕玲,含少量钼钛18/8Cr-Ni不锈钢中δ-铁素体的恒温 分解,金属学报,1957,(4):377。
10:庄育智、吴昌衡,α-铁中的退火结晶,金属学报,1958,(1):81。
11:庄育智、吴平森,钛对钼脆性的影响,金属学报,1963,(2)。
12:Chuang Yu-chih,Chuang Tsiang-lin,Wu Cheuang-hang,Phase Diagram of the Molybdenum-rich Portion of the Molybdenum Boron System,Scientia Sinica, 1964,13(11).
13:庄育智,金相研究方法,金属学报,1964,(2):220。
15:庄育智、唐全红、庄祥麟,钼-钛-锆与钼-铌-锆两三元系平衡图中1200℃恒 温截面的研究,金属学报,1966,(1):63。
16:庄育智、李朝武、庄祥麟、高莲梅,钼-钆系相图的研究,金属学报, 1966,(1):110。
17:Chuang Yu-chih,Ny Kuo-nien,A Study of the Isothermal Section at 120 0℃ of the Ternary System W-MoZr,Acta Metallurgia Sinica, 1966,9(2).
18:Y.C.Chuang,C.H.Wu,C.C.Li,S.C.Chang,M.S.Wang,Structure and Magnetic P roperties of Gd(Col-xMx)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1,78(2).
19:Chuang Yu-chih,Tang Chuan-hong,Chuang Tsiang-lin,Behavior of Hydr ogen in Niobium,Z.MatallKunde,Bd,1982,73,H.5,301.
20:Y.C.Chuang,C.H.Wu,Y.C.Chang,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Y(Co l-xMx)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2,84(201).
21:Y.C.Chuang,C.H.Wu,Y.C.Chang,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etastable Charac ter of Y(Co,M)5 Compounds,J.of Less-Common Metals, 1982,83(235).
22:Y.C.Chuang,C.H.Wu,T.C.Li,S.C.Chang,L.Kao,Metallographic Study of the Stability and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Gd(Col-xNix)5 Compounds,Prac tical Metallography,1982,19(495).
23:Y.C.Chuang,M.S.Wang,Current Phase Diagram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WuLi(Physics), 1983,12(390).
24:Y.C.Chuang,Y.C.Chang,Magnetic Properties of R.E.-Transition Metal In termetallic Compound,Chinese J.of Rare-Earths,1983,2.
25:Y.C.Chuang,C.H.Wu,et al.,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o2( Co,M)17Compounds,Proceeding of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ip on Rare Earth-C obalt Permanent Magnets,761 Baden,Vienna,1982,Edited by F.Fidler,J.of Less- Comm on Metals,1984,96(183).
26:Y.C.Chuang,C.H.Wu,et al.,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r(Co l-xNix)5,J.of Less-common Metals,1984,97(245).
27:Y.C.Chuang,H.A.Liu,et al.,Metallographic Study of Stress Corrosion C racking of Ti-15Mo Alloy in HCl-CH3OH-CH3OPSCl2 Solution,Practical Metall ography,1984,21(122).
28:Metallurgical Behavior of Nb-Ti Electrode Trip during Consunable Arc Smelting,Bulletin of Materials for Energy Systems,1984,1.
29:Y.C.Chuang,H.A.Liu,SCC of Ti-15Mo Alloy in HCl-CH3OH-CH3OPSCl2 Solution,Published in Z.Metallkunde.
30:Y.C.Chuang,J.Jiang,Y.C.Chang,Mossbauer Effect Study of Y2(Co1-x Fex)17 Compounds,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J.of Lsee-Common Metals.
31:Y.C.Chuang,C.H.Wu,H.B.Chen,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eprties of GdCo 5-xMx Pseudobinary Compounds Ⅰ Structure,To Be Published in J.of Less -Common Metals.
32:Y.C.Chuang,C.H.Wu,H.B.Chen,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eprties of GdCo 5-xMx Pseudobinary Compounds Ⅱ.Decomposition Behavior,To Be Published in J.of Less-Common Metals.
33: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700℃Isothermal Section of the Cobalt-Rich Portion of the Pr-Co-B Temary Phase Diagram,J.Less-Common Met.,1987,135(5).
34: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hase Equilibria of Nd(Col-xMx)5Compounds(M=Ni,Cu,Al),J.Less-Common Met.,1987,133(215).
35:Y.C.Chuang,C.H.Wu,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al Phase Diagram of the P r-Co-Ni Ternary System,J.Less-Common Met., 1987,134(7).
36:庄育智、吴昌衡、苏旭平,Y-Co系的研究,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 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
37:庄育智、吴昌衡、谢金强,5at%Ga替代Fe对Nd-Fe-B系Fe角相关系的影响, 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
38:庄育智、吴昌衡、钟夏平,Nd-Fe+5at%Al-B系富Fe+5at%区相图及相结构的研 究,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
39:庄育智、吴昌衡、葛蔚青,Nd-(Fe+10at%Co)-B系富(Fe+10at%Co)区900℃等 温截面,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1月。
42:庄育智、张维敬,相图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科学通报, 1991,36(9):641~645。
人才培养
1998年起庄育智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实验室建成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截至1996年3月,已培养毕业的博士生10人、硕士生30多人;后又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庄育智的父亲庄孚初,与朋友在汕头合伙开布店。母亲是家庭主妇,勤劳贤淑。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对他的做人、治学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
人物评价
庄育智是中国难熔金属合金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一生为金属材料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德高望重的学者风范、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激励着每一位后来者。(九三学社评)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