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陈华.1958年,进入福建省漳州市艺术学校木偶表演科,师从木偶大师杨胜学艺
人物资料
姓名:庄陈华
出生日期:1944年5月
贯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民族:汉族
个人履历
1958年,进入福建省漳州市艺术学校木偶表演科,师从木偶大师杨胜学艺
1960年,任漳州市木偶剧团主要演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
1961年,参加全国巡回演出
1962年,参加大型专题片《掌中戏》的拍摄
1963年,赴印尼访问演出
1965年,在布袋戏木偶剧《智破平峰城》中,操纵布袋木偶侦探队长,在布袋木偶剧《奇袭白虎团》中,操纵木偶伪军军官
1978年,在福建省艺术学校漳州木偶班辅导学员
1979年,赴澳大利亚访问演出,为悉尼市长现场表演
1980年,赴法国,美国,加拿大访问演出
1982年,参加福建省电影制片厂木偶故事《自相矛盾》拍摄
1986年,拍摄电影《摛魔传》
1987年,赴英国访问演出
1990年,参加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时,在《钟馗元帅》中操纵王冠文
199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第22期现场表演
1992年,赴日本访问演出
1996年,赴驻漳州解放军某部慰问演出,把高雅艺术送到军营
1997年,赴台湾访问演出
1999年,赴北京参加建国50年成就展
2001年,赴香港传授木偶演出艺术
2002年,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聘庄陈华为“第五届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
2003年,赴香港访问演出
2004年,赴捷克布拉格参加国际木偶比赛
2005年,随“魁力福建”访问团赴新加坡展示布袋木偶精品
2023年6月8日,首届海峡两岸同根文化艺术节——两岸布袋木偶艺术节在厦门曾厝垵开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庄陈华现场演绎布袋木偶戏。
获得荣誉
布拉格国际木偶比赛最佳表演奖
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精英
创造“世界第一流艺术”的人
社会评价
以五指操纵的
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发展历程,与其他戏剧艺术的发展是相似的,都是走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由低向高、层层推进的发展道路。而布袋木偶丑角艺术,多年来在完善自我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成就。这一完善的过程,是从头部到腿部的整体表演,其要点是一个“活”字。把木偶操纵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艺术家庄陈华当首屈一指。可以说,庄陈华在塑造、表演木偶丑角的同时,也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木偶丑角表演艺术家。
大凡有造诣的表演艺术家都对他所从事的行当有突出的贡献,技高一筹的创造;有能超越前人的表演技艺;以系统规范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流派;他们演出的代表剧目能久经观众的检验,令观众赏心悦目、交口称赞。在布袋戏丑行中,庄陈华已达到了上述的境地。
《大名府》造就了庄陈华,庄陈华演活了守门官。木偶传统名剧《大名府》取材于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情节各简单易懂,以哑剧表演。戏演梁山好汉化妆杂耍艺人,取悦守门官,混进大名府,搭救卢俊义。主角守门官是一个很有木偶特色的丑角,他贯穿全剧,以难度较高的操纵技术表演。庄陈华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演这出戏的守门官已经超过万场。《大名府》从国内的数十个省市演到国外的十数个国家,都受到了各种层次观众的欢迎。剧目与演员的“大名”也因此而闻名世界。剧目成为艺术珍品,演员成为艺术家。
1958年,仅14岁的庄陈华,这个出生于木偶之乡闽南少年,以他的天资聪敏和对木偶艺术的热爱,考入了福建龙溪艺术学校木偶班,从师艺术大师杨胜。“名师出高徒”,高徒有灵气,庄陈华很快地成了学校的佼佼者。他专攻丑行,兼学其他,毕业后分配在
漳州市木偶剧团,与大师一道创造了众多的人物角色。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的会演、艺术节。多次荣获优秀演员奖。七度出国访问演出,所到之处,掌声赞誉声不绝于耳。庄陈华演活丑角守门官,主要体现在“三子”上,即帽子,扇子和椅子。戏一上场,守门官的帽子(乌纱帽)在其光头上作多圈数的快速旋转,要止则止,要动则动,并以木偶特有的晃动步法走上舞台,一下子镇住了观众。观众感到木偶的神奇与神秘。木偶竟然会这般的活灵活现!如果你到后台还会惊奇地发现,庄陈华的操纵方法不仅是双手,原来嘴也叼着线在配合操纵,真绝了!而这手口并用的操纵方法,庄陈华是首创。守门官的戏又出在椅子上,得意时,坐在椅子上抖腿,惊恐时躲在椅子后颤抖。只有一尺多长的木偶,在椅子上坐、站、展、挪,做出了许多戏来。把简单的剧情演得饶有趣味,外国观众鼓掌跺脚,称之为“神奇的艺术”,在聋哑学校演出,聋哑学生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呵,越是民族的艺术,越是世界的!
艺术上有杰出表现的艺术家都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与砥砺。庄陈华在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上的勤奋精神,我们不必赘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仅从他在演出《大名府》有万场以上的量,就可以知道他的艺术是怎么取得成就的。
木偶活于神形兼备,贵在展示角色性格。布袋丑角表演不仅追求技巧上的高难度操作,还要追求形神上的统一。最高境界是让木偶演出人物性格,这比操纵还难。这真是操纵中的性格,性格中的操纵。而木偶人的性格体现很侧重于形体语言动作。演活木偶人的内涵是一个神字。达到神形兼备。从艺以来,庄陈华主演过众多角色,有《三打白骨精》的猪八戒,《卖马闹府》的严世藩,《八仙过海》的龟谋士,《怒打花笑脸》的花笑脸,《钟馗元帅》的王冠文,以及荣获全国皮木偶皮影戏汇演优秀剧目奖的《狗腿子的传说》中的马屁精,等等。这些角色,他都演得性格鲜明,能把人物演出来。角色是丑的,人们鉴赏时是美的。外国人曾生动地讲了一句评语:“可爱的丑人。”庄陈华遵循大师杨胜的一句格言:“眼见是师,到处为徒。”从生活中汲取塑造丑角的养份。庄陈华经常观察人的活动习惯,观摩兄弟剧种的长处及优点,并拿来为我所用,化为我的技艺。正如大画家郑板桥的“画竹”之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创作过程一般。他善于观察、学习、揣摩,由此而选择、消化,最后生动地表演出来。因为木偶表演最终还是要从手上体现出来,所以,庄陈华的“手感”很好。所演的角色能体现得恰到好处,这是以眼博采生活之精华,贯以长年练就的手上气功,演出生动有性格的人物之神。例如,《钟馗元帅》的王冠文,是个内恶外善的两面人物,外在的王冠文和善可亲,为救孩童不辞辛苦,而在阴暗角落残害儿童冷酷无情,要演好两面性格的人物难度是比较大的。庄陈华运用老生的形体动作,以持重正直的性格赋予王冠文的阳面,把狰狞丑恶、残暴凶狠的阴面以丑的形体展示出来,演出获得了较好的戏剧效果。在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中,荣获“艺术创新奖”和“演员奖”。他主演的《狗腿子的传说》中的马屁精,动作滑稽夸张,阿谀奉承,一幅面孔刻画得八木三分,传神逼真。
演活木偶,完善技艺,突破的创造——“关节腿”。在布袋木偶表演上,一个历久没有解决的难题,许多艺人,甚至是几代艺人都在寻求一个解决的办法。历来,布袋木偶的腿部装置,都是充塞棉花当“腿”的。艺人俗称“硬腿”,一些屈伸动作是由演员的另一只手辅助。其他行当如生、旦、净的步伐稳重、节奏稍慢,台步表演可以弥补或掩饰这一不足,而丑行有伶俐、灵活的形体动作,传统的技巧难以做到。庄陈华经过多次的摸索,模仿人腿的构造,用竹板分别制成胯、膝、踝等腿脚关节,使之能活动,而后装在偶人身上。虽然关节腿能屈,但如何操纵得自如呢?他借鉴其他剧种的操纵优点,并根据自己“以嘴咬线拉帽”的方法,历经多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装置点,创造出了“拉线”技巧,完善了木偶的腿部表演。这是一个“由下而上”的新操纵技术——“拉线木偶”,它丰富了布袋木偶丑角的表演艺术。“关节腿”尤其适合布袋木偶丑行的小动作、多动作、快动作的表演特点。《狗腿子的传说》是一出“全丑行”的戏,戏中八个角色一条狗,都要展示腿部的动作。说到这儿,我不免要赞叹著名剧作家庄火明先生,在他所创作上百出木偶戏剧本里,《狗腿子的传说》所为布袋木偶表演艺术的创新提供的平台与载体,是具有历史性的,可彪炳的创造!而庄陈华主演的角色——马屁精,应用了“关节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新技术的优势,剧情有砍腿、换腿、人身上装上狗腿,狗身上装泥腿,集人狗为一体的大动作,“关节腿”使戏更精采,更诙谐有趣。
庄陈华对木偶艺术的理想追求,在表演上丰富了木偶表演手段,他完善和创造了从头部至腿部的表演技艺,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木偶丑角,做为有成就的艺术家,他荣任中国木偶皮影学会名誉会长,是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漳州木偶剧团副团长。还值得书上一笔的是,庄陈华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追求者。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他就多次向剧团党支部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追求,在九十年代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他在演艺界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央电视台、全国性的戏剧刊物都播刊出他的表演艺术。其间,也有一些民主党派希望他能加入,但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无论共产党要考验我多少年,我都要接受考验,我非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可!
“艺无止境”,完善之后有更高的完善,创新之后也有更高起点的创新,艺术家的事业之路无终点,我们愿他奋然而前行,创造出更具魅力的丑角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