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是一个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概述
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
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的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的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的建筑物内部,明显的存在通风不好导致的
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与
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
建筑结构和
用户需求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人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的
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的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极大的
促进作用。
专业现状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已于2012年和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合并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历史沿革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
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
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三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
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哈工大的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学校正式成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工程五年制本科专业,为各学校培养了第一批师资力量。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
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
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东北工学院(该校本专业后调整至西安
冶金建筑学院,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
重庆大学)、太原工学院(今
太原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俗称暖通老八校。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
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徐邦裕。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
建工学院、
德国波鸿大学、
比利时的
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的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
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
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当时城市的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
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
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
巢庆临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当时著名院校有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
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的拓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
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的学科。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
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
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行业。
培养目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Equipment Engineering)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
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
物理环境和
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专业优势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
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
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建筑电气、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 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
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 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主干学科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大学物理、
材料力学、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空气调节、供热工程、燃气输配、
通风工程等。
主要课程
建筑力学,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流体力学泵与
风机、建筑
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流体
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
给排水工程、
建筑电气、空调工程、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设备自动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工业通风、
建筑设备自动化、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燃气工程、建筑设备
工程概预算、
电工学、建筑概论等。
实践教学
包括
认识实习及
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进行)。
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燃气输配设计、锅炉房课程设计、制冷机房(
冷冻站)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设备
工程预算课程设计、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空调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从一般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上学期结束,
大四下学期开学至
六月初为毕业
设计阶段,北方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可能有点不同,总的整体来说毕业设计一般为三个月时间,毕业设计方向有空调方向、供暖方向、给排水方向、电气方向、燃气方向等。
应用背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
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
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
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
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
运行能力,具有制定
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
人环奖”)是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于1992年
发起设立和组织评奖,由清华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全额捐赠并全程主办。目的是激励青年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促进我国暖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培育优秀的
暖通人才,奖励立志在人工环境领域做出贡献的优秀在校大学生。“人环奖”已举办20届,是人工环境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已经为一百多所院校的1000余名学生提供了奖励资金。每年“人环奖”都汇聚了众多暖通行业领袖专家学者,成为共同成就
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行业盛会。
从业领域
适合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
建筑设计单位、
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及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
研究开发等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该专业的前身为房屋水电与空调专业。该专业以工科为主,社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其发展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这些拓宽领域的内容部分反映在新建
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
专业基础课(建筑环境学、传热学、
热力学、
流体输配管网、建筑概论、建筑
环境测试技术等)。
专业课以空气调节、
制冷技术、供热工程、
建筑自动化为主干课程,并辅以建筑
通风工程、
洁净技术、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专业前沿等
必修课与
选修课。实践环节包括大型综合
课程设计、现场运行实习、
实验课和毕业设计训练等。掌握建筑
内环境设备系统、建筑
公共设施系统、建筑
设备安装、建筑设备施工、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以及运行管理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规划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初步的
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室内环境测试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
操作技能,具有室内
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能力。
专业网站
建环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现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与专业的
发展趋势,联合组建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