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发

武汉植物园主任

张全发,博士,武汉植物园大型工程生态安全领域首席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届监事会监事,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张全发 博士,武汉植物园大型工程生态安全领域首席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获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于美国密执根理工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得林学博士学位。2004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主要从事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遥感/GIS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承担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等多个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
1988.8—1993.1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93.11—1994.8,美国华盛顿大学森林资源学院访问学者;1998.6—2000.12,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科学系博士后;2001.1—2004.5,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加拿大遥感中心遥感应用研究科学家;2004年6月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
2023年1月,当选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
2024年1月,任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所获荣誉
2022年6月28日,入选2022年度生命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生物驱动的河流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及其耦合,2021-202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流域土地利用和水体营养元素变化的响应,2018-2022。
3.中国科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河流水质保障技术与示范,2016-2018。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丹江口库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2015。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流-水库-流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2012-2016。
6.中国科学院:长江、珠江流域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2011-2015。
7.水利部/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工程消落区生态环境监测,2008-20XX。
研究领域
流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森林生态学;生态环境遥感。
代表论著
Zhang Y, C Song, K Zhang, X Cheng, LE Band, Q Zhang. 2014. Effects of land use/land cover and climate changes on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0.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Dang H, K Zhang, Q Zhang, Y Xu. 2014. Temporal variations of mobile carbohydrates in Abies fargesii at the upper tree limits. Plant Biology
Liu W, G Liu, Q Zhang. 2014. Shoreline vegetation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factors, and differences with adjacent riverine wetlands. Clean- Soil Air, Water
Ye C, X Cheng, Q Zhang. 2014. Recovery approach affects soil quality in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veget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Research
Zhang Y, C Song C, K Zhang, X Cheng, Q Zhang. 2014.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during 2000-2009. Journal of Plant Ecolog
Tan X, X Xia, Q Zhao, Q Zhang. 2014. Temporal variations of benthic diatom community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 subtropical river,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Li M, X Zhou, Q Zhang, X Cheng. 2014. Consequences of afforestation for soil nitrogen dynamics in central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Deng Q, X Cheng, Y Yang, Q Zhang, Y Luo. 2014. Carbon-nitrogen interactions during afforestation in central China.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Tan X, P Ma, X Xia, Q Zhang. 2014. Spatial pattern of benthic diatoms and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using diaotm indices in a subtropical river, China. Clean-Soil, Air, Water
Song C, Y Zhang, Y Mai, H Liu, Z Zhang, Q Zhang, T Zha, K Zhang, C Huang, X Xu, P Jagger, X Chen, R Bilsborrow. 2014.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 created by China's slop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s: A comparison among three sites in Anhui, Hubei and Shanxi. Forest Poicy and Economics
Deng Q, X Cheng, G Zhou, J Liu, S Liu, Q Zhang, D Zhang. 2013. Seasonal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elevated CO2 and N additionin young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in southern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Liu W, G Liu, H Liu, Y Song, Q Zhang. 2013. Subtropical reservoir shorelines have reduced plant species and functional richness compared with adjacent riparian wetland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
Tan S, M Zhu, K Zhang, H Xu, Q Zhang. 2013. Effects of submergence on morp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covery of bermudagrass (Cynodon dactylon)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Tan S, H Huang, M Zhu, K Zhang, H Xu, Z Wang, X Wu, and Q Zhang. 2013.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admium on Bermuda grass growth might be offset by submerg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Research
Tan X, F Sheldon, SE Bunn, Q Zhang. 2013. Using diatom indices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 a subtropical river,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Research
Dou X, Q Deng, M Li, W Wang, Q Zhang, X Cheng. 2013. Reforestation of Pinus massoniana alters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eroded soil in south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Li S, X Xia, X Tan, Q Zhang. 2013. Effects of catchment and riparian landscape setting on water chemistry and seasonal evolu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PLoS ONE
Zhang K, Y Zhang, H Tian, X Cheng, H Dang, Q Zhang. 2013.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under conservation projects: lessons from a biodiversity hotspot in western Chin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Ye C, S Li, Y Zhang, X Tong, Q Zhang. 2013. Assess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China’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using geochemical and soil microbial approache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
Cheng X, Y Yang, M Li, X Dou, Q Zhang. 2013.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of China. Plant and Soil
Dang H, Y Zhang, K Zhang, M Jiang, Q Zhang. 2013. Climate-growth relations of subalpine fir (Abies fargesii) across the altitudinal range in the Shennongjia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Climatic Change
Dang H, K Zhang, Y Zhang, X Tong, Q Zhang. 2013. Regeneration dynamics of subalpine fir (Abies fargesii) forest across the altitudinal range in the Shennongjia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Zhang K, X Cheng, H Dang, C Ye, Y Zhang, Q Zhang. 2013. Linking litter production, quality and decomposition to vegetation succession following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Ye C, K Zhang, Q Deng, Q Zhang. 2013. Plant communities in relation to flooding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Wang W, Y Wang, X Shu, Q Zhang. 2013.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oil crust-forming cyanobacteria to diurnal temperature variation.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He H, J Zhou, MR Peart, J Chen, Q Zhang. 2012. Sensitivity of hydrogeomorphological hazard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Zhang K, X Cheng, H Dang, C Ye, Q Zhang. 2012.Soil nitrogen and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as affected by land use and stand age following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in a headwater catchment.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Ye C, X Cheng, Y Zhang, Z Wang, Q Zhang. 2012. Soil nitrogen dynamics following short-term revegetation in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an X, P Ma, L Song, Q Zhang. 2012. Physi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response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to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Shu X, L Yin, Q Zhang, W Wang. 2012. Effect of Pb toxicity on leaf growth,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photosynthesis in cuttings and seedlings of Jatropha curcas 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Liu W, S Li, H Bu, Q Zhang, G Liu. 2012. Eutrophication in the Yunnan Plateau lakes: the influence of lake morphology, watershed land use,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Li S, Y Zhan, Q Zhang. 2012. Interaction of landscape setting and stream flow seasonality on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a subtropical river, China. Acta Oecologica
Liu W, Q Zhang, G Liu. 2012. Influences of watershed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on lake water qual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cesses
Zhang Q, Z Lou. 2011.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mitigation action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Li , J Li, Q Zhang. 2011.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rivers along the water conveyance system of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China)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nd receptor modeling.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Zhu M, S Tan, H Dang, Q Zhang. 2011. Rare earth elements tracing the soil erosion processes on slope surface under natural rainfal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Ye C, S Li, Y Zhang, Q Zhang. 2011. Assessing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water-level-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i S, Q Zhang. 2011. Response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to land use/land cover and their source apportionment using areceptor model in a subtropic river,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Cheng X, Y Luo, X Xu, B Sheer, Q Zhang. 2011.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in a North America tallgrass prairie after 9 years of experimental warming. Biogeosciences
Liu W, G Liu, Q Zhang. 2011.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soil denitrification in shoreline wetlands of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China. Clean - Soil, Air, Water
Liu W, Q Zhang, G Liu. 2011. Effects of watershed land use and lake morphometry on trophic state of Chinese lakes: Implications for eutrophication control. Clean - Soil, Air, Water
Cheng X, Y Luo, B Su, S Wan, D Hui, Q Zhang. 2011. Plant carbon substrate supply regulated soil nitrogen dynamics in a tallgrass prairie in the Great Plains, USA: results of a clipping and shading experiment.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Li S, Q Zhang. 2010. Major ion chemistry and weathering processes of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Cheng X, Y Luo, B Su, X Zhou, S Niu, R Sherry, E Weng, Q Zhang. 2010. Experimental warming and clipping altered litter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a tallgrass prairi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Li S, Q Zhang. 2010. Risk assessment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dissolved trac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Upper Han River,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Zhu M, S Tan, W Liu, Q Zhang. 2010. A review of REE tracer method used in soil erosion studi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Bu H, X Tan, S Li, Q Zhang. 201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Jinshui River, Chin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Bu H, X Tan, S Li, Q Zhang. 2010.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Jinshui River (China)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Liu W, G Liu, Q Zhang. 2010. Phosphorus retention capacity of wetland soils from a subtropical reservoir in response to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Liu W, Q Zhang, G Liu. 2010. Lake eutrophication associated with geographic location, lake morphology and climate in China. Hydrobiologia
Zhang K, H Dang, S Tan, Z Wang, Q Zhang. 2010. Vegetation community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f abandoned agricultural land and pine plantat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Dang H, Q Zhang. 2010. Growth performance and range shift of the fir (Abies fargesii) tree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Li S, Q Zhang. 2010. Spa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ssolved trac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Dang H, Y Zhang, K Zhang, M Jiang, Q Zhang. 2010. Age structure and regeneration of subalpine fir (Abies fargesii) forest across the altitudinal range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Cheng X, J Chen, Y Luo, R Henderson, S An, Q Zhang, J Chen, B Li. 2010. Seasonal variation in CH4 emission and its 13C-isotopic signature from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Scirpus mariqueter soils in an estuarine wetland. Plant and Soil
Zhang K, H Dang, S Tan, X Cheng, Q Zhang. 2010. 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following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me in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Tan S, M Zhu, Q Zhang. 2010.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bermudagrass (Cynodon dactylon) to submergence.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Zhang Q. 2009.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China, an overview of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Dang H, K Zhang, Y Zhang, M Jiang and Q Zhang. 2009. Treeline dynamics in relation to climatic variability in the Shennongjia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Li S, Q Zhang. 2009. Geochemistry of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2: Seasonal variations in major ion compositions and con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to the dissolved load.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i S, Z Xu, H Wang, J Wang, Q Zhang. 2009. Geochemistry of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3: Anthropogenic inputs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to the dissolved load. Chemical Geology
Dang H, M Jiang, Y Zhang, G Dang, Q Zhang. 2009. A dendroecological study of a subalpine fir (Abies fargesii) forest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Plant Ecology
He H, Q Zhang, J Zhou, J Fei, X Xie. 2009. Coupling climate change with hydrological dynamic in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Climatic Change
Li S, S Gu, X Tan, Q Zhang. 2009. Water quality in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the impacts of land use/land cover in riparian buffer zo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i S, W Liu, S Gu, X Cheng, Z Xu, Q Zhang. 2009.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nutrients in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Zhang Q, Z Shen, Z Xu, G Liu, S Wang. 2009. The Han River Watershed Management Initiative for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Middle Route) of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Liu W, Q Zhang, G Liu. 2009. Seed bank of a river-reservoir wetland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hydrochory and reservoir margin vegetation development. Aquatic Botany
Li S, X Cheng, Z Xu, Q Zhang. 2009.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Li S, S Gu, W Liu, H Han, Q Zhang. 2008. Water quality in relation to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in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Catena
Li S, Q Zhang. 2008. Geochemistry of the upper Han River basin, China,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ion composition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Applied Geochemistry
Cheng X, J Chen, Y Luo, R Henderson, S An, Q Zhang, J Chen, B Li. 2008.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n labile and recalcitrant C and N pools by means of soil fractionation and stable C and N isotopes. Geoderma
Li S, Z Xu, X Cheng, Q Zhang, 2008. Dissolved trac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Djiangkou Reservoir,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
Dang H, M Jiang, Q Zhang, Y Zhang. 2007. Growth responses of subalpine fir (Abies fargesii) to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Qinling Mountai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Cheng X, R Peng, J Chen, Y Luo, Q Zhang, S An, J Chen, B Li. 2007. CH4 and N2O emissions from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experimental mesocosms. Chemosphere
Zhang Q, M Jiang, F Chen. 2007. Canopy recruitment in beech (Fagus engleriana) forest of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Zhang Q, CO Justice, M Jiang, J Brunner, DS Wilkies. 2006. A GIS-based assessment on the vulnerability and future extent of the tropical forests of the Congo Bas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Zhang Q. 2005.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Zhang Q, D Devers, A Desch, CO Justice, J Townshend. 2005. Mapping tropical deforestation in Central Africa using Landsat TM imagerie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
Zhang Q, G Pavlic, W Chen. 2005. A semi-automatic procedure for image segmentation in remotely-sensed imagery. Computers & Geosciences
Chn W, Q Zhang, J Cihlar, J Bauhus, D Price. 2004. Estimating fine root 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boreal and cold temperate forests using aboveground measurements: A new approach. Plant and Soil
Zhang Q, G Palvic, W Chen, R Latifovic, R Fraser, J Cilhar. 2004. Deriving stand age distribution in boreal forest using SPOT VEGETATION and NOAA AVHRR imagerie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Zhang Q, CO Justice, PV Desanker. 2002. The impacts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on deforestation and the carbon stocks of the forests of central Afric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Cao M, Q Zhang, HH Shugart. 2001. Dynamic response of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to th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land use in Africa. Climate Research
Zhang Q, CO Justice. 2001. Carbon emissions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entral African ecosystems. Ambio
Wilkie DS, JF Carpenter, Q Zhang. 2001. The under-financing of protected areas in the Congo Basin: so many parks and so little willingness-to-pa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Justice CO, DS Wilkie, Q Zhang, B Jake, A Janetos, CR Donoghue. 2001. Central African forest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Climate Research
Zhang Q, KS Pregitzer, DD Reed. 2000. Historic changes in the forests of the Luce District of Eastern Upper Michigan.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Zhang Q, KS Pregitzer, DD Reed. 1999. Spatial pattern of catastrophic disturbances in the presettlement forests of the Eastern Upper Peninsula of Michigan.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中文期刊论文
王金杰,张克荣,吴川,张全发. 2014.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氮湿沉降. 环境科学
卜红梅,张全发,王伟波. 2014.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水电工程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吴川,张玉龙,张克荣,叶琛,张全发. 2013. 丹江口水库水质的遥感监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朱明勇,谭淑端,张全发. 2013. 基于GIS和USLE的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朱明勇,谭淑端,张全发.2013. 近60 年汉江流域侵蚀性降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曾伟斌,邓琦,张全发,程晓莉. 2013. 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 土壤
吴川,张玉龙,许秀贞,张全发. 2013. 基于Landsat TM/ETM 和HJ-1A/B影像的丹江口水库水域变化监测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谭淑端,朱明勇,张克荣,朱佳文,魏杲霞,张全发. 2013.水淹对双穗雀稗抗氧化酶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李铭,朱利川,张全发,程晓莉.20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许贞,张全发,翟红娟,党海山.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民长江
窦晓玲,李铭,王伟波,张全发,程晓莉. 2012. 福建红壤区不同侵蚀强度马尾松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特征. 植物科学学报
张玉龙,夏小玲,陈正洪,党海山,张全发. 2011. 基于开源GIS的长江流域晴日辐射反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何文鸣,宋友贵,张昌盛,张全发. 2011. 金水河流域矿物元素生物地球化学交换模式,生态环境学报
何文鸣,周杰,张昌盛,张全发. 2011.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土壤常量元素迁移模式. 生态学报
叶琛,程晓莉,张全发. 三峡库区消落区蓄水前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土壤通报
谭淑端,朱明勇,张克荣,张全发,姜利红. 2011. 深淹对狗牙根根际酶活性及费力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何文鸣,吴峰,张昌盛,张全发.2011. 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及危害评价. 生态学杂志
叶琛, 李思悦, 张全发. 2011. 三峡库区消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源解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谭香,夏小玲,程晓莉,张全发. 2011.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及多样性指数评价. 环境科学
张玉龙,党海山,夏小玲,何晓军,张全发. 2010. 秦岭太白山地表反照率动态反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王伟波, 张全发.2010. 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
陈晰,张玉龙,叶琛,王 勇,张全发. 2010.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规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朱明勇,谭淑端,顾胜,张全发. 2010. 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特征. 土壤通报
刘文治, 刘贵华, 张全发。 2010. 湿地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环境科学与管理
卜红梅,朱明勇,张全发. 2010. 汉江上游金水河中溶解性重金属元素空间变化及来源分析. 中国给水排水
卜红梅,党海山,张全发. 2010.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森林植被对水环境的影响. 生态学报
王岑,党海山,谭淑端,张全发. 2010. 三峡库区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 trens is )化感作用与入侵性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叶琛, 李思悦, 卜红梅, 张全发. 2010. 三峡水库消落区蓄水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土壤学报
卢志军,李连发, 黄汉东, 陶敏, 张全发, 江明喜. 2010. 三峡水库蓄水对消涨带植被的初步影响. 武汉植物学研究
卜红梅,顾胜,张全发. 200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监测及评价. 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二期.
郭呹,程晓莉,张全发,邱玉宝. 2009. 陕西佛坪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 人民长江
刘文治,卜红梅,刘贵华,张全发. 2009. 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结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响应的初步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刘文治,李思悦,张全发. 2009. 丹江口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及研究展望. 环境科学与管理.
张克荣,党海山,张全发. 2009. 秦岭金水河岸弃耕地草本植物种间关系. 武汉植物学研究.
朱明勇,党海山,谭淑端,张全发. 2009. 湖北丹江口水库区降雨侵蚀力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卜红梅,谭香,张全发. 2009. 陕西省金水河中溶解性重金属的分析及污染源识别.环境化学
卜红梅,王岑,张全发. 2009.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 水土保持学报
卜红梅,党海山,张全发. 2009. 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顾胜,李思悦,张全发. 2009. 汉江堵河流域地表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李思悦,刘文治,顾胜,韩鸿印,张全发. 200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汉江上游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党海山,张燕君,张克荣,江明喜,张全发. 2009. 秦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与动态. 生态学杂志
谭淑端,张守君,张克荣,党海山,黎明,张全发. 2009. 长期深淹对三峡库区三种草的恢复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武汉植物学研究
党海山,张燕君,张全发,江明喜,黄汉东. 2009. 湖北宣恩七姊妹山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 群落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卜红梅,刘文治,张全发. 2009. 多元统计方法在金水河水质时空变化分析中的应用,资源科学
谭淑端,朱明勇,党海山,王勇,张全发. 2009. 三峡库区狗牙根对深淹胁迫的生理响应. 生态学报
谭淑端,朱明勇,张克荣,党海山,张全发. 2009. 植物对水淹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生态学杂志
何亚婷,刘文治,党高弟,张全发. 2008.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碳、氮分布研究. 草业科学
杨春惠,刘晓宁,党海山,张全发. 200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主要植物区系特征和植被类型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
何亚婷,党高弟,张全发. 2008.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 武汉植物学研究
李思悦,程晓莉,顾胜,李佳,张全发. 200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
李思悦,谭香,徐志方,张全发. 2008. 湖北丹江口水库主要离子化学季节变化及离子来源分析. 环境科学
李佳,李思悦,谭香,张全发. 200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河流水质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李佳,张全发. 200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河流水质之因子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三期.
李思悦,张全发. 2008. 运用水质指数法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环境科学研究
杨春惠,谭德仁,熊冬连,张全发. 2008. 湖北省桤木优良地理种源/家系选择试验初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谭淑端,王勇,张全发. 2008.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李思悦,张全发. 2008.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植被恢复.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顾胜,程晓莉,沈泽昊,张全发. 2007. 汉江上游小流域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域初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张全发,苏荣辉,江明喜,李思悦. 2007.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生态安全:优先研究领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何志恒,张全发. 200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具入侵性植物传播的潜在影响评估. 武汉植物学研究
何亚婷,黎明,刘文治,张全发,党高弟. 2007. 秦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 武汉植物学研究
刘贵华,肖蒇,陈漱飞,张全发. 2007. 土壤种子库在长江中下游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自然科学进展
Zhang Q, W Chen. 2007. Fire cycle and its potential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of the Canada’s boreal forest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沈泽昊,张全发,岳超,赵俊,胡志伟,吕楠,唐园园. 200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
Zhang Q, KS Pregitzer, M Jiang, W Chen. 2006. Evaluation of deriving fire cycle of forested landscape based on time-since-fir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刘文治,张全发,李天煜,李伟,吴文颖,刘贵华. 2006. 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武汉植物学研究
沈泽昊,张全发,岳超,赵俊,胡志伟,吕楠,唐园园. 200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
刘文治,张全发,刘贵华,李天煜,李伟,吴文颖. 2005. 丹江口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李思悦,张全发. 2005. 对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中国北方用水问题的分析. 人民黄河
陈吉泉,HA Londo,RA Megown,张全发,WJ Boelema,AM Hoefferle,JJ LaCroix,AJ Londo,KA Markovic,ML Olson. 1999. 美国大陆五个山区集水区的河溪结构分析. 生态学报
张全发,阎耀川,金义兴. 1996. 湖北宜昌大老岭桦、栎、栗林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动态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阎耀川,金义兴. 1995. 植物群落与异质性 武汉植物学研究
江明喜,金义兴,张全发. 1995. 米心水青冈生长过程中的抑制和释放. 应用生态学报
江明喜,金义兴,张全发. 1995. 太阳坪米心水青冈林林窗更新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金义兴,阎耀川. 1995. 神农架太阳坪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阎耀川,金义兴,郑重. 1994. 植被生态信息的典范相关分析技术理论.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王映明,金义兴,郑重. 1993. 典范相关分析技术在植被生态信息中的应用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金义兴,张全发,江明喜. 1993. 亚热带区域神农架太阳坪森林生态系统初报:兼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金义兴,张全发,江明喜. 1993. 三峡库区古大树种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江明喜,金义兴,张全发. 1990. 湖北大洪山地区银杏的初步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郑重,金义兴. 1990.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 武汉植物学研究
张全发, 郑重, 金义兴. 1990. 湖北宜昌大老岭桦、栎、栗类林演替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