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男,汉族,北京人,1954年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语言艺术教研室主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影学院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九三学社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直属中央戏剧学院特聘专业学术评审专家。
人物简介
毕业于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师从著名表导演艺术家、教育家
张仁里、封锡均、吴青、严正、何炳珠等先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并考入表演师资进修班带职学习,师从著名电影表导演艺术家
马精武、
刘诗兵、
林洪桐等先生,并在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
王炎、
谢飞、
郑洞天、
李前宽、
肖桂云、
韩小磊、展相持、
许同均等人执导下从事表导演艺术创作。并得到
赵之成等艺术大师的细心指教。从事影视话剧表导演、艺术语言技巧教学及理论研究与创作近三十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学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专业并编导、摄影、美术等专业的本科、专科、进修、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与班级及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广西电影制片厂等教授《表演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心理学》《诗词歌赋朗诵》《表演艺术创作》《表演艺术理论研究》《表演艺术创作研究》《语言艺术理论研究》《表演艺术教学法研究》《影视话剧表演艺术基础》等课程。
主要贡献
出版著作
编写的理论书籍、论文、教材等有——
1、《影视演艺语言技巧教程》
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3、《有声语言——表演艺术的……》刊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8—1989年度表演教学专题讨论会文集。
4、《注重两大支柱,提高演员塑造人物的功力和魅力》刊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9—1990影视表演教学专题讨论会文集。
5、《关于“三位一体” 台词技巧课教学》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一九九二年第一期,后编入陈浥主编《想像与创造的驰骋——现代电影表演创作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6、《严格与规范》编入籍之伟主编《北京电影学院教育思想观念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
7、《片断教材选编》与陈浥合编,1987年由表演学院资料室刊印。
8、《传统相声选》1988年由表演学院资料室刊印。
9、《电影表演专业语言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由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2008年刊印。
10、《北京电影学院语言艺术课程技能、文字、基础理论作业安排与考核评判细则》由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语言艺术教研室2007年刊印。
编导作品
为不同班级和单位导演的话剧、影视剧、专题片作品有——《
雷雨》《
骆驼祥子》《
屈原》《
日出》《
龙须沟》《哦大森林》《
留守女士》《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
婚姻场景》《
霸王别姬》《
九九归一》《非法入境的婴儿》《
一仆二主》《
奥赛罗》《
许三观卖血记》《
保尔·柯察金》《
问剑》《渔老大》《二郎神》《米市春秋》《我们正年青》《大厦耸立威海卫》《
天堂的眼睛》《
玻璃爱情》《
杨德才征婚》《
我的七年》等;
1995年,作为舞台总导演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建院四十五周年在国安剧场举办的大型晚会演出;
2001年,作为总导演代表广电总局参加国务院中直机关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演出活动;
2001年,作为总导演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与河北省委联合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西柏坡大型文艺演出《丰碑颂》的创作及演出;
2003年,作为总导演参加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工会承办,京、津、沪、鄂、甘五省市教育工会联合庆祝教师节大型文艺演出《情系定西,情洒垅原》的创作演出,受到北京市教委、教工委、教育工会的表彰;
2004,作为舞台总导演参加中央电视台与清华大学联合庆祝第二十届教师节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清华情》的创作,并向全世界直播;
2005年,受邀参加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型演出活动,饰演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2007年,作为主持人参加北京电影学院教学评估《红色历程》大型晚会的创作与演出。
2010年,作为主持人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建院六十年校庆颁奖晚会。
出演角色
话剧主要表演创作有——
《
雷雨》饰周朴园、鲁贵、《
屈原》饰屈原、《
茶馆》饰大傻杨、《我是解放军》饰雷锋战友、《山村新人》饰二叔、《玫瑰》饰父亲、《枫树湾》饰成三叔、《哦 大森林》饰高一鸣、《
仲夏夜之梦》饰大公、《问剑》饰苗艺诚等。
影视剧主要表演创作有——
《贺龙擂石鼓》饰贺龙、《一代帅才》饰贺龙、《
抗美援朝》饰李克农、《
日出东方》饰何叔衡、《米市春秋》饰刘升、《
东周列国·春秋篇》饰田桓子、《赵树理和他的乡亲们》饰李有财、《陶铸出行》饰县委书记、老贫农、《
银鼠》饰老神仙、《
女人国的污染报告》饰有亮、《
天堂的眼睛》饰樊叔、《末代皇妃》饰吴校长、《
老妈学车》饰老爸、《
智者无敌》饰土肥原贤二、《
谢京生》饰谢京生、《
老爸的美好年代》饰孙师傅、《
烈焰》饰宋德海、《
云中信》饰刘和贵等。
配音作品
中外影视作品译制导演、配音作品有——《
电视杀手》《
桔梗花》《外星人》《大卫·科波菲尔》《魔岛奇遇》《嫁给歹徒》《
狮子岛》《
走出非洲》《意大利式婚礼》《
月色撩人》《非凡的公主茜瑞》《
绿水英雄》《
宝贝》《
三国演义》《开国大典》《
重庆谈判》《
梅兰芳》《
王若飞》《
地平线》《雪震》《警号139》《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雪狼》《
神探狄仁杰》等数千部集;
参加广播剧创作、专题片解说等数百部集;为《蓝天六必治》等电视广告片配音数十部。
诗歌创作
1995年,为北京电影学院校庆四十五周年创作配乐长诗《献给母校的歌》;
1997年,为北京市教委赴延庆教师节慰问创作并演出配乐长诗《歌颂老师》;
2002年,为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赴甘肃定西教师节慰问大型创作并演出主题配乐长诗《情系定西》,获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会书面表彰;
2005年,受邀为
中国音乐学院四十年校庆创作配乐长诗《献给母校的歌》;
2007年,受邀为北京市教委歌颂北京支教大军大型文艺活动创作并演出主题配乐长诗《丹心绘彩虹》,获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会表彰;
2008年,受邀为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等承办的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大型文艺活动《感谢你,老师》创作并演出主题配乐诗歌《师爱感动中国》,受到北京市教委、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工会表彰;
2008年,受邀参加地震重灾区陕西略阳县第一中学百人配乐诗朗诵《感谢天津》的创作及朗诵辅导活动。
教授学生
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戏剧与影视创作第一线,为中国的电影表导演事业培育出了众多的人才,教授过的不同届别班级学生中如
蔡明、
马崇乐、
马树超、
翟乃社、
侯克明、
宋业明、
艾丽雅、
萨仁高娃、
哈斯巴根、
朱琳、
孙佳禾、
鲍大志、
王志文、
张建栋、
胡亚捷、
常戎、
孙松、高宝宝、
王全安、
钱雁秋、
张嘉译、
张子健、
孔琳、
蒋雯丽、
扈耀之、刘江、
黄磊、
姜武、
贾妮、
王劲松、
冯恩鹤、许晴、袁立、刘孜、左小青、何琳、
徐静蕾、
蒋勤勤、
富大龙、
金巧巧、
陈创、
余男、
邢佳栋、姚晨、
杜淳、
杨志刚、
周一围、
车晓、
林家川、
韩雯雯、包贝尔、
窦骁、
李东学、
马晓灿、叮当等,均已成为广大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中青年影视演员或导演。
获奖记录
1988年,获北京电影学院“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
1989年,获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第二届“邸力电影表演教育奖励基金奖”;
1994年,获北京市高教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01年,获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丰碑颂》大型演出贡献奖”;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戏剧(双语)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注:身为此届参赛班级的主任教员和表演、台词课程的主讲教师,所教授、导演的老舍先生名剧《龙须沟》获“创作、表演一等奖”;小说作品改编片断《霸王别姬》《许三观卖血记》分获“表演一等奖”;影视作品改编片断《一江春水向东流》《九九归一》及外国剧目片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塞罗》分获“表演二等奖”)。
2004年,所编著《影视演艺语言技巧基础》获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优秀教材奖;
2007年,获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八部委共同主办“全国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赛”最佳评委奖;
2008年,获北京电影学院党建评估先进党员称号;
2007—2009年度,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党员;
2009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二届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2009年,获
北京市教育工会“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
2009年,所负责的语言艺术课程获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文化部戏剧文学学会“全国戏剧文化大奖赛表演金奖”。
2022年9月15日下午,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在北京广播大厦举办“喜迎二十大 诗歌颂党恩”北京市离退休干部主题诵读颁奖活动,表彰在主题诵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先进集体和个人。张华教授荣获“专业风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