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卜天,男,1979年9月生,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师从吴国盛教授。学者,翻译家,现任西湖大学终身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双聘教授、清华大学科学人文经典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史刊物《ISIS》编委。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史、科学与宗教。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学术经历
访学经历
学术论著
专著
译著
科学史著作
1.亚历山大·
柯瓦雷:《
牛顿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亚历山大·柯瓦雷:《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商务印书馆,2016年。
3.伯纳德·科恩:《
新物理学的诞生》,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16年。
4.爱德华·格兰特:《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20年。
5.爱德华·扬·戴克斯特豪斯:《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15年。
6.迈克尔·艾伦·吉莱斯皮:《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
7.弗洛里斯·科恩:《
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商务印书馆,2020年。
8.弗洛里斯·科恩:《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商务印书馆,2022年。
9.埃德温·阿瑟·伯特:《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商务印书馆,2019年。
10.玛格丽特·奥斯勒:《
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的自然、上帝与人类认识》,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商务印书馆,2019年。
11.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商务印书馆,2019年。
12.劳伦斯·普林西比:《科学革命》,译林出版社,2013年。
13.卡斯滕·哈里斯:《
无限与视角》,湖南科技出版社,2014年。商务印书馆,2020年。
14.皮埃尔·阿多:《伊西斯的面纱:自然的观念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5.雅各布·克莱因:《
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湖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
16.戴维·L·瓦格纳:《
中世纪的自由七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17.李约瑟:《
文明的滴定》,商务印书馆,2016年。
18.彼得·哈里森:《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商务印书馆,2016年。
19. 伯纳德·科恩:《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商务印书馆,2016年。
20.巴特菲尔德:《
现代科学的起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21.乌特·哈内赫拉夫:《
西方神秘学指津》,商务印书馆,2018年。
22.劳伦斯·普林西比:《
炼金术的秘密》,商务印书馆,2018年。
23.彼得·哈里森:《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2019年。
24.理查德·韦斯特福尔:《
近代科学的建构》,商务印书馆,2020年。
25.凯瑟琳·帕克、洛兰·达斯顿:《
剑桥科学史》(第三卷:现代早期科学),大象出版社,2020年。(合译)
26.彼得·哈里森:《
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商务印书馆,2021年。
27.杰弗里·劳埃德:《
希腊科学》,商务印书馆,2021年。
28.保罗·罗西:《
现代科学的诞生》,商务印书馆,2023年。
科学著作
1.英国上议院:《科学与社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合译)
2.马丁·戴维斯:《
逻辑的引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3.安德鲁·罗宾逊:《
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4.布赖恩·里德雷:《
科学是魔法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合译)
5.沃尔特·艾萨克森:《
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
6.开普勒:《
世界的和谐》,载霍金编《站在巨人的肩上》,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商务印书馆,2013年。
8.哥白尼:《
天球运行论》,载霍金编《站在巨人的肩上》,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商务印书馆,2014年。
9.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4年。
10.埃尔温·薛定谔:《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商务印书馆,2015年。
11.格雷厄姆·劳顿:《
万物起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1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18年。
13.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商务印书馆,2019年。
14.乔治·伽莫夫:《
从一到无穷大》,商务印书馆,2019年。
15.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果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商务印书馆,2020年。
16.爱因斯坦:《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思想与见解:爱因斯坦自选集》,果麦·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
17.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商务印书馆,2022年。
18.伊恩·斯图尔特:《
现代数学的概念》,商务印书馆,2023年。
19.昂利·庞加莱:《
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2023年。
哲学著作
1.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2.弗里德曼:《分道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海德格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商务印书馆,2021年。
3.彼得·辛格:《黑格尔》,译林出版社,2015年。
4.彼得·辛格:《休谟》,译林出版社,2016年。(合译)
5.荣格、卫礼贤:《
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商务印书馆,2016年。
6.托马斯·内格尔:《
心灵和宇宙:对唯物论的新达尔文主义自然观的诘问》,商务印书馆,2017年。
7.约翰·洛西:《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
8.阿尔道斯·赫胥黎:《
长青哲学》,商务印书馆,2018年。(合译)
9.伯特兰·罗素:《
西方的智慧》,商务印书馆,2019年。
10.伯特兰·罗素:《哲学问题》,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
11.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12.亚历克斯·罗森堡、李·麦金太尔:《科学哲学导论》(第四版),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13.瓦尔·杜谢克:《技术哲学导论》,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14.特伦斯・欧文:《古典思想》,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合译)
15.塔塔尔凯维奇:《
古代美学》,商务印书馆,2023年。
其他著作
1. 弗雷德里克·M·韦洛克:《
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论文
1.奥雷斯姆关于质的强度的
图示法初探,《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28卷第5期,72-76,28页。
2.中世纪
自然哲学关于运动本性的争论,《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27卷第1期,1-12页。
3.拉丁西方的
百科全书之最——伊西多尔的《词源》,《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29卷第3期,282-288页。
4.布雷德沃丁的动力学定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6卷第1期,5-12,23页。
5.评《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中译本,《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31卷第3期,346-354页。
6.从
古希腊到近代早期力学含义的演变,《
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7卷第3期,38-53页。
7.中世纪自然哲学关于质的强度变化问题的争论,2010年第32卷第4期《自然辩证法通讯》,35-41页。
8.中世纪自然哲学的
思维风格,《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8卷第3期,26-34页。
9.位置的
不动性——
亚里士多德位置学说的理论困难,《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2卷第3期,418-430页。
10.
科学革命和
李约瑟问题:科恩教授
访谈录,《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第4期,103-113页。
11.中世纪
科学史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33卷第3期,285-295页。
12.《
科学源流译丛》概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34卷第1期,102-106页。
13.科学革命起止时间背后的编史学观念,《
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第4期,29-38页。
14.希腊力学的性质和传统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2-142页。
15.现代
世界图景的思想起源——评《
无限与视角》,《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第2期,109-121页。
16.哥白尼颠覆了
人类中心主义吗?,《科学文化评论》,2016年第4期,29-37页。
17.‘科学’与‘宗教’概念的演变,《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3期,147-152页。
18.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及其对采矿反对者的回应,《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第38卷第3期,339-345页。
19.中世纪自然哲学与神学的互动刍议,《科学文化评论》,2017年第4期,29-48页。
20.为什么古人不喜欢创新,《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3期,114-122页。
21.Translating History of Science Books into Chinese:Why?Which Ones?How?Isis,2018,109(4),pp.782-788.
22.“科学革命——从天文学到物理学”,《中国文明与山水世界》,三联书店,2021年,210-225页。
译文
1.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哥白尼世界的起源》,载
刘小枫主编,《
赫尔墨斯的计谋》,《经典与解释》丛书第7辑,
华夏出版社,2005年。
2.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近代的正当性》,载刘小枫主编,《
马基雅维利的喜剧》,《经典与解释》丛书第10辑,华夏出版社,2005年。
3.华莱士: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载刘小枫主编,《
色诺芬的品味》,《经典与解释》丛书第13辑,华夏出版社,2006年。
4.安·迈尔与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研究,《
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4卷第3期,39-50页。
5.天文学和宇宙论,《
西方大观念》,2008年,
华夏出版社,69-81页。
6.力学,《西方大观念》,2008年,华夏出版社,903-924页。
7.量,《西方大观念》,2008年,华夏出版社,1255-1263页。
8.
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2008年,《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
汉娜·阿伦特:制作的本质,2008年,《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0.潘忠明:《
论语》的句子有意义吗?:
孔子、
维特根斯坦和意义问题,2008年第10期,《
社会科学战线》,59-63页。
11.马歇尔·D·维尔曼:语气、语力以及语法在
比较哲学中的作用,2008年第11期,《
社会科学》,130-135页。
12.默多克:中世纪晚期的哲学与科学事业,《
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7卷第2期,5-20页。
13.伯特:近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8卷第6期,68-75页。
14.H.弗洛里斯·科恩: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1期,111-119页。
15.哈金:《
科学革命的结构》50周年纪念,《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9卷第6期,54-73页。
16.雅各布·克莱因,
现象学与科学史,《科学文化评论》,2013年第4期,69-83页。
书评
1.古尔德是我真正的朋友,《
音乐爱好者》,1999年第4期。
2.哲学叙述的缺席,《
科学时报》,2002年12月6日。
3.终极与浪漫,《科学时报》,2003年8月21日。
4.西方数学:影响哲学与宗教,《科学时报》,2004年7月15日。
5.哲学:沟通科学与常识,《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
6.韦洛克来了,拉丁语离我们还远吗?《科学时报》,2009年9月16日。
7.经院学者最早定义运动学基本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8日。
8.“创造性”概念的历史,《
文汇报》,2012年8月6日。
出版图书
所获奖项
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译者。
《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2019年)获得第七届道风学术翻译奖“艾香德奖”(2020年)。
《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商务印书馆,2019年)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第5届“
科史哲青年著作奖”(2020年)、“张世英美学哲学学术奖”(2019年)。
项目课题
担任职务
Isis编委(Advisory Editor,20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