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鲸

明朝大臣

张梦鲸,字仲鳞,号华阳,明朝大臣。齐东县崇文乡郭家庄人(今高青县黑里寨镇大郭村)人。生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九年年,农历己巳年)十月初六日亥时,卒于明怀宗崇祯三年(公元一六三零年,农历庚午年)正月初六日卯时。历任工部观政,大理寺左评事,户部山西司主事、员外郎、郎中,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户部河南司郎中,河南省彰德府知府,河南省按察副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因功特简延绥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在“奉檄勤王”“提兵入卫”行军途中因操劳过度而病故。

基本介绍
张梦鲸去世后被追赠为兵部左侍郎,赐金顶御葬墓,墓园百亩,敕建家祠,百世追典。梦鲸公一生扶危济困,惩恶扬善,除霸安民,平定叛乱,抵御外患,为官节俭,为政有方,得玉玺而入京觐献,皇帝御门嘉劳。他自四十二岁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至六十二岁亡故,为官期间(其中包含两次“丁忧”,即为亡父亡母守孝各三年,共六年),“为官十三任,每任皆有治绩”,被崇祯皇帝褒誉为“天下卓异第一”, 是明朝中后期不可多得的治世能臣,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典范。他的思想和事迹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梦鲸年谱
(由明史、齐东县志、齐东张氏家谱、碑刻及相关史料推纂而出) 生平概述 张梦鲸,字仲鳞,号九纯,别号华阳。
明隆庆三年(农历己巳年)十月初六日亥时——公元一五六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生于山东省齐东县崇文乡张家庄。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
万历四年(农历丙子年)——公元一五七六年,八岁,入学。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
万历十四年(农历丙戌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十八岁,入邑庠(县学)。 (《延绥巡抚张梦鲸墓碑》)
万历十五年(农历丁亥年)——公元一五八七年,十九岁,成婚,娶邑名族赵福禄女,是为赵夫人。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十六年(农历戊子年)——公元一五八八年,二十岁,肄业于邹平长白山黉堂岭醴泉寺(历山书院)。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十八年(农历庚寅年)——公元一五九零年,廿二岁,试冠诸生授廪(食饩)。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十九、二十年(农历辛卯、壬辰年)——公元一五九一、一五九二年,廿三、廿四岁,适晦朔携弟梦蛟公读礼于里,于张鸿胪家作童子祭酒。同年,建义冢漏泽园。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张梦蛟《新漏泽园记》)
万历廿二年(农历甲午年)——公元一五九四年,廿六岁,成婚,继娶邑寿官杨东周女,是为杨夫人。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廿八—廿九年(农历庚子—辛丑年)——公元一六零零—一六零一年,三十二、三十三岁,于长白山黉堂岭发奋攻读。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三十一年(农历癸卯年)——公元一六零三年,三十五岁,以全省第二名登乡书(中举人)。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万历三十八年(农历庚戌年)——公元一六一零年,四十二岁,中进士,殿试三甲二百一十名,工部观政。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
万历三十九年(农历辛亥年)——公元一六一一年,四十三岁,遭赠公艰,归省三年。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万历四十一年(农历癸丑年)——公元一六一三年,四十五岁,补授大理寺左评事。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万历四十二年(农历甲寅年)——公元一六一四年,四十六岁,升任户部山西司主事。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万历四十三年(农历乙卯年)——公元一六一五年,四十七岁,母忧,归省三年。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万历四十五年(农历丁巳年腊月)——公元一六一七年,四十九岁,为《齐东县志》题跋。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见相关文集)
万历四十六年(农历戊午年)——公元一六一八年,五十岁,补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榷浒墅关,已而擢本司郎中,时谓“万历三杰”。 (《延绥巡抚张梦鲸墓碑》)
泰昌元年(农历庚申年)——公元一六二零年,五十二岁,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
天启元年(农历辛酉年)——公元一六二一年,五十三岁,任户部河南司郎中诰授奉正大夫。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
天启元年(农历辛酉年)——公元一六二一年,五十三岁,升任河南彰德府知府。 (《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
天启三年(农历癸亥年)闰十月丁酉(十一日)——公元一六二三年十二月二日,五十五岁,升授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河南、河北监军道,驻扎磁洲。 (《熹宗实录卷之四十》)
天启四年(农历甲子年)二月壬寅(十八日)——公元一六二四年四月五日,五十六岁,巡按直隶御史刘芳疏,为荐举方面官员梦鲸公等。 (《崇祯实录》)
天启四年(农历甲子年)六月辛丑(十九日)——公元一六二四年八月二日,五十六岁,河南巡抚冯嘉会疏,为荐举方面官员梦鲸公等。 (《崇祯实录》)
天启四年(农历甲子年)十一月癸亥(十三日)——公元一六二四年十二月月廿二日,五十六岁,以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入觐捧献传国玺,帝御门嘉劳,至载赐以金帛。 (董其昌《容台别集》、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天启四年(农历甲子年)——公元一六二四年,五十六岁,功升河南省参政,驻扎汝洲。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天启五年(农历乙丑年)十月丁亥(十二日)——公元一六二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五十七岁,湖广道御史贾继春为张梦鲸节省二万金以助辽饷,李宗延曩在司农有疏复请奉旨纪录优擢而部推。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下 (明)李长春 纂修)
天启六年(农历丙寅年)——公元一六二六年,五十八岁,升河南省按察使。 (《延绥巡抚张梦鲸墓碑》、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天启六年(农历丙寅年)——公元一六二六年,皇帝诏命为河南省按察使张梦鲸敕建牌坊“秉宪承恩坊”一座,次年(天启七年)在家乡齐东县城落成。(《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齐东张氏族谱》)
天启七年(农历丁卯年)——公元一六二七年,五十九岁,升河南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范允临《大中丞张公志》)
崇祯元年(农历戊辰年)正月癸未(二十二日)——公元一六二八年,六十岁,河南布政使梦鲸公等天下卓异官二十四人赐宴礼部,仍令不次擢用。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五》)
崇祯元年(农历戊辰年)正月壬辰(三十日)——公元一六二八年三月五日,六十岁,升河南省右布政使梦鲸公为本省左布政使,诰授通奉大夫。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五》《崇祯实录》)
崇祯元年(农历戊辰年)——公元一六二八年,六十岁,游大梁,至夷门,感召公治陕之仁,躬自振励,允事持大体,行之于节俭。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崇祯二年(农历己巳年)闰四月戊午(初三日)——公元一六二九年五月廿五日,六十一岁,特简用公,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延绥。六月,冒暑兼程入境。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二十一》、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崇祯二年(农历己巳年)七月庚子(十六日)——公元一六二九年九月三日,六十一岁,三战三捷,御蒙族于镇城、神木、定边。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崇祯二年(农历己巳年)八月庚申(初七日)——公元一六二九年九月廿三日,六十一岁,以延绥巡抚上奏疏以闻。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二十五》见相关文集)
崇祯三年(农历庚午年)正月丙戌(初六日)卯时——公元一六三零年二月十七日晨,提兵入卫至陕西神木县卒于任,享年六十二岁。 (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崇祯三年(农历庚午年)正月丁亥(初七日)——公元一六三零年二月十八日,俱报延绥巡抚梦鲸公、总兵官吴自勉率兵五千(与五大镇巡抚、总兵)次第起行入援。帝命梦鲸在镇料理,不必亲来。梦鲸未闻命异,自勉偕行。自勉沿途卖马,侵行粮,且逗留贿放。梦鲸禁之不从,一夕忿死。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三十》)
崇祯三年(农历庚午年)七月己丑(十二日)——公元一六三零年八月十九日,予故延绥巡抚梦鲸公祭一坛络全葬,价妻赵氏并祭附葬。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三十六》)
崇祯三年(农历庚午年)十月戊申(初三日)——公元一六三零年十一月初六日,赠梦鲸公为兵部左侍郎,荫一子(长孙成德)入监(国子监)读书。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三十九》)
崇祯四年(农历辛未年)闰十一月二十一日庚申——公元一六三二年元月十二日,原任延绥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赠兵部左侍郎梦鲸公御葬于乡,皇帝遣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济南道熊江谕祭。 (《御制祭文》)
崇祯五年(农历壬申年)正月戊申(初十日)——公元一六三二年二月廿九日,叙延镇三次捷功梦鲸公荫一子(次孙成性)锦衣卫副千户。 (清 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五十五》)
崇祯七年(农历甲戌年),诏命为原任延绥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御赠兵部左侍郎张梦鲸而建的牌坊——三世锡命坊在家乡齐东县城落成。(《齐东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版、《齐东张氏族谱》)
公天性忠孝,十四任卓异第一,功业俱载国史,学谕高于嵋传。功卒后赠锡诰命,赠兵部左侍郎,金顶御葬墓,祭葬官庙,重修杞乡祠堂、家庙。齐东县旧城两座御修牌坊,闻名遐迩。
事迹介绍
勤奋求学
家谱记载,张梦鲸“七岁时即自读古人书,读一二遍阜辄诵。十有八岁补邑庠弟子,负始遣就周先生所受。年二十二岁即补食气,试冠诸生受廪,试义藻发,大为学使者赏鉴。”(语出张延登所书《华阳公墓志铭》,本段以下及第二段引文出处同。)七岁就能读古人著的书,而且读一两遍就能背诵。十八岁时就成为县学秀才,开始在周先生的教诲下学习。二十二岁就在岁试中一举夺冠而成为廪膳生,而且意气风发,文采斐然,大为提学官所鉴赏。“适晦朔,公乃携孝廉…………邑人张鸿胪家为童子祭酒,行经所得,篚觌束脯以上稍稍…………而以其余佐孝廉君篝灯午夜之费,自奉泊如也。”每逢初一十五,张梦鲸就携带弟弟张梦蛟到鸿胪寺官员张某家做童子祭酒,帮助做礼仪之事,挣来的费用作为张梦蛟读书学习之用。“丁酉孝廉先中隽,庚子又落,公乃发愤,负笈徒步去家百里之吾邑长白山下醴泉寺中,夏荫一壁,夜映一灯,吃吃伊吾不休,几二载不归,曰‘此吾沉船破釜处也’。癸卯科试复遗,已而以大收通省第二名入围中式。庚戌成进士,给事大司空尚书省中。”丁酉年(公元一五九七年)乡试中张梦蛟先中了举人,庚子年(公元一六零零年)乡试又没考中(举人),于是就发愤,背负着荆条,步行到了离家百里外长白山(今邹平长白山)下的醴泉寺中,夏天就着石壁成阴凉,夜里靠一盏灯的光亮,刻苦攻读不休,几乎两年没有回家,声称“这就是我破釜沉舟之处”。结果在癸卯年(公元一六零三年)乡试中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高中举人。而后在庚戌年(公元一六一零年)的会试中了进士,在工部见习政务。
奉终尽孝
“无何,赠翁感堂下之疾,公闻而请省适不禄。公昼夜擗踊不绝声,茹蔬隐割,尘器不关,三年如一日焉。”张梦鲸中进士并在京城任职后,父亲张调元不幸染病去世,张梦鲸归省守孝,昼夜诵经超度不绝于声,素以素食,尘器不关,三年如一日。“甲寅转户部山西司主事,即求饷蓟差,顺道旋里省母,而太夫人正病,思公。见公归,喜甚也。已而转剧,竟不能起。公得亲视含殓,偎慰太夫人倚门之望,使得瞑目于地下者,真纯孝啮指之应也。”三年后,任户部山西司主事时,到蓟县筹集军饷,顺道到家乡探视母亲,而太夫人正在病中,非常思念张梦鲸。见儿子归来,喜出望外。而后病情加剧,竟不能起。张梦鲸得以亲自收殓安葬母亲,以告慰母亲倚门盼望的心愿,而使其瞑目于地下,堪称至纯至孝。
创建漏泽园
漏泽园,方圆三亩有余,原齐东县城东门外一里许,张梦鲸为官之前尚在求学时所建的义冢(“时仲兄偕余读礼于里”。张梦蛟所著《新漏泽园记》,本段以下引文出处同)。“盖卯辰岁”(万历十九—二十年,农历辛卯—壬辰年,即公元一五九一至一五九二年,时梦鲸公廿三—廿四岁) ,“齐大饥,民鬻产典衣不足糊口,而罗雀灌鼠括草木为食,至剖生人啖之,僵尸积于市,髑髅(dulou)遍于原,悲风呜咽,衰草泣燐,此古今未有之变也。”齐东县遭遇了特大饥荒,饿莩遍野。张梦鲸“目击而泣曰:‘此谁非胞与?久暴霜露也。’”“于是施棺施席,凡掩莩尸一躯者,给若干钱,群力毕集,残骼无不归土,廓外几无隙地。而死者尚累累未已,乃出资易周茂才地三亩余,纵横可七百六十步许,用以广葬瘗(yi埋尸)。”
巧赈饥荒
张梦鲸在户部任职榷浒墅关时,“值荐饥,米贾匿,搜不至,人情汹汹”。即正赶上赈济饥荒,米商囤积居奇,纷纷藏匿,导致米价飞涨,人心惶惶。张梦鲸到任后,贴出告示,宣布“剂其货物美恶上下,数量多少,以足一年之数悉取,蠲其米税”,对米商所交易的货物根据质量优劣、数量多少,在一年之内均由官府收购而且免除其米税。这样一来,“米贾大至”,“顿使米流于地上”,“价平而民安”,米商竞相出售,从而平抑了粮价,稳定了人心。
勇斗豪绅
在邺州,主要表现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方面。当时,张梦鲸任河南彰德府知府。“赵藩宗人名槐亭者,结纳亡命,按道计不知所出。”当地有一叫朱槐亭的豪强地主,是藩郡赵王的宗族,豢养家丁,网络一批亡命之徒,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甚至与官府作对,深受当地人民痛恨,按察部门的官员无计可施。“公即携壮士一人,突至宗人府,陈说利害。”梦鲸公带领一名精干随从,亲到宗人的府上,晓之以法,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宗人感悟,伏地请死”。宗人这才幡然悔悟,跪伏在地上请求处置。“公教以诣府自首,须指不法数事,诿舍中儿当笞之。而释宗人。”梦鲸公让他到官府自首,如实交待不法事实,如果推卸责任找人替罪将受到刑法处置。宗人自此改过自新。“河北始平于里”, 从此,地方太平,民风斐然。为此,“邺士民感立生祠于西门豹祠侧,称两神君云,”,人民感念他的功德,为他在西门豹的祠堂旁边立了生祠(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建的祠堂),把他与西门豹并称为“两神君”,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戴。
智平反叛
张梦鲸升河南省按察副使后,治理磁州。当时“狪贼啸聚”,少数民族啸聚山林,扰乱治安。张梦鲸“授方略于守备范应元,大破之,武安山中获其渠魁”,给地方武官出谋划策,大败草寇,在武安山中抓获了他们的首领。而“功升参政”“移镇汝州。“又值旱,民食树皮殆尽。矿头李从善号召饥民万余”,“驻观音山下,为十二营,拒官兵。官府无计可施。张梦鲸“率兵千余,密给免死票与侦者,散其众;又遣人说矿角王从书,佯与贼连,尽得贼情。”他采取分化政策,一方面派密探混入叛军中,秘密地给叛军部卒分发“免死票”,瓦解敌方的军心斗志;另一方面,秘密联络叛军头目王从书,劝其投诚,掌握了叛军的内情。“贼遂溃败”,里应外合,一鼓作气,仅率领一千多人,就成功地瓦解平定了矿工流寇的反叛。“观音山下立碑记功”,官民为其在观音山下立碑,以纪念他的功绩。
“升按察使,移镇雎陈”,张梦鲸因此被提升为河南省按察使,镇雎陈地区。“近河土沃,多豪复好讼。”该地处于黄河沿岸,土地肥沃,人民富足,但是豪强很多而且喜好诉讼,擅自评论时事,弄得人心不稳。“公镇之以简,有投匦言世者,反坐之。”张梦鲸用简明的办法来处理,规定凡是有擅自制造舆论诽谤时局者,要按“反坐”的罪名来处罚。“行之期年,陈民大悦,立生祠于太昊之墟。”这种办法施行了一年之后,陈地的社会稳定,人民喜悦异常,为纪念他的功绩,在太昊(古代传说三皇五帝中三皇之一伏羲)庙的旧址上给他建了生祠,年年祈拜。
觐献玉玺
天启4年(公元一六二四年,农历甲子年),张梦鲸任河南省按察副使时,在漳河岸边发现了传国玉玺。“玉玺见于彰水之滨”(语出范允临著《大中丞张公志》),张梦鲸发现后,“公自入”,“捧献玉玺”,亲自携带玉玺进京,献给了朝廷,“进之日为十一月十三日”,“帝见御门嘉劳”,“皇上御殿传视廷臣,受朝贺群臣称万岁,三舞蹈而出,有诏赏赉”,“锡金帛有差”,皇帝亲自到午门外接见张梦鲸并嘉奖慰劳,并给予了一定的赏赐。(摘自《容台文集》下(明)董其昌著 )
节俭军饷
“升本省右布政使转左,公益振励,允事行之于节俭,边饷早完,所省诸浮费尤多。”晋升为河南省右布政使,随之升转为左布政使,他更加振奋,在施行政务中厉行节俭,早早完成了朝廷分配的“边饷”(当时战乱频繁,朝廷向各地催征军饷,称为“边饷”)任务,而且节省了相当多的繁浮杂费,“张梦鲸节省二万金以助辽饷”,用节省下来的钱支援辽边战事,“有疏复请奉旨纪录优擢”(《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中(明)李长春 纂修)“两台奏上治状,上褒美为天下卓异第一。”两御史台向皇上上奏张梦鲸的政绩,崇祯皇帝赞誉张梦鲸为天下第一卓越优异之臣。(引文出自范允临著《大中丞张公志》)
御敌三捷
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农历己巳年),崇祯皇帝“特简”河南左布政使张梦鲸为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延绥。张梦鲸六月,“冒暑抵任”兼程入境。 (清汪楫《崇祯长编卷之二十一》),运筹帷幄,“简练士卒,严防堡卫”。插酋以七月十六日大举入犯挟赏,诸将伏不敢发。公曰:“狡虏意我新至,尝我耳。此正我春秋耀军士日也。”于是,躬擐甲胄,大破之于镇城、神木、定边,“三战三捷”,斩首虏三百余级,卤牛羊器甲无算。虏大创,逸去。事闻,上嘉悦。三克蒙古察哈尔部于延绥镇城、定边、神木等地,(引文出自《齐东县志》)、(张延登《华阳公墓志铭》)。
亡故征程
继而十一月,清太宗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避开镇守宁远、锦州的袁崇焕,绕道蒙古,逼近京城,京师戒严。崇祯皇帝下令各地统兵勤王。延绥巡抚张梦鲸等五镇巡抚率一万七千余人由延绥总兵吴自勉等五大镇总兵率领“奉檄勤王”,保卫北京。“帝命梦鲸在镇料理不必亲来,梦鲸未闻命异,自勉偕行”(摘自《藏钞本崇祯长编》(廿三~三三)六十六卷(清)汪楫 编辑崇祯长编卷之三十),崇祯皇帝考虑到延绥镇的重要性,需要梦鲸在镇料理事务,不必亲自带兵入卫(参见《延绥巡抚张梦鲸奏疏》),而梦鲸公未接到这一指令,吴自勉偕同其“奉檄勤王”。他昼夜兼程,“旦夕督莅”,终因操劳过度而于公元一六三零年(农历庚午年)正月初六日亡故于陕西神木县行军途中。张梦鲸去世后,崇祯皇帝沉痛哀悼,追赠其为兵部左侍郎之职,赐御葬,锡雁祭。
亲眷介绍
张 朝
张公 朝:字云鹤,增生,张梦鲸之祖父,以孙贵。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八年(戊辰年),恭遇覃恩,赠通奉大夫、河南左布政使,赐诰命。
太夫人董氏
太夫人董氏:张梦鲸之祖母,以孙贵。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八年(戊辰年),恭遇覃恩,赠二品太夫人诰命。
云鹤公事迹
公 朝,玉之子,增广生,字汝励,号云鹤。公为人性刚,力大千斤,能捉妖邪鬼怪。赠通议大夫,累赠通奉大夫,累赠资政大夫。配董氏,赠太夫人,锡诰命。生子二,长调羹,次调元。
碑文
公讳 朝,字汝励,号云鹤。始祖克己,原直隶枣强籍,自洪武初年迁齐东,高祖友辛,曾祖讳子顺,祖讳文,父讳玉,至公始业儒,十四岁补邑庠,二十岁补增广,为人忠信慷慨,壮貌甚丽。素有神力,能举百钧,然谦慎如故,优柔从若。以仲孙梦鲸仕恭遇覃恩,封赠兵部左侍郎。公生于弘治八年(公元一四九五年)八月十五日,卒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三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夫人生于弘治五年(公元一四九二年)三月十一日,卒于隆庆六年(公元一五七二年)八月二十一日,享年八十八岁。
张调元
张调元:字少虚,隐居贞节侠, 廪生,张梦鲸之父,以子贵,屡遇覃恩,泰昌元年--公元一六二零年(庚申年)赠奉直大夫、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天启元年--公元一六二一年(辛酉年)赠奉政大夫、户部河南司郎中;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八年(戊辰年)赠通奉大夫、河南省左布政使,皆锡诰命。读书万卷,手校书千卷授其子梦鲸公。以隐德著称,高风著于乡里,有捐金还故主,闭门却孀妹二事,其叙隐德种种,未易殚述,真古隐君子, 里谥贞戴先生,又称隐君。
详载桓台《大司马王霁宇志》、《周南杨玉润传》。
少虚公事迹
调元,廪膳生,字少虚,号赞化。以子贵,泰昌元年赠奉直大夫、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天启元年赠奉直大夫、户部河南司郎中,崇祯元年赠通奉大夫、河南布政使,皆锡诰命,累赠通议大夫。配李氏,诰赠夫人。生子三,长梦鸾,仲梦鲸,季梦蛟。隐居贞节侠,读书万卷,有捐金偿故主、闭门却孀妹二事,其余隐德种种,未易殚述,真古隐君子。里谥号贞戴先生,又称隐君。
详载《桓台大司马王霁宇志》、《周南杨玉润传》。
碑文
公讳调元,字赞化,号少虚,乃云鹤公仲子也。生而颖慧过人,十五岁入郡庠,二十九岁补增,三十四岁补廪,少有志节,不乐仕,隐而任侠,侠而好儒,读书万卷,有捐金还故主、闭户却孀妹二事,其余隐德种种,未易殚述,详载邑侯周南杨公讳玉润所著《隐君世德传》、并邑志中,里人号贞戴先生。以仲子梦鲸仕恭遇覃恩,累赠兵部左侍郎。公生于嘉靖癸巳(公元一五三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卒于万历辛亥(公元一六一一年)二月十五日,享年七十九岁。夫人生于嘉靖十二年(公元一五三三年)正月十一日,卒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一六一五年),享年八十三岁。
张贞戴志
明 大司马 桓台王象乾
自古家之兴替,视所贻燕,身有违行,神将阚之。以予观张公夫妇,无论孝敬大节,炳炳若是,即如活溺蝇、救病鸟,蠕动之虫亦爱之,而不忍杀也。视古渡蚁者何以异!安人则而象之,甚至邻媪盗钵,反手相击,亦秘之而不以语人。其慈仁足述矣。双寿期颐,子孙蔚起,若持左券而取偿于天也。语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公与安人足以风矣!
张隐君
明 状元 高阳 韩敬
清河郡望,今寓内称独盛,然族分支散,未有名德隐行卓绝前后。以余所观史册,如刘宋萧梁间,前有敷演镜畅,后有充融卷稷,未当不废书。艳欢以为,千古稀观,不谓当吾世而得仲鳞氏。仲鳞品珍韵上,绝似六代第一流人。事出所为,世德传视,余则渚父群从,后先荫暎,乃知琳宫瑶圃中岂有凡卉木哉?居恒屈指,名阀其棨戟,参天鼎钟照地者不少,然或以茅胙开金貂耳。即以经术自奋,名到华贯,未必皆誉冠人伦声声播金石也。仲鳞氏韡萼联秀,接平与之,二龙同荆欢株,贯河东三凤已间世一观矣。至伯之农而慕义,仲之孝悌而侠烈,季之谢陌上之桑,偿井之上之李种种,奇俶伟卓,令人肃然整襟不散,以令人视;而仲鳞则欿然曰:“此家隐君意也,却奔女而偿无主之金,殆以身教矣!”余益慨欢,何今人之不如古。当张澄之起于晋也,曾卜墓于穷,景纯舍三司而就卿栈,以故景世贵显,与六朝相终始弟,此犹求福于与冥冥者。隐君修德于明而食报于幽,岂澄听可望见欤?异日纪右史者,不贵清河而贵齐东,必自隐君始。
古人有诗赞隐君公:
题张隐君
不以文章宠 依稀太古心 岂能飡秀色 终自薄黄金
拙手传为世 清风直到金 贤书题二美 造物意何深
题张隐君
分得清源湛碧流 故多温润洁皇州 酬恩不为存亡易 遗教惟从孝悌求
一梦鲸蛟先人兆 千秋兰桂后应稠 个中俱是留贞德 无用烦心落计筹
题张隐君
明 王世荫
家承博望总清芬 髙谊相传海内闻 自郤新霜坚白壁 遂令之子上青云
梦中先订金闺籍 传上高标玉笈文 胜主即今求旧德 鸾书五色更缤纷
题张隐君
明 马之祺
邹鲁家声世泽长 大风争羡表洋洋 但将玉笈探名誉 未许金籝点敝装
经学已恹韦氏业 主恩新署郑公乡
郑公乡:《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
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
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后以“郑公乡”
赞誉别人的乡里。这里代指张调元德行高尚,受到皇帝的尊崇。
延龄何待灵椿颂 三锡须知宠未央
太夫人李氏
张梦鲸公之母,以子贵。历遇覃恩,累赠由宜人、安人、淑人、恭人以至二品太夫人,皆锡诰命。
夫人赵氏
邑名族赵福禄之女,生于隆庆辛未(一五七一年)二月十一日,卒于万历甲午(一五九四年)正月二十九日,终年廿四岁。十七岁嫁为张梦鲸之配,以夫历任屡遇覃恩,累锡由宜人、安人、淑人、恭人以至二品夫人,锡诰命,生子经略,殇。
夫人杨氏
邑寿官杨东周之女,生于万历己卯(一五七九年)三月二十日,卒于崇祯辛未(一六三一年)正月十七日,终年五十三岁。梦鲸公之继配,以夫历任屡遇覃恩,累封由宜人、安人、淑人、恭人以至二品夫人,锡诰命,生子经术,殇。后因夫以延绥巡抚功卒,谕锡葬祭;其子经纶请于朝,与前赵氏夫人得以并祭、祔葬。
三节烈
三节烈:汪氏、周氏、武氏为梦鲸公侧室,武氏生子经緼,殇。公尤劳王功卒于边,三氏坐卧一楼十年不下,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壬午年)清兵攻城陷,三氏积薪自焚,从容就义,咏诗数首有传。
古人有诗赞三节烈:
题三烈绝句
邑举人 任鼎玉
秋高气烈盛余哀 一炬楼头化作煨 白骨如银经百炼 丹心一点不成灰
又题三烈
邑人 王朝重
烈骨凌霜铁作肝 柏舟莫向等闲看 祝融赤焰空千丈 依旧冰心万古寒
三节烈志
汪氏、周氏、武氏,巡抚张梦鲸之次配也。公忧劳王事,卒于边,三氏坐卧一楼十年不下,崇祯间(十五年)兵临城破,积火自焚。有妇如此,真慷慨而从容者矣!张公严肃之范亦可敬可畏,因入志中,以为异日旌表之籍,诰赠名门三烈、孺夫人,崇祀节孝祠。
张梦鸾
字孟鳞,又字羽祥,号盈菴,隐君张调元长子,张梦鲸之兄;任兵部主事,敕赠文林郎;配郝氏、王氏、张氏,敕赠孺夫人,生子经纶、经纬,长子经纶出嗣于弟梦鲸下继嗣。张梦蛟:字甲祥,又字季鳞,号振海,又号振池,县主南白翁定号青阳,隐君季子,张梦鲸之弟,生于明万历三年(公元一五七五年乙亥年),十五岁入学,二十三岁(一五九七年)先仲兄举乡荐科中五十四名举人,此前本县四十年无人至此优绩;之后会试十一次皆名列前茅,至清顺治三年(公元一六四六年丙戌年),七十二岁始登丙戌科李爽棠榜中第三百三十二名进士,殿试二百零二名。刑部观政,任东昌府孺学教授;随府县官尽夜巡城,积瘁成疾卒于官。祀乡贤祀孝祠有传。配常氏、王氏、高氏,生四子:经世、经正、经邦、经野。(摘录邑举人郭国琦传)
泰岩公事迹
张经纶,字泰岩,号印华。二十二岁入学,二十五岁补廪。遇崇祯恩例荐选乡进士,任陕西平凉府灵台县知县,敕赠文林郎。时遇贼陷邻,奉王师讨之,越月余而始克。公昼夜略理城守,兼之办理军需,劳瘁过当成疾,卒于官。祀乡贤有传。配赵氏,赠孺人,生子一成德;继配汤氏,孺人,生子二成性、成美;武氏于崇祯十五年清兵陷城时投井自尽,此死于水、三庶姑死于火,从容就义,节烈千秋,共赠为四烈,崇祀节烈祀有传。
张经世
张经世:张梦蛟之子,字印青,少食饩,博学积行,文章之富不下万篇。困棘围十余次而功苦不懈。顺治间岁贡,任莱阳训导、汶上教谕,卒於官。作诸生时,有闭户却金事。见《汶庠》。祭幛居丧,有《读礼寐书》现存。(摘录邑举人任鼎玉传)
张成德
张成德:张梦鲸之孙,字星渚,顺治己丑(公元一六四九年)任鸿胪寺鸣赞,辛卯(公元一六五一年)使广西颁世祖皇帝亲政诏。
张成性
张成性:字毓初,张梦鲸之孙, 张成德之弟,锦衣卫正千户。
张成美
张成美:张梦鲸孙,张成性之弟。
张成宪
张成宪:字监先,举人;张梦蛟之孙,康熙辛酉科亚魁(公元一六八一年),有文《祝余侯华诞序》《瑞禾颂》《传色绅修志引》传世。
祝余侯华诞序
邑 举人 张成宪
公志则圣贤,而才则豪杰也。近人今多良牧矣,或称能敏,或颂廉平,要未有豪杰而圣贤如我公者。夫圣与贤,非异人大约所主者,诚所行者敬,其功神以速,其效久以大。
揸公所为,学孔孟而综周召,何多逊耶。若夫豪杰则不同:有哲人焉,其居官也,察;有介人焉,其居官也,毅;有仁人焉,其居官也,和;有奇特磊落之人焉,其居官也,变化错综不离乎法。读《石松堂集》,天枢地轴,皆经纬也;子孝臣忠,皆条贯也;日星河岳,皆光华也;礼乐文章,皆制作也。出豪杰之类,拔豪杰之萃,非气雄养涘何克及此。向,齐多荒歉,岁比不登,公莅任之日,雨雪满野,累书大有焉。邑少旱,公步祷之,无不应。故堂聊云:十二时莫欺自己。又云:不负皇天,不负后土,岂非诚足格神者耶?公度端严,不轻色笑,乃勤以恤寮属,谦以延荐绅,临民若父子,接读书之士若师生,蔼然、抑然,时而秋肃不废春温也。盖敬以行之又如此。不两月,而文教兴;不三月,而丁地晰;不四五月,而强梁屏;不数十月,而风化成。神速久大,班班可考。起孔孟于今日,建周召于东都,无以过之。而且以圣贤兼豪杰之为,则片言折狱,神奸立获,察何如也。粗粝自甘,事无不举,毅何如也。学宫久颓,墙垣低破,成通衢焉,公曰:此根本地也,分俸鸠工,不烦生徒,不需捐助,而垣崇柏茂,庙貌巍然矣!其解逃人也,连良善者置勿问,株邻甲者置勿问,旋获旋解,捐囊以资路费焉,计两年中获解数十起矣,所捐亦不下数百金,此中全活多少性命,完聚多少室家,载道口碑,传此为第一善政云。帷易以布省民财也,蔬薪溢价,徕远商也,凡此皆公之和也。更有出人意表,为从来良吏所未及为者,棒可代刃,家自为守,盖且勇且跃,而不知公之仿于井田也;草可为笔,人尽知书,盖辨名辨数而不知公之通乎学校也。向多逋赋,今刑笞不用,国课办焉;向多刁悍,今声色不动,民讼息焉。凡此则变化错综,不离乎法也。盖有异人,乃有异政,区区龚黄,足云平哉!今天子圣神,抚司公慎,荐书交上,温诏频颁,出将入相,非公其谁?任之至膺,三多九如,非予之所以祝公,而亦非公之所乐取于予也已。
瑞禾颂
邑 亚元 张成宪
相彼嘉禾,政教之灵,和气所钟,祯瑞乃形,穗累累以如珠,实三岐而一茎。闻之神农作耒,后稷教耕,谷熟人育,济彼苍生。明良有道,乃秀二岐,三岁丛出,亘古无之。嘉谷呈奇,在齐之郊,捧献我侯,欢呼满道,侯来作牧。风雨乃实,诚足格神。庶稼蕃滋,于兹三年,政教有成。捍患集样,由此有征。禾色苍苍,禾质油油,千粒垂累,三枝并秀。根凝于土,浑如太极,三才分列,发生未已。茎节嶙峋,洁若苍竹,吐秀芬芳,其利斯溥。农老于耕,夫习于亩,藉问根由,莫知其故。噫嘻异哉,锄莠有方,去非其种,良谷凭生,斯奋斯勇,培滋灌溉,若保赤子,植而抚之,乃获多社。农食九人,丰寡有数,所收三倍,惟侯之助。二麦成熟,三秋有象,灵稼栖亩,千仓万箱。惟侯之来,雨雪满盈;惟侯之去,瑞兆呈形。岂止斯禾,宜歌宜颂。
《邑多亢旱,余侯屡祷屡应,二三子分韵歌功志,十首之一》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